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青少年学足球
11302000000008

第8章 战术是比赛获胜的关键(1)

(第一节)进攻战术

一跑位

是指比赛中球员在无球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的跑动,为自己或同伴创造进攻机会的行动。

1.跑位的目的

(1)摆脱和接应:球员通过变速、变向跑动摆脱对手的防守,为自己获得有效的接球时间和空间,同时也可以为同伴创造出一条合理的进攻路线。

(2)扯动和拉开:球员通过自己或与同伴换位跑动,扯乱对手的防守位置,拉开防守的空当,扩大攻击面,使同伴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

(3)插上和包抄:球员快速从后向前、从中往边跑向同伴所拉开的空当,接球完成进攻。或从有球一侧的远端,快速包抄到位,完成接球或射门。

2.跑位的注意事项

(1)以跑位引导传球或以传球引导跑位,都要掌握默契的跑位时机,做到球到人到,人到球到。

(2)传了球就跑,多向前跑,才能获得更多的进攻和射门机会。

(3)要善于跑位、利用假动作和变速、变向来迷惑对手,隐蔽自己跑位的真实意图,突然起动,跑向预定的位置。

二传球

是指比赛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技术。传球是连接球员的纽带,是各种战术配合的基础,是组织进攻、获得射门机会的主要手段。

传球的注意事项:

(1)隐蔽传球意图是实现传球目的的前提。将球传到球队进攻最合理的位置,传到最有威胁的同伴脚下。要多采用直接传球、变向传球、假动作和多种脚法传球,以达到最佳的传球效果。传球动作要快速、简练、多变。

(2)传球要抓准时机,力量适当。传球时要考虑时间、空间、同伴位置、球、防守位置和场区等因素,做到球到人到,人到球到。

(3)要多向前传球,多向对手身后传球。要多用直接传球和转移传球。顺风时少传长传球,逆风时多传低平球、地滚球。场地泥泞时少传地滚球和少传回传球、横传球。

三传切配合

是指在局部区域内,2名进攻球员通过1次传球和跑位来摆脱1名或多名防守球员的配合方法。传切配合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最简练的局部进攻战术,有斜传斜插、直传斜插、横传插上和回传插上等配合方法。

传切配合时的注意事项:

(1)传球球员和插(切)入球员之间要有一定的配合空间,传球球员要有个人进攻动作,注意隐蔽自己的传球意图。要控制好传球的时机、方向和力量,传球动作要快速、隐蔽、多变,以传地滚球为好。

(2)插(切)入球员与传球球员要有高度默契,把握好配合时机,插(切)入起动要突然、快速,接、控、射等技术动作衔接合理,注意不要越位。

四二过一配合

是指在局部区域内,2名进攻球员通过2次传球和跑位来摆脱1名防守球员的配合方法。战术发动的传球球员又是最后摆脱防守的获球球员,接应球的球员可以间接回传球,也可以直接回传球。直接回传球二过一又称为“撞墙式”二过一。二过一配合在中路罚球区前沿运用威胁最大,有斜传直插二过一、直传斜插二过一、回传反切二过一等配合方法。

二过一配合时的注意事项:

(1)传球球员要有个人突破等进攻动作,当对手全力防突破时则是进行配合的最佳时机。传球准确,多向接应球员的脚下传地滚球,传球后快速插向空当准备接回传球进攻。

(2)接应球员在跑动中选择好位置和角度,及时、准确地将球回传到空当,以直接回传地滚球效果最佳。

(3)回传反切配合时,反切球员的身后要有一定的纵深距离,要向接应球员脚下传地滚球,在同伴传球的刹那突然做后转身侧身反跑接球;接应球员多用过顶弧线传球越过防守球员的头顶,也可以传地滚球。配合时,注意传球准确、跑位及时,避免越位。

五交叉掩护配合

是指在局部区域内,2名进攻球员通过运球和跑位形成交叉、换位,用身体给同伴做掩护摆脱防守时的配合方法。交叉掩护配合在比赛时有助球员进行换位进攻,隐蔽性强,运用效果好,有交叉时传球和交叉后传球等配合方法。

交叉掩护配合时的注意事项:

(1)插(切)入球员紧贴着传(运)球球员的身后快速跑位,有意识地利用同伴的身体做掩护挡住防守自己的球员,在形成交叉时或交叉后接同伴传球。

(2)传(运)球球员准备进行运球突破,当与同伴形成交叉时要注意用身体做掩护,挡住对方防守球员的跑动路线,并在和同伴交叉时或交叉后及时、准确传球进行配合,要避免越位。如果防守球员换防补位,传球球员可变为个人运球突破进攻。

六三人配合

是指在局部区域内,3名进攻球员通过传球、跑位和运球摆脱防守的配合方法。三人配合在比赛中攻击点多,战术变化灵活,有传第二空当和连续配合等配合方法。

三人配合时的注意事项:

(1)3名球员保持适当的进攻队形(如呈三角形),相互之间留有运球、传球和跑位的空间。

(2)无球球员要善于制造空当和利用空当,摆脱突然,跑位快速。

(3)传球球员要视野开阔,判断准确,及时将球传到最有威胁的进攻位置。同时要做到与个人进攻战术结合,以便取得最佳效果。

七中路进攻

是指在对方半场中间区域发展和结束的进攻。中间区域距离球门近,进攻有纵深,攻击面广,射门角度大,是最有威胁的进攻地区。但中间区域防守层次多,人员密集,突破难度也较大。

中路进攻方法与注意事项:

(1)传切配合和各种二过一配合是有效的进攻方法。要有针对性地改变传球方向、高度、旋转和跑动的路线,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传球和跑位配合,突破射门。

(2)扯动插上配合对球门威胁大。前锋球员有目的地左右交叉扯动,制造出第二空当,由后面的球员突然快速插上,完成突破与射门。

(3)运球过人技术是突破防线的锐利武器。快速、娴熟、实用的个人突破技术与局部的传球、切入战术相结合,往往能取得最佳的进攻效果。

(4)外围吊中战术是一种简练实用的方法。当中路短传配合受阻时,可以从外围45°向中路长传吊中,利用中路球员的身高、站位和技术,抢点射门或用头球摆渡,由其他前锋或前卫包抄抢点射门。

(5)任意球战术往往可以决定比赛的胜负。任意球配合可以在比赛前进行有效的训练,对手必须距离球9.15m,发球可以不等裁判员鸣哨,防守较被动,这些都为任意球配合的成功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任意球战术也是弱队战胜强队的重要手段(图4—7)。

八边路进攻

是指在对方半场两侧区域展开的进攻。边路区域防守纵深小,有较大的活动空间,通过配合或个人运球容易突破防线,完成传中或内切射门的攻击行动。

边路进攻方法与注意事项:

(1)运球过人是突破防线的重要手段。边路进攻经常形成一对一攻防,一旦过人突破成功,就可以打乱对手的整体防守部署。过人动作要快速、简练,如能与同伴的跑位、接应相配合,则过人突破更容易成功。

(2)交叉换位配合效果好。在防守盯人紧的情况下,球员进行较大范围的交叉换位跑动,迫使对手移位,造成防线的混乱,同时也容易造成第二空当,为突破防线创造条件。

(3)插上套边更为隐蔽。边线球员运球或无球向内线切入,将边路的对手带向内侧,后面球员迅速插入无人防守的边路,接球传中或内切威胁球门。

(4)下底传中和外围吊中运用多。边线球员运球在突破或没突破防线的情况下,将球传到门前,由同伴包抄抢点射门。也可以从外围45°向中路长传吊中,利用中路球员的身高和技术抢点射门或用头球摆渡,由其他前锋或前卫包抄抢点射门。

九转移进攻

是指将球从中路传到边路进攻或者将球从边路传到中路或长传到另一侧边路进攻。转移进攻可以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及时、快速地变换攻击点,迫使防守在移动中出现漏洞,为突破防线创造条件。

转移进攻方法与注意事项:

(1)球员的视野要开阔,判断意识要强,要根据双方球员的分布和攻防的态势,及时进行传球转移。(2)当在一边进攻,对方的防守重心已经移动到进攻的区域时,再突然将球传到防守力量薄弱区域进攻,这样才能取得转移进攻的效果,过早的转移成效不大。

(3)转移传球多由突前前卫或拖后前卫接同伴回传球后组织完成,这样传球隐蔽性大,也切实可行。

(4)全队战术思想明确,行动一致,进攻—转移传球—插上进攻要一气呵成,才能达到转移进攻的战术目的。

十快速反击

是指在防守中获得球后,在对手没有形成有效的、整体的防守情况下,利用快速的跑位和准确的传球突破防线,获得射门或得分的机会。

快速反击方法与注意事项:

(1)后场、中场、前场都是发动快速反击的有效区域,其中前场得球快速反击的效果最好。

(2)任意球、掷界外球、球门球都是发动快速反击的最佳时机,利用攻守转换的时差迅速发动进攻,对方立足未稳,防不胜防。

(3)快速反击时要快跑、多跑,快速传球,向前传球。要以准确的中、长距离传球为主,尽快接近对方的球门,敢于单兵作战,强行突破。

(4)全队战术思想明确,行动一致。要通过训练熟练掌握相对固定的跑动、传球配合路线和方法。要有训练有素的球员,同时全队也要具备灵活善变的能力。

(第二节)防守战术

一选位与盯人

选位是指根据位置职责和比赛时的情况,选择自己合理的防守位置。盯人是指在正确选位的基础上,对对手的进攻行为加以严格的控制。

选位与盯人的注意事项:

(1)防守的位置一般在被防守人与己方球门之间,并根据比赛的变化,不断调整与对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

(2)防守时要迅速到位,在防守自己对手基础上,要兼顾球与周围攻防态势的变化,注意加强与同伴之间的协防。

(3)在盯无球的对手时,要力争做到干扰对方之间的传球或迫使对方不能很轻松地得到球。对有球的对手要进行紧逼,以防止突破防线为主,迫使其失误或回传球、横传球。

(4)对手离球门远时可采用松动盯人,对手离球门近时可采用紧逼盯人。盯人时不要贸然伸脚抢球,多采用堵、挡方式,迫使对手和球远离中间区域和球门。

二保护与补位

保护是指在同伴的身后占据有利的位置,形成有效的协同防守,一旦同伴被对方突破,即可及时补上防守的漏洞。补位是指防守球员在弥补防守漏洞时所采取的协同配合的方法。补位的形式一般有:球员间的相互补位和补同伴离开后所留下的空位。

保护与补位的注意事项:

(1)保护时要斜线站位,一般站在同伴身后偏向球门的一侧,堵中放边。在后场时可以距同伴3—5m;在中场时可以距同伴4—8m。对运球速度慢的球员可以距同伴近些,对运球速度快的球员可以距同伴远些。

(2)保护的位置要随时调整,但要以进攻者突破同伴后,在他完成第二个动作之前,保护球员就要完成抢截或封堵。

(3)保护球员要用语言和前面或周围的同伴保持联系,给同伴以心理上的支持,使其无后顾之忧,全力逼抢对手,同时也可以通过不断调整相互的位置,组成协调、有效的防线。

(4)当前面的同伴仍在奋力追赶突破者并可能追上时,补位球员不要轻易上去补位,以免使自己的位置出现漏洞。需要补位时,要做到邻近位置的球员相互补位或者是斜线防守的球员依次补位,这样可以避免补位时出现的混乱,以保证整个防线的完整。

三混合防守

混合防守是指根据对手在比赛中的情况,实行人盯人防守和区域盯人防守相结合的防守形式。要注意球员之间的协同防守,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人盯人,严密限制进攻者的一切行动,从而充分发挥全队的防守能力。

混合防守的注意事项:

(1)明确任务,职责清楚。要知道在哪些区域内进行区域盯人防守,在哪些区域内进行人盯人防守。

(2)重点防守对方进攻的组织者和主要的得分手,最大限度地限制他们的战术行动,最大限度地削弱他们的进攻作用。

(3)要严密控制罚球区及其附近的危险区域,力求不出现防守漏洞,以确保球门的安全。

四整体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