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又是山花盛开时
1179900000007

第7章 招婿风波2

第7章 招婿风波2

在知青点的老大哥冉东旭,被两个小妹妹张彤和赵英多关在女生宿舍里。两位女知看采取极端方法,要他说出准确回答。东旭在知青点女生宿舍,被张彤逼的,说话有些急燥,动了一点态度,让总是迁就忍让着妹妹张彤,接受不了,又给张彤道起歉来。

于是他又笑着说:“彤彤妹妹,请你原谅哥哥的态度,不过哥哥说的话不需要你原谅,你必须记住,还要深思,咱年龄真不小了都应择偶建立自己的家庭,我再告诉你一遍,哥哥没找到适合的目标,一旦发现就算她是残疾,只要思维和我想象中一致,我心甘情愿和她厮守一生!”

张彤抬起满脸泪花的头,更显露出忧伤的美,勉强一笑,说:“我一生有东旭做哥哥,早该足矣,贪婪驱使,自找精神负担,不过也好,有过今天对话,也让张彤关闭此门心思,好吧!东旭哥哥说得对,希望永远别抛弃兄妹情,你可以走了,东旭哥,真的!您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冉东旭离开女生宿舍前说:“好了,擦擦眼泪吧?二十三岁的大姑娘了,还像个孩子似的哭鼻子,让别人看到成何体统!”

冉东旭推门出去的时候,不知道门外有人监守。闯一拉门往外走去时,和赵英多撞个滿怀。弄的冉东旭很尴尬,不知所措。他稍稍调整一下情绪说:“多多,你怎么在这,你在这儿干什么?都听到什么了吗?为什么这样做?”

赵英多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们说什么她根本没有听到,冉东旭拉门出来她也不知道,並不是有意的撞个满怀,她依然微笑着,看着冉东旭说:“东旭,你别介意,是张彤来找我让我给她把这门,不许别人进来,你们说啥我也没听到,答应彤彤了?”

冉东旭不耐烦的说:“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我和张彤永远是兄妹,还用得着再细问吗?赵英多,你们俩今天太过分了!”

赵英多很难为情的说:“东旭哥,咱们俩个不是兄妹吧?可以处朋友吗?东旭,你不要急着答应我,我已经等一年多了,三天后可以给个准信,好吗?”

冉东旭和彤彤谈话的情绪还没有调整过来,又碰上个赵英多,让他怎么回答,三天?三年都没有可能的事,他俩的差距就更大了,赵英多文弱多娇女人味十足,但从来不摸书本,高中毕业,小学课本解不全。冉东旭总是怀疑,她的初,高中是怎么考上的,心里总是个谜。

但冉东旭还是心平气和地解释道:“多多,谁和我在一起生活都不会幸福的,因为我给不了她那么多,你们也知道,我一写起书法来,心里空无一人,哪怕在千军万马的军营,我一入状态如入无人的荒岛,时间长了都会烦的。

而且我的这种怪癖一年比一年重,所以说,我不想伤害任何人,更不想给她带来痛苦,那样做我心里不安。不用三天,我现在就告诉你,咱永远都是好朋友,等你结婚那天,我一定送份厚礼。“

赵英多表情很难看地说:“东旭哥,怎么会是这样?不过,我知道是这样我也就放心了。东旭,一年来你能察觉到,但是我没有勇气说出来,好了,我终于有了勇气把埋在心底的话说出来。我们俩人心里都轻松多了。”

冉东旭不解的问:“多多,你们俩是怎么了,为什么最近紧锣密鼓的穷追不舍?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赵英多反倒放得开地说出心里话,她很自然的说道:“都说你和金之夏要举行订婚仪式了,究竟有没有此事,我们谁也都没有个问处,这种办法也没有什么不妥,便捷准确,我们都是朋友吗!”

知青点的风波又这般平静下来,他们就这样平静的来往。心里都装着事,带着一种极大的压抑,又走过一个春夏秋冬。

秋末时节,冉东旭还是无所顾忌的往金家跑,其中内幕张彤摸得一清二楚,他们到一起在探讨古典文学和书法的精髓,赵英多和张彤也掺和几次,那种场合对她们是一种讽刺与讥笑。呆若木鸡的听着,一句话的出处也不知道,慢慢的二位退出角色,对冉东旭又恢复了以往的崇敬。

北方农村到大地封地的时候,也是青年男女自己或家人给张罗终身大事的季节,七零年冬天金之夏也有二十四芳年,金婶心里也是急。

一天早上马华收拾完家务,到婆婆这里说古论今的拐到金之夏的婚姻上。二十四岁的姑娘在城里不算大,在农村可就不好再等了。

再过两年容易变成圣女,金婶出个主意说:“小华,今晚东旭再来的时候你把闲人都领走,我和之夏在家,由我出面直接做媒,我总觉得他俩缺中间人沟通。我这位做母亲的做一回媒,也是名正言顺吗!”

马华想了想说:“妈妈,您老的这个想法,还真是个好主意!咱之夏的事不好再拖了。和她同龄的男女青年沒有几人单身的了哇!”

知青点的男生还有王健,王凯,东旭三人,陈邵中陈邵华也回省城多日王健王凯二位爱看小说,各自手里捧着《林海雪原》,《青青之歌》,床铺下面还有好多现代文学。

还有两位小女生,她们不参加队里劳动,专管做饭及室内卫生,闲下来听听收音机,接受再教育对她们俩就是一种煎熬,但对她们的老大哥,冉东旭来说,简直是上苍对他的恩賜.今生今世他接触到金婶的文学与书法,对他冉东旭,那可确实是天降奇缘。这是让冉东旭往金家跑的根源……

冉东旭在他日记的扉页上写的是“上山下乡,东旭是最大受益者,感谢毛主席!感谢党中央!”他的几本日记的扉页,写的都是这几句话。

晚饭后,冉东旭照常来到金婶家,金山,马华之夏都在。东旭坐了一会,话入主题,今天短评《红楼梦》,刚说上几句,马华说:“山子,扶我回去吧!我有点头晕。”

金山忙穿好鞋和外衣,东旭见状也想回走,金婶说:“东旭,你等一等,我和你有话说。”

待金山和马华走后,金婶清清嗓子说:“有几句话今天必须和你说出来,否则拖着也没有好处,咱相处两年多,也该是老熟人了,金婶今天也不绕弯子,你和之夏相处也有两年了,之夏对你的印象始终是那么好,假如你认为可以相处,今晚表个态,以后的事你们自己商量。”

金之夏一扫往日在队里的威风,假小子的绰号和眼前这文明素质高傲的美貌姑娘有点名不符实,她低着头两只手像多余似的无处藏掖,平常爱说爱唱的劲也不知哪里去了。

冉东旭听完金婶的话,心里七上八下的翻动着,他怕这一天,这一天终于来了,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金婶,之夏妹妹在各方面都好,再咱石园暂时还没有比她更好的姑娘。

恕我不能表态,我个人的追求目标遥远未定,今生东旭只能和书法文学结伴终身,原来的追求未改,不想在婚姻中绊住手脚,现在又是我人生坐标在低谷阶段,东旭无心顾及个人终身。“

没等冉东旭说完,金之夏双手捂脸跑出屋子,院子,直奔哥哥嫂嫂的静地。

待金之夏走后,冉东旭又想告辞。他知道,自己说出心里话,会伤害金家一家人,不说心里话,往后的日子更不好过。冉东旭能说出心里话,也是经过两年认真推敲这两种态度的后果,才认真的讲出来,并且也是实事求是,也知道说完的尴尬,所以起身又要回知青点,金婶又挽留,有话说,还有什么事呢?冉东旭心里装着十五吊桶,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