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1149100000012

第12章 (2)

性别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无论现代社会中这方面得到了多少改善,它都没能彻底消除,也不可能彻底消除,我们只有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社会交往中避免错误的想法与行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毕竟世界是由男性与女性共同构成的。

性别认同与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认同

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对于新生儿的性别都是十分敏感的。他们想知道,也会尽快去告诉别人,刚刚出生的是一个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很快会为新生的孩子取一个男孩的名字,或者是女孩的名字;会根据新生孩子的性别,来为他或她准备衣服,挑选玩具,布置房间,等等。例如,父母会为女孩准备色彩明丽鲜艳的衣服,为她买娃娃之类的玩具;而为男孩买汽车或变形金刚之类的玩具,等等。因此,孩子一降生,就会由于其性别的不同,而受到父母或其周围亲人的不同对待。然而,作为新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性别却一无所知,他们要到两岁的时候,才会有一些对于自己性别的认识。但两岁的时候,也只是能够知道自己是一个男孩或女孩,仅此而已。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年幼的儿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特征,以及自己的心理感受,来看待所有其他的人。根据后来凯利等人的研究,儿童到了4~7岁的时候,会获得一种相对稳定的性别认识。

关于儿童性别认同的过程及意义,在目前的社会心理学文献中,有着不同的理论和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解释

精神分析的创立者弗洛伊德在1933年曾经提出,儿童对于性别的认同主要是由其对于自己同性父母的“自居作用”。所谓的自居作用,也即儿童通过想像,或通过模仿,将自己置身于其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而自居,模仿他们的行为,包括模仿父母的衣着打扮和言行举止等。在弗洛伊德看来,儿童的这种自居作用将会提供一种解决“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的途径,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是以皮亚杰的研究和其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的,强调儿童性别认同中的认知因素和所起的作用,认为性别的认同主要来自于儿童认知的发展。儿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特点和差异,从而进行自我归因,即主动把自己归于男性或女性。一旦当儿童将自己认同于男性或女性的时候,那么他或她也就接受了与其所选择的性别相一致的适当角色。因而,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当儿童了解到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意义的时候,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各种行为,努力合乎相应的性别特征,因而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性别类型。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在班杜拉的研究与推动下形成的。对于儿童的性别认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强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性别认同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而实现的。具体来说,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父母的行为,并学习与模仿其相同性别父母的行为,也即做出与自己相同性别父母的相符行为,从而获得性别的认同。同时,当儿童做出性别相符行为的时候,也会受到父母的鼓励、支持和赞许;而当其表现出与其性别不相符的行为时,就会遭到拒绝、纠正或指责。比如,若是一个女孩表现温柔、安静,就会受到成人的赞许,别人会称她为“乖女孩”;但是她若经常像男孩子一样喜欢打打闹闹,爬树和打弹弓等,那么别人就会称她为“野姑娘”或“假小子”。

以上3种理论,是目前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儿童性别认同的较为经典的理论。它们从不同的层面以及不同的理论角度,对儿童的性别认同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他们对有关问题的解释。

但是至今还不能确定,究竟哪一种理论是主导男女性别认同形成的主要因素。或许可以这样认为,男女性别认同的形成,是各种理论相互作用的过程。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从心理学角度看,性别角色是社会赋予某一性别应具备的一整套心理行为模式。刻板印象又称为“定性观念”,是人们对不同事物进行概括以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看法,它有助于人们在认识某一新事物时,获得一个背景信息框架。个体随着认知能力的成熟,会依从社会上多数人的看法或社会固有的价值,将人、事、物和观念按照其共同特点进行分类,这种分类认识的功能中,性别的类别和框架是人们认识人和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人们以性别为框架,赋予男女以不同的特征框架时,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就产生了。

由传统文化和社会性别分工导致的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有3个特点:

它对社会人群进行极为简单化的性别分类。

在同一文化或同一群体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常常是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因此,又叫做“性别偏见”。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性别所应有的角色产生认同,形成条件反射,同化着社会所赞许的性别行为准则和规范。旧的、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和文化所形成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不利于社会新生一代形成正确的和平等的性别观念与行为,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关于性别的常识和观念都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产物,例如,女性缺乏理性和逻辑分析能力,温柔是女性的天性等。许多研究表明,关于女性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普遍性和牢固性,是影响女性成就动机和潜能发挥的因素之一。

性别角色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一旦我们发展了一套与性别相关的独特的特性,我们的行为就会遵循这些特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别角色行为。它是指我们抱有独特的信念,做出独特的设想,并且依照独特的期望来行动的过程。

性别角色定位对行为的影响

我们所处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是比较传统的,仍要求典型的性别行为,即男性应该是强大的、有支配力的,并敢于自我表达的,而女性应该是有同情心的、敏感的,并且有很强的情绪表现。这种关于行为的刻板印象甚至延伸到了身体姿势——男性坐着的时候双腿叉开,两臂远离胸前;而女性采取大腿交叠的坐姿,两臂护着胸前。

但随着社会心理学的进步,大量的研究表明:双性化的性别类型比通常的男性或女性性别类型更可取。

比如,与性别定型的个体相比,双性化的男性和女性更受喜爱,更富创造力,更乐观,更具适应性,能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境的需要,应付压力时更灵活,能更好地减少别人的压力,较少患上饮食紊乱的毛病,对自己的性感感到怡然自得,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更为满意,大部分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意。

有的研究还表明,在一些文化当中,男子气和双性化同样有优势。美国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检验了卡塔尔和科威特的阿拉伯学生关于做职业决定的自我效能,发现那些性别角色是男子气或双性化的个人比那些有女性或无显著性别角色的个人的自我效能高。

而在有些文化下,传统的男子气概似乎造成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比如,在青年男性中,拥有多个性伴侣,男性和女性是相互对立的看法,使性伴侣受孕是有男子气概的直接显示的信念等,是与有男子气联系在一起的。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个事实:男子气(男性和女性)与死亡率有关——越有男子气,个体死亡的可能性越大(在任何年龄)。为什么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男子气是与冒险和其他削减平均寿命的不良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同样,女性角色认同也有它自己的缺陷,那些女性特质很足的男性和女性的自尊心趋向于比男性化或双性化的个人的自尊心差。女性特质十足通常是与沮丧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中年妇女。这个原则似乎在很多文化中都通用。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种类型的男子气和女性特质之外,还有两种极端的性别角色认同,相应的,其性别角色行为也是相当具有危害性的。第一种是超男性化,它以认可一种与夸张化的传统男性角色相联系的态度模式和信念为特点。超男性化(或雄性的)的男性对女性表现出无情的性态度,认为暴力是象征男子气概的,同时享受着危险带来的兴奋。这类男人有性强迫行为,乐于性幻想,并承认如果能保证不被抓到,他们就愿意实施强奸。

对女性来说类似的极端情况是超女性化。超女性化的女性认为与男性的关系占据其生活的中心地位,她们认为可以运用魅力和性得到一个男人并拥有他,同时承认有时会表现出欲迎还拒。这类女人往往会运用她们的女性魅力来达到她们的目的,她们不会以此为耻,反而会以此为荣。

性别角色行为在家庭和工作中的表现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社会上的女性角色有了显著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性别角色仍对在家庭中的男性和女性的互相作用施加着极大的影响。例如,即使男女双方都任职于要求高及薪酬优厚的工作,家务劳动通常仍是按照性别划分的。总之,不管他们的性别角色认同怎样,女性比男性做家务劳动的时间更多。

大学校园也是一个对性别角色行为形成影响极大的地方。主修了传统的女性课程(比如护士或教育)的女性会比主修传统男性课程(比如数学或物理)的女性知觉到更多的社会歧视。当女性意识到某个教授是个男性至上主义者,他会因性别而差别对待时,她们就会表现得差一些。

根据美国调查局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大部分美国妇女都有工作。在二战期间大量的妇女进入了工作场所。美国政府试图为雇主就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准备一个手册,从手册中的一句话就可见在那个时候的男性世界中性别意味着什么意思:

记住……一个女工不是男性;在许多工作中她只是个替代品,就像用塑料代替了金属一样——她具有特殊的特征使她们有新的优势而有时更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