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1149100000027

第27章 (4)

安全型的人自尊心高,对他人态度积极,因此他们渴望人际亲密,并在关系中也感到舒适。例如,安全型的人在工作中信任同事,能与别人合作。还有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安全型的人与父母关系温馨,并且会使用正向、积极的词语来描述自己过去或现在的家庭生活。与其他风格类型相比,安全型的人性格温和,对人友好,对冲突也抱有积极和建设性的预期。并且,他们最适于建立持久、牢固和愉快的关系。

为什么安全型的人能建立并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奥朗德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她认为“移情”是潜在的一种机制作用。安全型的人有更强的移情,交往时他们不仅能从自己出发,也能从交往对象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关系。而其他三种类型往往缺乏这种移情能力,所以会造成关系不良。

总之,安全型的人与他人相处融洽,与父母关系亲密,对人际关系评价态度积极。萨夫尔与他的同事指出安全型依恋与“雌雄同体”相似,是阴阳结合的和谐状态。

害怕-回避型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不积极。他们尽量减少人际交往、避免亲密关系,以保护自己免于承受被人抛弃的痛苦。害怕-回避型的人描述父母的词多是负性的,往往不等把事情弄明白就开始发怒、产生敌意,与恋人或将来的恋人相处时,也很少感到亲密与幸福。这种风格与不良的人际关系、嫉妒感和以排解社会交往焦虑为目的的酗酒等方面有关联。

剩下两种依恋模式是对自己和他人态度不一致的情况。专注型的特点是对自己采取否定态度,却对他人有积极的期待,希望得到别人的爱与接受。因此,这种人在关系中也寻求亲密(有时寻求过度的亲密),但是他们同时又会因为感到自己不值得被人爱,而感到焦虑和羞愧。而这种情况的极端便是对可能遭到的抛弃感到强烈不安。一方面需要爱与赞赏,另一方面,又总会怨恨自己,所以当关系出现危机时,这种人很容易产生抑郁。

对自己态度相当正面(有时是很不现实的)是放弃型人的特点,这种人的自我描述与其他人对他们的评价有很大差异。他们会认为自己很有价值、独立性强,值得别人喜欢;但别人对他们就没有如此积极的看法,甚至描述他们为不友好,社交能力有限。大部分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别人很差,所以不喜欢真正的亲密,放弃型和害怕-回避型的人都避免与人面对面打交道,而更倾向用留言、Email之类的接触方式。即便是喝酒,他们也喜欢独饮而不是群欢。

依恋风格对其他行为的影响

一般认为依恋风格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人际关爱有关的社会交往行为。例如,在柜台前与店员的交往应该很少或几乎不存在依恋关系,但与恋人的交往则与依恋联系紧密。在加拿大进行的对大学生的一份调查指出,与自己有依恋关系的人平均为5人左右,其中包括家人、恋人和朋友。并且依恋不仅影响对他人的行为反应,还会影响对群体的反应。

有人认为不同依恋风格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倾向于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及行为方式。不同依恋风格对行为的不同影响,部分取决于社会知觉的差异和情感调节能力。例如,在处理关系问题上,专注型的人比安全型的人更倾向用悲观消极的方式来做出解释,情绪上也有更多的不安。害怕-回避型的人也会用消极的方式来解释交往事件,但不会有不安的情绪,他们通过不去回忆情感体验来进行防御,以免受伤。还比如,与非安全型的人相比,安全型的人对社会情境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时,更富好奇心,在作判断时更懂得依赖新信息。

考虑一下另一个与依恋有关的情境。当面对压力时,你会怎样?常见的反应是转移注意力,想点其他的事。例如,想自己重要的一个人(如父母、好朋友),就能感到安慰,从而减轻焦虑。

马克高旺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可能性。在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受试者当场做一场演讲,之后又要求他们写一段关于一个熟人或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的文字。实验者在受试者得知演讲之时以及写完描写之后分别对其情绪和焦虑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回想重要他人对有正向自我观念的人(安全型和放弃型)减轻焦虑有明显的帮助,而对有负向自我观念的人(专注型和害怕-回避型)则相反,他们不能从其重要他人那里获得安全感。实际上,对于他们而言,去想一个熟人会更有帮助。因此,马克高旺推论当专注型和害怕-回避型想起自己的重要他人时,他们同时会想到日后的离弃,因此反而增加了焦虑。

在对吸引的相似-不同的研究表明,安全型的人,更喜欢与自己相似的陌生人。而奇怪的是,害怕-回避型的人则与相似-不同原则不相符。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认为安全型的人对关系好坏的线索敏感,而害怕-回避型的人则不这样——他们总将关系看得很糟,而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对从属需要的研究也表明,对从属需要水平高的人对相似-不同原则更易做出反应,然而水平低的人,则相对对此类信息不感兴趣。

有些令人奇怪的是,在学业能力上,安全型的大学生也要比其他类型的学生平均起来拥有更高的学分。可能的解释认为,安全型的人既然可以和同伴相处愉快,自然也能和教授们搞好关系。

因为正如你所知道的,自尊和人际信任都与社会行为有密切关系。然而还有一点应该注意,就是从婴儿或儿童身上观察得到的依恋风格并不能完全预示他(她)成年后的依恋风格。

对事物的基本态度和期望从婴儿时期发展起来之后,可以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时期这种提法是不十分准确的。尽管人生确实存在一种连续性,但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即依恋风格)也会因过去经历关系的好坏而发生改变。例如,一份调查表明,交往5个月内,如果恋人之间的情感破裂,那么其安全依恋程度会降低;而反之,如果这段时间内感情仍好,则安全依恋程度会增强。

这说明人们依恋风格的持续性或可变性具有个体差异。同时也说明依恋风格会因父母、恋人和好朋友的反应而发生改变。依恋风格应该是决定人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成年人的人际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绝不是说每次交往的失败都要归咎于出生后的头几个月。

选择合适的心理距离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莫里斯曾在阅览室进行观察,他发现:阅览室开放后,当第一个人在长椅上坐下,下一个进来的人不会坐在先来者身旁,也不会远远地坐在另一端,而会选择在两者中间坐下,再后进来的人也会按这种模式选择座位,直到最后进来的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坐到先来者身旁。这就反映了人们不管走到哪里,“个人空间”的意识都永远存在。

环视地铁车厢中那些坐在长条型椅子上的人,他们总是从座位的两端开始坐起。最先上来的人,必定尽可能地与他人保持一段距离。两边坐满了,人们开始坐距两端最远的中间,直到位置被逐渐填满。这样做便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每个人的个人空间可以说是自己身体的延续,不容任意侵犯。如果这个空间被侵犯了,你产生的反应,就如同你遭到威胁性触摸所产生的反应一样。

如何处理这个距离,视周围环境和彼此间的关系而定。在宾客众多的酒会上,人们必然会靠得近一些,以便交谈。在公园、办公室和其他社交场合,人们也往往比较靠近。

交往中需要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最佳的距离是多少?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最佳距离的多少首先取决于你交往的对象是谁。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制定了一个人际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相对应的尺度,用四个区域来表示:

1亲密区

距离在0~46厘米之间。这个区属于家庭成员、莫逆之交等最亲密的人。在这个区域内,两个人可以互相接触,能嗅到各自身上发出的气味,说话一般轻声细语。这个距离尤其适用对肌体的抚慰。两人一旦处于亲密区的距离,就会排斥第三者的加入。

当一对莫逆之交正在促膝谈心,有一个第三者无故插进来,这会被看成极不知趣之举。假如你到一个不必对号入座的剧场观看演出,如果还有许多空位子,你就不会在一个陌生人身边坐下。

2熟人区

又分两个层次,一是46~60厘米,这是私人的空间距离。夫妻或情侣之间可以在这个距离中自由来往,如果别的女人试图和一个男人这样做,那这个男人的妻子必定大发雷霆。另一层次是60~120厘米,老同学、老同事,关系融洽的隔壁邻居之间的距离就属于这个距离。当我们向人吐露心机时,差不多总在这个距离内进行。这个区域的话题可以或多或少地涉及机密,而且统统是个人的、与双方有关的事宜。

3社交区

距离120~360厘米。也分两个层次:一是120~210厘米。如在办公室里,一起共事的人总是保持这个距离进行一般性交谈,分享与个人无关的信息。另一个层次是210~360厘米,如正式会谈时,人们一般都保持这个距离。这个距离内目光的接触比交谈更重要,没有目光的接触,交谈的一方会感到被排斥于外,也许会导致交谈中断。进入这个区域的人彼此相识,但不熟悉;交谈内容,多半是事务性的,不含感情成分。

4公共区

距离在360厘米以上,完全超出了可与他人进行深入交流的范围。演讲者与听众,非正式的场合以及人们之间极为生硬的交谈都保持这个距离。

但是,正如霍尔教授所说的,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像一个“气仓”,它紧紧地跟随着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扩大或缩小。假设在高峰时的公共汽车里,如果人坐在一个双人座上,即使他的身体几乎与另一个人的身体相触,旁边的那个人也是不会走开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公园、阅览室等地方,那人早就会自觉地起身离开了,从中可见一个人的个人空间之变动。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就会缩小到最低点。

另外,最佳距离的多少还与交往者的文化背景有关。比如你如果与一位美国人交谈,距离不得小于60厘米,否则他会觉得你不友好;如果与一名阿拉伯人交谈,就要小于60厘米,否则他也会觉得你不友好,可能会出现他会不断向你靠近以示友好而你则不断后退的有趣场面。究其原因,是不同文化背景所致。

另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了如下的规律:人们离他喜欢的人比离他讨厌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同样亲密关系情况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保持较远些的距离;两个女人谈话总比两个男人谈话挨得更近些,异性谈话比同性相距远一点。

知道了最佳距离的道理,合理运用,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交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