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魅影之匣
11264900000084

第84章 曹娥碑

孝女曹娥,会稽郡上虞人,其父曹旴,是个巫师,擅长弦歌(边弹琴边唱歌)。汉安帝永初二年(108年)五月初五,曹旴在江边迎接婆娑神的仪式上遭遇大浪袭击,葬身江中,连尸首都没找到。曹娥当时才十四岁,幼年丧父如同塌了天,曹娥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体力不支投江而死。三日后,曹氏父女的尸身一起浮出水面,百姓啧啧称奇,凑钱将二人厚葬江边。

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县长度尚将曹娥坟墓隆重地搬迁到江南道主路旁,供来往行人瞻仰凭吊,还为她立了一块石碑,镌刻华彩文章为曹娥立传以资表彰。

后来,陈留(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名士蔡邕往东吴避难,经过“曹娥碑”,诵读碑文赞叹不已,在旁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

曹操领兵横扫荆襄之地,亲率属官幕僚到曹娥碑游赏,曹操见蔡邕留下的八个大字,惶惑不解。

曹操说道:“诸公,谁能解读这八个字的含义啊?”

主簿杨修立即就猜中答案了,想搭茬儿,曹操喝道:“别说!千万别说!让我想想,我就不信了,这么一个简单的字谜,我会解不出来!你们知道答案也都先别说出来啊,说出来算你们骂街!”

曹操百思不得其解,不禁心烦意乱,带着众人离去。一路之上,曹操焦躁不已咬牙切齿,心道:“蔡邕这浑蛋,早晚我杀了你!有才就了不起是吧?人家曹娥好好的孝女,你爱夸就夸两句,想酸溜一把就写首诗,写什么谜语啊?要是我死活猜不出来,我这老脸往哪儿搁?杨修、祢衡这帮孙子还不得偷着乐啊?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曹操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忽然看见小河边有位少女在洗衣服,脑海中电光火石灵感勃发,高兴地叫道:“我猜到了!我猜到了!绝妙好辞!谜底就是——绝妙好辞啊!”

杨修一听,暗暗笑了,脸上不阴不阳地说道:“丞相果然奇才啊!才走了五百步您就猜出来了,牛啊!”

曹操心里那个恨啊,但只能强颜欢笑,说道:“是啊,我比德祖的大才,差着五百步呢!”

源自南朝·刘宋刘敬叔《异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