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脉掌控术
1163700000016

第16章 隐忍低调,掌控无须动声色(1)

——隐性影响他人的心理操纵术

智者亦不循谨慎者之见,因他欲隐藏自己之真意,以防他人知晓而有备。

——《智慧书》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性丛林中的法则。争强好胜的斗争本性使人类视后退为懦弱。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只有深谙韬光养晦之道,适时地隐藏锋芒,才能在施展才华时躲过明枪暗箭,才能得到退一步后的海阔天空。

可以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别人知道

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说道: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事实亦是如此,历史上很多血淋淋的教训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杨修之死。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仗着自己的才气变得不安分,遇事喜欢耍耍小聪明。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酥,曹操吃了一些又盖好,并在盖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是叫人各吃一口啊,有什么可怀疑的!”

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园。快竣工了,监造花园的官员请曹操来验收察看。曹操参观花园之后,是好是坏是褒是贬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拿起笔来,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一见这情形,大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杨修却笑着说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阔了。”官员见杨修说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园门,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一见重建后的园门,不禁大喜,问道:“谁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杨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的聪明,其实内心已开始忌讳杨修了。

杨修最后一次聪明的表露是在曹操自封为魏王之后。曹操亲自引兵与蜀军作战,战事失利,进退不能,长期拖下去,不仅耗费钱粮且会挫伤士气,真的撤兵无功而归,又会遭人笑话。是进是退,当时曹操心中犹豫不决。此时厨子呈进鸡汤,曹操看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觉得眼下的战事,有如碗中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他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夏侯惇大惊失色,立即请杨修到帐中问他:“为什么叫人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便知道魏王很快就要退兵回去了。”“你,怎么知道?”夏侯惇又问。杨修笑道:“鸡肋者,吃着没有肉,丢了又觉得它味道不错。魏王的意思是现在进不能胜,退又害怕人笑话,在此没有好处,不如早归,明天魏王一定会下令班师回转的。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您可算魏王肚里的蛔虫,知道魏王的心思啊!”他不但没有责怪杨修,反而也命令军士收拾行装。于是寨中各位将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入睡,就手按宝剑,绕着军寨独自行走。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自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我没有下达撤军命令,谁竟敢如此大胆,做撤军的准备?他急忙回帐召夏侯惇入帐,夏侯惇说:“主簿杨修已经知道大王想归回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问他怎么知道,杨修就以鸡肋的含意对答。曹操一听大怒,说:“你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不由分说,叫来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把首级悬在辕门外。曹操终于寻得机会,除掉了杨修,杨修也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

杨修确实够聪明,聪明得能看透别人看不到的很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事情。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他到死都不明白,正是他的过分外露的聪明使他成了刀下鬼。他的聪明使他招人喜欢,招人赞赏,但他太滥用自己的小聪明,而最糟糕的是,他又特别自恃聪明,动不动就表现出来,这样终究是会被人嫉妒的,以致命丧黄泉。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你是真正的聪明,就不要总是在别人面前随便地“卖弄”。那样,不但使你的聪明变得“廉价”,有时还会给你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更值得注意的是,学会隐藏自己的聪明,可以降低他人对你的防备和精确估计,从而使你把握人际操纵关系中占主动权。

【心术小笺】

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有时最高智慧在于显得一无所知。你不是真的白痴,只是假装如此。智慧对愚人并不紧要,疯人根本不注重理智。所以,貌似愚人者并非愚人,愚者本身才是愚人。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不真傻。要想保全自己或受到别人的敬重,就要学会掩藏你的聪明。

春风得意不忘形,坎坷失意不失态

我们在成长、从业、发展等人生过程中,会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会有坎坷挫折的境遇,这些,都会给我们的心态带来一定的挑战。而心态的波动,则不只是影响我们自身心情那么简单了。

有一则叫《狮子和蚊子》的非常经典的寓言,讲的是狮子与蚊子间的一场大战。按能力来说,蚊子与狮子无法比拟,但在实战中蚊子却胜利了。因为狮子捕不到它,它却在狮子的眼睛上、耳朵上叮得都是“包”,使狮子有力使不上,最后把自己抓得头破血流,只得认输。蚊子有了战胜狮子的辉煌战绩,的确风光。于是它得意忘形了,吹着得胜的喇叭到处炫耀,最后一不小心,撞到蜘蛛网上,成了蜘蛛的美餐。

虽然上面讲述的是动物们的故事,但得意忘形终受害的情况在我们人类生活中也是常有之事。例如,当你被上司提升或嘉奖的时候,因为高兴很可能自鸣得意,可殊不知,这一得意会为你今后的晋级加薪埋下败笔。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已经有了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许多人一开始奋斗得十分起劲,但前途稍露光明后便自鸣得意起来,于是失败立刻接踵而来。”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当我的石油事业蒸蒸日上时,我每晚睡觉前总是拍拍自己的额头说:‘别让自满的意念搅乱了自己的脑袋。’我觉得我的一生受这种自我教育的益处很多,因为经过这样的自省后,我那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情绪便平静下来了。”

可见,得意不忘形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状态。其实,真正善于隐藏自己的智者,不仅得意的时候不会忘形,而且能在失意的时候也不失态。你或许会好奇,失意的时候失态地发泄一下或低落一阵子有什么不行的呢?与他人何干?怎么还会跟心理操纵扯上关系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自己失意的时候把一切都放在脸上,那么,你的下级一眼就会看穿你是一个不淡定的领导,甚至想找你谈事情都竭力避开这个时候。而你的上级呢,肯定会觉得你情绪化,没有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尽管当时你可能非常地努力。再说到你的某些竞争者或对手,如果想排挤你或打击你,恐怕这个时候出手再好不过了。甚至,他们会故意戳你的痛处,把你引向更加痛苦的深渊,从而自己得利。

然而,我们若能在失意的时候仍然摆出一副自信、从容、淡定的姿态,则不仅不会让对手有机可乘,往往还会很快走出失意,迎来成功。

2000年,在某研讨会上,来自哈佛、华尔街等知名机构的很多分析师都对阿里巴巴怎么赚钱提出了质疑,甚至连阿里巴巴内部的员工也有不少人开始怀疑公司的前途。面对这种如此失意的局面,马云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态行为,反而慷慨地陈词说:“阿里巴巴可以赚钱的道路太多了,我不想赚这点小钱,因为信息是应该免费和共享的,我们讲过一个案例,你跑马立松的时候,路边有很多牛奶、汽水,你可以边跑边喝,也可以做下来喝足了再跑,但当你拿到冠军后,你奖金可以买50吨、100吨牛奶,你傻乎乎地坐在那里喝牛奶然后就跑不动了,所以你要有自己的加油速度,你要知道自己的体力。要是你今天让我去做这种事情的话,那我们阿里巴巴就跟开个小店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的心大着呢。”

果然,马云在诸多质疑声中也赢得了不少支持,而阿里巴巴,自然挺过了2000~2001年那个最冷的冬天。

没错,到了2002年底,阿里巴巴终于盈利了。而在此前的那两年,攻击阿里巴巴和马云的人不计其数。当时,虽然道路曲折、前途渺茫,但马云在失意的境遇下始终底气很足、信心满满。甚至有人评价说:“在那个时候,马云有没有心虚并不重要,但他给别人的却都是光明。”

所以,在某种境遇环境下,一个人的态度表现不仅仅是影响着自己,还影响着周围的人,当然也包括他们对你的看法,甚至是做法。

如果聪明,从现在开始,记得常提醒自己并努力去做到——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失态。

【心术小笺】

人的心境中,失意会使人消沉,大失常态,乃至一蹶不振;得意会人忘形失态或忽视同时潜存着的危险,甚至还会乐极生悲。然而,只要我们明白,这个世上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发展的,那就不会忘形或失态了,自然也都会生活得很美好。

为他人戴上属于你的光环,小隐换大得

在谈到伟大的铁路建筑家哈里曼时,沙纳西曾说:“我觉得……他有一股伟大的力量,能使那些接触过他的人都十分忠诚于他。他能具备这种力量,不仅是因为他能慧眼识人,还能让他身边的人对他怀有一种深深的信仰,坚信他不为私利而为大众谋幸福的志向,那是一种比任何人的志向都博大高远的志向。”

这短短的几句话,表面上看只是沙纳西对哈里曼的高度评价。可当我们再仔细揣摩的时候,便会悟出一条非常重要的智慧——如果你能够让他人充分感受到你的无私,那么就很容易使对方忠诚于你,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