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在桐柏山里作息不定,内功修炼除了呼吸吐纳之外只运行小周天,从任脉出督脉回。回到长阳宫以后,杨云又开始按照十四经脉流注所对应的时辰修炼大周天,没想到几个月之后丹田之中的内力仿佛增加了一倍有余。
杨云本来还想问问师父这是怎么回事,但又怕长阳子提起‘金元剑气’之事,只得自己去书房翻了翻书。书中有说是因为不经常和人动手,又没有运行大周天,所以内力散于经脉四肢的缘故。
内功修为长阳子无法测知,但是杨云剑法的进步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前两天杨云拿着折威剑还是刺哪儿算哪儿,两三个月以后已经能够根据长阳子的口令刺人穴道。
“想不到你在剑法上还算是有些悟性”,长阳子难得的夸了杨云一句。
杨云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长阳子又给他出了难题,让他练剑的时候将眼睛蒙上。其实冬天练剑一早一晚都没有什么光亮,可是有点儿光总比没有强,如今完全将眼睛蒙上杨云转了两圈之后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
睁着眼睛练剑讲究的是手疾眼快,现在蒙上眼睛舞剑只能是手疾心快。手中剑和木人的每一次碰撞,不仅要准确的判断出木人的位置和移行方向,还要将周身所有木人的动向记在心中,这样才能像睁着眼睛一样对招拆招。
这把柔软的钢剑,成了杨云感知外界的眼睛。也幸亏杨云在八卦洞中呆了几年的时间,对于木人的一行一动早已了然于胸。
就这么一直到了过年,杨云再也没有出过长阳宫,倒是小公子来过几次,给他讲一讲山下的事情。
腊月二十八这天,杨云独自来到了留仙居,见到了正在招呼客人的杨坚。
“你怎么一个人来了,小公子呢?”杨坚问道。
“不知道啊,没找到他”。
“杨征呢,怎么不跟你下山?”杨坚又问道。
“小公子让他听丹房的吩咐,估计不能随便下山吧,我也不敢去找他”。
杨坚算了下日子,说道“你在这住一晚上吧,明天杨义就回来了,咱们一起回小杨村”。
“真的?那杨远回来吗?”杨云高兴的问道,这下总不用担心在山上出什么岔子。
杨坚说道“那我可不清楚,前两天去给安顺镖局送粮食时听说他要回来”。
聊了一会儿,杨坚给杨云叫了饭菜接着又去忙了。罗良和马九变正在大堂扎台唱戏,杨堪现在除了给马九变搭把手,空闲时间也跟着杨坚的师父学几手功夫。中午客人正多的时候,杨堪忙的围着戏台团团转,杨云也就没叫他一起吃饭。
自己呆着无聊,杨云骑上马来到了李面人的门店。李面人正在给客人绘制雕花的样子,杨云就在旁边看着粗笨的花盆被一双巧手制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饰品。
第二天午时,杨义才赶到留仙居。三人不敢耽搁,扒了几口饭接着向小杨村赶来,整整一年的时间没有回小杨村,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
回到小杨村时天已经黑了,杨云回家给父母报了平安。虽说一年到头都在地里操劳,但是爹娘的气色非常不错。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顿团圆饭,杨云娘还是老样子,每次见到杨云都觉着他瘦了,直劝他要多吃点儿。
在家睡了一晚,杨云早上刚刚睁开眼杨坚就来了,叫上他和杨义去炉窑看一看。
三人没有骑马,沿着河道往前走,就在翻上一座土坡后杨云惊讶的发现眼前出现了一片宽阔的水塘。
左右瞧了一瞧,杨云才清醒过来,去年过年时乔荣用火药将山头轰掉了一半,小河被落下的土石拦腰截断,说是要建个水坝,看来这就是水坝蓄水后形成的水塘了。
杨义虽然回过小杨村,但是没来过炉窑,这会儿也惊讶的问杨坚道“这么大个土坝,得费多少功夫”。
杨坚指着二三十丈长的土坝说道“咱们捞的银子有一大半都填在这里头了”。
三人沿着土坝向对岸走来,快到尽头的时候出现了一座木桥,木桥下有石板砌成的水道,一汪清水从此处流出,撞在不远处的水车之上。而另一边设有一道水闸,可以控制流水的大小。
“要是下雨发山洪怎么办?”杨义问道。
杨坚拍了拍桥上的木栏杆,说道“能怎么办?咱们所有的银子就要打水漂了”。
水车旁边建有一座木楼,杨云绕过来才看到木楼的后面是乔荣的‘火龙炉’。一根细长的木棍,一头连着水车,另一头销在一个巨大的风箱之上,水车转动一圈儿,带着风箱来回往复一次。
乔荣一炉料有时要烧好几天,就是几头牛也撑不下来,这回终于放心了,水塘里的水足够他用一个月。
乔荣这最后一炉到了关键时刻,三人怕让他分心,又向烧制陶器的‘龙窑’走来,龙窑还在原来的山坡地上。临近年关,窑里的火早就熄了,杨征爹还在收拾一些烧坏的陶器,三个人赶紧挽起衣袖帮忙。
傍晚的时候来了几匹马,没想到是杨远带着小公子、马九变、李面人、罗良几个人赶到了小杨村,后面还跟着杨征和杨堪。
小公子对杨坚说道“马九变和罗良是我强行从留仙居拉出来的,回头你跟大掌柜说一说,可别愿我拆他的台”。
杨坚笑道“哈哈,他们俩的杂耍和戏法早已闻名天下,大掌柜绝对是另眼看待的”。
人一多就热闹起来,马九变和李面人手脚利索,三两下就在院子里支起了篝火,没多久洒香肉香开始钻进大伙儿的鼻子里。
小公子问乔荣道,“乔老头,我看你那大炉子烧了半年了,烧出点儿东西没有”。
乔荣放下洒碗,笑着说道“乔某正想卖弄卖弄呢,我拿点儿东西给大家看看”。
就见乔荣从地上拿起一把铁制的犁头,交到杨义手中说道“杨老弟力气大,找块儿石头试试”。
杨义四下转了转,找到一块儿半埋半露的石头,接着抡起手中的铁犁砸了下去。只听‘叮’的一声,石头应声而裂,而手中的铁犁却完好无损。众人无不称奇,以前家里的铁犁如果划到石头上非断了不可,为这杨云爹没少生气。
乔荣乐滋滋的接过铁犁头,放在旁边的一个木箱上,又说道“还没完呢,再试试我的刀如何”。
这次是杨远,按照乔荣的吩咐拿起一把刀,用大力向铁犁头砍去。却见火花四溅之后犁头断成了两截。这次众人都彻底惊呆了,纷纷围过来观看。梨头的断口平整,而刀刃上却只有豆粒大小的一个缺口。
小公子接过刀之后问道“卖出去没有?”
杨坚回道“还没呢,最近一直顾不上”。
“别在义阳城卖,看看能不能运到长江以南出售”。
杨坚答应下来,大伙重回座位,又端起李面人的金丝陶碗品评了一番,最后杨坚总结道“这一年总算没有白忙”。
杨远神秘兮兮的笑道“还有好事没说呢,你知道小公子和我去干什么了吗?”
“我哪知道”
“上次为了丐帮的事,我们给团练使和州县都送了不少银子。前两天机缘巧合,借势将我师父方亮升为团练副使,总教头”。
“那你呢?”
“我现在是班头了”。
……
初一这一天,小公子还是要赶回金山派,杨云几人回到了小杨村,正好碰上刚刚回山的志文志武兄弟。
志文对杨远说道“听说没有,咱们村和李庄要结亲了”。
杨远吓了一跳,忙问道“谁?”
“杨秀,要嫁给李震山的大儿子李仕勇”。
“什么?”杨远急的大叫一声,气冲冲的就往家赶去。
志文虽然也不乐意,但没想到杨远的反应这么大,生怕杨远又耍什么牛脾气,跟着也来到了杨远家。路上杨坚将李仕勇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志文,志文才明白杨远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
杨远爹对兴师问罪的杨远说道“不要以为你们几个人有了本事就目空一切,小杨村现在危在旦夕知不知道,必须小心应付”。
“那就非得找上李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再说,李震山的儿子哪点不好”。
杨远涨红了眼睛说道,“你知不知道李家在做什么?在做盗贼”。
杨远爹面色一变,问道“你们怎么知道的,无凭无据的话可别乱说”。
“你别管,反正他们不是好人”
杨远爹叹了口气,放低声音说道“世道如此艰险,单凭我们杨家可不行。自打你们进城以后得罪的人可真是不少,牛家、河帮,哪个来头都不小,不好好应对我们杨家都有可能灭族”。
杨远怒道,“灭族有什么了不起。将自己的亲人嫁给仇人,谁会看的起我们,要靠这个活着,那我看还不如去死”。
杨远爹指着杨远的鼻子大骂道,“放屁,杨家祖先费劲千辛万苦才养活的你,你居然说出这种不孝的话来”。
话已经说僵,杨远摔门就要离开,正好碰上进来的族长。就听族长说道“李家不是我们的仇人,再说杨秀也同意的,没有人逼着她嫁去李家”。
杨远气呼呼的坐下不再说话,杨坚给杨云使了个眼色,二人离开杨远家向杨秀家赶来。估计杨堪也还不知道他姐要嫁给李仕勇,不然昨晚就告诉大伙儿了。
一进门杨云就问道“秀姐,你真的要嫁去李庄吗?”
杨秀抬头见是杨云和杨坚,忙让到屋里坐下,这才说道“你们长大了要娶媳妇儿,我长大了要嫁人,这有什么可说的”。
杨云急道,“可是我听杨远说李仕勇不是个好人”
杨秀笑道“他对别人坏,对你秀姐好不就行了,等你长大了就能明白”。
……
中午吵的不欢而散,饭也没有好好吃。下午杨云再次来到了先生家,先生不在,桌子上已经布满了尘土,显是许久没有人住。听说学堂也不开了,还好最小的孩子也认识不少字,读书写信已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