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11052700000116

第116章 生活保健(1)

(第一节)保健小常识

精神紧张巧消除

现代人大多都存在着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的情况,为减轻精神压力,可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缓解精神负担。

静坐休息。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安静地坐下来,把精神集中到自己放松的感觉上,这样心跳自然会放慢,血压也会有所下降,从而达到缓解精神紧张的目的。

出去散步。如果总是长时间地在同一环境中生活,必然会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这时不妨到外边走走,散散步。专家证实,散步有助于平静大脑,并可消除烦躁不安等症状,促进睡眠和调整血压。

放声大笑。笑是一种最有效的缓解情绪的方式,当感到情绪紧张时,不妨找一些可以引起自己或别人发笑的事物,例如有趣的短信、笑话,或与同事、家人开开玩笑,看看喜剧片。当一个人在大笑时,体内所产生的紧张的激素就会明显下降。

做深呼吸。出现精神紧张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控制自己的呼吸,使呼吸放慢。可用5秒钟吸气,然后用5秒钟呼气。由于5秒吸5秒呼这个节奏与血压波动的10秒自然循环相一致,所以对消除紧张情绪很有效。通常几次深呼吸就能使全身达到放松的目的。

想想好事。回忆一下可亲的人或可喜的事,都可以减轻我们的精神负担。我们之所以紧张,就是因为无法摆脱不满、委屈和担心等负面情绪,如果多想一些让自己喜欢的人和让自己高兴的事,心情自然就好起来了。

听听音乐。音乐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的紧张情绪,并逐渐改善人体的血压和脉搏,从而达到消除紧张和压力的目的。轻松起床。晚上入睡前或早晨闹钟响后躺在床上5分钟,

放松全身。躺下睡觉时总想问题会影响睡眠,早晨起床就紧紧张张,接下来的一整天也别想轻松。放松的方法是先绷紧脚趾,渐渐放松,接下来放松脚掌、小腿肚、大腿、臀部……直到上身、脸部肌肉。你会发现,全身放松后,精神也会随之放松下来。

保持年轻状态的窍门

(1)消除眼袋。

眼袋很容易让人显老,要消除眼袋,可用一份冰水与一份全脂奶拌匀,然后浸2个棉花球,并拧至七八成干。躺下合上眼睛,将2个棉花球放在眼睑上,闭目养神1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此法对消除眼袋很有效。另外,在烈日下戴太阳眼镜也可避免眼袋出现,并能减少眼角出现的鱼尾纹。

(2)保持皮肤滋润。

充分补充水分,可使皮肤减缓衰老。每日饮6~8杯水,可从体内滋润皮肤。另外,每日浴后使用润肤露,也能有效地延缓皱纹的出现。

(3)防止驼背。

平时应注意形象,走路时挺直腰,抬起头,不要没精打采地拱背垂肩,即使休息时也要将腰背挺直。如果感到腰背疲劳,可适当做一些有效的锻炼。

(4)衣着要有朝气。

过于老成的衣着会让人看起来老气横秋,可适当穿一些有朝气的衣服。但也不要过于勉强,以免弄巧成拙。

(5)换个精神的发型。

如果多年保持一种发型,就容易给人一种比实际年龄老的印象,因此经常换新发型,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6)适当做足部保健。

如果足部出现酸痛,可能容易加快体能的消耗,并影响走动姿势,令人看上去会衰老很多。所以不妨做做足部保健,按摩一下足部,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7)坚持锻炼身体。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会使肌肉结实,让人看起来更年轻,而且对缓解精神紧张很有效。

如何保证健康的睡眠

(1)遵循睡眠的生理规律。

人体在晚上22~23时进入生物低潮,因此这个时间段是睡眠的最佳时间。此时睡眠,人最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也较高。早晨5~6时,人体开始进入生理高潮,此时起床人的精力最旺盛。因此,遵循睡眠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得到充足、深沉、酣甜的睡眠,也能解除疲劳、改善脑力,保证人体健康。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的好坏对睡眠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要想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就要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环境应保证室内安静;卧室温度要保持在20℃~22℃为好;室内光线要暗;室内空气要保持清洁。

(3)睡眠姿势要正确。

睡眠的姿势有俯卧、仰卧和侧卧。从生理卫生角度说,以右侧卧为佳。但在实际中,人在整夜的睡眠过程中不可能固定于一种姿势,过一段时间就翻身一次,改变一下四肢的位置。所以,以自己感到舒适的睡眠姿势睡眠即可。

(4)保持良好的心情。

情绪变化对睡眠影响很大,因此上床睡眠时要尽量排除杂念,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轻松的情绪,这样才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5)晚饭要科学。

晚饭宜少吃,可以在睡前4小时左右吃。如果吃得太早,睡前可能会感到饥饿,也会影响睡眠质量。晚饭不宜吃过硬、过腻的食物,也不宜吃得太饱,这样可避免腹部膨胀不适,影响睡眠质量。

(6)饭后不宜马上睡觉。

饭后胃里充满食物,肠道开始蠕动,各种消化腺也都处于运动状态,如果一放下饭碗就睡觉,肯定会影响消化。另外,夏天睡觉时也不要直接吹电风扇或在高温处睡觉,以防感冒或中暑。

用脑巧保健

(1)平时用脑后要多观察一下周围的事物,并注意向大脑中储存记忆,如此可调节脑功能,消除脑疲劳。

(2)优美的音乐和自己喜欢的歌曲,都会对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以及兴奋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使人变得更聪明。

(3)大脑也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只有经常锻炼才能保持功能正常,所以多思考对大脑是有好处的。

(4)手脑是协调一致的,经常做一些细致的手工活动,如写字、绘画、弹钢琴,都可以提高智能水平。

(5)大脑是支配人体各种活动的神经器官,经常谈论内容丰富的话题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思考敏捷度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6)大脑是耗氧最多的器官,充足的氧气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应多参加户外运动,接触新鲜空气,这样也有利于消除大脑的疲劳。

(7)轻松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大脑用氧的供给,提高大脑的生理功能。广泛的爱好与和谐的交际,与朋友们愉快地在一起,都可以带来快乐,提高大脑的供氧量。

(8)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保证,只有睡得好,睡得足,才会使大脑消除疲劳。

(9)维生素C和蛋白质是大脑所必需的营养,可多食用这类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制品和瘦肉、鱼类。

用茶保健小窍门

(1)把用过的废茶叶晒干,积存起来,再装入枕头里,可以起到安眠的作用,并能去热火、消除头痛。

(2)茶内的碱性物质对白头发有预防作用,每天早晚各用喝剩下的茶水擦头发一次,可防止白发生成。

(3)茶水还有消炎的作用,如果感到喉咙疼痛,用冷茶水漱漱口,可以减轻疼痛感。

(4)每天起床后,或用眼睛过久产生疲劳时,可用茶水洗洗眼睛。这样不但可以洗净眼睛的污秽物,同时还能消除眼部疲劳,减少眼角皱纹,使眼睛感觉舒服明亮。

(5)夏季天热时,婴儿的臀部、大腿内侧容易引发湿疹等皮肤病,如果用冷茶渣包在纱布里贴于患处,可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用蜂蜜保健小窍门

(1)蜂蜜有补肝解毒的功效,患肝病的人应常喝蜂蜜;蜂蜜还能健胃润肠,帮助消化,促进排泄,因此有胃病或经常便秘的人也应该经常喝蜂蜜。

(2)蜂蜜有消毒作用,防腐杀菌能力也非常强。当皮肤受伤,身边又没有现成的药时,可以将蜂蜜涂于患处。这样不但可以防止伤口化脓,缓解疼痛,而且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3)患口腔溃疡时,口含10%蜂蜜汁不但可以消炎、止痛,还能促进创伤面的愈合。

(4)如果伤口久治不愈,可用0.1%的生理盐水清洗创面,除去坏死组织,然后将高浓度的蜂蜜涂在伤口,外盖纱布,用绷带固定,每5~7天换药一次,分泌物较多时,可1~2天换药一次,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5)阴道发炎、异味较浓时,可用10%的蜂蜜汁进行冲洗;如果婴儿患尿布性皮炎,也可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再涂上一层蜂蜜,每日涂1~2次。

(6)冬天手足有皲裂时,可先用热水浸洗患处,然后涂上蜂蜜,每日2次,连用几天,即可痊愈。

(7)如果经常失眠,可在临睡前吃一匙蜂蜜;或用甜酒加蜂蜜,即可顺利进入梦乡。

如何用食醋养生保健

(1)将生花生、生黄豆、核桃放入玻璃瓶内,用醋浸泡,封上口,一周左右即可食用,可以减肥,降血脂、血压和血糖。

(2)将鲜蒜用清水浸泡2天,并多次换水,将辣味去掉,然后用玻璃瓶放醋,加少许盐,封严口。一个月后再食用,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3)在茶、开水、饮料中加适量的醋,变为醋茶、醋水、醋饮料;或洗手洗脚时加适量的醋,都可以消毒抑菌、增强人体免疫力。

(4)喝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增强食欲,尤其是夏天,因出汗多胃酸减少时,适当喝醋效果更好。

巧用牙膏缓解痒痛

(1)被蚊子叮咬后,可以用少许药物牙膏涂抹,即可止痒;晚间乘凉也可以预先擦一点,能起到驱蚊虫的作用。

(2)不小心弄破手后,可以挤一点药物牙膏涂在伤口上,防止溃烂,促进愈合。

(3)如果有小面积皮肤烧伤或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以立即止血止痛,还能防止感染。

(4)夏天在给婴儿洗澡的水里加入20毫米药物牙膏,可有效地消除婴儿身上的痱子。

肉中扎刺巧去除

(1)如果皮肤扎进的是木刺或竹刺一类的硬刺,可先在扎刺处滴一滴风油精,再用针将刺轻轻挑出。这样既可以防止伤处发炎化脓,又可防止出血。另外,可将小冰块放在刺入的部位,15分钟后再用一根经过消毒的针挑刺,很快就能将刺挑出来,并能减轻疼痛。

(2)如果皮肤内扎的是仙人掌一类的植物软刺,可用伤湿止痛膏或医用胶布贴在扎刺的部位,再用灯泡烘烤一会儿,然后快速将伤湿止痛膏或胶布揭去,刺就会随之拔出。

(3)如果铁屑一类的金属刺入肉中,可先用经过消毒的针在被刺入处的皮肤表面按形状拨开一条细缝,然后用磁铁将刺吸出或取出。此时一定要注意消毒,以防感染。

(4)如果不慎将碎玻璃扎入皮肤里,或黏在伤口上,可用一块大小合适、清洁的医用胶布平整而缓慢地贴放在黏碎玻璃处,片刻后轻轻剥下胶皮,碎玻璃就会被黏下来了。一次未能清除干净,可换上一块新胶布再黏。

耳内进水如何排出

(1)跳动倒水法。将头歪向进水耳朵的一侧,同时用同侧的脚着地,另一侧抬起,做原地跳动动作,并用手扯拉耳朵,将耳道拉直,耳内的水就很容易流出来。

(2)手掌吸引法。把头歪向进水耳朵的一侧,然后用同侧手掌紧压在耳朵上,屏住呼吸,并迅速松开手掌,耳内的水便可被吸出。如果一次不成,可重复进行几次,直到把耳内的水清出为止。

(3)棉花沾吸法。用消毒的脱脂棉或软性吸水纸卷成捻子,缓慢地伸入进水耳内。当棉花或软纸捻碰到水时,水就会被沾吸在捻子上。进水多时,可反复沾吸,直到把水吸干为止。

(4)灌水引水法。用手掌窝着舀些水,灌进有水的耳朵里,然后立刻把头歪向进水的一侧,将耳朵里面的水引流出来。当感觉到耳内有一股温热的水流出来时,证明引流成功;如果没这种感觉,可重复此法,直到耳朵内的水被引出来为止。

异物入眼巧处理

(1)当沙子、小虫子等异物进入眼内时,切不可用手去搓揉眼睛,这样不仅不能清除异物,还可能造成眼睛损伤,最好利用眼泪将其冲出。

(2)当小虫或灰尘飞入眼内时,应立即闭上眼睛,待眼泪大量涌出后再睁开眼睛,并不断地转动眼球,使异物随眼泪排出。

(3)感到眼内有异物时,可闭上眼睛,然后用拇指与食指做提起和放下眼皮的动作,反复几次后就会使眼睛流泪,并将异物冲出眼外。

(4)如果泪水不能将异物冲出,可准备一盆清洁干净的水,闭上双眼,将面部浸入脸盆内,然后在水中眨几下眼,就可以将眼内异物冲出。

(5)若眼中异物冲洗不出,可请人将上下眼皮向外翻出仔细察看,如发现黏有异物,可用温开水浸湿的手绢或棉签轻轻将异物擦去。

(6)如果是辣椒汁等刺激性东西溅入眼内,疼痛难忍,可取少许食盐放在舌尖上,闭上眼睛,过十几秒钟后眼痛即会消失。

足部保健小窍门

(9)睡前洗脚可消除疲劳。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可以刺激脚掌上的神经末梢兴奋,通过神经反射使脚掌皮肤下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改善局部的营养状态,从而使离心脏较远的下肢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1)穿舒适的鞋预防“鸡眼”。长途行走时,最好穿厚一些的软底鞋,而且鞋一定要合脚,不要穿小鞋,否则会压迫局部组织,影响血液循环,时间久了易长“鸡眼”。

(2)按摩消除足部酸痛。双足酸痛时,可把足板弓着滚动空酒瓶,这相当于在给脚做按摩,可以很快消除疲劳,而且这种方法还能矫正扁平足。如果是因为劳动过度而致足部肌肉酸痛,可将双足浸于热盐水中,然后按摩足底、小腿,也能快速消除疲劳。

(3)捏人中穴治腿足抽筋。遇到腿或足抽筋时,可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人中穴用力捏20~30秒钟,抽筋的肌肉就会得到松弛,疼痛即可缓解。

小方法防治手足冻疮

(1)将生姜捣烂,放在适量的白酒里浸泡,然后用干净的软布蘸酒搽洗患处;或者将生姜在热灰中煨热,切开后擦拭患处,也可治疗冻疮。

(2)将患处洗净,取少许风油精涂搽患处,然后用手轻轻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少许风油精外搽,还能预防冻疮。

(3)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将生冻疮的部位放入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4)将尖角辣椒切成丝,放入60度的白酒中浸泡10天,然后用酒涂擦患处,每天数次,也能有效治疗冻疮。

养眼明目的小技巧

(1)熨眼法。早晨起床后,先将双手互相摩擦,搓热后将手掌置于双眼上。反复3次后,再以食指、中指轻微按压眼球或四周,可缓解双眼疲劳,使眼睛炯炯有神。

(2)运目法。两脚分开与肩宽,挺胸站立,头稍仰,瞪大双眼,尽量让眼球不停转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再从左向右转10次。然后停止转动,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反复3遍,可以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

(3)折指法。每天坚持早晚各做一次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搬的屈伸运动,每次重复30~50遍,并在小指外侧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次。坚持做不仅能养脑明目,对白内障和其他眼病还有一定疗效。

(4)抓经脉法。身体取仰卧位,先缓缓吸气3次,再用双手抓两侧颈旁的经脉5次,能清心明目。

(5)吐气法。身体端正,腰背挺直坐下,鼻子徐徐吸气,待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手捏住鼻孔,紧闭两眼,再用口慢慢吐气。此法可防治目暗不明,预防眼睛时常流泪等症状。

(6)低头法。身体下蹲,使臀部尽量接近小腿,然后用双手分别攀住两足五趾,并稍微用力往上扳,同时尽量朝下低头,这样便可使五脏六腑的精气上升至头部,从而起到保养耳目之功效,预防眼睛视物模糊。

治疗口腔溃疡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