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厚黑学全集
11098900000103

第103章 厚黑为人(4)

赵高曾多次在二世面前下保证:“关中的盗贼成不了大气候。”说此话时,项羽俘虏了秦将王离,攻下钜鹿向前进兵,章邯等秦军步步退却,上书请发救兵,燕、赵、齐、楚、韩、魏皆自立为王,自函谷关以东,大多背叛秦朝以响应诸侯,诸侯部率领民众转向项羽。沛公刘邦率数万人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派人与赵高私下联络,赵高怕二世动怒,危及自家性命,便推说有病,不再朝见。

在此之前,二世梦见白虎撕咬他的左骖马,心中怏怏不乐,找人占梦。占卜人说:“这是泾水在作祟。”二世在望夷宫斋戒,想要祭祀径水,同时派人以盗贼事责备赵高。赵高慌了神,便私下里与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弟弟赵成谋划,打算废掉二世,拥立公子婴。赵高让郎中令为内应,诈称望夷宫里有贼,令阎乐率吏卒千余人到望夷宫门前,将守卫宫门的卫令仆射五花大绑,说:“有贼人进入里面,为什么视而不见?”卫令辩解说:“四周都有兵牢把守,贼人怎敢闯宫?”阎乐不容分说杀了卫令,带兵进入,一阵乱射,郎官、宦官惊慌失措,有的逃跑,有的格斗,格斗的丧了命,死了好几十人。阎乐与赵高的弟弟郎中令赵成同时进入宫中,指挥兵车向皇上的帷幄射箭。二世大怒,召唤左右的侍从,却都吓得屁滚尿流,不敢上前格斗。只有一个宦官待在身边不敢离去。二世对他说:“你为何不早告诉我,以至于到了这种地步!”宦官说:“臣不敢说,所以才能保全性命。若让臣早说,早就被杀死了,怎能活到今天?”阎乐走近二世跟前,历数他的罪状说:“足下骄横恣纵,滥杀无辜,天下人都背叛足下,足下你自己想个办法吧。”二世尚存一线希望说:“能见丞相一面吗?”阎乐说:“别净想好事啦。”二世退一步说:“我情愿去做个郡王。”阎乐不答应。二世又说:“愿为万户侯。”阎乐还是不答应。二世又说:“愿与妻子去当一般老百姓。”阎乐说:“臣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除掉你,你说得再多,我也不敢上报。”于是,阎乐挥兵上前,二世被迫自杀身亡。

阎乐将二世自杀的消息报告赵高,赵高召集全体大臣、公子会议,说:“秦原来是个与六国平起平坐的王国,始皇统一了天下,因此称帝。今天六国又各自独立,秦的地盘日益狭小,徒有帝的空名,不是那么回事。我看还是恢复过去的王号,这样才符合实际。”于是,立二世的侄儿公子婴为秦王,以草民的礼仪将二世埋葬在杜南宜春苑中。令子婴到庙中斋戒,接受传国玺印。在庙中斋戒五日,子婴觉得事情不对劲儿,便与两个儿子密谋说:“丞相赵高杀二世于望夷宫,害怕群臣杀他,才假装立我为帝。我听说赵高已与楚国约定,共同灭秦,平分秋色,赵高在关中称王。今天,让我到庙中斋戒,这是要在庙中杀害我。我只有装病不去,丞相必定亲自来庙,来了咱们就先下手为强杀了他。”赵高果然上钩,子婴杀死赵高,灭了赵高三族,在咸阳街头示众。

工于心计的李世民

李世民,有权谋,在意名声(我怀疑唐的历史,有一部分在当时就已经被授意篡改),但是他再怎么做,也掩盖不了玄武门的余波,玄武门事件及唐的现有历史记载,可以让我们用理智去分析,了解李世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在名分上,李建成是太子,当初李渊准备让李世民当太子,李世民推辞了,如果心意真是如此,在国家局面基本安定下来之后,就可以交出军权,让所有人不再怀疑。可惜,李渊给了李世民太多的遐想(在史籍之外肯定还有很多未被记载),而李世民手下的一班人也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了,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本人是有野心的。《资治通鉴》里,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有两句话,第一句“不过总盼望对方先行发动,然后用正义之军,加以讨伐”;第二句,手下一班人劝李世民先动手,李反对,手下人说“你不行动,那我们都走”,李就说了一句“我的意见也不可以全部推翻,你们再进一步研究”。

以第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不希望自己先动手,给人留下口实,但是要注意的是,“用正义之军,加以讨伐”。各位想想,如果他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会说这样的话吗,会用这样的方式吗?说这句话,表示他已经牢牢掌握了军队,而且在军队上面占了绝对的优势。如果别人先动他,他再还手,其他人就不好说什么了,这是李世民打的如意算盘。而且他其实也知道,他老爹没什么本事,并不把老爹看在眼里,其他几个儿子当然也是如此。这里插一句闲话,要是老爹有本事,历史就不是这样的了。接下来看第二句话,“你们再进一步研究”,意思就是说,我也只是嘴上说说不想,其实我内心比你们谁都想,只不过我不能明白地说出来,你们能完整地表达我心里所想的,我就很高兴,我怎么会反对你们呢?所以后面接着讲到姚重华一段很煽动的话之后,走了走言论过场,就通过了。不知道大家看过禅让没有,总是有人求着你接受,你苦苦拒绝,最后“不得已”,只好接受了,人类历史就像一个圆,在不停地转。

接下来,李世民做的一系列事,驾轻就熟。事成之后,将李建成的儿子全部斩首,这是为了防止内部动乱再次发生,消除后患。至于后来放冯立、谢叔方、薛万彻,一是李渊已经下诏赦免,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没有了势力,掀不起风浪,威胁不到新政权,不杀他们,多少能挽回一些名声。

李世民之后做了很多建立名誉的事情,包括留下了《贞观政要》里的言论,还有像杀错人道歉、放全国死囚犯回家限期回京等。这里说后两件,杀人事件是这样,有个地方缺人当官,李世民觉得这个人不错,把他调去那里做官,那人当时答应了,结果回头就后悔了,不想去了,李世民责怪他,他还是不想去,李世民一生气,把他杀了。所以说他做人虚伪就虚伪在这里。你可以不杀的,你杀了。你杀了就杀了,你不需要承认错误的,你又承认了。

放死囚这个事情很有名,好像有很多不同版本。大概情况是这样的,632年,李把全国所有在押的死刑犯都放了,约定633年的这一天回来,结果到了633年的这一天,所有人都回来了,最后李把他们全部都赦免了。这个事,粗看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分析,就不对了。

欧阳修分析得很好,这里直接引用他的话,并对欧阳修表示感谢——

信义只有君子才能遵守,而刑罚诛杀,是为了对付小人。夺取性命,使人死亡,罪大恶极,凶手更是小人中的小人。宁愿为不义而苟且偷生,视死如归却是连君子都很难做到。

“释放—约定—回监”,这是连君子都做不到的事,李世民却希望小人中的小人做到。问题是,到了约定时限,他们竟然真的全都回来,没有一人失约,很明显,君子很难做到,小人却轻易做到,岂是人之常情!

或许有人说:“罪大恶极,固然是小人,可以用恩德感化,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只因恩德深入人心,对气质改变得迅速,就产生这种效果。”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建立更高的形象。是君王预测囚犯一定回来,为的是希望获得赦免的机会,才把他们释放?还是囚犯预测如果自动回来,一定可以获得赦免,才肯回来?预测囚犯一定回来而释放,是在上位的人揣摩下情;预测一定可以获得赦免而回来,是下面的人揣摩在上位的人心理,所以应当是上下互相揣摩,才完成这个美名,其中哪有所谓“上施恩德,下守信用”这回事!

释放死囚而予以赦免,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经常这样做,则杀人凶手都可以不死,岂能作为国家正常法规?如果并不正常,就不是圣人的法则。所以尧舜以及三王治理天下,一定依据人之常情,不认为标新立异是高明,因此从不用违反人性的手段去博取赞誉。

杀人魔王宇文护

北周权臣宇文护气量小,嫉妒心强,常无端生嫌,降祸于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所诛杀、放黜的人有以下几类:

一是声望太高的人。赵贵、独孤信是北周的有功之臣,战绩赫赫,深孚众望。宇文护的功绩、声望均远不如他们,一直忌恨,伺机要除去这两个最强政敌。宇文护的专权,对元勋老将们的冷遇排挤,使得大家心内不平。因此,赵贵和独孤信秘密商量如何除去宇文护。不料,此事泄露,在孝闵帝登基不久,宇文护便以“阴相假署,图危社稷”的谋反罪名,杀害了赵贵。一个月后,又逼独孤信自杀。

二是对他不满的人。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孝武帝到原州(今宁夏固原县),一天夜里突然改变日程星夜赶回京城,大家都很纳闷,不知何故。元勋侯莫陈崇平日很看不惯宇文护专权,知道武帝不甘心做傀儡,便对亲信常升说,可能是武帝回去把晋公(指宇文护)杀死了。这话传到宇文护耳朵里,气得他咬牙切齿,要挟武帝严惩侯莫陈崇。由于当时诛除宇文护的条件还不成熟,武帝被迫在大德殿召集公卿大臣,公开责备侯莫陈崇。宇文护还嫌不出气,不肯轻易放过他,既想除去武帝的支持者,又借以警告其他人,所以当晚便派军队包围侯莫陈崇的住宅,逼他自杀而亡,然后又假惺惺地按公爵礼仪安葬他。

三是才华横溢的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对有才能的人,宇文护不是尊重他们、向他们学习,并设法赶超他们,而是加倍嫉妒、百般刁难。贺若敦是北周一员善战勇将,《周书》记载他“以英烈知名”。然而碰上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的宇文护,这一切竟成了他招致杀身之祸的缘由。宇文护头脑中愚民意识严重,他希望手下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谁的才能也不能超过他,因此他视贺若敦为眼中钉、肉中刺,“忌而害之”,可怜年仅四十五岁的一代名将,就这样含恨九泉。

四是使他尴尬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置他于尴尬境地,使他感到丢人现眼的人,宇文护耿耿于怀,必加倍报复甚至加以杀害。一次,窦炽与宇文护随同宇文泰在渭河北岸打猎,受令分别射兔,窦炽射中十七只,宇文护只射中十一只,被窦炽压倒。死要面子且处处表现自己才能的宇文护感到非常难堪,对窦炽怀恨在心。十几年后,宇文护仍操持朝中大权,窦炽劝宇文护将大权交还年已二十七岁的武帝,以免他继续擅权。宇文护怎能容忍有人当面要他交权?于是老账新账一起算,迅速将窦炽降职,黜为宜州刺史。

五是皇帝信任的人。宇文护先后拥立了闵、明、武三帝,为了控制皇帝,凡是皇帝信任的人,他都设法除去,让皇帝只信赖他一个人。于翼很得武帝信任,武帝视他为心腹,宇文护因此对他心怀猜忌,为了设法将他从武帝身边弄走,采用了明升暗降的诡计,将他晋升为小司徒,加拜柱国,表面上是尊崇和看重,实际却是疏远之。

六是指出其缺点的人。侯植,生性忠厚,有大节,关心国家安危。因其宗兄侯龙恩为宇文护所信任,于是他想通过侯龙恩劝勉宇文护,指出其缺点,促其改正。不料,侯龙恩没把这当一回事,侯植便自己找了个机会,亲自对宇文护晓以大义:“愿公推诚王室,拟迹伊、周,使国有泰山之安,家传世禄之盛,则率土之滨,莫不幸甚。”宇文护听后,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唯唯诺诺,心里却气死了,回去之后便破口大骂,发誓非杀侯植不可。侯植闻讯后,知道宇文护只手遮天,无法逃避灾祸,时间不长,竟忧郁而死。

七是与其观点有歧义的人。宇文护认为自己的话是金科玉律,自己的观点就是真理,别人只能赞同他的观点,顺着他的杆子往上爬,而不管他的观点正确与否。类似秦赵高指鹿为马的事他也做过不少,目的就是看看百官公卿对他采取什么态度,真正坚持正确观点、说实话的人往往倒霉。

薛端,只因在宇文护召集群臣商议废除闵帝时说了几句不同意见,即惹得宇文护不悦,被他贬为蔡州刺史,赶出朝廷。裴汉,操尚弘雅,聪敏好学。从政以来,善尺牍,理识明赡,决断如流。确是一个很有才干的行政官员。但由于他不像其他的小人谄媚攀附宇文护,而是公正端庄,廉洁自重,致使一连八年也得不到晋升。真是应了“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古谚。

八是“不吃敬酒”的人。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与势力,宇文护看中有些名士公卿对自己有用,也会百般拉拢,但正直人士却恶于与他有染。于是,宇文护拉不成便打,我用不到你,别人也妄想用得到。当时有两位名士,一是令狐整,一是柳庆,宇文护想拉拢他们,但二人看出宇文护专权不会太久,没有屈服于他的淫威,而是“辞不敢当,颇迁其意”。因此遭到宇文护的打击,令狐整被削夺职权;而柳庆,碰巧他的侄子为报父仇而杀了人,宇文护借此趁机将柳庆全家及子侄几十人悉数拘捕起来。其手段之险恶,无以复加。

上述只是史书可见宇文护的杀人借口,其实他为诛除异己,什么借口不能采用呢?在排挤了大批元勋、政敌后,他在专擅朝政、作威作福的道路上走向了极端。

阴险歹毒的杨素

隋朝奸臣杨素不分贤愚,在废立太子一事上,他也从中作梗,只为一己私利,致使隋文帝决定废勇立广。此事传出,文帝其他诸子心甚不平。第四子蜀王杨秀尚武,任西南道行台尚书令,镇蜀州。他平时偏好杨勇,看不惯杨广,传闻他欲起兵拥立杨勇。

杨广感到杨秀对自己的威胁太大,暗中命令杨素侦其罪过。于是,杨素常向文帝诋毁杨秀。仁寿二年十月,蜀王秀到长安拜见父皇,文帝听信了杨素的谗言,当面严厉斥责杨秀。仪同庆整从中力谏,文帝大怒,令杨素推治。杨广也在挖空心思制造杨秀的“罪证”。他密做木偶人如杨坚形貌,缚手钉心,埋于华山下,令杨素掘出,又伪作讨京师妖孽“檄文”,置于杨秀文集中。杨素把这些伪证一一上奏文帝。同年十二月,文帝废秀为庶人,囚于内侍省。趁此机会,杨素把凡与自己政见不合的朝臣,一律诬为秀党而严加惩处。

杨素欺上瞒下,搬弄是非,制造冤狱,激起正直人士的不满。大理卿梁毗上书说:左相杨素,权势日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私皆非忠说,所进咸是亲戚。夫奸臣擅命,有渐而来,王莽、桓玄卒珍汉祀,终倾晋柞。陛下若以素为阿衡,恐倾基业之祸为期不远。

历来诺诺千人之中必有一愕愕之士,必有舍得一身剐而进忠言的人,可为君者很难听得进去。文帝也是这样。他不仅不听,反而逮捕了梁毗,指责他攻击大臣,毁损社稷。梁毗理直气壮,命不足惜,恐怕就没什么可畏惧的了。

他说:“杨素擅权滥杀无辜,在废勇、秀之日,群臣震栗,唯独他手舞足蹈,喜形于色,哪有幸灾乐祸的忠臣?”文帝似有所悟,释放了梁毗,开始疏远杨素,外示优宠,赏赐金银古玩无以算计,而内则不令素通判省事,并任其弟杨约为伊州刺史,用吏部、兵部尚书柳述参掌机密,以削弱杨素之权。杨素心中自然有数。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文帝病重,杨素与柳述、黄门侍郎元严入阁侍疾。太子广入居大宝殿,虑父皇不测先做预防,手书封出询问素计,素条录事状以报广,宫人误送给文帝。此状暴露了贼臣逆子的狰狞面目。文帝愤慨万分。恰值杨广企图强奸文帝妾陈夫人,陈氏逃脱奔于帝所。文帝见爱妾头发散乱,衣衫不整,泪流满面,急询问其故。陈夫人哽咽半晌,方说道:“太子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