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大国路
11593300000069

第69章 汉丹青7

一小队成功突出重围的汉中国人马,沿着山梁南上,一路疾驰狂奔,身后喊杀声越去越远,只留下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上官桀始终用身体包裹着儿子,奔跑在队伍前方,不知道、也无法了解,身后发生了什么?只能在心中为大家默默祈祷,希望不要面对太多悲伤;因为要保护儿子,他似乎脱离了战斗,感觉更像一个局外之人。内心非常担忧王道燃,他有一种预感:王道燃无法走出伤痛,一定会履行自己的人生使命。当王道燃坚持释放大子乌啦的孩子们时,上官桀就已经有了这种不祥预感,其实,上官桀根本无意杀死那些年幼的孩子;但当时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可以放弃深仇血恨,同时也明显放弃了生存欲望。对上官桀来说,最为可悲的就是,明明心中知道,却无力阻止;当看到可爱的儿子后,心存一丝侥幸心理,却因一场突如其来遭遇战,随风尽逝。

队伍翻越山顶,也就基本进入了安全区域;气氛与节奏逐渐缓解下来,但下山的路却更显艰难。这时,上官桀感觉右肩头剧烈疼痛无比,而且还有些昏昏沉沉,实在无法再继续坚持;王使信接过儿子,搀扶上官桀下马,队伍也随之停止前进、稍事休息。清点队伍后,只有不到一千名中国战士,与不足五百名左大当户部骑士,侥幸成功突出重围;也就这时侯,从王使信口中,上官桀才得知、赵萧林与王道燃已双双遇难的消息。上官桀沉沉重重倒在草地上,感觉再也无法爬起来,曾经的理想人生和心中的完美世界,一瞬间被摔得粉碎、粉碎;无处找寻、无处修补;泪水犹如泉水般一泻而下,打湿了衣襟、打湿了草地,心灵承受的伤害远远胜过肉体上的疼痛!赵萧林与王道燃,用生命捍卫了中国战士的光荣与尊严,完成了一生所教导。可是,自己却从此坠入了万丈无底深渊,或许用尽此一生,也难以走出阿尔泰山脉;他感觉自己所有热忱与希望,和那些生死与共的中国战友,被永远埋葬在阿尔泰山脉!上官桀命令手下的汉中国百夫长,充分配合王使信,将两方队伍彻底整合为一。此后,从阿尔泰山脉到楼兰国,长达近六十天的旅途中,除了每天过问一下儿子的情况,上官桀几乎再没多说一句话。右肩的伤口一直不能彻底痊愈,时时反复还伴着低烧。只要一闭上眼睛,便立刻又回到阿尔泰山脉那一山谷;没有儿子在马上,敌我短兵相接,上官桀紧握利剑,狠狠地刺向敌人胸膛;由于他是右手执剑,一阵剧痛、让他又一次从梦中醒来。

一路之上,王使信不但要前方带路,还要经常外出打猎,负责维持大家基本生计,时时还得为上官桀采集草药,防止伤口感染;虽然照顾得非常周到,但当他们抵达楼兰国的时候,上官桀已是极度虚弱。责任所在,上官桀挣扎着对王使信说:“我必须就阿尔泰山脉救援左大当户家族一事,上报长安城;你们到达中国后,是否有什么要求与想法?我一并上奏皇帝陛下。”。王使信回答说:“左大当户是我们的父母,也是我们的主人;他把我们托付给王道燃,王道燃把我们托付给你。我们心中没有国家,也没有君王、只有主人,今后将永远追随你!”,上官桀惨淡一笑:“这恐怕不可以!我早已死在了阿尔泰山!”。上官桀暂时很难和他们说清楚,他们也根本不会听。在楼兰城下,这一小队中国人马,得到了楼兰国全力救助,楼兰王多次亲自出城看望上官桀,并委派专人看护儿子;王使信每天两次用盐水为上官桀清洗伤口,肩头的伤势逐渐开始好转,楼兰国提供的食物非常丰富,营养也有了根本保证。

楼兰故地,黄沙依旧。赵萧林深厚情谊,王道燃点点伤痛,时刻萦绕、挥之不去。当晚,上官桀起身仰望浩瀚星空,内心饱含了忧伤,比那夜空中满天繁星,还要幽深、寒凉;清晨,眺望一碧万顷的盐泽,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比波澜不惊的湖水,更为浩淼、苍怆!上官桀很早以前就非常清楚,未来报答恩情与友谊的唯一方式,那就是誓死报效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可是,同时失去两位一生的挚友,尤其是、赵萧林因为拯救自己而牺牲,这让他难以走出伤痛,也不愿走出伤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多少曾经美好的愿望,如今空空荡荡;一生所学,或许只为须臾所用;然而、毕生所学、更多时候,只为平衡悲伤心境,再一次接受惨淡现实。也许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精神与肉体、双重的伤痛;又正值盛夏,汉中国小队暂时还不能离开楼兰国。上官桀总是刻意封闭自己,每天沉迷在睡梦中;多希望有一天猛然醒来时,庆幸这一切、只是一场噩梦而已。又在朦胧梦境之中,忽然听到一个特别熟悉的声音,急切呼唤着自己名字;很高兴睁开了眼睛,王恢满脸尘土站在自己眼前,一定还在梦中,上官桀揉揉眼睛,真的是王恢。

上官桀很模糊,一时想不起、王恢怎么会在这里?他乡遇故友,心中感到万分亲切的同时,却更加悲伤酸楚,话还没出口已是热泪盈眶。上官桀向王恢讲述了、此次阿尔泰山脉救援左大当户家族一事,当说到赵萧林将军因为拯救自己、而壮烈牺牲时,不禁失声痛哭起来;王恢默默倾听着,不知不觉间泪水也悄然滑落,两人久久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不知什么时候,上官桀竟全然不知,李广利将军就在身边;上官桀慌忙擦拭泪水,起身向李广利将军点头致意,心中也立刻反应明白,李广利将军与王恢,应是一同从西域胜利归来。李广利将军跟着王恢,前后脚赶来看望上官桀,看到上官桀如此伤心悲痛,本想安慰几句;但听到上官桀口口声声、愧对那些牺牲的战友,话到了嘴边,却无法说出口。三人无语沉默了很久,李广利将军对上官桀说:“我有紧急军务正要上报长安城,不知上官将军是否也有需要、一同代为上报?”。上官桀回答:有。并向李广利将军致谢,出于礼节,顺便问询了此次西域讨伐大宛国的战况,李广利与王恢两人面面相觑,羞以启齿道来......。

汉太初元年。五月初,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汉中国大军西出玉门关,启程讨伐大宛国。由于所有曾经去过大宛国的中国使节一致认同,只需三千中国汉中国精锐铁甲骑兵,即可荡平大宛国全境,李广利将军不能不信;加之此前,赵破奴将军七百破楼兰的成功范例,李广利将军满怀信心。到达楼兰国后,李广利将军分兵两路,自己率领六千骑兵,由南道开赴大宛国;中国校尉王申生率领一万重装步兵,由北道挺近西域。楼兰国距离大宛国,还有五千里路途;按照事先约定,两路大军务必在一百一十天之内赶到大宛国,即八月底之前会师大宛国,这也就意味着,部队每天行军不得低于四十五里路(一个人步行一小时大约十里地)。由于本季节正是风季,又恰逢连续两年春旱;王申生一行人马北出楼兰国,进入大沙漠不久,接连两次遭遇大规模沙暴,虽然楼兰国提供了引路向导,但还是损失惨重;缺吃少水,疾病等原因,几百人当场殒命大沙漠。当他们艰难走出大漠、抵达姑师国之时,不仅耽误了行程,还意外损失了一千五百人左右;竟然有一千人失去了踪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从姑师国到轮台国,一路基本茫茫戈壁,炎炎烈日之下,还要追赶行程,缺少食物没有水,士兵脱水、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当王申生不足九千人到达轮台国城下时,已经溃不成军。楼兰、姑师两国都曾热情救助,王申生部队不但急需救助,还必须在轮台国短暂休整;可是,轮台国却是城门紧闭,弓矛严阵以待,任凭姑师国向导怎样通融、哀求,轮台国严词拒绝救助。

中国校尉王申生已经延误了李广利将军的军期,又伤病困扰,实在无心攻破城池。王申生左右权衡,以军务为重,决定率领还能坚持的四千人继续上路;通过承诺巨额补偿谈判,轮台国才勉强答应:待王申生上路之后,救助四千多名伤病的中国战士。可是,当王申生率领四千人刚刚上路不久,轮台国竟然老少妇孺倾城出动,虐杀了所有等待救助的中国战士,就连身上的衣服也被残忍洗劫一空。强忍悲痛与饥饿,王申生继续赶路,终于在期限最后一天内,抵达大宛国东境、郁成国城下;可是,却不见李广利将军的踪影,本来的讨伐之旅,现在,却变成了讨饭之旅。郁成国本来是讨伐目标之一,王申生实在不忍、手下士兵忍饥挨饿,便厚着脸皮向郁成国申请救助;郁成国士兵用一阵箭雨,明白无误拒绝了王申生的救助,王申生只好在城下安营扎寨,等待李广利将军的到来。第二天黎明时分,该死的郁成王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再一次痛下毒手,向中国步兵发起了最后的歼灭战;为掩护引路的姑师国向导与十几名中国战士脱逃,中国校尉王申生拔剑战斗到最后一刻,横剑自刎、壮烈殉国。天杀的郁成王再一次砍下王申生的头颅,挂在郁成国南门之上庆祝胜利;再次发使匈奴,向匈奴王儿单于誓言不惭:‘绝不让踏入西域的汉中国战士,见到明天升起的太阳!’。到此,汉中国一万步兵全军覆没。

李广利将军西出楼兰国不久后,同样遭遇了恶劣天气,骑兵不比步兵,恶劣天气下寸步难行;比中国步兵更惨的是,沿途所有小国不但拒绝提供任何帮助,甚至拒绝中国军队入境。但六千中国铁甲骑兵的战斗力实在太过强大,用利刃与汉弩在前开路,一路向前、一路战斗;虽然用武力打通了前方道路,却无法获得急需食物,而且南道缺乏水草,举步为坚、一路坎坷。好在李广利将军不用追赶行程,部队随遇而安,虽然延误了几天军期,损失并不太大,当他们接近大宛国的时候,还剩下四千骑兵左右;当十几名狼狈不堪的中国步兵归队时,李广利将军得知王申生的遭遇后、怒火直上云霄,二度率领汉中国军队来到郁成国城门下。没有了汉中国步兵,也就没有攻破城池的机会,郁成国城墙全部由巨石垒砌,非常坚固;面对气焰嚣张、张牙舞爪的郁成国将士,李广利将军可怒不可及,也只能望城兴叹。在两位中国校尉、赵始成与李哆劝说之下,李广利从长计议,无奈终止了全部作战计划。当李广利一行人马返回楼兰国时,已经不足三千人。李广利将军上报长安城:“道路遥远,士兵人少,没有给养,准备不够;无法攻破大宛国,希望可以二度征伐大宛国。”。

上官桀一夜未眠,把此番阿尔泰山救援左大当户家族的详细经过,与李广利将军一并上报长安城;上官桀向皇帝陛下特别奏明:“自己为战友壮烈牺牲,感到无限愧疚与深深自责,愿以身全言、誓死报效国家!愿长驻受降城,与匈奴战斗到底!”。到达楼兰国城下的汉中国骑兵军队,总人数超过了四千人,也超过了楼兰国所能承受的极限;上官桀肩头的伤势恢复得很快,随着身体的康复,心中这才猛然惦念起赵破奴将军,回国的愿望,一瞬间非常迫切强烈;李广利将军更是空空如也,一颗心上下不定,总不能安稳半刻,大家一致决定即刻启程、返回汉中国。临行,王恢陪伴上官桀向楼兰王道谢并辞别,也顺便进城看望自己的老岳母;可是,老人家两年前已经仙逝。上官桀将军怀抱着儿子跨上战马,怀着难以言喻的心情,与李广利将军一行人马,怆然离开楼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