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我们生活里的常物,善于把玩才能玩出精彩,犹如砖块一样,你可以用它砌出万丈高楼,那就是你的大作;犹如钢铁一样,你可以用它塑造成街区里的城市小品,那就是你的佳作;犹如泥土一样,你可以用它制作出艺术长廊里叫卖的陶器,那就是你的杰作……
知识是有灵性的,它会给人以思想、以勇气、以力量……总而言之,你必须按照你自己的想象去做,并要做出自己想象的东西来,其才会具备艺术的特质和属性。如果你只懂得整块整块地堆砌,必然是成不了艺术品的,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犹如画家没有领会要旨一样,必然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亲职教育的领域里,我想我也应该有自己的主张,那就是破旧立新的勇气,这也是我书中的思想和灵魂所在。
跨越思想的樊篱
中国教育是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沉淀而来的,既有其民族文化精髓的一面,又有其历史文化糟粕的一面,这是哲学告诉我们的一个永恒定律,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扬弃的观点,坚持辩证地看待问题,客观科学地决定取舍。用当下最时髦最给力的语言来讲,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否则,我们在思想的樊篱中就不能自拔。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讲过:“基础教育资源不均等、教育理念功利化使竞争前移,应摒弃世俗成才观的束缚,实现教育思想的解放。”因此,我们要翻越思想的樊篱,努力做现代教育的实践者。
从粗暴教育到文明教育
中国农耕文化催生出来的教育思想,多多少少留存下了粗暴的教育方式。客观上讲,这是与西方教育思想存在一定差距的。所以,我们打开国门走出去。中国加入WTO,不仅仅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互动,而且教育思想也实现了与世界的互动,因此我们才有机会学到欧美国家文明的教育理念,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幼儿园到象牙塔,从女孩子到男孩子……每一个领域和元素,都在实现着惊人的革新。例如,我们已响亮地提出禁止体罚的教育思想,并把他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使“黄荆条下出人才”的谬论从制度层面成为历史,这标志着中国教育正朝着文明大步迈进。
为什么还不能直接给我们的教育下一个美丽的结论:文明教育?因为教育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我们七十年代的青年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拿我来说吧,起初很是秉持这一思想,愚以为体罚可以让孩子长记性,从而减少行为重复错误的几率,并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事实上,体罚不仅不能产生正能量,且还给孩子传递了专制思想,必然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因为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要从小启蒙,尤其要从生活中行为上去实践,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否则,这种言行不一的教育方法,绝不可能培养出适应市民社会的新青年。
或许正是自己将民主和教育的结合,彻底颠覆了我脑海里传统教育思想的根基,也使我慢慢地成为了说理与示范教育的先行者。当然,这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需要深刻的革命,因为文化濡染的结果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前不久,在阅读一本教育书籍时了解到,一位美籍华人在美国一所名牌大学当教授,其妻是一位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当他们了解到孩子在校调皮时,竟然就在停放于公路边的小车里,狠狠地给了孩子一记响亮的耳光。体罚就这样发生在一对高知的身上,而且还是发生在不能容忍体罚的国度里。尽管他们体罚孩子的行为是我们文化基因里的一种遗存,但他们受到了美国人的强烈谴责。并且,当地美国人立即向警方报了案。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当晚被送到了指定的寄养家庭,其父母在交了一笔不菲罚金后才得以离开警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对夫妇在经过多方艰苦努力后,才保住了孩子监护人的权利。
教授教子的故事,使我第一次从心底深处明白了这样的事理,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想到孩子的成长问题,还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思考教育,真正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这样才能为文明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事实上也是如此,教育不仅仅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仅仅关系到家庭的和谐,而且还是培育合格公民、强大国家的宏伟工程,因此我们培育出来的产品必须是合格的,才能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社会提供坚不可摧的基石。
正是教授教子的故事,使我转变了教育观,因为我在教育孩子初期,常常会出现心急的现象,一急就爱动用粗暴的方式,当认真拜读了这则故事后,才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不文明。用这种不文明的方式教育孩子,必然难以教育出文明的人才。或许正是这一观念的转变,我主动向孩子保证,只要认真学习,绝不使用体罚手段。我也是个信守承诺的人,自我承诺以来,自己再没有体罚过孩子,即使孩子出现了状况,比如调皮、玩耍缺乏时间观,凡此等等,我最多不过是严肃且认真地当面指出,待到条件成熟后再和他一起平等交流,有时候还会走走温情路线,目的想使孩子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犯相同的错。之后发现,孩子学习、生活习惯自觉增强了。
我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这是家庭治理中软权力与硬权力运用的结果。具体而言,硬权力体现为命令、威胁、收买。软权力则与此相反,是以说服、信任、价值取向以及兴趣吸引发挥作用,通过控制目标、改变偏好来实现。因此,能不能很好地运用软硬权力,也是亲职教育中最为宝贵的经验。
从精英教育到价值教育
精英教育有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和土壤。在世界数千年的教育史上,不仅仅只有泱泱中华民族如斯,就是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帝国,其教育思想中无不浸润着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不仅在人们的眼里,就是在现实的社会制度中,无不强调着精英治国的思想。因此,想要实现人生的抱负和理想,那就意味着必须成为社会的精英。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存方式选择的多元化,特别是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出现,我们的教育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于是,成功教育、平民教育、无类教育……不同的教育思想像潮水般地涌现出来,像乱石穿孔一样拍打着教育者的灵魂,并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我的教育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不同教育思想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是在物质基础得到夯实的基础上出现的。换句话来讲,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精神文明自然会随之进行一次崭新的革命,而事关人才培养的教育领域,也必然会面临着一场深刻深远的革新。这场思想的激荡和智慧的碰撞,也必然会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那么,当成功教育、平民教育等充斥教育领域时,最适合市民社会的价值教育理念便有了一席之地,因为它既不像成功教育理念那样急功近利,也不像平民教育理念那样消减着人们前行的激情,它恰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示了顺其自然、注重未来的价值观念,使人既可以追求激情燃烧的岁月,又能接受平静以待的悠然生活,并且会自觉地把人生价值放在相当的时长上去考量,从而寻找到人生价值与社会进步的对接点,对于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都是相得益彰的,因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即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健康态。
我们提倡价值教育理念,但并不是认为其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只是觉得其比较契合当下的教育环境,而且往往理论是在与时俱变的,它多是存在于动态中发展中,无以常态化地呈现给人类以永续的享用。我之所以强调价值教育理念,必然有其生成的社会背景、现实语境和物质基础,而且我秉持这一教育理念,还是因为我有与此相关的经验和教训。自己读小学那当儿,学习目标每次都是力争第一,自然学习成绩长期保持在一二名。尽管学习成绩上去了,但其他特长却一无所获。到了中学后,由于学校是当时的省重,比较注重全面发展,尽管学习成绩难现昔日辉煌,但我在写作、体育等方面却有了长足进步,以至于对今日都受益匪浅。
由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便将价值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浸润其中,不仅仅要求孩子学好课堂知识,而且积极鼓励孩子参与感兴趣的特长班,诸如围棋、轮滑、游泳等等,特别是当孩子学习围棋情绪波澜起伏时,我会认真地反思引导行为的科学与否,还会在掂量孰轻孰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放缓一些综合性训练。与此同时,我还有目的地把民族遗传下来的书院精神和西方人强调的游学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孩子搞好自学,尤其要把自学当成一种习惯,同时主动送孩子参加夏令营等活动,使其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与养分,因为我要让孩子有在未来立足的真本领,这就绝不能急功近利,只看重于眼前的得失。
事实证明,长远地考量孩子的成长,比始终纠结于一时一事,其教育效果要好得多,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因为我起初也是一个精英主义者,在引导教育孩子时,特别希望孩子在方方面面都要做到NO.1,时时处处都要走在最前面,其实人哪能做到这个样呢?且现实生活中成事的人,并非能力卓而不凡,身边的事例比比皆是,这样做也使孩子产生了困惑。为此,我进行了及时调整,坚持价值教育理念,注重孩子的长远发展,结果不仅轻重突出了,而且孩子明确了努力方向,所要强化的方面也得到了增强。
教育的好坏是自我鉴定的,在精英教育理念者眼里,那些上哈佛的学生才叫成功;在平民教育理念者的眼里,只要身体健康、思维活跃、行动力强的人,都是成功者;在价值教育理念者的眼里,只要你能为社会做点什么,无论大小与否,你就是成功者。所以,我秉持价值教育理念,努力使教育回归自然和本真。
从亲子教育到亲职教育
一谈到亲职教育,不免就想谈谈专家的问题,鄙人原在宣传部门工作,与文联上下互动多,联系也特别紧密,当他们出台文学艺术创作鼓励政策时,自己正策划创作这一事关亲职教育的书稿,因为要两名专家签名推荐后方可上报,我找到教育系统的朋友,叫他帮助联系两名专家,结果爽快地答应了,但专家看了我的申请表后,说我把“亲子”错写为“亲职”了,要求修改后送他们签字,我便告诉朋友,我所研究的课题就是亲职教育,朋友又把信息转告给专家,结果专家说要是亲职教育的话,他们就不敢签字了,语义是说我想标新立异,在亲子教育方面生造一些新词搞热闹,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听说过什么叫亲职教育。
其实,亲职教育也不是我所发明的,而是从欧美传入,在当下台湾流行的热门课题。我只是想就此进行一点实证研究而已,因为我在想,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可以提升教育孩子的水平。不过,这件事使我真正领悟了专家的气场是怎样形成的,头衔是怎么样打上去的。要用社会上炒得火辣的热词来讲,那真是“专家都是个传说,神马都是片浮云”。甚至有些专家,他们连讲真话的习惯都没有,更不要说在专业贡献上的成就了。所以,我很是欣赏经济学界的郎咸平,时评领域里的周立波,文化艺术圈内的巴金……他们才是肚子里面有真货、敢讲真话的思考者。
家兄是全省首次高考命题专家,其科研成果在教育界受到一致认同,特别是今年前四个月就有两篇学术作品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按道理可以请他帮助联系专家一二,后来想想学界专家已是如此现状,加之这种制度会抑制创新,因为其注重虚无的威权思想,即使找人签名成功了,可出来的课题也难以修成正果,到头来不是劳命伤财吗!于是索性放弃了课题申报,但我并没有放弃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加之兄长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也为我开展这一课题增添了信心、勇气和热情。
事实上,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都在反复思考这一问题,觉得亲职教育不仅值得研究,而且还应该从中发现一些东西,并努力为这一概念丰富内涵、提升价值。因为,亲职教育的发展,是现实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在独生子女的时代,不像过去教育长子会为教育老二提供借鉴,现在的父母都是从零开始、从一结束,真正是没有经验也得去做,有了经验又没人相传。所以说,除了实施好亲职教育外,强化亲职教育研究工作,还能为未来的年轻父母提供借鉴,于孩子成长和社会进步都不无裨益。
当我把研究课题确定下来后,不仅用心总结了俊杰的育儿经验,而且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教育思想。在教育孩子时,我绝不会轻易地判断对错,也不会胡乱地施以引导,而是注重相关知识的学习,注重在科学上下功夫,坚持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如孩子在生活中犯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父母们常常会觉得问题老大,并且会新账老账一起算,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于是,为了找到适应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我不得不诚恳地接受兄长等亲友的指点,同时经常向教育专家、身边朋友以及学校老师请教,有时候还会抽出时间去图书馆借阅育儿类的专业书籍。总之,我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延续,因此在教育引导的方法方式上,我多是力求朝专业方向发展,甚至想参与亲子教育的专业培训,因为我想成为亲子教育专业化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
走在亲职教育的道路上,我有徘徊、有期待、有惆怅,也有喜悦、有幸福、有希翼,那是超越了父爱的职业情怀,那也是至真父爱浓缩后的完美呈现。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无时无刻不在有形与无形之间游历。
从知识教育到思想教育
从知识教育到思想教育,这是一个哲学的辩证问题,对知识的弱化就无以为思想,对思想的弱化知识又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知识的高度最终要以思想的高度来决定,所以知识与思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换句话来讲,其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知识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而思想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因此说,我是极力倡导教育走向未来,要不遗余力地向高级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