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高80毫米,口径64毫米,底款“客斋”(吴大名款),盖“国良”。此壶采用紫泥,内含金砂,全壶线条柔和,制作精湛。
朱泥葫芦壶
中华民国,高100毫米,口径62毫米,底印“锡山俞制”,盖“国良”。此壶材质为优质红泥,造型为葫芦,身刻瓜叶纹,泡茶时会根据不同茶汤而变色,实属罕见,另一面刻诗一首,工艺极佳。
陈光明:在砂陶界是个多面手,影响较大,既做花器又做光器和文玩摆件,被同代艺人誉为“陈鸣远第二”。特别是制作的印包壶,壶身挺括,轮廓清晰,整壶塑制得惟妙惟肖,包裹的来龙去脉做的一清二楚;制作的牛盖提梁壶设计独特,形体小巧玲珑,显得高雅别致;口盖配合严密,壶身手感光滑如玉,精湛之极;壶身一圈铭刻古篆。
陈光明为清末民初制壶名家,光器、花器、文玩小品俱佳,有陈鸣远第二之称,所制作品格调较高,重古意,玲珑精致,且配料独特,现仿品不多,目前在10万~15万收藏为佳。
实例分析
竹节提梁壶
清末,高190毫米,底印“慕陶堂制”
(为其斋名款),盖“陈”、“光明”,把下“陈”、“光明”。此壶材质为浅紫泥,壶身为方圆形,壶嘴与提梁均为方形,嘴造型苍劲有力,提梁弯绕自然,足见其功力,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牛盖六边形软提梁壶
清末,高113毫米,底款“慕陶堂制”,盖“陈”、“光明”二印。此壶粗看似铜器,实为紫砂胎,可见用料讲究,配砂手法之高,六边型全手工拼接,线条挺拔,提梁为铜质软把,牛眼凹盖嵌入壶口,配合严密,工艺精湛,实为佳品。
宜钧八卦壶
清末民初,高84毫米,口径58毫米,底印款“陈光明制”。此壶材质拼紫,外挂蓝釉,釉色纯正、优良、细腻,整壶光泽统一、滋润,光滑如玉,八卦珠钮嵌入盖,颈肩有鼓钉一周,不愧为大家之作。
范大生:是个多产艺人,传世紫砂壶较多,且精品也多。
实例分析
四方隐角竹顶壶
中华民国,高150毫米,口径62毫米,盖印“大生”,刻绘“陶”。此壶造型别致,四角隐去一半,以竹为钮、嘴、把,乃范氏成名制作,身刻金石拓本,实为典雅。
范大生的一般作品价格在5万~10万,如是得奖作品,则价格更高。
蒋燕亭:在砂陶业是个特殊人物,他制作技艺一流,可惜使用他自己真名印款的作品较少,其他印款如“号志臣”、“宏高”,别称“燕亭”、“庭”等。他在中华民国时期以做仿品为主,善仿明清两代名人之作,创新极少,但技术全面。
实例分析
圆珠壶
中华民国(1940年),高100毫米,口径68毫米,印款底“燕亭”,盖“燕亭”,刻铭“岩如”。此壶胎骨为调砂,色呈黯肝,器形饱满,线条柔美,嵌入式盖与壶身融为一体,如一圆球型,壶身刻小篆,具有文人气息。圆珠壶蒋燕亭制六方软提梁字画壶
中华民国,高82毫米,底印“吴德盛制”篆体方印,盖“蒋燕亭”楷书方印,此壶六边形、束颈、鼓腹带圆,嵌入式凹盖,口盖唇沿相吻,束颈、上肩线、鼓腹渐收,为凹底,材质为老团泥,泥纯色佳,包浆自然,手感细腻,壶身诗文由名家南材所铭,另一面刻金石拓本。
蒋彦亭的真
品一般在8万~12万。
李宝珍:制作技艺一流,光器花器具精,但传世作品很少,有传炉壶、木瓜壶等。
实例分析
木瓜壶
中华民国,高118毫米,口径50毫米,盖印“宝珍”楷书。
此壶材质为紫泥、纯正、细腻,壶为木瓜造型,瓜为身,枝为流、把,嵌入式盖为一片叶,构思巧妙,壶身刻诗一首;另一面刻山水画一副,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刻者为民国名家白应生,他刀法纯熟,笔力苍劲,此壶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陈伯平:乃清末字画镌刻名家陈伯亭之弟,其作品一般为瓶、尊、摆件。作品大气,工艺精湛,书画均为名家之作,并均为清末民初名家联手合作。
鲍明亮:清同治至民国年间宜兴人,制陶名手,善捏制人物、动物陶塑,以紫砂为胎,外施各色釉彩,以宜钧青釉为最。所制宜钧火钵畅销日本,力作紫砂均为釉大瓶,高1.6米,曾获1910年南洋劝业会优奖,现在国内很少见到他的宜钧火钵,故值得收藏投资。
实例分析
宜钧玫瑰紫蓝釉火钵
清末,高192毫米,紫砂胎外施蓝釉,但可贵的是窑变成蓝中带玫瑰色,此乃宜钧窑变中的极品,很少见。整器大气、灿烂。
李宝珍作品的价格为5万~10万元,有升值的潜力。
中华民国时期,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位着名艺人外,还有汪宝根、江案卿、闻才、邵旭林、强文海、唐风艺、邵全章等。而且凡钤有铁画轩、金鼎商标、协盛公司、利永公司、利用公司、汪裕泰、葛德和、豫丰、毛顺兴制陶社、鼎兴公司等出品的作品都具有收藏价值。
这些公司出品的紫砂壶,制作者不少为这一时期的高手、名家,具体的收藏价位要根据作品的款式、做工、泥料等情况综合分析而定。
三、当代紫砂器
现在宜兴丁蜀镇制壶人员已过万,学会做一把完整的紫砂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要做一把令人满意的紫砂壶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这不但要求制作工艺精湛,还要控制好制作中的各个环节,更要有不断的创新构思,所以能做出真正值得收藏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宜兴制壶艺人所创作的作品并不是每个人的作品都具有投资收藏价值,除了要看壶的泥质、造型制作和烧造工艺是否到位外,投资收藏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要将现在的收藏购买价格和今后的升值潜力相结合来考虑。
因此,正真值得投资收藏的是具有艺术特色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并且具有升值潜力的作品。下面简要列举一些当代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作品及其作者。
不宜收藏的作品有以下四类。
①名望大但实际制壶技艺却与名望不符,此类作品目前价格非常高,但是由于其制作水平未达到与之相匹配的价值,其价格只是依靠现有的职称而虚高,因此一旦以后价格回归价值,那么其作品的价格也会大幅缩水。
②有一定名望,且作品也有一定品味,但是由于大肆炒作,其作品价格已高于实际价值,因此今后的升值潜力不大。
③制壶技艺虽已趋成熟,但现在年龄已经较大的工艺师,由于自身的身体条件、视力状况等客观因素,加之其文化程度较低而难以创新等,其作品已经没有升值潜力,价格也已经最大化。
④职称高、年纪大,已经不亲自制作,只是由他人制作,自己作为监制而已,由于并非其本人作品,但是价格却是按其本人制作的作品标定,那么这类作品的价格显然是名不副实的。
1.20世纪20~30年代出生的紫砂艺术家
王石耕:又名王长根,1922年生于江苏宜兴,工艺美术师资格(江苏省轻工厅评定),宜兴紫砂工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自小随父王寅春磨练制壶技艺,功底扎实,从事紫砂艺术五十多年,1985年创作的五头五彩小壶获江苏省轻工厅创新产品一等奖,1993年创作的五头六宝茶具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二等奖,龟方壶被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徐汉棠: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
出身于1932年5月11日陶艺世家,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20世纪50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他富有艺术天赋,功底扎实,传统与严谨是他壶艺的个人风格,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作品被多家着名博物馆收藏。
1984年创作的《五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同年作品什锦水平组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作品石瓢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十五件嵌银丝咖啡具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代表作品还有裙花提梁壶、菱花提梁壶、龙宫宝灯壶、微型花盆、石瓢壶等。
邵新和:艺名邵业,1939年10月生,工艺美术师,其父邵洪明、祖父邵云如(又名筠如、北岩,号半山房主、适然轩)、曾祖父邵大赦(清邵大亨之兄)均为砂艺陶刻名手。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艺术。
16岁开始随紫砂雕刻名家任淦庭学艺,在书、画、刻方面有相当高的造诣。其紫砂陶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花鸟、山水、人物、瓦当图案等为主,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多种书体。
镌刻时刀法多变,各臻其妙地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代表作有虎泉壶、石灵壶、瓜型壶。
顾道荣:高级工艺美术师(宜兴市职改办评定),1937年生于宜兴川埠潜洛紫砂世家,斋名“潜洛人家”,自幼承家传制壶,1955年进紫砂陶业合作社,并得到顾景舟、朱可心等名师指点,博采众长。1990年曾为上海名画家朱屺瞻特制百岁百寿壶,甚获好评。代表作有松鼠葡萄桩壶、天伦之乐壶。
李昌鸿:1937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副会长。
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58年来历任紫砂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鸿成公司总经理、昌华公司董事长,熟知紫砂生产工艺全过程。1984年,与沈遽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成为当代紫砂首次在国际上荣获大奖的作品。李昌鸿为人厚道,谦虚好学,师德高尚,工作之余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早期与顾景舟、徐秀棠、唐伯年、叶龙耕等合作出版过多部紫砂书籍,代表作品有龙镶提梁壶。
徐秀棠:1937年12月生于江苏宜兴陶业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54年随着名艺人任淦庭学习陶刻,富有艺术天赋。1958年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泥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民间雕塑,曾多次参加省内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1972年开始专攻紫砂雕塑,闯出了紫砂工艺新路,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对陶瓷历史及造型艺术、美术理论颇有研究。他的作品题材大多出自历史典故与民间故事,饶有情趣,塑象栩栩如生,博得艺术界教授专家的很高评价。他善书画、篆刻,又善茗壶创作设计,人称紫砂工艺史上的一代“全才”。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中获奖,并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及大不列颠博物馆、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及国内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收藏。代表作有四大书法家、钟馗、银桥壶、坐八怪、空雕塑等。
倪顺生:1938年生于江苏宜兴紫砂陶艺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宜兴市职改办评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其幼时,耳濡目染制陶工艺,于1955年随父母进人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成为第一批紫砂艺徒,随名师朱可心习艺,勤摹多练,掌握了紫砂手工制作扎实功底,长年致力于创立具自己独特风格的花塑器茗壶,成果斐然。作品以大自然的松柏、梅、桃等树枝花果造型塑造壶形、并缀以小昆虫为装饰,情趣盎然,题材鲜明。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工艺美术展览活动,作品屡屡获得各种奖项,如1988年作品松桩壁饰获江苏省第六届四新产品一等奖,1993年作品塑型壶获江苏省科技专利博览会金奖。代表作有五头青菱壶、梅树段壶、甜椒茶具。
沈遽华:1939年1月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现任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1958年担任技术辅导。在继承紫砂传统工艺基础上,力求创立新意,注重造型的神态、气韵,风格独特。20世纪60年代初将丈夫李昌鸿研制的紫砂绞泥装饰具体用于壶体,创作的孔雀壶、彩环壶、团花壶作品花纹内外一致,具有古朴的彩陶韵味。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盾花壶被选为国家礼品,狮象玉鼎被陈设于中南海紫光阁国宾馆迎宾厅,五件一枝春茶具获1983年全国轻工科技成果新品评比金龙奖,与丈夫李昌鸿合作的竹简茶具获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代表作有孔雀茶具、奔月壶、铜镜壶。
李碧芳: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1955年师从朱可心学艺,集各流派之长,技术全民,制壶精良,尤以筋纹器类见长,深得紫砂壶收藏者喜爱。代表作有双线提梁壶、彩云飘壶。
高海庚:1939~1985年,祖籍宜兴丁山小桥南制陶世家。1955年跟顾景舟学艺,初露才华,深得其师器重,是顾老的得意门生。
1960年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造型设计,使他学到许多新的造型理念和新的工艺理论知识,对其一生的陶瓷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成功地试制出紫砂注浆泥工艺方法,开拓了振兴紫砂多用途的新门类。他一生酷爱陶艺,热衷于紫砂茗壶设计与创制。由于操劳过度,突发病毒性心肌炎病逝。代表作有集玉壶、珍竹提梁壶、北瓜提梁壶、双龙提梁壶、水浪壶等经典之作。
葛明仙:1939年生于丁山陶业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6年考入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紫砂名艺人吴云根、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善制各式茗壶,尤喜以竹为题材,工艺简练、精良,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成绩斐然,作品线圆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1990年,龙纹玉璧九件组壶荣获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三等奖及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展三等奖。代表作有竹段壶(此壶是谭泉海所刻)、满意壶、瑰宝茶具。
谭泉海:字石泉,号陶逸轩主人,193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着名陶刻家任淦庭为师,学习陶刻装饰,刻苦临摹各种碑帖,楷、草、隶、行、魏等体运用自如,做到以刀代笔,随手即铭。1975年参加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陶瓷美术设计进修班,系统学习陶瓷美术基础理论,并受到着名教授和学者的指导,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独立设计能力。平淡中见新奇,淡泊中含洗练,开始形成个人的风格,作品以俊秀细腻见长,亦不乏大刀阔斧。1979年创作的松鹰、群马特大挂盘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除传统陶刻装饰外,他还尝试各种新颖手法,如色泥印贴、泥浆堆字堆花、色泥分层雕刻等,以达到丰富装饰的效果。1983年其装饰的十二件鼻烟瓶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1984年装饰的万寿瓶获得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代表作有描金黄山烟云挂盘。
2.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紫砂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