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制壶名家
姓名年代作品特点姓名年代作品特点
金沙寺僧明弘治、正德年间
紫砂创始人
周季山明天启、崇祯年间善制紫砂茶具、雅玩等
供春(龚春)明正德、嘉靖年间陈俊卿明天启、崇祯年间时大彬弟子,善制大壶
董翰(后溪)明嘉靖、隆庆年间
前明制壶四大家
徐令音明天启、崇祯年间徐友泉之子,善制茗壶
赵梁(赵良)明嘉靖、隆庆年间蒋志雯明代末期
制壶高手,与明后期
陈、李、徐、沈并列
元畅(元锡)明嘉靖、隆庆年间陈六如明代末期善制紫砂杂件
时鹏(时朋)明嘉靖、隆庆年间汪大心明代末期陶刻好手
李茂林(行四,字养心)
明嘉靖、隆庆年间发明匣装烧紫砂器周氏俊明代末期制壶善仿徐友泉时大彬(少山)
明万历、崇祯年间
发明紫砂壶整套制作
工艺和工具
味清老人明代末期
制壶大气,作品传世
极少
李仲芳明万历、崇祯年间茂林之子,时高徒新渊明代末期
制壶形如邵亨裕,但工略逊
徐友泉(士衡)
明万历、崇祯年间时大彬高徒彭君实明代末期制壶学邵氏壶欧正春(之明)
明万历、崇祯年间时大彬高徒,花器、宜钧创始人彭年(孔嘉,隆池山樵)
明正德、嘉靖年间款“寒玉堂彭年”
邵文金(亨祥)
万历、顺治三年时大彬高徒吴仕(克学,颐山)
明正德、嘉靖年间明正德甲戌进士,供春为其家僮邵文银(亨裕)
万历、顺治四年时大彬高徒柳佥(安愚,味茶居士)
明正德年间款“味茶庵”
蒋时英(别号伯敷)
万历、顺治年间时大彬高徒徐渭(文长,青藤老人)
明嘉靖、万历年间书画大家,善收藏陈信卿明万历年间仿时大彬、李仲芳诸器潘允端(仲履)明嘉靖年间款“乐寿堂”
邵盖明万历、崇祯年间与时大彬同时而自树一派,世称“邵家壶”
项元汴(子京,墨林居士)
明嘉靖、万历年间款“天籁阁”
陈仲美明万历、天启年间作品世人称神品董其昌(玄宰,春光居士)
明万历、崇祯年间款“含山行书”、“昌”
周后明万历、崇祯年间时大彬弟子陈继儒(仲醇、眉公)
明万历、崇祯年间善着述,工诗善文,为蒋伯撰书壶铭闵鲁生(名贤)
明万历、崇祯年间时大彬弟子赵宦光(凡夫、广平)
明隆庆、天启年间能文,善治印,世称雅人眷属邵二荪明万历年间时大彬弟子程加燧(孟阳松援)
明万历、崇祯年间文人雅士,爱壶,藏壶陈用卿明天启、崇祯年间在壶上刻草书的第一人顾元庆(大有)明万历、崇祯年间款“顾大石”、“寿白斋”
陈光甫明天启、崇祯年间时大彬入室弟子邓汉(字元游、虔舟)
明万历、天启年间款“文远堂”
沈君用(士良)
明万历年间承欧正春一派梁小玉明万历、崇祯年间七岁依韵赋落花诗,八岁摹大临帖沈君盛明天启、崇祯年间善仿徐友泉蒋元翘(楚雄)明天启、崇祯年间名人雅士,好壶陈正明明天启、崇祯年间时大彬弟子姚咨(舜咨)明天启、崇祯年间款“茶梦庵”
项真(号不损,别号砚北斋)
明崇祯年间敬书法,虽非陶人,亦善制陶,款“砚北斋”
陈煌图(鸿文)
明天启、崇祯年间款“兰孙”
沈子澈明崇祯年间善制砂壶文具,与时大彬齐名释如曜(昱光)
明万历年间款“白华庵”
惠孟臣明天启年间善制朱泥小壶,为小壶的创始人俞彦(仲芳)明万历年间万历年间进士
陈子畦明天启、崇祯年间陈鸣远之父,善制薄胎壶熊飞明代末期善收藏砂壶陈辰(共之)明天启、崇祯年间
工书法篆刻,称“陶家中书君”
周高起(伯高)
明天启、崇祯年间着《阳羡茗壶录》
陈和之明天启、崇祯年间书法有晋唐风格,善制杂件王时敏(逊之,烟客)
明末清初宫廷书画家陈挺生明天启、崇祯年间其技艺与徐友泉、陈用卿并列王鉴(玄照)明末清初宫廷书画家徐次京明天启、崇祯年间仿古器精良,笔法古雅乘义法师明嘉靖、万历年间镇江昭隆禅寺方丈,喜壶承云从明天启、崇祯年间善仿沈君用姓名年代备注姓名年代备注陈鸣远(鹤峰、石霞山人)
清康熙、雍正年间一代巨匠,创新自然器型,书法有晋唐风格,首创刻款、章款并用邵振来清雍正、乾隆年间工治壶,善彩釉装饰,壶大气,典雅
许文龙清康熙、雍正年间善制花卉象生器邵基祖清雍正、乾隆年间工治壶,以粉彩花鸟见长邵文茂清康熙、雍正年间工治壶邵元茂清雍正、乾隆年间
造型舒适大方,造工精致协调,善制朱泥壶王友兰清康熙、雍正年间善制釉彩壶惠逸公清雍正、乾隆年间
形制大小皆宜,诸色具备,尤以色为佳,世称“二惠”
华凤翔清康熙、雍正年间善制宜钧、彩绘壶陈文伯清雍正、乾隆年间善制花盆许秋云清康熙、雍正年间工治壶陈文居清雍正、乾隆年间善制花盆陈汉之清康熙、雍正年间善制茗壶、水注、盘盆邵瑞元清雍正、乾隆年间
善制茗壶,方器为主,巧装饰狮钮等许升侯清康熙、雍正年间
造工精细,粗犷大方,善雕塑朱元熙清雍正、乾隆年间工治壶,浑朴有致陈隐龙清康熙、雍正年间工治茗壶,朴雅有致邵元发、邵元华兄弟清乾隆年间造工精致,大方朴素许晋侯清康熙、雍正年间造工精细,风格清秀张君德清乾隆年间古朴典雅杨季初清雍正、乾隆年间
善制笔筒,精泥绘装饰,宫廷工匠邵德磬清乾隆年间
承造宫廷御器,常以彩釉装饰,创炉钧釉汉方壶装饰陈介溪清雍正、乾隆年间善仿古陈觐侯清乾隆年间工治壶,亦作碟盆等器袁郁龙清雍正、乾隆年间
重手工捏制工艺,制器圆浑古朴陈荫千清乾隆年间
工治壶,造型庄重,善制竹饰器皿张怀仁清雍正、乾隆年间工治壶,书法于怀素方曾山清乾隆年间
工治壶,尤擅大壶,稳重古典,端庄朴质杨继元(季元)清雍正、乾隆年间
善制宫廷御器,以用色见长殷尚清乾隆年间
工治壶,制作精细纤巧,运线简练流畅邵元祥清雍正、乾隆年间
工治壶,坚致典雅,质朴大方许伯俊清乾隆年间
工治壶,善制仿器,运线匀挺,轮廓周正,风格古雅邵春来清雍正、乾隆年间善彩绘,工治壶方衡禄清乾隆年间
工治壶,浑朴有致,气度饱满邵正来清雍正、乾隆年间工治壶,壶精致、典雅邵旭茂清乾隆年间
工治壶,善制素器大壶,擅提梁造型雍容大度2.清代制壶名家
杨友兰清乾隆年间
工治壶,善制釉彩壶,饰以粉彩花鸟、山水、人物潘砺成清乾隆、嘉庆年间
工治壶,擅制方器,线条挺匀,浑朴大方邵玉亭清乾隆年间
善制宫廷壶,以典雅华丽为风格徐明芳清乾隆、嘉庆年间制壶敦朴工致兼而有之王南林清乾隆年间
制壶精工粗浑,善彩绘、泥绘装饰,为朝廷制壶徐玉芳清乾隆、嘉庆年间
工治壶,浑朴大方,精致典雅,擅塑器点缀项圣思清乾隆年间
善仿欧正春之器,以书法篆刻见长鹰华清乾隆、道光年间
善制筋纹壶,结构严谨、古朴潘大和清乾隆、嘉庆年间
常为文人雅士制壶,泥质坚致,风格妍雅壶痴(传为徐展庭)清嘉庆、道光年间
工治壶,精致坚朴,浑厚大方郑宁侯清乾隆、嘉庆年间
壶式精雅,擅薄胎,胎薄坚致,清雅浑朴亨慎清嘉庆、道光年间工治各式器皿杨履乾清乾隆、嘉庆年间
善泥绘装饰,所作山水布局有致,章法有度陈白康清嘉庆、道光年间
制器严谨工致,色泽细润,端庄秀丽吴露色清乾隆、嘉庆年间
善古器,形制精致古朴,端庄素雅方拙清嘉庆、道光年间
工治壶,擅配泥色,精致朴素,古典雅正裴永庆清乾隆、嘉庆年间
善制大壶,浑朴厚重,雅致大方周发祥清嘉庆、道光年间
工治壶,做工精练,简洁素净顾六乐清乾隆、嘉庆年间工治壶,善制塑器壶邵元林清嘉庆、道光年间工治圆壶,细润简练葛明祥清乾隆、嘉庆年间
善制宜钧釉作品,为宫廷工匠冯彩霞清嘉庆、道光年间
擅制功夫壶,署“万松园”、“听涛山馆”
邵春正清乾隆、嘉庆年间
工治壶,工艺精湛,古朴、大气邵瑞亭清嘉庆、道光年间
制壶素净简练,工巧朴致邵正元清乾隆、嘉庆年间
工治壶,善泥绘、彩釉器邵俊根清嘉庆、道光年间工治壶,擅粉彩装饰邵文钦清乾隆、嘉庆年间
工治壶,善雕、贴工艺作品大炳清嘉庆、道光年间工治壶,精致温润潘子龙清乾隆、嘉庆年间
工治壶,善制大壶,以贴塑为主杨彭年(二泉、大鹏)清嘉庆、道光年间
擅制茗壶,复明代捏造之法,首创撮暗嘴工艺手法,虽随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擅配泥,或掺砂、调砂,颗粒显现,浑朴端庄,常与文人合作定制茗壶张岳昌清乾隆、嘉庆年间
善制竹段器,古朴、典雅邵茂章清嘉庆、道光年间工治壶,擅泥绘周振芳清乾隆、嘉庆年间
善制汉方器,尤擅长彩绘杨凤年(玉禽、杨氏、彭年之妹)清嘉庆、道光年间制壶构思巧妙,浮雕精致,技艺精湛,尤擅制竹段壶葛子厚清乾隆、嘉庆年间
擅制朱泥小壶,泥色细腻杨宝年(公寿、葆年、彭年之弟)清嘉庆、道光年间
擅长年制壶,配泥得法,温润如玉邵柏原清乾隆、嘉庆年间
工治壶,精工大方、简练优雅潘汉珍清嘉庆、道光年间
做工精细,擅制粉彩大壶,秀丽端庄陈秉文清乾隆、嘉庆年间
工治壶,做工精良,形制复杂、典雅邵大亨清嘉庆、道光年间
作品浑厚,精致大度,为光货大家,后人难仿邵友兰(二泉)清嘉庆、道光年间制壶精致大方,浑朴古雅,署“友兰秘制”
邵湘甫清咸丰、同治年间工治壶,善蛋包壶邵景南(留佩主人)清嘉庆、道光年间
制壶深得古法,风格工整浑朴,配泥为段紫、段灰等,细腻、滋润,无杂质邵友廷清咸丰、同治年间
擅制掇球、汉扁壶,做工周正,风格质朴蒋德林(万泉)清嘉庆、同治年间
做工精致,色泽光润,形制素雅黄玉麟1842~1914制壶精巧,不失古意,又善制假山,妙若天成,配泥独得“雪花泥”,旁人不能配制何心舟(石林)清嘉庆、同治年间
擅制文房器皿和茗壶,工书法、篆刻,造工精巧简练,技艺全面,配泥淡红色、淡团泥金士恒1845~1908始创蛹壶,曾至日本传授紫砂传统法潘志茂清道光、同治年间工治壶,浑朴有致蒋贞祥1860~1909擅制仿古壶邵维新清道光、同治年间工治壶,简练大方邵大赦(权寅、大赦)
1863~1912工治壶,制器大方,光挺匀称,制壶耳大、嘴长,为功夫壶大家王东石(韵石)
清道光、同治年间制壶得古法,刻工精细,常为文人雅士制壶,擅文房、雅玩、盆、洗等器范鼎甫1864~1913
善制壶,擅塑器,精工细致,古雅秀丽永明清道光年间制作工整、大方、协调陈伯亭清同治、光绪年间陶刻技法独特,创“凿砂法”,古朴端庄、苍劲有力吴月亭(竹溪)
清同治、光绪年间善雕刻,古朴简练,手法明快温棕友清光绪、民国年间善塑佛像,并好彩绘秋水清同治、光绪年间善制壶,工雕刻,浑朴有致,古典大方
佚名堂号系列壶手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善制仿古器、文房,书法亦工,常为宫廷、亲王、贵族文人定制茗壶、紫砂器,署名为宫廷款,或落人名款、斋名款,如“霞轩”、“鸟鸣山客犹暝”、“仙凤阁”、“澹然斋”、“片玉斋”、“玉得斋”、“春水堂”、“清和堂”、“盛和堂”、“清德堂”、“荆溪自省”、“得月轩”、“横云馆”、“静远斋”、“文石山房”等
周永福清同治、光绪年间善制鹅蛋壶
3.清代参与制壶的名流雅士录
宋荤(牧仲、漫堂)清顺治、康熙年间藏家、书画家,官至吏部尚书
高士奇(澹人、瓶庐、竹窗)清顺治、康熙年间藏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
汪文柏(季青、柯亭、柯庭)清顺治、康熙年间
藏家、书画家,官至城北兵马指挥使,邀陈鸣远为其制壶,款“汪文柏”
杨忠纳(木、晚研)清顺治、康熙年间藏家、书画家,康熙(1691)进士
汪森(晋贤、碧巢)清顺治、康熙年间藏家、诗人、官至广西桂林府通判
马思赞(仲安、寒中、号珩斋)清顺治、康熙年间藏家、篆刻家,请陈鸣远为其制壶
曹廉让(廉斋)清顺治、康熙年间藏家
张帷赤(号君常)清顺治、康熙年间藏家、鉴赏家,顺治(1655)进士,后建涉园,陈鸣远为其制壶
查慎行(嗣琏、夏重,号初白老人)清康熙、雍正年间收藏家、书法家,康熙(1703)进士
允礼(果毅亲王,康熙第七子,号春如主人)
清雍正、乾隆年间藏家、书画家、鉴赏家,定制茗壶款“春和堂”
程梦星(字任尚、午桥,号香溪)清康熙、雍正年间藏家、鉴赏家、书画家,康熙(1712)进士
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清康熙、雍正年间藏家、鉴赏家、书画家、篆刻家
郑(字克柔,号板桥)1693~1765
藏家、鉴赏家、书画家,乾隆元年(1736)进士,定壶款为“板桥道人”
吴梅鼎(名雯,字天篆)清康熙年间藏家、鉴赏家、书画家,着《阳羡名壶赋》制图20多起
薛怀(字季思、小凤,号竹居老人)清雍正、乾隆年间藏家、鉴赏家、书画家,善画茗壶图,有多种设计款式图样
吴省钦(字充之、冲之,号白华)1729~1803藏家、鉴赏家、书画家,乾隆(1763)进士,官至左都御史
源谦(益否、益热)1736~1795藏家、鉴赏家、书画家,款“益否”
杜世伯(参云、葭轩)清乾隆年间藏家、鉴赏家、篆刻家,好壶艺,定制紫砂器皿
尤荫(贡父、水村)1732~1812藏家、鉴赏家、书画家,常仿制石瓢茗壶款“水村”
王文治清乾隆年间乾隆探花,藏家、书画家,好壶艺,署“文治珍玩”
吴骞(槎客、揆礼、免床山人)1733~1873藏家、鉴赏家、书画家,着《阳羡名陶录》二卷
徐懋(仲繇、间蓬、间年道人)清乾隆、嘉庆年间藏家、鉴赏家、书画家、篆刻家,常请杨彭年制壶
蒋升瀛(步蟾、采若、惠堂)清乾隆、嘉庆年间建寿松堂,藏家,好书法,定壶款“寿松堂”
乔重禧(鹭洲)清乾隆、嘉庆年间藏家、鉴赏家、书法家
汪准(禹义、小海)清乾隆、嘉庆年间藏家、鉴赏家、书法家
张燕昌(文渔、石窗山人)1738~1814藏家、鉴赏家、书画篆刻家,着《阳羡陶说》
唐仲冕(六松、陶山)1753~1827藏家、鉴赏家,1793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司
郭(祥伯、频迦、白眉生)1767~1831藏家、鉴赏家、篆刻家,为陈曼生设计壶铭刻
陈鸿寿(子恭、曼生、曼公、夹谷亭长,所用斋名阿曼陀室、桑理连馆)
1768~1822
藏家、书画家、篆刻家,茗壶设计师,壶有杨彭年制,亲自
铭刻,底印“阿曼陀室”,刻铭“曼生”、“曼公”
张庭济(汝林、顺安、叔未)1768~1848藏家、书画家,嘉庆(1798)解元,好茗壶,富收藏
瞿应绍(子治、隆春、月壶、老治,室名毓秀堂)
清乾隆年间
藏家、书法家、篆刻家,好壶艺,常与杨彭年合作,邓奎代笔,题画梅竹于壶上,称三绝壶
缪颂(石林、石林散人)清嘉庆年间藏家,好壶艺,常请葛子厚制壶,署“痴颂”
屠倬(孟昭、琴鸣、潜园)清嘉庆、道光年间
藏家、书画家、篆刻家,1808年进士,官至九江知府,常定制茗壶,自撰铭识
张香修(秋月)清嘉庆、道光年间藏家,常定制茗壶,款“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