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11098800000032

第32章 唐中宗皇后韦氏杀夫取权终被杀(3)

可怜的太子李重俊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几年之间受够了他们的气。太子实在受不了了,就找魏元忠、李多祚等大臣商量,终于做出了一个冒险的计划,就是起兵清君侧,杀死宫中那些淫妇、邪臣,并不触及皇上。成功之后,李重俊可以稳坐皇太子位。

实话说,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计划,因为就中宗与那些人的感情看,即使政变不触及中宗,中宗本人也不会答应的。事实证明,这个计划的确愚蠢。

公元707年七月的一天夜里,李多祚假托圣旨,率领三百多名羽林军,随太子李重俊直扑武三思宅,不容分说杀死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然后直闯皇宫,试图对韦氏、安乐公主母女下手。

此时中宗与韦氏、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刚刚吃完了晚饭,在饭桌旁闲聊天,突然接到报告说“太子反了,正向宫中杀来”。

中宗哪里知道是清君侧,他首先意识到的是太子抢位来了,气愤之下不免惊慌失措。韦氏和安乐公主也一阵惊慌,还是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耳濡目染多年,算是见过大世面,能沉着迎战。她马上命令羽林军大将军刘景仁调兵保卫皇宫,守住皇宫正门玄武门,并让中宗、韦氏等人迅速上玄武门楼。

这时,保卫皇上的士兵已经埋伏在玄武门楼周围,李多祚等人率兵也赶到玄武门楼下。中宗气急败坏地对李多祚喊:“我平时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要谋反?”

李多祚回答说:“陛下难道不知道武三思他们在后宫淫乱吗?我们已经奉太子之命杀了武三思父子。现在,皇宫里还有奸诈之人,我们特来捉拿,我们不会伤及皇上的。”

众人一听武三思已经死了,感受各有不同。

中宗是大惊;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马上留下了眼泪。她们围住中宗请求保护!

中宗也很无奈,对李多祚说:“武家父子死了?那是我的亲家啊——你说还有坏人在后宫,还有谁啊?”

这时,李多祚大声喊:“上官婉儿勾引武三思入宫搞淫乱,应当处死!”

中宗无言。

正是这次对话,为忠于中宗的部队包围李多祚赢得了时间,他们悄悄地包围了这三百多人,与这些“叛军”进行了惨烈的肉搏战,李多祚等将领当即被杀。太子李重俊见大事不好,率领几个亲兵夺路逃跑,直奔城外。

待安定之后,亲兵见太子已经孤立无援,又有追兵快到,于是反叛,将太子李重俊杀死,到皇宫报功去了。李重俊的“清君侧”终于以失败告终。

应当说,李重俊起兵之事对中宗影响巨大。因为毕竟太子是自己的儿子,儿子出此策对付自己,加上生身母亲武则天的往事记忆,中宗对政治更感无味,终于沦落到任由韦氏她们胡闹去了。

从此,韦氏、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几乎到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地步,韦氏被封为“顺天翊圣皇后”,她们开始追究太子党成员,宫中又掀起了一场屠杀。她们逼迫中宗下令追谥武三思为太尉梁宣王,谥武崇训为开府仪同三司鲁忠王。

安乐公主自称与武崇训情谊深厚,以百年后要与其同穴安葬为名,要求把武崇训墓改为皇家之陵,还要仿永泰陵墓规格。

其实安乐公主在武崇训活着的时候,就与他的同族兄弟武延秀私通,这回丈夫一死,安乐公主干脆让中宗召其入宫,名义上为了安葬的事情,实际上是公开同居。

中宗知道之后,心里也不太高兴,但是想到安乐公主当年的“裹儿”经历,又不免为自己的女儿感到内疚,便召武延秀问话,下令武延秀娶了安乐公主,并授其为太常卿兼右卫将军,封昌国公。

武延秀到后宫见了皇后韦氏。韦氏见他风度翩翩,暗叹安乐公主真是好眼力。她的相好武三思已死,正无可续欢,于是,她竟然迫令女婿侍寝,制造了母女同欢的历史丑闻。

不过,现在有专家认为,中宗对韦氏、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的一切淫乱活动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是不愿意摆在桌面上而已。他总是为当年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怠慢了韦氏和安乐公主而感到内疚,所以故意装傻充愣而已。

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中宗自己一天玩到黑,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管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了,因此确不知情。中宗对孩子的管束是令人不敢恭维的,他有八个女儿,安乐公主只是其中一个,还有长宁公主等人也是好生了得,动辄大兴土木、卖官鬻爵。

不管怎么样,中宗的皇帝生涯多了顶绿帽子,所以学者们对他的评价都不高。

(4)毒死夫君,已亦被杀

在中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被自己的皇后和亲生女儿毒死的皇帝,恐怕只有中宗一例。

早在公元708年,韦皇后就开始为自己登基制造舆论了。她令宫女宣扬说皇后盛衣服的箱子上有“五色云起”。“五色云起”在当时是帝王之兆。李显自然明白个中奥秘,但他还是命人画成图宣示百官。韦氏的亲信韦巨源奏请宣示天下,中宗也同意了,并且为此大赦天下。这一出戏,正是制造“君命天授”的最好事例。

这边,韦氏忙着策划“君命天授”、“天龙下凡”等好戏;那边,安乐公主也没闲着,在太子李崇俊死后,她就一直念念不忘要做皇太女。《资治通鉴》明确记载:“安乐公主恃宠骄恣,买官鬻爵,势倾朝野。或自为制敕,掩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从之,竟不顾视也,自请为皇太女,上虽不从,亦不谴责。”

唉,这两个女人!

虽然韦氏把持着朝政,但是她还感觉不过瘾。她希望像她的婆婆武则天那样真正做女皇。但是,她的夫君中宗李显还活着,怎么办?于是,她开始在中宗身上动脑筋。安乐公主是韦氏亲生的,最重要的是权力欲也很强,她本人自然希望韦氏当女皇,然后自己成为皇太女,开拓江山和历史。共同的利益和权力欲,让这两个疯狂的女人竟然把亲情放在一边,尤其是安乐公主,竟然置父女情于不顾。她们由最初的互相试探,最终开始了公开的议论、密谋和行动。

韦氏虽然恍惚之间觉得女皇位已经到手,但是这个女人也是有心术的,她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她的两个面首,善烹饪的光禄少卿杨均,和善医术的散骑常侍马秦客,这两个人也只顾自己的利益,谁肯为那个糊涂的中宗考虑呢?于是,这几个人开始实施食物投毒计划。可怜的中宗临死前还对韦氏和安乐公主喜欢不尽呢。

公元710年六月的一天,按照事先密谋的计划,由杨均、马秦客秘密把毒药携带进宫,韦氏在中宗午饭的饼上完成了投毒,并且对中宗说:“我知道您日理万机,特地做了好吃的饼子。”之后退到一旁静观。

安乐公主、杨均、马秦客等人此时内心都极度紧张。可是,中宗李显对他们毫无察觉,抓起饼就吃,还说好吃,连吃了七八张。

由于进毒量大,饭还没吃完便肚子巨痛,满榻乱滚。韦氏见中宗已经不能说话,便高声喊人:“快拿水来,皇上要喝汤,拿人参汤。”其实人参汤早已经准备好了,里面也投了毒,是韦氏等人的第二套方案,喝下怎能不死,韦氏为中宗喂下几口,中宗即刻断气。待御医到来后,还有何用?

中宗死后,韦氏秘不发丧。一面把各宰相召入皇宫威胁利诱,另一面让她的族人分别领兵占据要地。但是,事态并没有按他们计划的轨迹发展。他们本以为,只要中宗死去,就一切完结了,他们就能如愿以偿了。

但令韦氏没想到的是,她的女皇梦就要夭折了。其实,真正支持韦氏当女皇的,只有她的女儿安乐公主;而李显的妹妹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相王李旦等均不赞成,当然更多的人持中立态度。

大家讨论的结果,让韦氏第一次感到了无助。太平公主不但不同意韦氏当女皇,甚至提出让李旦回来当皇帝。

开弓没有回头箭!韦氏认为,女皇梦只是暂时受阻!经过与心腹密商后,她决定先让李显的年仅五岁的小儿子李重茂即位,以便韦氏以皇太后身份把持朝廷,然后寻机除掉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相王李旦等反对派后再上台。

计谋已定,韦氏、安乐公主等人立刻草拟诏书,宣称拥戴温王李重茂即位,韦氏则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然后,她可以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实际上,后者也是个光杆司令。

韦氏的女皇梦暂时受阻,但是却暴露了她的政治野心。太平公主随即找相王李旦“沟通”。实际上李旦也是一个糊涂蛋,没有什么好主意。可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是一个有野心并且握有兵权的人物。于是,李隆基立刻以“韦氏把持朝政、妄图日后称皇,当讨之”的名义秘密进兵,在太平公主的配合下,趁着黑夜闯进宫中,见韦氏族人就杀。韦氏已有所准备,立刻跑去飞骑营中躲避,等待内援。哪知飞骑营中一干兵将早知内情,趁韦氏不备,将其斩首。为了报功,抱着韦氏首级献给李隆基。

安乐公主的住处较幽深,她还没有听到兵变的声音,正在和一个美貌少男调情,突然听到后面有声响,正想看时,已被人杀死。

韦氏本来希望害死中宗李显当上女皇,没想到连皇太后临朝都没搞成,正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