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擒拿反擒拿(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11135000000012

第12章 擒拿技术的体能训练(1)

擒拿格斗体能训练概述擒拿格斗运动员的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擒拿格斗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运动能力是支撑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能作用的基础系统。没有体能的支撑,运动员的擒拿格斗技能就无法形成。运动员体能的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这三部分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在运动实践中,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好坏,最终通过运动素质表现出来。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抗击打力和灵敏等。构成体能的三个因素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又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着体能整体水平。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因此擒拿格斗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基本内容。

既然体能支撑擒拿格斗运动员技能训练的发展,并直接为专项技能服务,最终通过专项技能表现出来,那么,擒拿格斗运动员体能训练,就必须了解擒拿格斗运动员的体能需求的专项特点。只有了解擒拿格斗运动的体能需求特点,才能克服体能训练的盲目性,有的放矢地安排训练内容,采取符合实际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擒拿格斗的制胜理念是控制和制服,运动员在实战对抗过程中,延续了传统武术技击“一定要战胜对手”的思想源点。擒拿格斗的格斗形式是立战和地战,包含拳、腿、摔、拿的技法,其中地战技法的拳脚击打和地战控制、窒息、臂肩部反关节和腿部反关节的控制、要害部位的反擒拿,技法巧妙、灵活,系统性极强。

由于技术的多样化,在比赛的过程中,擒拿格斗运动员对体能的要求极高。因此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多种运动素质的训练要结合起来。采取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相结合,科学的计划和合理训练控制,提高擒拿格斗运动员的综合运动素质。

擒拿格斗力量训练一、力量素质的分类和概念擒拿格斗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外部阻力是指物体的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内部阻力包括肌肉的粘滞力、关节的加固力及各肌肉间的对抗力等。外部阻力往往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人体在克服这些阻力中提高、发展自身的力量素质。

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员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根据力量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本章以力量的表现形式予以论述。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是运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擒拿格斗体能的重要基础,力量素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力量素质好能使运动员拳打脚踢得快狠、擒拿得快准、控制对手牢,并且还能加强关节的稳固性,有效地预防关节的损伤。由于擒拿格斗的运动形式是由站立的踢、打、摔到摔倒之后的锁拿直至把对手控制,更加突出力量的重要性。

擒拿格斗训练和比赛,需要各种力量素质成分有较高水平的综合表现,不要过分单一发展其中某个力量素质成分,否则会影响和制约其他力量素质成分的发展。

二、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是擒拿格斗运动训练的重点之一。擒拿格斗的运动特点是从打到擒拿直至制服对手,实战中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拿、倒地制服,其技术内容丰富,技术动作简洁,实用对抗性强,动作转换很快,要在实战中战胜对手不仅要求技、战术精湛,而且更需要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具体表现在拳法的打击力量、腿法的打击力量、擒拿的快速抓拿力量、全身作用的摔法及倒地制伏力量、承受击打的抗击打力和抗摔拿控制的力量五个方面。使用抱、扛、摔、倒地控制动作时需要最大力量;使用拳法、腿法、擒拿法需要快速力量;互相激烈持久的格斗控制过程中,力量不能减弱,动作不能变形,需要较好的力量耐力;被对方击中、擒拿住、倒地控制需要抗击打力和反控制力量。

(一)最大力量的训练最大力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和肌肉内协调能力的发展与改善。

基本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负荷强度的确定应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有利于增大运动员肌肉的体积。发展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一般可控在75%左右,训练时注意要有一个准备性的渐进过程,每周应穿插一些更大强度的训练。

(2)负荷量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负荷的强度有很大关系,75%的负荷强度做10次为宜,每减少或增加5%的强度,重复次数可增加或减少两次。

(3)组间间歇时间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练习的持续时间和负荷强度的大小,持续时间长,负荷强度越大,间歇时间也越长。

发展最大力量的常用方法。

(1)静力法:特点是用较大重量的负荷并以递增重量的方式进行练习。负荷特征:负荷强度为90%以上,每组持续2~5秒钟,组数为3组,每组间歇5分钟。

(2)大强度法:特点是采用最大负荷进行练习。练习时逐渐达到用力极限,然后继续用中上强度的负荷量,直到机体对刺激产生劣性反应为止。负荷特征:负荷强度为85%~100%,每组重复次数为1~3次,组数为6~10组,每组间歇时间为3分钟。

(3)极限强度法(阶梯式式):特点是突出极限强度,几乎每周、每天和每个练习都要求接近、达到甚至超过本人当天最高水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当运动员能够在原最大力量能力的重量上成功完成两次时,就可以增加新的重量。以此类推,使力量水平逐级提高。每级阶梯的训练时间为2周。如果运动员不能承受新的负荷,则退回到原来的阶梯训练2-3天后,再继续增量。

负荷特征:先采用接近本人的最大强度进行练习,然后递增。以卧推练习臂力为例,该运动员最大强度的臂力为100公斤强度,先以975%强度练习一段时间后适应该强度,并能每组重复两次以上,再以100%强度练习2~3组,每组l~2次,间歇3~5分钟,练习一段时间后又适应该强度,能每组重复两次以上;再以100%以上适当的强度练习1~2组,每组次数1~2次,间歇3~5分钟,一段时间后又适应该强度,并能每组重复两次以上,依次类推,一个阶梯接一个阶梯地再增加适宜强度练习,来提高力量素质。此法特别适合高水平擒拿格斗运动员运用,它有利干最大力量和相对力量的提高,却不增大肌肉的体积,不增加体重。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较好的体力和心理准备,注意运动员的腰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事故,还要有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恢复手段作保证。

(4)极限次数法:特点是以某一个强度进行极限次数的动作重复,直到实在练习不动为止。负荷特征:负荷强度为50%~75%,每组重复实在练习不动为止,组数为3~5组,每组间歇3~5分钟。此法对机体施加了全面、深刻的结构性(肌纤维增粗)和机能性(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一种能得到肌肉内协调和肌纤维体积双重训练效应的方法。

(5)重复法:特点是负荷重量的大小随肌肉力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负荷特征:负荷强度为75%~90%,每组重复次数为3~6次,组数为6~8组,每组间歇时间为3分钟。此法适用于训练的各个时期和阶段,有利于改进用力的协调性,能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

(二)速度力量的训练速度力量是力量和速度有机结合的一种力量素质,它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央定速度力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肌内协调、肌间协调和运动单位的快速收缩能力。

速度力量的常用训练方法(1)各种快速跳跃,每组10~15次,完成3~5组,组问休息5~8分钟。

(2)采用极限重量的30%~50%,以极限速度重复7次,完成5组,组间间歇3~5分钟。

(3)采用等同比赛的阻力负荷,进行持续时间为6秒钟的等长练习,间歇2分钟,重复2~3次。再以极限重量的40%~50%为负荷,并以极限速度练习4~6次,重复2组,组间间歇3~4秒钟。全套动作重复2次,中间间歇4~6分钟。

(4)采用极限重量的60%~80%,以基本动作三分之一的幅度举起重物,然后迅速放下,再立即以极限速度举起。每组次数3~5次,完成3~4组,组间间歇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