书城亲子家教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11050200000043

第43章 讳疾忌医

教训案例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小张是三代单传的儿子,是全家关注的中心。多年来逐渐养成全家人都要服从孩子意志的“家规”,孩子的愿望不受限制,行为不受约束,想要得到的东西,他都能得到,凡是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个家里就行不通。因为有爷爷奶奶的庇护,父母的任何要求都是可以对抗,也可以改变的,父母的权威是不存在的。当孩子不服从家长的教育时,好心的家长就以新的许愿换取孩子暂时的“听话”。老师的教育和劝阻在此时此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孩子早期反抗的胜利和父母管教孩子的失败,预示着后来的教育更加困难。小张曾经三次辍学,十多次逃学,最近他索性不上学了,在家里和一个逃学的小女孩成天混在一起,十几个小时上网,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现在,因为滥用药物产生依赖,甚至酗酒、吸食K粉,瘦得连路都走不动了……

专家解析

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和应酬,无暇顾及子女而放任自流。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任性、孤僻、冷漠,他们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缺少情感沟通,迷惘和疑惑得不到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等心理障碍,甚至在外面寻找精神寄托、情感伴侣,消除烦恼,放纵自己。

严格要求孩子尊重老师和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确定要求明确的行为规范。当孩子肆意向不可动摇的行为规范挑战,突破可以容许的行为界限的时候,成人必须严厉管教,不要怕与孩子发生矛盾和对立,这是有效教育不可缺少的。在孩子受到惩罚并表示悔改之后,要在各方面给予应有的关怀,使他感受到温暖,产生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

教育误区

1.是非不分。过度关心,投其所好,一概满足,孩子任性、骄纵、霸道。

2.纵容袒护。对孩子的缺点加以掩饰遮盖,孩子烦躁不宁、胆大妄为。

3.操之过急。劈头盖脸,倾盆大雨,“火来一顿猛批狠训,火去三月不闻不问”,造成孩子的心理逆反,形成偏执的性格。

相关链接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

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病情,害怕就医。比喻害怕听批评意见,固执错误,文过饰非;而非知过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