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怖武器:生化武器与核武器
11759200000003

第3章 杀人瘟疫——生化武器概论(2)

1874年,由俄国沙皇发起的,有欧洲所有重要国家参加的布鲁塞尔会议上,第一次对禁止使用化学武器进行了讨论。在会议发表的宣言中指出“禁止使用毒质或含有毒质的兵器。”

在1899年召开的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上,对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又进行了专门讨论,并发表了《禁止使用专门用于散布窒息性或有毒气体的投射物的宣言》。

在第二次海牙会议上,经过协商,又在陆战法规中增加了一个附件,其中第23条规定:“禁止使用毒物或施毒武器。”

从总体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对禁止使用化学武器表现了强烈愿望和关注,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公约,这些宣言还只能算作化学军备控制的早期尝试,它虽然对以后的化学武器裁军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它对当时各国生产、储备和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没有起到限制作用。

由于化学武器的巨大军事使用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都积极地生产和储存化学武器。战争中作战双方都把化学武器作为重要的作战手段,据统计,一战中参战国共准备了19万吨毒剂,使用于战场的就达11万吨,遭到化学武器伤害的达130万余人,产生化学武器恐惧症而失去战斗力的伤员就达260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充分显示了化学武器的大规模杀伤性和残酷性,引起了公众的强烈谴责,要求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国家都希望能制定一个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国际公约。

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赢得战争胜利的英、法、美等国家为了防止战败国德国东山再起,在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规定:“禁止德国制造、试验和储存化学武器。”由于这一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所以它的作用极其有限。一战后,美、英、法、日本、德、意大利都在积极扩大各自的化学武器生产和储备。因此,国际社会意识到,在今后的战争中,可能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必须制定一个对世界各国都起作用的禁止使用化学武器公约。

从1920年开始,当时的国际联盟每年的裁军会议都把禁止使用化学武器作为讨论的议题。经过5年的谈判,终于于1925年6月17日,由38个国家在日内瓦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也被人们称作《日内瓦议定书》。其主要内容包括:“禁止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有毒或其他气体,以及一切类似的方法。”

1978年,联合国决定把化学武器裁军列为多边谈判的紧迫任务,并于1980年成立了特设小组,具体研究化学武器公约的内容和谈判中应解决的问题。由于当时美苏在核查问题上争论不休,谈判进展缓慢。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接受了关于核查的立场,为公约的签订带来了转机,特别是苏联的解体和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对多国部队的化学战威胁,促使美、俄化学战政策的转变,美、俄把防止化学武器扩散作为考虑的主要问题。

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布什于1991年5月13日发表了一项声明,声称为表示美国对禁止化学武器的责任,美国将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之日,正式宣布不以任何理由对任何国家使用化学武器;美国还将在公约生效后10年内无条件地销毁它储存的一切化学武器。他建议所有其他国家也都这样做。这一声明标志着美国化学战政策的重大转变。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化学战政策的核心是化学威慑,即保持强大的化学战攻防能力,以使敌人不敢发动化学攻击。而一旦敌方使用了化学武器,就会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化学反击。

三、禁止化学武器的努力

在各国人民一致的反对声中,各国开始了禁止化学武器方面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新毒剂;二是改进化学武器的使用方法和工具。在新毒剂方面,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发展第三代战剂——生化毒剂。化学毒剂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两次质的飞跃。一次是从现成的工业品氯气、光气等发展到专用毒剂——芥子气。芥子气不同的毒理作用,使刚刚完善起来的防毒面具无法防护,从而打破了一度形成的攻防平衡。但由于芥子气毒性较低,综合性能与光气等同属一个档次,所以习惯上把它们称为第一代毒剂。毒剂的第二个飞跃是三四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有机磷神经性毒剂,习惯上称它们为第二代毒剂。生化毒剂有可能发展为第三代毒剂。这类毒剂毒性极高,它要求比目前最毒的有机磷毒剂的毒性高出30~300倍,要能够在战场浓度下吸一口气即可致死,使敌方来不及戴上面具就能造成伤亡。这类毒剂将更适合使用的要求,能通过多种途径中毒,特别是要能够通过皮肤渗透中毒,最好还能克服现有的防护器材而发挥作用。这类毒剂还应该是难防难治,现有的抗毒药和解毒药就难以起到防治作用。此外,新毒剂将有较强的隐蔽性,公约很难限制其发展。它便于军民结合,能同时具有和平用途,或其生产原料及工艺能与一般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农药工业等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随时大规模生产以满足化学战需要,又有利于躲避国际核查。

至今,美国研究了二元沙林、二元VX和二元中等挥发性毒剂的二元化学弹药。前苏联时期也秘密研究了比VX毒性强5~10倍的二元神经性毒剂“诺未曲克”。目前,对二元化的概念有了新的拓展。与美国传统的二元概念不同,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提出的二元毒剂的概念意义更广泛,其二组分可以是无毒的,也可以是有毒的,生成一种或两种性质不同而又在中毒途径上相互补充的毒剂。例如用二氯碳亚胺甲氟膦酸酯与异丙醇两种物质作为前体组分,这两种组分反应能生成沙林和光气肟两种毒剂,既可通过呼吸道中毒(沙林),又能快速通过皮肤中毒(光气肟)。尽管它只是一种尝试,不一定理想,但是这代表了一种新的动向。为避开公约的限制,寻找出更适合于现时要求的二元毒剂开辟了新途径。

后来,人们对二元化又有了新的设想,有可能发展出二元毒剂的新概念——前体毒剂。即一些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生物转化生成毒剂。这种转化可以是在某些酶的参与下进行的,这种情况称作为“致死合成”;也可以在没有酶的参与下进行。它与传统的二元毒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是无毒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才转化成毒剂。而不同之处则在于由前体毒剂生成毒剂的反应不是在弹药中进行,而是在人体内进行。而且它一般不是合成反应,而是分解反应。如果这种设想得以实现,则它既可保留传统二元化学武器的各种优点,又可以避免缺点。特别是它不需要复杂的弹药结构。因此,它完全有可能成为国外发展二元化学武器的又一种新方向、新选择。

在改进化学武器的使用上,国外仍将十分重视分散技术的研究,特别是毒剂的微胶囊化,以充分提高毒剂的使用效果,在使用方法和技术上进一步研究更实用的毒剂混合使用配方,以加大化学武器的杀伤威力。在化学武器投掷系统的研制方面,目前已经达到通用化、系列化,即几乎可以用一切现有的常规武器来发射化学弹药,如大炮、火箭、飞机投射系统等。

今后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并向密集化、远程化和精确化方向发展。发射速度极快的多管火箭炮将更加受到重视,因为它能造成大面积杀伤浓度。

目前美俄都配备有为专供这类武器发射的化学火箭弹。另外,由于现代高技术战争作战方式的变革,出现了机动频繁、攻防转换极快的“非线式作战”,化学武器的战场使用遇到了许多困难,而袭击敌人纵深地区的战略目标(如机场、交通枢纽、核设施、后勤补给基地和指挥通讯中心等)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一些远程的和精确制导的化学武器投射系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美国正在研制空对地化学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在美军的二元化学弹药研制计划中就包括5种化学导弹。

还有报道说,前苏联曾试验过一种用喷洒毒剂重返大气层的飞行物。这种飞行物具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可以把装载的各种化学毒剂带到遥远的目标上空,然后靠由于大气层引起的弹头翻滚作用,使毒剂得到广泛的分散。可以预见,这种技术在不远的将来很有可能得到实际应用。

四、新时期生化防护技术展望

第一,加强防化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由于化学生物武器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作为遏制和对抗生化战威胁重要手段的防化技术,仍将在高技术战争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公约》生效后,各国仍将毫无例外地继续保持和发展防化技术保障能力。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高级官员沃尔特·斯洛科姆说:“在《公约》生效后,美国国防部的化学生物防护计划绝不会缩减……美国武装力量在化学战条件下作战时仍将继续保持世界上最优良的防化装备和准备”。瑞典国防部长安德尔斯·布约克说:“在全部化学武器完全销毁以前,充分的防护能力将是防止化学战的最有效措施。而近来的信息表明,美、英、法及某些欧洲国家已陆续采取调整编制体制、强化科研实力、增加财政支持等一系列旨在加强化生防护能力的新举措。经验证明,现代防化技术,将使化学武器的获得、扩散和使用失去其应付的吸引力。”

第二,未来化学防护——“全谱防护”。

现代化学防护体系是建立在以神经性毒剂及糜烂性毒剂为主要防护对象的基础之上的,但由于高技术的发展和《公约》的生效,未来生化战剂的内涵和品种必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的化学防护也将面对由生物工程和现代化学技术产生的新类型毒物、毒素和人造毒素及新概念武器,这就对未来的防护技术提出了许多复杂的要求。同时,《公约》生效后,世界各国的化学战活动和准备必然由原来的半透明状态转向高度隐蔽,因此,化学防护由以某些具体的化学生物战剂为目标转向对付一个十分广泛而模糊的生化战剂体系。英国波士顿化学防护研究所所长皮尔逊教授提出了“全谱防护”概念,要求未来化学防护必须具有对经典化学战剂、经典生物战剂以及本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新化学生物战剂的全面防护能力。

第三,新世纪防化技术发展的重点及展望。

一是化生战剂微量检测及遥测技术。在化学侦察和化学核查中,微量检测和遥测技术是国外当今和未来重点发展的基本技术。新一代化生战剂侦检器材充分利用生物技术、质谱分析技术、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集声、光、电、物理、化学于一体,从点测到面测,从非遥测到遥测,从单品种毒剂到多品种毒剂,从已知毒剂到未知毒剂,从小型到微型,快速响应的高度灵敏检测系统,以适应化学防护、履约核查和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

遥测技术已取得迅速进展,如美国已经装备的有M12被动红外化学战剂遥感报警装置,正在研制开发5种遥感报警器材,其中既有被动式,又有主动式,既有便携式,又有车载和机载式,反映出美国对远程遥测技术的重视。法国、芬兰等国也都研制和装备了遥测器材。

二是免疫技术。免疫技术在化学侦检和医疗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防化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对于生物源毒剂等生物物质的侦检、预防等具有重要价值。免疫化验法现已被定为临床化验室中的一种方法,并且正在快速进入工业、环保和军事领域。有许多免疫化验技术适合化验细菌、病毒、毒素和化学战剂。

三是吸附材料与吸附技术。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新型防护装备的研制对吸附材料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改进个人和集体防护器材中应用新的吸附技术和材料更为广泛,如美国集体防护器材已广泛应用变压吸附材料和技术,德国正在研制生产一种能自行消毒的透气式防护材料。

总之,全面禁止、彻底销毁化学武器是世界人民的愿望。但是,隐蔽的化学生物武器威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存在。世界各国都不会放松化、生防护的研究。从上述趋势看,21世纪的化、生防护将强调质量功能,注重有效抗衡,实战与威慑并重。将呈现软硬并进,攻防兼备;高低结合,新老搭配;数代并存,梯次更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