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尊师重教
11133900000015

第15章 白居易谦虛好学

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他自幼虚心好学,一有机会就向人求教,反复修改自己的诗作。

白居易20岁的时候,听说有个叫顾况的大诗人正在吏部担任著作郎。他为了提高写诗水平,就带了自己写的几首诗作去长安拜访顾况。顾况一见这是个无名小辈,又见名字中有“居易”二字,就很幽默地打趣说长安这地方米很贵,要“居”下来,是很不“易”的。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本事的人在京城里是很难站住脚的。白居易听了老诗人的话不以为意,只是恭恭敬敬地走上前来,恳请顾况为他的诗作做一下指点。他朗诵了一首新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刚刚念毕,顾况就赞不绝口地连声称赞写得好。他赶忙让白居易坐下,一改当初对白居易傲慢不倨的态度。白居易的诗能够受到顾况的称赞,并非偶然。他还是孩童时,就对写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写诗、作文,晚上挑灯苦读,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由于念书、吟诗太勤,口舌上经常生出疮来,又因终日伏案疾写,臂肘也磨出了硬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白居易的诗写得越来越好。但每做完一首诗,他仍要反复再三地修改。不仅自己修改,还请朋友们评点,提出修改意见。他有时还把自己写的诗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听懂了,他就十分高兴。如果听不懂,白居易就会立即修改,一直改到让她们听懂才罢休。

就这样,白居易将众人的智慧全都凝聚在了诗中,所以他的诗作才能通俗易懂、流传至今,成了诗歌史上的杰作。他的谦虚好学也和他的诗一起流芳百世,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

名师点评:

只有谦虚,我们才能增长才干,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白居易虚心求教的事例正说明了这一点。白居易将众人的智;慧全部都凝聚在了诗中,所以他的诗作才能通俗易懂、流传:至今,成了诗歌史上的杰作。他的谦虚好学也和他的诗一样;流芳百世,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