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11052700000146

第146章 饮食禁忌(12)

痢疾是最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由于病原体进入肠道引起肠黏膜炎性变化及溃疡,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等。患者常常由于消化不良、发热、腹泻、营养消耗和失水现象,同时由于肠道病变对食物的刺激特别敏感。因此,痢疾病患者的饮食应该始终富有营养和水分,易于消化,无刺激性,根据各个阶段病情供给适当的饮食。

(1)急性期病人应以流质饮食为主,少食多餐,可供给藕粉、米面粥、果汁等食物,并适量加用咸汤,以补充水、盐。不用或少用牛奶、豆浆,因用牛奶和豆浆容易引起肠胀气和腹泻。

(2)好转期的患者饮食可采取半流质,供给挂面、饼干、蒸蛋糕、稀饭、去油肉汤等。不要用多渣食物和刺激性的调味品。

(3)恢复期的患者应该避免过早地进食刺激性的多渣食物,可食用少油、少渣的软饭,也可用鸡蛋、面条、牛奶、嫩瘦肉、稀饭和纤维少的蔬菜。软食的烹调制作应该切碎,煮烂易于消化。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饮食禁忌

胆囊炎与胆石症常常同时存在,好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肥胖、多子女的女性之中。常发生于吃了过多油腻的食物后,突然感到剧烈的右上腹痛,并向右侧肩部放射。有时患者疼得在床上打滚,直冒冷汗,并伴有恶心、呕吐、高烧、寒战等。胆囊炎、胆石症与饮食关系非常密切,限制过多脂肪摄入量是患者应该长期坚持的饮食原则。一般在症状缓解时,食物以烧、烩、蒸、煮为主,禁用油煎、油炸,因为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有一定关联,所以应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蛋黄、鱼子、肝、腰、脑髓、肥肉等。各种酒类和刺激性食品,或是浓烈的调味品,也可促进缩胆素产生,增强胆囊的收缩,使胆道口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流出胆汁,也有可能引起胆囊炎、胆石症的急性发作,所以应禁忌食用。植物油脂有利胆作用,在缓解期可不必禁忌。胆囊炎、胆石症的急性发作期,最好禁食1~2天,靠输液供给营养,随病情的好转,饮食仍然应该少食多餐,避免因饮食过度刺激而影响胆囊。应挑选少渣食物,蔬菜必须煮烂或做成菜泥。多喝水和饮料,以稀释胆汁,促进胆汁的流出。保证大便通畅,可减轻症状,利于康复。总之,低脂饮食是胆道疾病防治的关键手段之一,应给以足够的重视。胆囊病人的胆管内壁经常充血水肿,而且多伴有胆石症,胆道经常堵塞,胆汁排出有困难,脂肪类食物可促进缩胆素的分泌,增加胆囊收缩次数和强度,但由于胆汁无法排出,会使胆囊内压力升高,病人疼痛加重。故胆囊病人不吃肥肉为好。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饮食禁忌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不合理的饮食常常是溃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饮食中的不利因素要加以注意,才能制止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其饮食禁忌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溃疡病应忌暴饮暴食及过酸辣的生冷食物,每天应少食多餐,白天每隔2~3小时吃1次,以免加重胃的负担,且要使胃经常保持有适量的食物,以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溃疡病的不良刺激;食物应少用或不用油煎、油炸,以免影响消化;忌食酸、辣、生、冷、硬和太热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但难以消化吸收,而且会刺激分泌过多的胃酸。食物太冷可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发生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并能促使胃肠蠕动、痉挛,加重疼痛症状。温度过高的食物可使血管扩张,导致出血。所以,凡是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辣椒油、胡椒等,过量的食盐、香料、酱油、酸醛、酸菜、果汁、糖果、浓茶、酒、烟气都可对溃疡面、胃黏膜造成不良影响,也应禁食。其次,溃疡患者不要常服用小苏打,因患者多有胃酸增加,并在返酸、嗳气、饥饿时疼痛加剧。这时,如吃几片小苏打,就会颇觉胃中凉爽,症状减轻,因小苏打可以中和胃酸,缓解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但如长期使用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小苏打与胃酸中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刺激胃酸的分泌,从而引起继发性胃酸过多,导致病情加重。

另外,消化性溃疡病人喝牛奶不好,这是因牛奶能刺激胃酸的分泌,大量胃酸使溃疡面难以愈合而加重病情。所以消化性溃疡病人最好不要喝牛奶。

胰腺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胰腺炎是因胰腺的消化酶对本身器官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在急性期必须禁食,因食物和酸性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可以反射地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从而加重胰腺的负担,影响炎症恢复。对于较轻的水肿型,一般禁食1~3天,等上腹痛、呕吐基本消失后,再逐渐进食少量流食。如胰腺炎是因暴饮暴食、酗酒而引起,病后或恢复期更应该严格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脂肪类食物应忌食。因肥肉及一些富含脂肪、蛋白质的食品,包括汤圆馅、油炸食物等不容易消化,可能激活胰腺消化酶,从而使病情加重或复发。在胰腺炎发作的时候,生冷的食物如水果、冰淇淋、雪糕、酸梅汤等,以及多纤维食物、产气的食物如韭菜、豆类、薯类应少吃或者不吃。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饮酒过量导致的胰腺炎,因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对腺体进行消化而引起。当患者再次喝酒后,酒精混合液体由胰管、血管、淋巴管等途径刺激胰腺,引起胰管阻塞不通。胰腺分泌亢进,管内压力升高,使胰管上皮破裂,造成十二指肠液、胆汁液在胆管内通流,最终导致胰腺的细胞功能障碍,使本身的炎症充血水肿加重,导致出血坏死,而坏死型胰腺炎常常会危及生命。

因此患胰腺炎的患者要严格遵守医嘱,禁食期间不要乱吃东西,坚决不能喝酒。按中医理论,要避免肥甘厚味和辛温助热之品,不要暴饮暴食,少食生冷,戒酒。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胰腺炎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是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发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糖尿病是慢性病,在治疗过程中,合理控制饮食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说来,糖尿病患者饮食应是低糖、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素。首先,糖尿病应忌肥甘厚味。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是阴虚燥热所导致,然而肥甘厚味食物都有伤阴助热之弊,因此应忌食。如果长时间地进食肥甘厚味,就会影响脾胃消化,胃中过多的食物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出现消谷易饥等症状,而成消渴。“肥”即高脂肪食品,如肥肉、奶油、蛋黄;“甘”即含糖量高的食物;“厚味”是指辛辣燥热之品,如烟、酒、干姜、辣椒、花椒、胡核、八角、茴香、桂皮及油炸食品。

一般来说,脂肪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应该少于1克,过多脂肪会阻止糖的利用,易于引起酮症酸中毒,因此应该少吃或不吃动物油,忌吃动物内脏,脑、肾、肚、心等高胆固醇食物。同样,有关蛋白质的摄入量亦应酌情而定。如果病情严重,肝肾功能不好,应坚决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经过近年的观察发现,因过分依赖脂肪食物的供应量,致使糖尿病人又被心血管病缠身。据统计,约有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正是由于这个因素,专家们提出应该减少脂肪类食物。对糖尿病人而言,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应禁食可直接被吸收的葡萄糖和极易消化的蔗糖,以免引起血糖大幅度升高。

糖尿病患者应戒饮酒。酒中的酒精能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酒精能释放出7千卡热能,酒会加重病情,故糖尿病患者应坚决限制饮酒。正在服用甲苯磺丁脲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其要忌酒。因药物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而酒精有阻止肝脏内糖升高的作用,如既服药又饮酒,可使血糖骤降,易发生低血糖。

另外,酒精又是一种药酶,可导致药物加快代谢,半衰期显著缩短,疗效即明显下降。胰岛素能增强酒精的毒性,故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应该坚决禁忌饮白酒、葡萄酒,啤酒最好也不喝。最后是糖尿病患者要戒烟。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能使血糖升高,少量的烟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量的烟碱则会抑制或麻痹中枢神经,对糖尿病患者极其不利,尤其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要戒烟。

尿路结石患者的饮食禁忌

尿路结石包括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等多种,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并发症,与饮食不当关系密切。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如人体摄入过多的草酸,一旦尿液中的草酸钙处于饱和的状态,草酸钙结晶析出、沉淀,长时间如此,就会逐渐形成结石。因此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如菠菜、茶叶以及柑属水果都是促进尿路结石的因素。其中以菠菜中草酸含量最高,所以一般人忌多吃,尿路结石者更不应该多吃。

当然,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除食用过多含草酸高的食物外,还与饮食中的钙量与肠道对草酸盐的吸收能力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尿路结石患者的饮食,应在正常人饮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液体为佳。为预防尿路结石病,应多喝水,稀释尿液,这样可以降低尿中草酸盐的浓度。

肾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肾炎患者因肾功能减退,每天排出的钠含量减少,一部分钠滞留在体内。钠有吸收水分的功能,当体内钠过多时,血中的钠和水的渗透压改变,便渗到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严重水肿会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而导致心力衰竭。因此,肾炎患者应控制钠的摄入量,即少吃咸的食物。有水肿时,应该禁盐,含盐的食物也尽量不吃,同时忌用有咸味的中药秋石代盐,因秋石中氯化钠的含量在49%以上。另外,因大多数水果营养丰富,甘甜可口,即使食欲不佳也能吃一些。但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忌食香蕉,因为香蕉中钠盐含量较高。如果吃大量地香蕉,就等于大量地吃盐,会使血中钠含量增高,加重肾脏的负担,使浮肿、高血压等症状加重。故肾炎不应吃香蕉。

肾炎患者还应禁忌高蛋白食物,进食多量蛋白质,有害无益。因蛋白质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经肝脏代谢,转化为氨基酸,最后转变成肌醇、肌酐、尿素等代谢产物,如肾功能不好可发生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肾脏病者还要控制高胆固醇和刺激性食物,因慢性肾炎患者血清胆固醇较高,为阻止高胆固醇血症,动物脑髓、鱼子、虾籽、蟹黄、蛋黄和动物内脏最好不吃。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调味品如葱、蒜、辣椒这些刺激性食物,也尽量不要吃。由此可见肾脏病的饮食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是否得当,对疾病的恢复有很重要的关系。如饮食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起其他并发症。总之,肾脏患者首先是要低盐饮食,而且不要吃香蕉,也不能吃高蛋白饮食,应控制胆固醇和刺激性食物。

高血压患者忌吃盐过多

盐是人体生理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年男子体重的70%是水,盐起保持水分作用,如果没有盐,人体会显得干瘪。可是吃盐多了又有害处。因为盐中的钠离子能使血管壁的张力增高,弹性变差,容易患高血压病。实验表明,人体在正常需要量之外多摄入1克食盐,血压可以相应上升2毫米水银柱,吃盐多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提高。一般说来,每人每天只要摄取3克左右的盐就够了,高血压患者、胖人、老年人的盐摄取最还应当再少一些。如果条件允许,多吃些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特别是柑橘类),这样可以利用钾调节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及对血管的扩张,从而抵消盐的有害作用,保证身体健康。

腹泻时忌吃大蒜

拉肚子吃大蒜会使病情加重,越拉越厉害。因为腹部在受凉或食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腹壁受到刺激,才发生腹泻。这时,肠腔内处于“过饱和”状态,若这时食入大蒜,由于大蒜对肠壁的刺激作用,会使肠内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导致更多的组织液进入肠腔,从而使腹泻加重。所以,腹泻病人忌食大蒜。

心脏病人忌多吃蛋黄

心脏病的人,最好不要多吃蛋黄,这是因为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每100克蛋黄内含胆固醇高达1163毫克,3个多蛋黄就含有这么多胆固醇。胆固醇过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心脏病,所以心脏病人最好少吃或不吃鸡蛋黄。

消化性溃疡病人忌喝牛奶

消化性溃疡病人喝牛奶不好,这是因牛奶能刺激胃酸的分泌,大量胃酸使溃疡面难以愈合而加重病情。许多临床治疗试验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消化性溃疡病人最好不要喝牛奶。

忌多吃糖的人

糖是一种供能物质,机体必需,但如果吃得太多,会产生不良影响。患有以下疾病者,应该少吃或是不吃糖为好。

(1)肾炎:这种病人的血管系统功能本来就已受到损害,加上糖有促进血管内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故吃糖多会引起动脉血管的损伤,加重肾动脉的负担,影响疾病的痊愈。

(2)胃病: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一般都有返酸和疼痛症状,吃糖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并加重疼痛症状,故胃病患者应该尽量少吃糖。

(3)风湿病:风湿病人体内碱储备量减少,多吃糖会使体内的酸性物质增加,使碱储备量更少而使风湿病病情加重。

(4)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人多吃糖会使血脂含量更高,加重病情,甚至可能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脑栓塞等。

(5)皮肤病:人吃太多糖不好,因糖在体内代谢后转为脂肪,使皮肤分泌增加,不利于皮肤病好转。

酒后忌服安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