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11052700000079

第79章 社交礼仪(3)

(5)陪客人交谈。客人坐下,奉上烟茶、糖果之后,应该与之热情交谈,话题的内容一般来说应谈一些客人比较熟悉的事情。如果因为有急事要忙,无法陪客人交谈,可以安排身份相当者代替陪客或者提供报纸、书刊、杂志、打开电视等供客人消遣。无论何种情况下,出现主人只顾自己忙,把客人晾在一旁的现象都是非常失礼的。

(6)宴请客人。家庭常见请客有家宴、便宴以及正式宴会三种。家宴一般是由女主人亲自下厨,全家共同招待,规模比较小,但是气氛比较轻松、自然和随意。便宴及正式宴会一般是选酒店、餐厅等举行,宴请宾客的座次一般以面向门的那一方向为主宾席,主人要背门而坐。

(7)送客离去。当客人准备告辞时,主人应该真诚地婉言相留。如果客人决定要走,应该等客人起身之后,主人再起身相送,家人也要起立,微笑、亲切告别,而且要记得提醒客人是否有东西遗忘。送客应该送到大门口或者街巷口,切忌跨在门槛上向客人告别以及客人前脚刚走你就“啪”的一声关上门,这是非常失礼的。如果是初次来客,主人应主动指路或者安排车辆接送,远方来客则应该送至火车站、码头或者机场,说一些祝愿的话语并发出再来的邀请。

送礼的方式

送礼方式一般包括当面赠送、托人赠送、邮寄赠送三种。

(1)当面赠送。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送礼品形式。这种方式可以在赠送礼品时随机应变,或介绍礼品的寓意,或演示礼品的用法,或畅谈友谊与情谊,有助于充分发挥赠礼的作用。

(2)托人赠送。即委托他人代替自己将礼品送到受赠对象手中,礼品上最好也附有一份礼笺。当本人不宜当面赠送礼品或不方便到现场时,采用这种形式可以避免对方的某些拘谨和尴尬,或者显示自己对此十分重视,解释自己不能到场的原因。所托之人在转交礼品时,一定要向受赠对象解释送礼人何以不能当面送礼品的缘由。

(3)邮寄赠送。礼品一般都要附上一份礼笺。通常情况下,在礼笺上要署上姓名,并且要用规范的语句说明赠送礼品的缘由。

如何接受礼物

接受礼物要讲究礼仪。当赠送者有礼物相赠时,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都应立即停止,起身站立,面向对方。在赠送者取出礼品,预备赠送时,不应询问,双眼盯住不放,或者伸手去抢。在赠送者递上礼品时,要尽可能地用双手前去“迎接”。不要一只手去接礼品,特别是不要单用左手去接礼品。在接受礼品的同时,要面含微笑,双目注视对方的两眼。若是对方所提供的是礼品单,则应立即从头至尾细读一遍。

收到礼品后,应立即向对方道谢。“谢谢你”三个字表明感谢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对方送礼的这一举动。

如果现场条件允许,时间充裕,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在接过礼品之后,应当尽可能地当着对方的面,将礼品包装当场拆封。它表示自己很看重对方及对方赠送的礼品。在启封时,动作要井然有序,不要乱扯、乱撕、乱丢包装用品。

拆开包装以后,要以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表示对礼品的喜欢、欣赏等。例如,别人送了一条围巾,你可以马上把它围上,照一照镜子,并告诉赠送者及其他在场者说“我很喜欢它的花色”、“这条围巾真漂亮”等。可将他人所送的鲜花捧在身前闻闻花香,随后再将其装入花瓶,并置于醒目的地方。千万不要拿礼物开玩笑,除非那是一件恶作剧的礼物。

在口头表达感谢之外,还可以写封感谢信。

拒礼的方法

拒绝礼物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使送礼的人尴尬下不了台。要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对待。

拒绝他人赠送的礼品,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往往会使受赠者和赠送者都很尴尬。因此,拒绝礼物一般应该采用事后退还法加以处理,即当时接受下来礼品,但不拆启其包装,在24小时之内将礼品物归原主。也可以采用委婉的、不失礼貌的语言,向赠送者暗示自己难以接受对方的礼品。

在公务交往中,拒绝礼品可以直截了当地向赠送礼品者说明自己难以接受这些礼品的原因。例如,拒绝他人所赠的贵重礼品时,可以说“按照有关规定,你送我的这些东西,必须登记上缴”。拒绝他人所赠的大额现金时,可以讲“我们有规定,接受现金是要算受贿的”。

送花时如何选花

社交礼仪中,经常需要送花,有些人在送花的时候总是一筹莫展,不知道送什么是对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花的种类,

(1)篮花,又叫花篮。它是按照一定的要求,以形状各异的精编草篮,盛放一定数量花大色艳的新鲜切花。最适宜赠送篮花的场合有开展、开业、演出、祝寿等,赠送篮花显得隆重、高档。

(2)盆花。即栽种在专门的花盆里,主要用作观赏的花草。送人的盆花,可以是特意买来的珍稀品种,也可以是自养的心爱之物。

(3)插花。是指采用一定的技巧,将各种供观赏的鲜花认真地搭配,并经过精心修剪之后,然后插放在花瓶、花篮之中。

(4)束花。又叫做花束,它是以新鲜的切花捆扎成束,精心修剪或包装而成的一种鲜花组合。其适用面在所有的花的种类中最广,作用也最多。

(5)花环。花环常常用于歌舞表演、自我装饰以及迎送贵宾。指的是用新鲜的切花编扎而成的环状物,可以手持或佩戴于头顶、脖颈或手腕上。

(6)花圈。指的是用鲜花扎成的固定的圆状祭奠物。它只能用在缅怀、悼念逝者的场合,如:参加追悼会,扫墓等。

参加舞会前的妆容功课

(1)参加舞会的人务必注意个人口腔卫生,认真清除口臭,并且禁食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尽可能做到口气清新,呵气如兰。

(2)参加舞会之前,只要有条件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度的化妆。

(3)舞会大都举行于晚间,舞者肯定难脱灯光的照耀,因此舞会妆容允许画得相对浓一些。但是化舞会妆时仍须讲究美观、自然,不可过于妖艳。

(4)在舞会上,通常不允许戴帽子、墨镜,或者穿拖鞋、凉鞋、旅游鞋,所以穿着必须得体,符合舞会的主题。

(5)外伤患者、感冒患者以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应自觉地不要参加舞会,否则不仅有可能传染于人,而且还会影响大家的情绪。

参加舞会时的礼仪

(1)不管是参加家庭舞会还是在其他地方跳舞,除了化妆打扮上要特别适合舞会的气氛,还应该保持你的兴致,使周围的人也跟着快乐起来。

(2)不要在舞场内抽烟、敬烟,也不要在舞场休息处喝酒、打牌。不要乱扔果皮、果壳、纸张。

(3)仪容整洁。女士头发要梳理整齐,最好能吹烫一下,不能乱七八糟。夏天,更要注意全身的清洁和气味,参加舞会前洗好澡,换好衣服,最好洒上些香水;男士不能给人邋遢的印象,要保持干干净净的。

(4)跳交谊舞是人与人接触、沟通的社交活动,要求参加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礼仪,懂得以礼待人。跳交谊舞一定要注意保持高雅和谐的气氛。

(5)不要横穿舞池,更不能跑步而过,而是顺着舞池边绕行。

(6)参加舞会的人不要食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也不要喝酒,满口异味,以免影响同与会者的交往和交流。

(7)进入舞厅时应彬彬有礼,熟人旧友要握手致意或点头问好,陌生人也应以礼相待。话音宜低,步态宜轻,不要大声喧哗、高声谈笑。

(8)在舞场中,即使是热恋中的一对,也不应搂抱成一团,或者女的双手搂在男的脖子上跳舞,这不利于舞会的文明,对周围人来说也很不礼貌。

跳舞时的礼仪

(1)步入舞池的时候,要女先男后,女士选择跳舞的具体方位。具体过程中进行合作时,则由男在先,女士在后。

(2)在跳舞时,表情应当谦和悦目,给人以欢乐感,动作应轻盈舒展,给人以优美感。

(3)跳舞的时候身体要保持平衡,步法切勿零碎、杂乱。在需要前进或者后退的时候,迈出的脚步、身体的重心、力量的分配,一定要认真、准确,做到移动自如。

(4)要掌握运步方向的技巧。要以自己左脚或者右脚的前脚掌为轴心转动。跳舞时的行进方向,都必须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

(5)跳舞时,男士用右手扶着女士的腰肢,正确的手势是手掌心向下外,用右手大拇指的背面轻轻将女士挽住,而不应用右手手掌心紧贴女士腰部。

(6)男士的左手应让左臂以弧形向上成水平线举起,掌心向上,拇指平展。将女伴的右掌轻轻托住。舞姿要端正、大方、活泼,身体要保持平、正、直、稳,切忌轻浮、鲁莽,不宜将女方靠拢得过紧。

(7)不论自己和一起跳舞的人什么关系,两个人跳舞的时候,除了用手相互持握,身体的其他部位都要保持大约一拳的间隔,不能有意无意相互靠近。男士要注意不时与女伴用目光交流呼应,做到与舞曲的情绪相吻合。

(8)跳舞时,若双方比较熟悉,可以小声地进行交谈,声音以不影响其他舞伴为好。若不熟悉,男方不应询问女伴的年龄、婚姻状况等。

(9)在共舞的过程中,男方要对女方多配合、多关照。双方不要互盯着对方的脸,要始终以礼相待,一曲音乐结束时,男方应点头致意或道谢,女方应礼貌地点点头,然后男方将女方送归原位。

(10)当有乐队演奏时,一曲音乐结束时,跳舞者应当首先面向乐队立正鼓掌以示感激,然后离开。

相邀舞伴的礼仪

当舞曲响起时,男士应主动走到女士面前,可行半鞠躬礼,并轻声说:“请您跳舞。”女方要点头表示同意,然后由男方陪同并肩走入舞池。

舞会上,一般是男士邀请女士跳舞,女士对舞伴有选择权,也就是说男士在邀请女士跳舞时,女士有权拒绝,这也体现出了对女性的尊重,但女士切记不可随意拒绝男士的邀请,否则会被认为不礼貌。

如果女方确实不愿接受邀请,可以婉言说“累了”或“身体不适”之类的托辞,并致“对不起”的歉意。被谢绝的男士,不能再向女方强求,更不可以表示不满,应仍然保持绅士风度。

当然,在现代社会,有的情况下,女士也可以邀请男士跳舞,不过男士没有选择权,不能拒绝女士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