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又是山花盛开时
1179900000006

第6章 招婿风波1

第6章 招婿风波1

几度思亲归乡梦,夜里泪浸枕长湿。

少年离家方一载,寒舍爹娘盼子归。

知青在石园三队来了一年多了,刘凯和李笑颜已经回城并结了婚,邓晓智和邓晓慧也悄悄的回省城暗自进修声乐。知青点女生还有张彤和赵英多二人。

张彤小时候和冉家关系很好,应该是爱昧。是冉东旭母亲李静茹教授的干女儿,家里外面总是称呼东旭哥。从小到大,和冉东旭形影不离。知青点原来的五位女生中的四位,对冉东旭都有过好感,但有张彤隔着,谁也不能近前。

有一位比那几位都痴晴的赵英多,和张彤有时候用一些迂回战术,一年多来,冉东旭谁也不近,谁也不远。只是说:“事业有成才能考虑个人终身大事。”

但他心里想的并不是这回事,应该说是他没有遇到志同道合者。他酷爱文学,书法,可是他们一起来的这些小弟弟小妹妹,没有一位和他有一样嗜好者。整天伴在他身边的张彤,从来不喜欢文学,更不用说书法。

在上世纪末,冉东旭的嗜好,在他们同学中可能也找不到几个来。下乡来的时候,别的同学带的是食品,衣服多。冉东旭的背包里是五瓶墨汁,三盒大中小毛笔和纸张。

一年多的时日,冉东旭喜欢金山一家人。这一家除金之夏对文学书法不感兴趣外,马华和婆婆两人的闲余时间,还是深造书法的时间多。

马华没有底蕴,受婆婆熏陶,近阶段也入了迷,婆婆从六岁念书时起,每天最少二百字,天天坚持,掐指算算也有三十三年的功底了。

青年阶段在父母身边,长受指点,大文学家廖方仁文笔不错,三个闺女中就小女儿廖凤云遗传了父亲的基因。困难时期,没有纸张,她找两块玻璃,毛笔沾清水在玻璃上写,过去的二十年,她是用这种方法消磨时光与探索书法。

金山的楷书,狂草是远近出了名的,每年的春节前几天,都要去乾安村马支书家,给乡村们写一天的春联,石园村大队一半人家春联他包下了。

冉东旭是书法牵线,和金山一家交上朋友的。他比金山大两岁,金山,之夏也和集体户的知青一样,称他东旭哥。他比马华小两岁,马华叫他东旭哥他不舒服,不答应,最后他还是称马华为华姐。和凤云理所当然的叫金婶,但金婶在心里总是称他长顺哥,冉东旭和金家走的好像超常的近。凤云与东旭两人心里有着一种微妙的感应……

一年多,也难怪传言冉东旭看上金之夏了,后半年冉东旭几乎是有闲空就往金家跑。在生产队劳动也和金之夏在一起的时间多。别人也不知道是冉东旭主动找金之夏,还是金之夏爱上省城知青了。

他俩一在一起的时候,金山保证躲开,虽然冉东旭表面看着非常正派,但金之夏一见到冉东旭,连眼睛睫毛都笑的往上翘。

中秋节前,张彤看不了他俩那么近乎,吃醋回了省城。直率的冉东旭不知道自己错到那里,但明显看出张彤妹子是生他气才回城的,冉东旭二话没说,和佥山队长告了假,随后也就跟了回去。

冉东旭回城后,想尽一切办法说明他的內心世界,极力的给张彤解释清。张彤好歹算才消了气。跟着冉东旭又回到石园三队的知青点……

冉东旭回来后照样往金家跑,张彤这次是真生气了,把冉东旭叫到知青点的女生宿舍,让赵英多守着大门,张彤要真的摊牌。

张彤心平气和的说:“东旭哥,我知道我没有金之夏靓丽,漂亮,但我一辈子会对你好的,我的一切对于东旭哥是透明的,不算过分吧!咱年龄不算小了,真心希望东旭哥给小妹一个准确答复。”

冉东旭无可奈何,张彤紧逼,自己在心里说:“哪是那么回事啊,什么漂不漂亮的,和我有共同语言者,有共同爱好,有一个共同目标,缺鼻子少眼睛我都认可。可是怎说你能相信呢!金之夏和我冉东旭哪是一路人呢!

可你张彤就是妹子,记事就是妹子,谁听说哥哥娶妹子的,岂不是乱了天伦了吗?金之夏是漂亮,美丽动人,但我冉东旭从没动过心,一个初中生,妈妈案头,墙上,写的谁的诗文都不知道,和这样的人过一辈子,准不能老死,非憋死。“

冉东旭想到这时,和张彤说:“好妹妹,别闹了!你永远都是妹子,咱俩不可能做夫妻,永远都不能,我挣脱不了兄妹的情感,所以也没有那方面的激情。做兄妹心情永远快乐,做恋人会把哥哥羞臊死的!另外,你不用防着金之夏,我们俩不是一路人。”

张彤显露出一点自卑情绪,低下头,说:“东旭哥,你是不是觉得我张彤出身低贱,做工人的父亲不光彩?”

冉东旭有些激动,和张彤第一次发脾气,他站起身来,脸色非常难看说道:“彤彤!为什么这么想?父亲做什么是我们能主宰的吗?

父亲是高干,是国家领导人,那是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与咱有什么关系?

父亲是拾荒者,我们照样尊敬他,孝敬他,这是我们的责任,咱说咱自己的事,干什么非往别处想!

我永远是你的好哥哥,这也是历史赋予我的责任,难道我说的不够明白吗?“

张彤哭了,哭的很伤感,抽泣着说:“对不起,东旭哥,惹你生气了,妹妹说错了,希望哥哥宽宏,以后彤彤有生之年不再提及此事。”

冉东旭在彤彤面前二十年来,今天这是第一次带着情绪说话,也许是最后一次,说完自己也觉得过头,总是先笑后说事,今天也是被张彤提的问题逼得,没得选择最好的恰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