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11053000000054

第54章 小窗幽记(26)

小桥月上,仰盼星光,浮云往来,掩映于牛渚之间,别是一种晚眺。

【译文】

小桥流水,新月初上,抬头看星光点点,浮云飘荡,映照于山河之间,别是一种夜晚远望的意境。

七三

医俗病莫如书,赠酒狂莫如月。

【译文】

要根治世俗的“疾病”,最好的办法是读书;送给酒鬼的良药,最好的是娇柔的月光。

七四

明窗净几,好香苦茗,有时与高衲谭禅;豆棚菜圃,暖日和风,无事与友人说鬼。

【译文】

明窗净几,好香佳茶,有时间与道行高深的和尚谈玄论禅;豆棚下,菜园中,风和日丽,悠闲无事,和友人说神道鬼。

七五

花事乍开乍落,月色乍阴乍晴,兴未阑踌躇骚首;诗篇半拙半工,酒态半醒半醉,身方健潦倒放杯。

【译文】

花卉忽开忽落,月色忽阴忽晴,余兴未尽抓头挠发,大有思而不见,爱而不得之感;诗篇一半幼稚一半精巧,酒到半醒半醉的状态,身体正强壮,便有点放荡下羁,开怀畅饮。

七六

湾月宜寒潭,宜绝壁,宜高阁,宜平台,宜窗纱,宜帘钩;宜苔阶,宜花砌,宜小酌,宜清谈,宜长啸,宜独往,宜骚首,宜促膝。春风宜尊罍,夏月宜枕簟,秋月宜砧杵,冬月宜图书。楼月宜箫,江月宜笛,寺院月宜笙,书斋月宜琴。闺闱月宜纱帷,勾栏月宜弦索;关山月宜帆樯,沙场月宜刁斗。花月宜佳人,松月宜道者,萝月宜隐逸,桂月宜俊英;山月宜老衲,湖月宜良朋,风月宜杨柳,雪月宜梅花。片月宜花梢,宜楼头,宜浅水,宜杖藜,宜幽人,宜孤鸿。满月宜江边,宜苑内,宜绮筵,宜华灯,宜醉客,宜妙妓。

【译文】

一弯新月适合与冰凉的潭水、悬崖峭壁、高楼、平台、窗纱、帘钩、长满苔藓的台阶、开满鲜花的小路、浅饮低酌、相对清谈、高歌长啸、独来独往、抓头挠发(若有所思)、促膝谈心等等情景相映成趣。春天的月光适合饮酒的尊罍,夏天的月光适合石枕竹席,秋天的月光适合舂米的棒槌和捣衣的石砧,冬天的月光适合图画与书籍。楼中之月适合箫声,江上之月适合笛声,寺院中的月光适合笙歌,书斋中的月光适合琴声,闺阁中的月光适合纱做的帷帐,勾栏里的月光适合弦乐器,关山的月光适合船帆与桅杆,沙场的月光适合行军的用具刁斗。花间的月光适合美人,松间的月光适合道士,藤萝间的月光适合隐士,桂花下的月光适合俊才,山中的月光适合僧人,湖中的月光适合知心朋友,风中的月光适合依依杨柳,雪中月光适合含笑梅花。片月(初月与残月,即上缺、下缺)适合花梢,适合楼头,适合浅水,适合拄着藜杖,适合隐士,适合孤雁。圆月适合江边,适合苑圃之内,适合丰盛的筵席,适合华灯初上,适合醉酒的客人,适合美妙的歌妓。

七七

佛红云,细烧沉水,毋令见火,此烧香三昧语。

【译文】

香烟缭绕之中,慢慢点上沉香,不要让见火,这是深得烧香奥妙的话。

七八

石上藤萝,墙头薜荔,小窗幽致,绝胜深山,加以明月清风,物外之情,尽堪闲适。

【译文】

石上爬满藤萝,墙头披满薜荔,小窗山居风景雅致,绝对胜过深山幽谷,再加上明月高照,清风徐来,世外幽情,完全适合悠闲安逸的生活。

七九

出世之法,无如闭关,计一园手掌大,草木蒙茸,禽鱼往来,矮屋临水,展书匡坐,几于避秦,与世人隔。

【译文】

脱离人世束缚的办法,没有比闭门谢客更好,开辟一个小小的园圃,草木萧疏,飞鸟游鱼在其中往来不断,低矮的茅屋门临溪水,打开书卷端坐诵读,差不多像桃花源中的人们一样避开纷扰的世俗之事,与世人隔绝。

八○

山上须泉,径中须竹,读史不可无酒,谭禅不可无美人。

【译文】

山中须有泉水,小路上须有翠竹,阅读史书不能没有酒,谈玄论禅不能没有美人相伴。

八一

幽居虽非隔世,而一切使令、供具、交游、对晤之事,似出世外。花为婢仆,鸟为笑谈,溪漱涧流代酒肴烹炼,书史作师保,竹石质友朋,雨声云影,松风萝月,为一时豪兴之歌舞,情景固浓,然亦清趣。

【译文】

隐居虽不是完全与世隔绝,但所有役使的奴仆、用具、结交的朋友、清谈的内容等等,都与俗世不同。花为奴俾,鸟鸣为笑谈,溪水清泉代替酒肉,经书史书籍作为老师,翠竹白石以为朋友,雨声和云影,松间风鸣,萝间月光都是一时兴致高昂时的歌舞,不仅情景浓郁,而且很有雅趣。

八二

蓬窗夜启,月白于霜,渔火沙汀,寒星如聚,忘却客子作楚,但欣烟水留人。

【译文】

夜晚打开用篷船的窗户,月光皎洁,比霜色还白。沙洲之上升起点点渔火,清寒的星斗布满天空,望着此良辰美景,竟然忘记自己是客居异地的人,只为这里的山水风景令人流连忘返而感到欣慰。

八三

无欲者其言清,无累者其言达,口耳巽人,灵窍忽启,故曰: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度人。

【译文】

没有欲望的人,言语高洁;没有压力的人,言语达观。口耳所听所说,使灵感得到激发,所以说:不为世俗的感情所束缚,才能够讲求高深的事理,从而劝导世人。

八四

临流晓坐,欵乃忽闻,山川之情,勃然不禁。

【译文】

清晨面对江水打坐,忽然听到行船摇橹的声音,山水之情,勃然而发。

八五

舞罢缠头何所赠,折得松钗饮余酒。债莫能偿,拾来榆荚。

【译文】

美人歌舞终结,拿什么当做缠头赠送给她,只好折下松枝作金钗,请她共饮剩余的酒。欠债偿还不上,只好拾来榆荚来当钱。

八六

午罢无人知处,明月催诗;三春有客来时,香风散酒。

【译文】

午后到山中无人知晓的去处,流连忘返,直到明月升空,催人诗兴;春季有客人来访之时,阵阵清风,飘散着诱人的酒香。

八七

如何清色界,一泓碧水含空;那可断游踪,半砌青苔雨。

【译文】

色界怎样清秀,就像一泓碧蓝的水映照着开空;游玩的足迹在什么地方中止,半砌青青的苔藓滞留着雨水。

八八

村花路柳,游子衣上之尘;山雾江云,行李担头之色。

【译文】

山村盛开的花朵、路旁飘舞的柳絮,落在外出远游人的身上,就像他衣服上的风尘;山中的烟雾,江上的云彩,仍飘荡在游人的行李上,就像他行李担子上面的颜色。

八九

何处得真情,买笑不如买愁;谁人效死力,使功不如使过。

【译文】

在哪里能得到真实的感情,狎妓市笑不如帮助穷愁之女;什么人能死命效劳,任用有功的人,不知任用有过的人。

九○

芒鞋甫挂,忽想翠微之色,两足复绕山云;兰棹方停,忽闻新涨之波,一叶仍飘烟水。

【译文】

外出刚回,忽然又想起苍翠的山色,便重新穿上草鞋,又徜徉于白云缭绕的山间;小船刚停,忽然听说远处潮流新涨,一叶扁舟重新又飘荡在雾霭苍茫的水面上。

九一

旨愈浓而情愈淡者,霜林之红树;臭愈近而神愈远者,秋水之白苹。

【译文】

美味越是浓郁,情趣就越加淡薄,就像深秋霜打过的红黄色的树林中的红色树木一样;气味越近,其神韵就越加悠远,就像秋水中的白色浮萍。

九二

龙女濯朱绡,一带水痕寒不耐;娥携宝药,半囊月魄影犹香。

【译文】

龙女洗涤红纱绢,一带的水珠令人感到非常清凉;嫦娥携带着宝药,半袋的月光,其月影也带着香气。

九三

山馆深秋,野鹤唳残清夜月;江园春暮,杜鹃啼断落花风。

【译文】

深秋的山间馆舍之中,野鹤悲鸣,叫残了清冷的夜月;春日傍晚的江滨园林之内,杜鹃哀啼,叫断了吹落百花的清风。

九四

石洞寻真,绿玉嵌乌藤之杖;苔矶垂钓,红翎间白鹭之蓑。

【译文】

到石洞中去寻访仙迹,绿色的露珠挂满乌藤手杖;在长满苔藓的江边石上垂钓,长着红色的翎毛的小鸟和白色的鹭鸶相间落在蓑衣之上。

九五

晚村人语,远归白杜之烟;晓市花声,惊破红楼之梦。

【译文】

傍晚的山村,有人说着话,踏着白社之烟尘归来;早晨市集上的卖花之声,惊醒了红楼美人的好梦。

九六

案头峰石,四壁冷浸烟云,何与胸中丘壑?枕边溪涧,半榻寒生瀑布,争如舌底鸣泉?

【译文】

案头放一块山峰奇石,顿时觉得满室烟云,清冷之气透入肌骨,为何一定要胸中有丘壑呢?高卧在紧临溪流的茅舍之中,感到半榻寒气,犹如身处瀑布之旁,怎么能与像潺潺泉流一样的清谈相比呢?

九七

扁舟空载,赢却关津不税愁;孤杖深穿,揽得烟云闲人梦。

【译文】

一叶扁舟空不载物,经过关津要道,省得纳税的忧愁;独自一人拄着拐杖进入深山幽谷,满怀烟云,得以实现作为闲人的梦想。

九八

幽堂昼密,清风忽来好伴;虚窗夜朗,明月不减故人。

【译文】

幽雅的厅堂之中,白天寂静,一阵清风忽然来做伴;敞开的窗户之内,夜间明亮,一轮明月还像是老友一样。

九九

晓入梁王之苑,雪满群山;夜登庾亮之楼,月明千里。

【译文】

清晨来到梁王之苑,见白雪洒满群山;夜晚登上庾亮之楼,看明月映照千里。

一○○

名妓翻经,老僧酿酒,书生借箸谈兵,介胄登高作赋,羡他雅致偏增;屠门食素,狙侩论文,厮养盛服领缘,方外束修怀刺,令我风流顿减。

【译文】

名妓翻经读史,老和尚酿造美酒,一介书生代人出谋划策,谈兵论剑,赳赳武夫登高赋诗,我很欣赏他们大有雅致;屠户家中只吃素食,经纪人谈诗论文,干杂活的仆役穿着华美的衣服,世外的高人隐士却收拾行装、怀揣名刺去拜谒权贵势要,让我感到风流大减。

一○一

高卧酒楼,红日不催诗梦醒;漫书花榭,白云恒带墨痕香。

【译文】

在酒楼之上酣睡,初升的红日不来相催,梦中的诗兴却令人清醒;漫笔题字于花园亭台,悠悠白云也常带有阵阵墨香。

一○二

相美人如相花,贵清艳而有若远若近之思;看高人如看竹,贵潇洒而有不密不疏之致。

【译文】

观看美人就像观赏名花,贵在清丽美艳,而有若远若近之思;观看高雅的人就像观赏翠竹,贵在潇洒飘逸,而有不密不疏的韵致。

一○三

梅称清绝,多却罗浮一段妖魂;竹本潇疏,不耐湘妃数点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