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又是山花盛开时
1179900000020

第20章 避难匆忙

第20章 避难匆忙

东旭的一个人的知青点,也照常做完一天该做的事,拿出铭心录,记上一天中对云姐的印相,有些和原来想象中不一致的地方,东旭又做一些更新。而且要把新的认知再写上去……

对原来认象的浮浅,比如对云姐在她灵魂深处,存储着贵族身世理念,情感丰富,一位女教师让她久久不能忘怀。对父母的情怀非同一般,此乃东旭学而敬之!一九七一年腊月,他的这些笔录,从来不放在日记中。

东旭又随手打开日记,记上一天大事小情,合起日记本,又抓紧时间,做每天一百字软笔书法练习。今天话题已经结束,他又心急火燎的想知道,廖家接着又发生了哪些事?这两天把冉东旭急的不得了!

有两天下午和晚上,都没有来到过云姐身边,今晚饭后又情不自禁的,迈进云姐小屋。近阶段两人相处如同胞姐弟,进到屋里随便做些家务,彼此间那么默契,时间把两人生分打磨的比较光滑的多些……

短暂分离见面后,两人的又是相对一笑已成习惯,凤云说:“小弟,有两天晚上不来,姐真还想你今天晚上一定能来,咱今天该换主题了,你随便做点什么都可以的,千万别拘束。姐接着说廖家事,满足小弟精神需求。:“那是一九四零年冬季,大地还没来得及封冻时节。廖府小学堂,来一位陌生大汉,此人说话操一口山西口音,和华青山老师耳语几句,又做简单地互相问候以后,来人从怀中掏出一封机缝口信笺,封面写着廖方仁亲启。

华青山老师送走陌生人,来到爸爸书房。和爸爸交谈几句,随手拿出信笺交给爸爸。然后告别爸妈二人,又急忙回到教室,又约范虹云老师交谈重要事宜……

爸爸拆开老舅白坤涛的亲笔加急加密信涵,和妈妈小心翼翼地把信平放在桌上,同时仔细观看,只见上面写到:老姐、姐夫安好:今有一重要事,加急告知,你处廖府所在地,山清水秀,日本人也看好。日本人有一重要机关,准备近日设在你处。记住!是你现在看信这个院子、房子,还有整个村子!

日本人不单是看好豪华宅院,更重要的是所在位置,那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望二位快做决定,五日内火速撤离。

去城里最好,那里有现成的家宅,可是,不随您二位心愿的是,城里日本人多一些。去农村,最好到老舅李道正府上,那里虽偏僻!但那里除土匪扰民,但是那里是日本人不愿去的地方详情可去问华青山,舍去家产田园,保命吧!!!小弟白坤涛一九四零年冬月呈上。

爸爸妈妈看了两遍老舅的亲笔信,详情问华青山,问他什么?他到底是干什么的?老爸此刻有些诧疑。爸妈简直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怀疑自己的眼睛,可是,这信就放在眼前……

从记事时起,第一次看到爸爸如此愁楚不振,也没有见过这般没了主意,爸妈二人在书房转了几圈,最后,还是半信半疑的去了学堂。

我和长顺哥正在教室温习功课,华青山老师走到我身旁,范虹云老师也跟在身边,华老师拿出已写好的一幅诗说:“凤云同学,长顺同学,为师给你一件礼物,希望你们保留,日后是个纪念。”

华老师和范老师的留念,我保留至今。在我的生命中,这两张纸是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我不能丢失的记忆,也是一种财富。“

云姐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小锦盒,打开盖,轻轻地拿出两张发黄的纸,是两张16K红色格线竖格信笺。上面的墨迹已班班点点地退色,但字迹秀美,刚劲有力。

云姐把两幅尊师的留念展开在炕桌上,和东旭姐弟俩,如痴如醉的欣赏着。华青山老师的大作是:国破山河碎,雏凤羽未丰。

幽人离巢去,游子何时归。

华夏哭此刻,恨泪如雨挥。

师生暂别离,他日赏芳菲。

范虹云给她的爱生小凤云,用同样的纸张,也留下一幅词作是:有谁知,为师别日书一纸。

曾记否,古屋寒窗共枕夜。

待到雨过云飞现彩虹,该是赏光时。

二位老师那天晚上神情既庄严,又有一种很难描绘的表情,在放学前,给学生讲了些似懂非懂的理论,并宣布放假十天,啥时间开课听通知……当华青山宣布完放假时,他的心已经碎了,他知道,这些新村的孩子,将面临着什么……

两位老师尚未离开教室,爸爸妈妈走了进来。华老师急迎上前说:“坤洁姐姐,和姐夫来教室,定有急事!”

爸爸说:“青山小弟,坤涛来信说,有不懂的地方找你问问,咱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顺便也问问青山小弟,华先生,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华老师表情很严肃,也很沮丧的说:“首先告诉你和坤洁姐,白坤涛是我上级领导。你家学堂是北方联络站,这个联络站从今天被彻底取消。我是干什么的今天说他也不重要了,还是姐夫自己去想吧!

我和范虹云今天必须撤回北京,你们家在三天内,必须离开此地,三天内有游击队阻止日本人进驻,三天后游击队撤走,据悉,最迟也不过半月。日本人会占领新村,这是块宝地,亘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可姐夫新村的选址可就有些欠思考了,记住!三天內必须撤离!

爸爸仰首对天长叹道:“天不灭朝,人灭我也!”

和妈妈一步一步走回客厅,召集廖家上下家人和家丁共八口一家人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