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1149100000006

第6章 (5)

当一个人的感情处于压抑状态时,心理的紧张就会大增,形成一种包藏能量的状态。这时候,他的心里就像装在密不通风的容器中的水,对它施以高压后,看似平静,实则其内部已经蕴含了巨大的能量。虽然这些能量不会马上爆发出来,但却不会波澜不惊的。只要留心观察,你便会发现,压抑感情的人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动作。

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只要稍微用心观察,平常多注意积累经验,即使对方不把感情的变化显现出来,我们还是能够把他们隐藏住的感情一眼看穿的。

那么,当一个人试图压抑自己的感情时,会出现哪些异常动作呢?

脸上出现僵硬、痉挛的现象。当一个人由于感情变化勉强抑制住脸上发现某种表情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这样的现象。如对上司心怀不满的职员,因为受到压抑,在见到上司时,脸上就会呈现出僵硬的表情。这时候,通常看到对方脸上会出现诸如过度的皱眉、面颊抽搐、双眼猛眨、鼻头起皱等肌肉反常的紧张、痉挛现象。

一个人如果掩饰内心的感情,手、脚也很容易发生某种动作,这就是说,感情的能量被运动能量代替了。

例如:当客人久坐不走,主人又有事待办,恨不得对方快快离开,但又不好意思直说时,主人就会表现得焦躁难安,手指不断地动,脚也不时地交叉后又放开。这些都是属于“感情变形的动作”。

3言谈泄露玄机

当一个人想压抑自己的感情时,他的言辞或言谈方式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例如,一个人心有不满或失望的时候,就会出现言谈无劲、措辞枯涩、话题死板的现象。反过来说,如果心中有愧,想撒谎来掩饰心里的不安,往日寡言寡语的人也会突然变得能言善辩。

因此,当我们遇到一个对题外事滔滔不绝的人,就应该知道他是在掩饰某种意图,这时,便要小心观察,从他的言辞中去推测他想隐瞒的到底是什么。

又如,尖刻的挖苦话,往往是敌意、攻击性的表现;刻意形式化的客气言辞,往往是隐藏了憎恶的感情。

以上所说的,是有关人的感情受压抑之后,其表情、动作、言语方面产生变化的一般原则,若要了解此类感情的技巧,我们就要积极地自行进入“情况”,有时候,甚至故意撒谎,静观对方的反应。要想通过别人的态度正确预测其行为,就必须具有这种心理准备,否则难以成功。

脸色是最明显的态度

一提起态度,人们通常会觉得它很抽象,也很难把握;但对于脸色,人们却非常熟悉,大部分人也都懂得看脸色行事。脸色是态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通常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表现出相应的脸色,所以我们在与别人打交道时,可以通过脸色预测其行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决定携带哪种工具,以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便可知其态度。态度往往通过表情显现于外,而人的行为又常常受到态度的制约。知态度便能善相处;善相处便能心相通;心相通,便可达成一致。

有位记者曾去采访刚刚同新西兰足球队交过锋的“国脚们”。一进门,发现休息室气氛沉闷,守门员铁青着脸,圆睁着眼,他就赶紧退了出来,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得知,“国脚们”吃了败仗,正在怄气。倘若当时不看脸色,硬要不知趣地采访刚吃败仗的“将军”,非挨骂不可。看来,这位记者颇有经验,懂得采访的“火候”。

常言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圆。人在高兴时,心情舒畅,看见高楼大厦,会联想到那是“凝固的音乐”;看见车水马龙,会联想到那是“滚动的诗歌”。耳闻目睹,一切都是那样美好,仿佛全是为自己而存在着,眼角眉梢都是笑。而人在烦恼时,心情抑郁,欣赏《田园交响曲》会觉得是噪音;听到“二泉映月”,可能会想到虎啸猿啼。心情好时,就容易体谅、礼让、关心和帮助人,也乐意与人攀谈,接受别人的邀请,甚至看见小狗也能热情地打个招呼。情绪坏时,则容易发火,容易伤害别人,不想接受他人的询问,甚至动不动恶语伤人,摩拳擦掌。因此,学会察言观色,留意对方的表情,互谅互让,该躲则躲,当止则止,就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求得和睦相处,琴瑟和鸣。

孩子在学校没犯错却挨了老师一顿莫名其妙的批评,装了一肚子气。傍晚放学后他背着沉重的书包怏怏然走进家门,刚端上饭碗,父亲又开始了“家庭教育”:“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越听越烦,觉得脑袋都要爆炸了。于是,连他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把筷子一丢,大喊一声:“烦死人了!”父亲认为儿子顶撞老子还了得,更是火上加油,一巴掌过去,孩子哭着跑开了。

这样的事例在社会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假如这位父亲能够善解人意,发现孩子的表情与平常不同,进而窥测其内心的秘密,采用安抚疼爱的方法,待孩子吃完饭后再细心地开导,不仅不会把孩子打跑,致使父子关系僵化,而且还会给孩子以心灵上的抚慰,加深父子感情。

妻子在单位怄了气,尽量克制着,但回家仍然不高兴。丈夫只注意到妻子好像和平时不一样,但却不明其理,觉得妻子比平时难伺候多了,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好。丈夫觉得心里委屈,也是无名火起,结果两人没说几句,便吵了起来。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尽管是些生活细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当事人的态度,即当时的表情来预测其脸色与行为,便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言行组合或分解,及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及时地改变错误的决定,及时地退或进,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更加和谐。也就是说,通过态度预测行为,可以让你知人知面又知心,可以帮助你与人们建立起更丰富、更密切、更有效的关系,以获得权利、成功和爱。这对于那些胸怀大志、想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

如何避免错误判断

超级推销员通常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客户的表情判断其需要。他们可以在瞬间发掘客户的潜在购买需要,再适当地说服客户购买他所推销的产品。这样强的观察能力,颇令人惊讶和佩服,不过观察力这样强的人是很少见的。由对方表情看出其内在的态度,并进一步预测其行为,按成功的比例而言,如果对方是很容易亲近人,胜算占70%;如果对方是不易亲近的人,则占60%。在某些时候,人常常会有孤傲、冷淡的一面,让他人不易了解。

人的表情差异十分微妙,譬如“轻蔑”或者“惊讶”的表情,往往让人与“爱、幸福”的表情混淆,并产生误会。所以,对于表情的判断,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言语的内容,以及姿势、举止动作等来判断较为恰当。

总之,无论一个人的观察力多么敏锐,都不能单靠一两次的经验,就妄下结论。要想避免错误判断,就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1要有“持续性”

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别忘了反复思考下面3个问题:

对方是经常出现这种表情,还是偶尔出现一次?

其他的人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表情?

朋友对这个人有没有相同的看法?亦是只有你有这种看法?

当你可以区别各种不同表情之间的差异,才有可能对别人的态度做出正确的解读。

2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

心理学里有两个名词很有趣,一个叫做“晕轮效应”。说简单点,就是当一个人的某项特质很明显时,连带的,就认为对方也拥有其他相关的物质。举个例子来说,许多人都觉得,长得可爱的人,一定拥有温柔体贴、乐于助人、乐观开朗的特质!倘若你也有相同的想法,就表示你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要提高警觉。

另一个名词叫做“正性误差”。意即当一个人具有某个正向特质,似乎理所当然他也具备其他一切美好的特质。譬如,不少人都相信,一个诚实(正向特质)的人,绝对是个忠心耿耿、善良勇敢、大公无私的人!假使你也有相同的想法,小心被你最信赖的人出卖了。

只有掌握了以上原则,并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尽量避免错误的判断,使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提高。

理解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交往的双方都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与他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个体,总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交流与沟通信息,表达与增进情感,同时使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心理学家埃利奇·伯恩提出了一种相互分析理论,借助于这种理论,我们可以增加对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1交往中的3种自我

伯恩认为,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实际上都拥有3种内在的自我,也即成人自我、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们也可以得到类似的体验。比如有的成年人,像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是表现得像一个成年人;但是在有的时候确实又很像一个小孩,尤其是在其父母面前的时候;同时,在有的时候,他又会扮演一种父母的角色,对同学的关心,就像是父母在照顾孩子。

在伯恩的分析中,我们的这3种内在的自我,有着不同的心理内涵。父母自我所表达的,是我们在童年时将自己父母的言谈举止、奖励惩罚、鼓励和限制等有关信息进行有选择地储存的结果。儿童自我是作为儿童的个体,对于其自己内部事件的记录与储存的结果。儿童本身是一个信息接受主体,他有其所见、所闻、所感和所知,有其自身的愿望,有其表达愿望和行为的方式。于是,父母自我的内容(比如对儿童的限制)与儿童自我的内容(比如儿童自己的愿望),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而一旦发展中的儿童意识到了这种矛盾,那么也就逐渐形成了其成人自我。伯恩认为,成人自我通过检验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来更新父母自我中所记录的信息;同时,通过确定哪些情感可以公开表达,哪些情感不能公开,来更新儿童自我中的信息。

我们的这3种自我,在我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2 3种自我的线索

在实际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会发生许多变化,或者说是发生一种总体性的变化,因为其表情、言语、手势、姿态等同时都会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的线索,我们可以判断3种内在自我的表现与作用。

比如,父母自我的表现线索:双手叉腰、皱起眉头、指指点点、摇头叹气、去拍别人的脑袋,等等,以及诸如“你要永远记住”、“我不能同意”、“我要是你的话”,等等,都被认为是父母自我表现的主要线索。

儿童自我的表现线索:撅起嘴巴、放声哭泣、抠鼻子、弄耳朵、咬指甲,等等,以及“我的要更好”、“我才不呢”、“我愿意”、“我不干”,等等,都被认为是儿童自我的主要表现线索。

成人自我的表现,应该是符合其社会规范的表现,比如说话时注视对方以示尊重,保持与谈话者的正常距离,以及采用较为礼貌的方式与人交往,等等,成人自我常常使用诸如“为什么”、“是什么”、“什么时候”、“怎样才能”等语言。

对于上述3种内在自我的表现线索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分析这三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作用。

3相互作用分析

借助于3种自我的表现线索,我们就可以在人际交往的相互作用中,确认自己以及他人的3种不同自我。一般来说,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若是以两人的交往为例,其各有3种不同的自我,那么就会演变出许多种不同的交往方式来。

伯恩对此提出了其基本的交往规律,我们可以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

如上图所示,如果在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中,表现为两条平行线,那么就说明其相互作用是互补的,可以有效地持续进行下去,这是伯恩相互作用分析的第一交往规律。这种平行可以是成人对成人,父母对父母,儿童对儿童;也可以是一方的成人对另一方的儿童,并且有从其儿童返回的平行关系。

但是,甲乙双方的交往,也可能会出现交叉,如下图所示:

伯恩认为,这种交叉或交错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交往双方的纠纷,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这也就是伯恩的第二交往规律:在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的关系图解中,当刺激与反应交叉或交错进行时,正常的交流便会受到影响。同样,这种交叉或交错,也可在双方不同的自我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为多种形式。

伯恩的图解,以及他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相互作用理论,被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所认同和接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种相互作用理论,来对我们的社会交往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伯恩的理论还告诉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采用怎样的自我,才能够保证相互作用的有效进行。或者说,若是我们的相互作用发生了问题,那么一定是交往双方的自我表现出现了偏差与交错。此时,只要我们及时地调整自我定位,使之与交往对象对我们的定位期望相符,便可消除矛盾,使双方的交往关系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要想理解他人,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比如下面我们所要提到的言语线索与非言语线索,以及归因理论等。掌握了这些方法,你就会发现,他人的行为与思想变得不再陌生了,从而你也不会对此产生强烈的反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