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一堂方法课
1142300000007

第7章 二月:改变观念,所见即所得 (3)

课堂精讲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扰人的压力;会经历坦途,也会面临布满荆棘的坎坷与险阻。在种种重压及挫折面前,消极逃避的是懦夫,积极面对的是勇者,攻而克之并有效利用的是真正的强者。畏惧压力者,永远只会躲在宁静的港湾里,欣赏别人的成功;而真正的强者则能够在压力的海洋中自由航行,并且能够化沉重的压力为无限的动力,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职场中,当你面对巨大的压力时,要化压力为前进的动力,理智地应对,找到应对策略和行动方案。在打击和挫折面前做个勇者,跌倒了再爬起来,以毫不畏惧的姿态迎接命运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课后总结

问题面前,压力越沉重越能让人挖掘自身潜力,从而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第4周:开启大脑,寻找方法

用“全脑智慧”找方法

课堂导读

1981年,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史贝里教授的研究心得“左右脑分工”论文,荣获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史贝里教授的实验证明:人的左脑是抽象思维的中枢,即左脑擅长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集中思维,左脑发达的人往往学习能力强。而右脑是形象思维的中枢,即右脑擅长身体思维,发散思维,有着巨大的创造性潜能。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汀博士又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发现:当人们的左右脑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会使大脑的总脑力效应增加5至10倍。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善于运用左、右脑的人。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脑袋里不只装满了数学和公式,而且还酷爱演奏小提琴,年轻时更爱做白日梦。他告诉世人他的《广义相对论》来自一个想象自己乘着一束阳光到宇宙深处旅行的白日梦。实际上,他当时是用右脑塑造一个美丽的思想旅程,接着再用左脑(一个储满丰富科学知识与理论和拥有高度逻辑思考力的大脑)去发展一套崭新的数学及物理理论,来解释他所见到的幻境。

课堂精讲

人类的大脑就像宇宙天体那样,神秘莫测,能量无穷。仅仅依靠左脑或者右脑都是片面的,没有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只有左右脑协作才是科学的用脑方法,才更能发挥大脑的优势,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脑智慧就是既要运用左脑,又要积极开发右脑潜能,左右脑双管齐下,互相配合,平衡发展,发挥大脑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到底要如何开启自己的全脑智慧呢?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脑每思考一个问题,就会在大脑皮层上留下一个兴奋点,思考的问题越多,留下的兴奋点也就越多。然后这许许多多的兴奋点就会形成一个类似于网络的东西,每当你遇到新问题时,只要触动一点,就会牵动整个网络进行相关搜索,以此来解决问题。所以,唯有多思考,才能使脑细胞的细微结构发生变化,才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更多的兴奋点,才能使大脑对信息的储存、提取和控制能力有所加强,使大脑更加灵活、敏捷,反应更快,由此,才能使你的全脑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课后总结

我们的大脑具有神奇的力量,它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和不可思议的创造力。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左右脑,尽可能多地发挥其神奇功能,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用“行停法”进行思考

课堂导读

日本发明家川本正一运用“行停法”发明人工养珠的方法。他先提出人工养珠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怎样打开蚌贝,用何种物质代替沙粒为珠心,把珠心设置于蚌贝内哪一处,含着珠心的蚌如何饲养……然后,他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冷静的分析,提出实验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行”与“停”的思维过程,在实验中,他又通过“行”提出了许多疑问,再冷静地分析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通过不断“行”、“停”的交叉过程,终于发明了人工养珠的方法。

课堂精讲

“行停法”是由著名的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它通过“行”与“停”的反复交叉来逐步接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用“行停法”进行思考,不仅可以为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甚至可以帮我们创造发明,成就事业。

行停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行,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地方;停,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其次,行,寻找解决问题可能用得上的资料;停,如何方便地得到这些资料。

再次,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所有关键点;停,确定最佳解决方法。

最后,行,尽量找出试验的方法;停,选择最佳试验方案,直至问题被解决。

课后总结

善于思考可以挖掘出丰富的智慧矿藏,能够触类旁通,享受创新的乐趣。

用“头脑助产法”进行思维训练

课堂导读

一天,苏格拉底在广场上遇到一个正在宣讲“美德”的年轻人。

苏格拉底装作无知的模样,向年轻人请教说:“请问,什么是美德呢?”那位年轻人不屑地答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告诉你吧,不偷盗、不欺骗之类的品行都是美德。”

苏格拉底仍然装作不解地问:“不偷盗就是美德吗?”

年轻人肯定地答道:“那当然啦,偷盗肯定是一种恶德。”

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我记得在军队当兵的时候,有一次接到指挥官的命令,我深夜潜入敌人的营地,把他们的兵力部署图偷了出来。请问,我这种行为是美德,还是恶德?”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辩解道:“偷盗敌人的东西当然是美德。我刚才说不偷盗,是指不偷盗朋友的东西,偷盗朋友的东西肯定是恶德。”

苏格拉底依然不紧不慢地说:“还有一次,我的一位好朋友遭到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他对生活绝望了,于是买来一把尖刀藏在枕头底下,准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得知了这个消息,便在傍晚时分偷偷溜进了他的卧室,把那把尖刀偷了出来,使他免于一死。请问我这种行为究竟是美德,还是恶德?”

那个年轻人终于惶惶然,承认自己无知,向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美德”。

课堂精讲

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这种思维分析训练法称为“头脑助产法”,意思是说,正确的观念本来就在你自己的头脑中,但是你在挖掘的时候不得要领。苏格拉底运用“头脑助产法”灵活分析问题,将问题分门别类,化作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逐一寻找解决方案。这样,看似很难的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课后总结

世界上问题纷繁复杂,我们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就如同用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将问题进行分解、分类,然后根据各个不同部分的特点来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用“移植法”进行创造

课堂导读

19世纪中叶的欧洲,由于外科技术落后,大部分患者在做手术后都会感染,死亡率很高。医生们对此束手无策。英国医生李斯特眼看许多患者死去,心里很难过。

为了找出化脓的原因,他昼思夜想,经过很长时间仍一无所得。后来,巴斯德发表了有关有机物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证明有机物腐败是由微生物——细菌所引起。巴斯德的发现,顿时引起了李斯特的联想,让他恍然大悟:病人伤口感染化脓,不就是微生物(细菌)在作怪吗?不久,他又在一次巧合中发现细菌是怎样跑进伤口中去的,于是决定采取石碳酸消毒的办法,终于在1865年首次采用无菌手术,并获得成功。

别的医生手术后病人死亡率高达80%以上,而由李斯特做手术的病人,死亡率仅为15%。李斯特成功地移植了巴斯德的研究成果(证明腐烂由细菌造成)。

课堂精讲

移植法也称渗透法,是指将某个学科领域中已经发现的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移植、应用或渗透到其他学科、技术领域中去,为解决其他学科、技术领域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启示或帮助,从而使其得到新发展的一种方法。

掌握移植法,要善于联想,要善于从其他事件、现象中寻求启示。移植法的应用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客观基础的,即各研究对象之间的统一性和相通性;移植也不是简单的相加或拼凑,移植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过程。

课后总结

移植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观察了解事物之间的统一性和相通性,然后创造性地发现新的解决手段。移植法能给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用“吃牛排”的方式解决问题

课堂导读

1872年,约翰·施特劳斯应美国有关团体之邀在波士顿指挥音乐会。在安排演出计划的时候,他被这个规模惊人的音乐会吓了一跳。

原来,美国人想创造一个世界之最:由施特劳斯指挥一场有两万人参加演出的音乐会。而一个指挥家一次指挥几百人的乐队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何况是两万人?

施特劳斯想了想,居然答应了。到了演出那天,音乐厅里坐满了观众。施特劳斯指挥得非常出色,两万件乐器奏起了优美的乐曲,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原来,施特劳斯担任的是总指挥,下面有100名助理指挥。总指挥的指挥棒一挥,助理指挥紧跟着相应指挥起来,两万件乐器齐鸣,合唱队的和声响起。

课堂精讲

当一个人无法将整块牛排吞下去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会用工具将牛排切成小块,这样便能顺利进食,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

现实中的问题常常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很难将问题一下完美解决。这时,我们就可以尝试将一个大问题分割成不同的小问题,各个击破,这比毫无头绪地寻找一个最佳方案要实际和有用。

课后总结

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的复杂和棘手所吓倒,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当我们有效地将问题分解成许多个小问题,我们发现问题迎刃而解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月末小测试

进取心测试

本测验共27道题,每题有3个备选答案: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B.有点符合;C.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请仔细阅读每一道问题并如实回答。

1.碰到阻力或困难时,不改变既定的方案。

2.凡事求平和,不出乱子,过得去。

3.在工作中,总想争个高低。

4.处世待人不大触及是非,甚至躲避是非。

5.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不愿任其自然。

6.有矛盾时往往采取让一让的态度。

7.别人能办到的事,坚信自己也能办到。

8.在两难问题面前,往往选择功效小风险也小的方案。

9.礼要守,但事也要办,礼服于事。

10.讲究礼貌和周到,宁愿把事情办得慢一些。

11.勇于质疑并改进工作结果。

12.讲究恭敬和温和,把批评降低到最低程度。

13.为实现某个理想目标,不怕吃苦,以苦为乐。

14.只讲待人以诚,连必要的防卫也忽视了。

15.不怕打击,坚持到底。

16.凡事只求规范,不办出格的事。

17.在困难面前有忍耐和承受的意志力。

18.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9.有独到的见解,在有些人眼里是个骄傲的人。

20.总是以和为贵。

21.不安于现状,总想改变点什么,在有的领导看来是不大安分的人。

22.只管三尺门里,不管三尺门外。

23.对力量有一种崇敬的感情。

24.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25.对强者有一种敬意。

26.有点倔强、敢于坚持己见。

27.认为当将军或元帅是和自己不沾边的事。

测试结果

奇数题选择A记2分,选择B记1分,选择C记0分;偶数题选择A记0分,选择B记1分,选择C记2分。将各题分数相加,算出总分。

50~54分:你的进取心非常强;

40~50分:进取心较强;

28~40分:进取心一般;

0~27分:你的进取心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