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读解电影——电影符号的表象与意指实践
117619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在这个年代,人人都在看电影,但电影不是人人都能看懂的……我们走进一个黑暗的人造洞穴,我们的目光聚焦在一面发光的幕布上,它把我们带入一种漂泊的冒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在想象与真实间徘徊,品味着悲伤与欢乐,体会着孤独与艰涩……直至伴随着清晰的乐曲,银幕上的阴影渐渐被冲淡,四周又是光明一片。我们一边向外走,一边谈论着影片的优点与不足,或者不发一语、内心体会着刚刚经历的光影世界。

看电影成为我们最熟悉的行为,然而确实我们应当全面地把握电影现象,布莱希特曾写道:“任何所谓惯常事物都应使你感到不安。”这句话不仅涉及人文科学,也应涉及电影科学。而在我们意识中的电影艺术和制片工业只能算是电影现象的表面部分。正如让·爱森斯坦所说:“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对电影的无知。”如果把他的话加以补充或压缩的话便是: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了解什么。一层薄膜把电影人与智人隔离开来,正如它把我们的生活与意识隔离开一样。探索电影,完全从人文视角来观察电影,这便是我研究的目的。如果这个目标显得过于宏大,那恰恰是因为对真理的需求本身显得雄心勃勃。

一直在想用最浅显的语言来表述对于“符号”的理解,想让不了解理论的人也可以找到熟悉的观点,于是有了这本书的出现,这是一本理论加实践的著作,如果你觉得理论过于艰涩,可以跳跃它直接进入到下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