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11052700000078

第78章 社交礼仪(2)

信封上的称呼仅以先生、小姐、女士等,尊称一般是不写在信封上面而是写在信纸上的,因为信封是经由无关的第三者(邮差)送达,他可不必知道你是董事长还是大教授,但是如果信函由专人送达,如卡片,则可直书尊称无妨。

(6)开头称呼

私人信件可以直称Dear Jackt等,然后在第二行再开始写内容。

正式信函则必须以对方的全衔称之,如:亲爱的某博士,其后一般并无任何标点符号,然后也是一样由第二行开始陈述内容。

(7)亲自签名

在信件结尾时必须亲自签名,表示重视。只有促销信、广告函等才是用印刷的名字。签名可以签写自己的全名,或只签名字,姓用大写缩写字母代替即可。

手机使用礼仪

(1)怎样正确使用手机

摆放位置:在一切公共场合,手机在没有使用时,都要放在合乎礼仪的常规位置。无论如何,都不要在不使用的时候放在手里或是挂在上衣口袋外。手机不过是通讯工具罢了,按照惯例,外出之际随身携带手机最佳位置有二:一是公文包里,二是上衣口袋之内。有时候,可以将手机暂放在腰带上,不过穿套装、套裙之时,切勿将其挂在衣内的腰带上。否则撩衣服取用或观瞧时,即使不使自己与身旁之人“赤诚相见”,也会因此举而惊吓对方。可以在开会的时候交给秘书、会务人员代管,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边、背后、手袋里,但不要放在桌上。

要保证畅通:使用手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自己与外界的联络畅通无阻,商界人士对于此点不仅必须重视,而且需为此而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告诉交往对象自己的手机号码时,务必力求准确无误。如系口头相告,应重复一两次,以便对方进行验证。若自己的手机改动号码,应及时通报给重要的交往对象,免得双方的联系一时中断。有必要时,除手机号码外,不妨同时再告诉自己的交往对象其他几种联系方式,以有备无患。接到他人打在手机上的电话之后,一般应当及时与对方联络。没有极其特殊的原因,与对方进行联络的时间不应当在此后超过五分钟。拨打他人的手机之后,亦应保持耐心。在此期间,不宜再同其他人进行联络,以防电话频频占线。不及时回复他人电话,呼叫、拨打他人手机后迅速离去,或是转而接打他人的电话,都会被视作恶意的举动。

(3)手机短信:手机短信的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使得它也成为手机礼仪关注的焦点。在一切需要手机震动状态或是关机的场合,如果短信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么和直接打手机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即使用手机接收短信,也要设定成震动状态,不要在别人能注视到你的时候查看短信。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查看手机短信,能说明你对别人的尊重吗?在短信的内容选择和编辑上,应该和通话文明一样重视。因为通过你发的短信,意味着你赞同至少不否认短信的内容,也同时反映了你的品位和水准。所以不要编辑或转发不健康的短信。

(4)手机拍照:当您使用可拍照手机拍摄和发送照片时,请注意他人的隐私问题。手机拍照功能使用十分方便,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该功能时往往没有多加考虑,未经他人许可进行拍照是不礼貌的。此外,这种行为还涉及肖像权问题和非法偷拍问题。

(5)重视私密:通讯自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通讯自由之中,秘密性,即通讯属于个人私事和个人秘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使用手机时,对此亦应予以重视。一般而言,手机的号码,不宜随便告之于人。因此,不应当随便打探他人的手机号码,更不应当不负责任地将别人的手机号码转告他人,或是对外界广而告之。

手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公共场所,例如楼梯、电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要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要注意音量、动作,以及表情,别太夸张,否则会引起他人侧目。

(2)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把手机关掉,起码要调到震动状态。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话者的思路。而那种在会场上铃声不断,并不能反映你“业务忙”,反而显示出你缺少修养。因为在会场或会谈的短短时间里,你不和别人联系,天也不会塌下来!

(3)在一些场合,比如在看电影时或在剧院打手机是极其不合适的,如果非得回话,或许采用静音的方式发送手机短信是比较适合的。

(4)在密闭的空间,如电梯、车厢、和餐厅中,由于声音容易扩散至在场的每一个角落,所以除非必要,尽量不要主动打电话出去与人闲聊。如果是他人打进来的,也应长话短说,声音也应尽量压至最小,以免干扰他人。

(5)会餐时,最好关掉手机或是把手机调到震动状态。不要正吃到兴头上的时候,被一阵烦人的铃声打断,这样绝对会影响大家的食欲。

(6)无论业务多忙,为了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在飞机上都不要使用手机。在飞机上、在医院的有着精密仪器的过道上,都应该关掉手机,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

(7)不要在驾车时打手机。驾驶机动车时禁止打手机,因为这样容易使驾车者分心,导致事故。

(8)孕妇最好不用手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胚胎、子宫对微波场辐射较为敏感,对胎儿脑部确有害处。若非用不可,不妨减少每次通话的时间或配一副“耳机”。

发送E-mail礼仪细节

(1)注意措辞:你也许认为自己的邮件浅显易懂,但是有时候却遭到误解。简单明了的邮件可以使你节省打电话或发传真说清邮件意义的时间。

(2)不要“惹火”收件人。如果使用含有敌意的词句或者批评的语气,你会“惹火”对方并且造成糟糕的局面。电子邮件不是大家“笔伐”的工具,如果有问题,应与对方当面解决。

(3)提前通知收件人。尽量在发邮件以前得到对方的允许或者至少让他知道有邮件过来,确认你的邮件对他有价值,没有人会喜欢垃圾邮件。收件人对于满篇废话的不速之“件”的态度通常是作为垃圾邮件处理,一删了之。

(4)不要发送私人或者机密邮件。即使你选择“永久删除”,许多软件和网络服务仍然可以访问硬盘上备份的信息。在你发送以前,仔细考虑如果别人(比如老板)看到这封邮件会发生什么情况,你当然不想老板看到你的私人邮件。

(5)小心使用附件功能。附件越大,下载时间就越长,占用收件人电脑空间就越多。有些附件可能毫无必要,也许收件人已经有了。如果有必要,使用传真或者邮寄那些冗长的附件。

做客时应注意的礼仪

做客之道讲究多,在拜访前应做好预约,切忌做“不速之客”,不请自来。拜访时要守时简约,不做失约之客,一般性访友不要超过半小时。做客时,要为主人多考虑一些,处处留意,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主人。做客后要适时向主人致谢。下面列举一些做客的细则。

(1)预约或应约。到别人家做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受别人邀请;一种是自己主动前往。若是前者,无论答应还是拒绝,都应及时告知对方,切忌失约,给人造成不快。若是后者,应事先打电话或写书信约好时间,以防突然造访给别人带来麻烦。

(2)服饰仪表。着装不得体会影响宾主的情绪,因此做客时不可穿着随意,应根据对象、目的、规格、风俗习惯或主人的要求考虑自己的着装。一般原则是要整洁大方,西式赴宴往往在请柬中写明“请穿礼服”,中式赴宴无明确规定。丧祭时以黑色或白色服饰为宜,喜庆时应穿华丽一些。

(3)准备礼品。做客或者赴宴时,往往要准备礼品。要根据不同宴会准备不同礼品,如结婚喜庆、生日寿诞可选送耐用易保留的礼品,探病丧礼则适宜选择送一次性的礼品。

(4)做客礼仪。做客时,首先应准时到达,或稍稍提早。到主人门前时,要轻轻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敲门或按门铃后,屋内若无反应,可再敲或再按电铃,但时间不可过长。主人出来后,互相问候方能进屋,不可门开即进;即使门是开着的,也不可直入屋内,忌讲“里面有人吗”。进入屋内后,要向长者、先来的客人、熟人打招呼,待主人安排座位后就座;主人献糖果,要等年长者和其他客人先取之后自己再取用,果皮、果核不要乱扔乱放;主人端茶点烟,要起身道谢,双手迎接,烟灰要弹在烟灰缸内;落座后,要礼貌热情陪主人交谈,不可四处张望,也不要随便翻弄主人家的东西。

如何待客

(1)做好充分的准备。知道有客人来访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服饰要整洁,家庭布置要干净、整齐、美观,水果、饮料、点心、菜肴、烟酒都要提前备好。如果是正式的宴请,例如寿诞、婚礼,还要预先送请柬或者打电话邀请,确定好宴请的时间、场所,并排好座次,落实宴请形式、档次以及规模等。

(2)要主动迎接。在约定时间到来之前的十分钟,主人应该到门口迎接,最好是夫妇一同前往,女主人在前。如果客人是突然临门,也一定要热情相待,如果室内没有清理,应当致歉并且进行适当清理,但是不宜立即打扫,这样会有逐客之意,容易引起客人的误解和不快。

(3)热情招呼,寒暄问候。客人一到,主人要马上热情招呼,女主人应当主动伸手相握,并把最佳位置让给客人坐。如果客人手中提有重物,主人要主动帮忙,对于长者或者体弱者,主人可以上前搀扶。如果客人是初次来访,应当向其他家人或者客人作介绍。

(4)敬烟奉茶,礼貌周到。如果来访的男宾会吸烟,一落座,主人就要马上敬烟,敬烟时应该打开烟盒弹出几支,然后递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自取,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取烟,敬烟时不要忘了敬火。如果主人也要吸烟,应先客人后主人。敬茶时,对尊长者要先敬。敬茶应该双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上方。冲茶的时候,要先清洁茶具,每杯茶沏到杯中2/3的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