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杰出青少年一生的行动计划
1143100000095

第95章 时刻为人生充电—树立学习观念 (2)

知识爆炸的结果便是每个人要学习的东西急剧增多,知识量的急剧增长要求这个时代必定是一个学习的时代,必定会形成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据估计,在目前的发达国家,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平均要换4~5种工作,这说明,个人都必须进行一次或几次的知识更新和补充,以便更好地胜任社会新角色。仅仅依靠学校所学得的知识已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有人做出这样的结论:按一个人工作45年计算,他的知识大约只有20%是在学校获得的,而其余的80%是一生的其他时间获得的。因而,学习化社会中的人们必须重新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少数人的美德,而是社会对每个成员的普遍要求。

青少年在书店或图书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带着目的去找书,提高效率。

遇到精彩部分,可简略地摘抄下来。

在书店中,可参考上榜、推荐图书。

在书店、图书馆看书或查找资料,要保持室内安静,不要大声说话,或在座位上交谈,以免影响他人,打断思考者的思路。

要遵守阅览规则,不要利用图书馆安静、舒适的条件在这里谈情说爱。

学校和公共图书馆的综合阅览室里读者较多,早来的人不应该给晚来或有可能不来的人占座位。即使阅览室内人很少,也不能利用空座位躺卧休息。

图书是历史的档案,知识的载体,毁坏图书的不道德行为一向受到人们的强烈谴责。一旦发生这种事情,轻者被批评教育,重则加倍赔偿。如果是珍贵书刊字画,还要依法从严处理。

参观各类博物馆,增长见识

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培根

青少年朋友,你平时爱去博物馆吗?

静静地仔细欣赏一件沉睡千年的青铜器,一件釉质洁白的瓷器,或是一件雕琢精美的玉器,让思绪连接天地、神游古今,是一件多么有趣、有益的事情。

博物馆中展出的实物适合我们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具体实物和抽象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比如,参观天文博物馆,可以通过使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星空,看到无数用肉眼根本无法捕捉的星星,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星系等概念了。

展品都经过专家鉴定、分类和说明,比如,矿石、动物种系或是美术作品都是分类展出的。参观这样的展览,不但能够为我们提供比较完整、系统和准确的知识内容,更有助于我们通过比较,来建立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使思维更加灵活。

参观博物馆还可以激发灵感,培养专业兴趣。经常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就像是打开了无数知识的窗口,使我们的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我们参观真景实物,看真实的文字介绍,就会通过这些耳濡目染而受到启示,会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学习历史、科学文化知识,在心中立下创造伟业的决心和理想。

可见,博物馆能将我们带进一种极有益的环境之中。

青少年朋友很容易深切感受到环境影响给自己及周围带来的变化,而且大都非常欢迎和支持学校开展这项教育。许多学校都收到众多学生的来信,信中说:早就该恢复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了,让我们学习优秀的历史文化意义深远,能培养出新一代合格人才,让中华传统美德千秋万代发扬光大。

所以,我们不妨主动多参观一些博物馆。

当我们走到“神舟”五号的模型前时,我们可以停下脚步来提出并思考一些问题:

“它是利用什么上天的?”“它是怎样创造的?”“我们长大能制造吗?”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中,思考、钻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朋友,下面的建议可以使你在参观博物馆时受益匪浅。

在参观博物馆前,可以找一些有关其中展品的介绍看一看,如博物馆发的小册子之类的。即使参观外国博物馆,你也可以从旅行社那里得到有关的介绍。图书馆也有许多介绍博物馆方面的书籍。

穿上舒适的衣服和鞋子。不要穿得太随意。

如果想录像或拍照,一定要先经过馆方的同意。拍照尽量不用闪光灯。

如果参观前找不到有关的介绍,你可以问一下工作人员这座博物馆有什么著名的地方。你可以这样问:“如果我只想看五件东西,那我应该看什么呢?”

许多博物馆都会给你一些宣传单,上面会突出某种主题。这或许对你有用。

带上纸笔,记下感兴趣的东西。

不要随意触摸展品。

注意看一下橱窗里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

注意一下博物馆建筑本身,这通常也是一件艺术品。

有时,专家、讲解员会讲解展出物品的历史来由,心不在焉、离队自行参观,不珍惜增长知识的机会,是不礼貌的行为。听完讲解应报以热烈掌声。

要放松,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

从生活中学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

青少年朋友,人生处处皆有学问。生活、社会是一部浩如烟海的“无字”宝典,是一所最广阔最优秀的大学。古往今来,无数杰出人物差不多都是从生活的实践,总结窍门,发现捷径,最终得以创造出一番事业的。

刘邦本是个毫无文化的农民,唯一的优点就是他十分擅长与人交际,他从天天与朋友喝酒赌博中,总结出与人交往的要诀,锻炼出察言观色的技巧。后来他威震海内,开创大汉基业,韩信也不由得感叹道:“韩信善将兵,陛下善将将也!”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14岁辍学,16岁打工谋生,在戏院从事最下等的工作,扫地、喊演员上场等,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刻苦积累了一些舞台动作、念台词等方面的知识和窍门,为他以后的写作奠定了根基。

音乐家海顿,少年时候过着长期的流浪生活。他却在居无定所的漂泊中,不断完善自己对音乐的技巧,最终成了世界交响乐之父。

托尔斯泰在基辅公路上散步时,每当他遇到农民,就主动与他们进行攀谈,并时时在小本子上记下有用的东西,因此,托尔斯泰把这条公路称作他的“大学”。

达尔文对在剑桥大学所学的专业“神学”毫无兴趣。于是,他除了听生物课以外,还参加科学考察活动,向社会上的教师、农夫、工人学习。

达尔文说:“我认为,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在自学中得来的。”

虽然,达尔文同时上了两所大学,但是,“社会大学”给他的知识要比剑桥大学给他的知识更多。

高尔基曾这样说道:“这个警察比我的那些教师们更透彻、更明白地为我讲明了当时的国家机构。”高尔基从“社会大学”中读“无字书”所获得的一切,为他日后所创作的“有字之书”提供了无限的源泉。这在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之中均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