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11050500000031

第31章 巴氏风格(4)

近年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一些新型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过快,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这些国家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欧美国家也面临着通胀的压力,但是要比发展中国家弱得多。这就类似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状况,那个时代美国经济的发展正步入一个黄金时期,美国国内的消费水平空前,远远地超过其自身的生产力,不但消费了本国生产的产品,还需要不少外国商品,为了购买这些外来的商品,美国发行了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美国银行存款各式各样的债券来刺激消费市场,当国内需求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时,美国这个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产生了贸易逆差,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巴菲特是非常关注通货膨胀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所投资的公司的利益,他始终认为通胀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与很多经济现象联系在一起的。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越来越严重,美国国内消费热情大减,他虽然不能预知高通胀何时会出现,但是他认为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贸易逆差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通胀。巴菲特很清醒,他一直把通货膨胀看成是阻碍投资的最大敌人。

正是因为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巴菲特历来在投资股票或者收购企业上都非常谨慎,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每年写给股东的信中,他都要重申自己曾推出的投资企业的标准。以下即是巴菲特投资企业标准:

(1)企业要具备一个强有力的管理阶层;

(2)企业要有持续、稳定获利的能力,不包括对前景的预测;

(3)企业没有外债或者外债很少,股东报酬率较高;

(4)企业的年盈余至少有五百万美元以上(税后利润);

(5)要有一个合理的并购价格;

(6)企业的业务类型不要过于复杂,主营业务是最主要的。

从以上这几条标准中,可以让每一位投资者看到什么样的企业股票才是值得投资的,只要是符合以上条件的企业,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对其投资。巴菲特在1973年购买希斯糖果公司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受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小,经营无负债。巴菲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通货膨胀期间,经济商誉本身的价值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上涨。哪一家企业拥有良好的商誉,就能够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大的机会。只有把企业的经济商誉与投入资本的最小化结合起来,物价上涨就可以抵消通货膨胀。

巴菲特投资股票其实是在投资事业,与普通投资者投资存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为个人投资来讲,巴菲特的建议只是作为参考。但是通货膨胀对投资来讲很重要,每一个投资者必须把当前的经济环境考虑进去,通货膨胀就像是企业中的蛀虫,会吸取企业中的每一滴养分,经营不良的企业只能被迫节省每一点资金,才能维持生存。即使是一家企业在通胀的环境下能够保持盈利,但是只要通胀得不到消除,一般8%到10%的盈利根本无法支撑企业的扩展、还债以及发放股利,等等。

在2008年岁末之际,经济危机仍然蔓延全球,投资者对未来的通膨趋势感到悲观,尽管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地稳定物价,但是稳定物价只能维持现状,却没有办法使其恢复原来的市场,因此投资者只有改变投资策略,以减少自己的损失。从长远来看,股票和房地产是对抗通货膨胀最强的两种资产,在世界经济体中,这两种资产的增长率往往会跑赢通胀率,长期持有几乎都会赚钱,但是,目前正处在流动性过剩的时期,过滥的流动性会提升通货膨胀预期,从而把它们的价格炒得很高,再度出现泡沫经济,因而投资这两种资产安全性较差。

巴菲特名言

我们本身对投资盈余如何认列的定义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并不尽相同,尤其在通货膨胀高涨之时更是如此(但话说回来批评要比修改这套原则简单多了,有些问题早已是根深蒂固),我们有些100%持股的转投资公司账面上所赚的钱,实质上并不足那个数,即使我们可以完全地控制它(理论上我们具控制权,但实际上我们却必须被迫把所赚的每一分钱,继续投注在更新资产设备上,以维持原有生产力),相反的,我们也有一些仅持有少数股份而其所赚的盈余远超过账面列示之数。

——巴菲特

我们的投资仍然是集中于很少的几只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简单:真正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地一句话就能概括。

——巴菲特

6.投身于慈善事业

Last year, I told people I consider to Berkshire shareholders specify the amount of the donation program, and ask for everyone"s opinion, but we have received letters from some shareholders opposed to the entire plan, they think our responsibility is to the company rather than to forceshareholders do some charitable donations, of course, the majority of shareholders or to support the plan, and that this practice can enjoy tax incentives, and urged us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donations, and several part of the shares transferred to their children or grandchildren womanshareholders told me that they think this way, the next generation to learn than to receive. Blessed are the best educational methods, so in the end we decided to improve the lower limit from 8 per share to 10 per share.

Berkshire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ed donation plan foreign donations through the shareholders, the managers of our career yearly donations through foreign companies, including merchandise, the average annual amount of approximately 2,500,000. These donations support local charities like the United Way, and the resulting benefits should be fairly and we donate.

——摘自1993年巴菲特写给全体股东的年报

译文

去年,我就告诉大家我要考虑提高伯克希尔公司股东指定捐赠计划的金额,并向大家询问意见,但我们却收到了一些股东的来信,主要是对计划予以反对。这些股东认为我们的职责是将公司如何经营好而不是去强迫股东去做一些慈善方面的捐款。当然,绝大多数的股东还是对这些计划持积极的支持态度,认为这样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享受到税金优惠,并敦促我们提高捐款的额度,还有几个将部分股份转移给子女的股东和我说,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子孙后代,让他们明白施舍才能体现出价值,因此,我们将每股价格从8美元提高至10美元。

伯克希尔除了通过股东指定捐赠计划对外捐赠之外,旗下事业的管理层每年同样会通过公司向外进行捐赠活动,其中包括有商品在内每年金额大概在250万美元,而这些捐赠大多数会支持当地的慈善机构。

投资解读

200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A股股价上涨了23%,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成分股股价平均涨幅只有9%;2007年第一季度财富报表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A股股价上涨到410美元,收于106600美元。至此,沃伦·巴菲特的身价也上升到620亿美元。

巴菲特虽然是一位投资天才,甚至被华尔街上的投资者称为“股神”;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巴菲特终有一天要退休。那么,那时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谁来接任,他的巨额遗产如何处理呢?这些问题不仅是巴菲特个人要思考的问题,还是整个美国企业界关注的问题。

天才人物的无法替代性历来就是一个社会难题。不过,巴菲特有他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在外界猜测他的死亡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种种影响时,巴菲特则幽默地说:“这件事对我的负面影响比对股东大!”实际上早在1993年,巴菲特在一次的年报中就提过这个问题。

巴菲特曾经公开说:“我死后,我所有的股票都会交给我太太,如果她先我而去,我会将个人财产全部交给基金会。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因为税金或遗产而卖掉这些股票。”同时巴菲特也向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们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的股份都不会卖掉,最后都会捐给巴菲特基金会。此外,他还对公司的接班人做了初步的安排,那就是他的朋友查理·芒格。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律师,他们在多年的合作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巴菲特对他的管理才能也非常欣赏。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经营的确是个大问题,巴菲特早在十多年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巴菲特一生的心血,没有巴菲特,也许它会陷入低潮,有的人甚至认为巴菲特溢价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将会遭受重大打击。然而,巴菲特对自己的公司却是十分地自信,他经常建议投资者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他说:“可以在我死后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那时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可能会下跌,但也会使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人收获更大的回报。”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非常赞同巴菲特的提议。他们说:“你能做的事,查理·芒格都能做;他惟一做不到的是,在年会上妙语如珠。”巴菲特在退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管理之前预言了伯克希尔公司的未来,他在会议上说:“公司管理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位高级主管负责投资事宜;另一位高级主管则负责经营。在未来的经营管理中,两者要相辅相成,共同决策。同时,这二位高级主管都必须对董事会负责,因为只有这样,董事会才能对握有控制权的股东负责。”不过,伯克希尔·哈撒韦会在查理·芒格之外,另选谁经营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巴菲特退休之前可能会是个谜。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接班人问题,的确不是巴菲特目前关注的。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所作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经营伯克希尔·哈撒韦并不难,因为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十分好,况且所有的管理人员都相当优秀。若想经营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保持活力,二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事实上,这就是说要能够独立的工作。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被其他人接管之后,它的所有权会变更,但变更的过程必须是一个和平转移的过程。无论如何,伯克希尔·哈撒韦始终需要一位具有控制权的股东,继续坚持我们一贯的理念和目标。”在这一问题上,巴菲特表示,家族不会插手公司的管理事宜,但是在过渡时期会选人负责监督。

2005年,巴菲特因做了切除大肠肿瘤的手术而身体欠佳,引发了一场轰动。巴菲特的健康时时刻刻牵动着每一个美国人的心,因为他是世界首富,他的巨额财产将如何分配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巴菲特就想好了个人财产的处理办法。他曾说:“我需要做的,就是卖掉我1%的股份作为遗产和税金使用,其余都留给妻子;如果妻子早于我逝世,我会如数捐给巴菲特基金会。”他的妻子已经在2004年去世,那么现在看来他的财产只有捐给基金会了。

1964年,巴菲特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巴菲特家族基金会。它位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部的十二楼,由巴菲特的女儿苏茜的前夫葛林伯格负责,其余的主要负责人和高级主管有苏茜(巴菲特的妻子)、沃伦·巴菲特、葛雷帝斯·凯瑟、艾伦·葛林伯格、小苏茜、陆米斯和莫菲等人。巴菲特基金会主要以援助计划生育、核战争和教育为主。巴菲特十分关注世界人口问题。他认为贫富差距加大、人口增加、非洲灾民等一系列的问题才是世界存在的真正危机。巴菲特希望,他的救助基金能够帮助世界上更多的人。

巴菲特表示,他不会亲自来掌管这个基金会,他相信活着的人比死人更清楚如何运用这笔钱。在他的一生中,他尽量避免对基金会说得过多,一切都由他的基金会的管理人员负责。他只是希望大部分的财产能回归社会。

巴菲特一直关注着慈善事业的发展。自成立基金会以来,巴菲特一直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向慈善事业捐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菲特基金会的资产迅速增加——1981年只有140万美元,而到1986年,这笔资产就增长为840万美元。进入21世纪以来,巴菲特的投资事业的获利更加丰厚,再加上形势发展需要,巴菲特更加关注美国的慈善事业。

自从2004年巴菲特的妻子去世以后,他拥有的2.2%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权共计30亿美元转交给了家族基金会。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他将捐出高达37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发展慈善事业,这笔巨额善款将进入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慈善基金会和巴菲特的家族基金会。其中巴菲特基金会得到了近百亿美元。巴菲特捐出的这笔慈善款是迄今为止美国的最大一笔私人慈善捐赠,而巴菲特还做出一个决定:当自己离开人世之后,他拥有的36%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份以及每年获得的巨额利润将悉数捐给家族基金会。

了解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不可能将财产留给子女们。早在多年前,巴菲特就对子女们说:“如果能从我的遗产中得到一个美分,就算你们走运。”由此看来,如果巴菲特将大部分私人财产捐给巴菲特基金会,那么这个基金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

巴菲特名言

你是在市场中与许多蠢人打交道,这就像一个巨大的赌场,除你之外每一个人都在狂吞豪饮。如果你一直喝百事可乐,你可能会中奖。

——巴菲特

不要投资一门蠢人都可以做的生意,因为终有一日蠢人都会这样做。

——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