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球景观探奇
11808600000016

第16章 北美景观探奇(3)

马尾藻海又称萨加索(葡语葡萄果的意思)海,是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海,大致在北纬20毅~35毅、西经35毅~70毅,覆盖500~600万平方千米的水域。

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经过这片海域时,船队发现前方视野中出现大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他们惊喜地认为陆地近在咫尺了,可是当船队驶近时,才发现“绿色”原来是水中茂密生长的马尾藻。马尾藻海围绕着百慕大群岛,与大陆毫无瓜葛,所以它虽名为“海”,但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只能说是大西洋中一个特殊的水域。

马尾藻海上大量漂浮的植物马尾藻属于褐藻门、马尾藻科,是最大型的藻类,是唯一能在开阔水域上自主生长的藻类。这种植物并不生长在海岸岩石及附近地区,而是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大洋中,直接在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据调查,这一海域中共有8种马尾藻,其中有两种数量占绝对优势。以马尾藻为主,以及几十种以海藻为宿主的水生生物又形成了独特的马尾藻生物群落。马尾藻海的海水盐度和温度比较高,原因是远离大陆而且多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下,少雨而蒸发强;水温偏高则是因为受暖海流的影响,着名的湾流经马尾藻海北部向东推进,北赤道暖流则经马尾藻海南部向西部流去;上述海流的运动又使得马尾藻海水流缓慢地作顺时针方向转动。马尾藻海以一股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暖流为界,该暖流亦称湾流,起自佛罗里达海峡。在其紧靠北美东海岸的流程中,建立起涡旋环流,这就是形成马尾藻海区的一种环流。剩余的湾流作为北大西洋暖流的组成部分,继续横越北大西洋,在其最终消失于北冰洋海流中之前。紧靠不列颠群岛西侧流过。

马尾藻海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几乎是风平浪静的条件与清澄的暖水相结合。

为马尾藻植物维持了一种漂浮的生态环境,通过无数的小气囊使马尾藻浮在水面上。这种海藻提供了一个与潮间带更相似的环境,而不像在大洋的中部,马尾藻海供养了一系列动物,有些还是该区的特有种类。

当马尾藻海因其浮游生态环境而声名鹊起时,正是更为闻名的欧洲鳗鱼的一次不寻常的旅游的开始和结束。马尾藻海是鳗鱼的产卵区域,鳗鱼的生命循环是如此令人惊奇,以致在20世纪早期以前无人能理解。

在正常情况下,成年鳗鱼栖居在欧洲的淡水河流和湖泊中,它们可以在那里逗留好几年,觅食、生长、积储脂肪。当雄鳗鱼长至41厘米长、雌鳗鱼长至61厘米长以后,秋季产卵的强烈欲望就会来临。

它们的外表开始改变,颜色由黄变黑,眼睛也会增大。它们在夜间开始沿大小河流向下游动。返回大海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致万一它们找不到一条由水塘直接通向大海的道路,它们将从水中挣扎出来,穿过潮湿的草地,寻找一条可将其带到咸水中去的河流。一旦到达大海,鳗鱼大致沿着西南方向,在60米深处游动,直至到达大陆架的边缘,潜入427米左右深处。游程约花80天,距离约5630千米。当其到达马尾藻海时,它们潜入1220米左右的深处产卵,然后死亡。

卵孵化成纤小、透明、叶状的动物,与其双亲很不相像,直至19世纪末,人们仍弄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学名为叶鳗的幼鱼从海底浮升至213米左右的深处,赶上湾流的水流,被向东运移。这一返程旅游约花两年半的时间。

当其接近欧洲海岸时,它们开始变得像成年鳗鱼,尽管此时它们仍然是透明的。

有些鳗鱼游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甚至继续游到里海。另一些鳗鱼游经欧洲北岸,进入西欧的许多河口,更有甚者,游过卡特加特海峡,进入波罗的海。只有在其到达淡水几个月后,它们才真正开始觅食,颜色也变成常见的不透明的黄色。几年以后,强烈的欲望又导致这些动物,踏上其最后的、令人惊异的航程,在马尾藻海的深处,产下第二代的卵。

马尾藻海最明显的特征是透明度大,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清澈的海。一般来说,热带海域的海水透明度较高,达50米,而马尾藻海的透明度达66米,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处海洋有如此之高的透明度。所谓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至看不见的深度。

但是,在航海家们眼中,马尾藻海是海上荒漠和船只的坟墓。在这片空旷而死寂的海域,几乎捕捞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鱼类,海龟和偶尔出现的鲸鱼似乎是唯一的生命,此外就是那些单细胞的水藻。在众口流传的故事中,马尾藻海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陷阱,经过的船只会被带有魔力的海藻捕获,陷在海藻群中不得出,最终只剩下水手的累累白骨和船只的残骸。而百慕大三角作为这一海域上最着名的神秘地带,则将这些传说推向了极致。

在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尾藻海“诡异的宁静”和船只莫名被困的原因被找出来了。原来,这块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的椭圆形海域正处于四个大洋流的包围中。西面的湾流、北面的北大西洋暖流、东面的加纳利寒流和南面的北赤道暖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使马尾藻海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流动,这就是这里异乎寻常的原因。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会使古老的依赖风和洋流助动的船只在这片海域踟蹰不前。由此,马尾藻海盐分偏高、海水温暖、浮游生物众多的问题,也都纷纷迎刃而解。虽然马尾藻海中的海藻被证实了并非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却并未因此而消失。

世界上的海大多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都与大陆或其他陆地毗连。然而,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却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因此也没有明确的海沟划分界线。马尾藻海的位置大致位于北纬20毅~35毅、西经30毅~75毅,面积约有几百万平方千米,由墨西哥暖流、北赤道暖流和加那利寒流围绕而成。

马尾藻海,布满了绿色的无根水草——马尾藻,仿佛是一派草原风光。在海风和洋流的带动下,漂浮着的马尾藻犹如一条巨大的橄榄色地毯,一直向远处伸展。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个终年无风区。在蒸汽机发明以前,船只只得凭风而行。那个时候如果有船只贸然闯入这片海区,就会因缺乏航行动力而被活活困死。所以自古以来,马尾藻海就被看作是一个可怕的“魔海”。1492年8月3日早晨,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的一支船队,就在那里被马尾藻包围了。

他们在马尾藻海上航行了整整三个星期,才摆脱了危险。

马尾藻海远离江河河口,浮游生物很少,海水碧青湛蓝,透明度深达66.5米,个别海区可达72米。因此,马尾藻海又是世界上海水透明度最高的海。

马尾藻海中生活着许多独特的鱼类,如飞鱼、旗鱼、马林鱼、马尾藻鱼等。

它们大多以海藻为宿主,善于伪装、变色,打扮得同海藻相似。最奇特的要算马尾藻鱼了。它的色泽同马尾藻一样,眼睛也能变色,遇到“敌人”,能吞下大量海水,把身躯鼓得大大的,使“敌人”不敢轻易碰它。

鬼斧神工——石质化森林

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骑跨在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福科纳斯交会点上。受到西侧的加利福尼亚海岸山脉和东侧的落基山主山链的限制,这一沙漠之乡拥有许多特别壮观的景色。在福科纳斯的322千米的半径范围内,有不少于27个国家公园和纪念地,其中大部分都与沙漠有关。其中之一就是石化林国家公园。

区内大部分岩石都是在2.3亿年至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沉积的砂岩,当时的气候明显不同于今天的气候。大部分地区曾经是地势低下的沼泽化泛滥平原,生长着以针叶树为主的茂密森林,其中有些树高达61米。地质学家通过杂乱铺陈于该地的树干化石得出了上述结论。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树都生长在其倒下的地方,许多树原先长在南方的山丘上,后被风暴击倒后,又被紧随而至的湍急洪水冲到这里。雨水把砂和泥冲出山丘,而树则逐渐被淹埋于沼泽中。

在正常情况下,倒下的树木将会腐烂,但是,被沉积物迅速掩埋后,反而有助其防腐。多层火山灰与象征火山活动的沉积物混合在一起,从沉积物中渗滤出来的地下水溶解了某些矿物质,然后将二氧化硅矿物再淀积于树的细胞中,逐渐地取代木质。这样,树就被石化了——毫不夸张地说,变得像硬石一般。

由于沉积物不断堆积,它们就越埋越深,被原样地保存下来。最后,该地区又遭受一次浅海入侵,深厚的其他沉积物对沙和泥加压并使其硬化,直至变成砂岩和页岩。

接近中生代末期,大约7000万年前,西侧发生了较大的地质变动,东侧的洛基山脉开始形成。浅海的水逐渐排去,侵蚀力开始作用于显露的海底。以前几百万年间沉积的沉积岩被逐渐搬移,直到石化树重新出露地表。

今天,国家公园内的石化树得到保护,不使其成为收藏物。其颜色的变幅,取决于取代矿物的成分。碧玉产生一种不透明的砖红色,紫晶则为净紫色,玛瑙则五彩缤纷。有些树相当巨大,长达30米,虽然最大的树常分成可连接起来的几段出现,但是,要连接好也是一个大难题。

过去的沼泽条件与今天的干旱沙漠气候之间的反差提醒我们,地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颗情况在不断变化中的活行星。

在石化林地区内,有着许多沙漠景观突出的自然特点。彩色沙漠是地质特征上色彩最丰富的沙漠之一。它位于石化林和西北方的大峡谷之间,在犹他州的科罗拉多河上游,是虹桥、天生桥国家纪念地和阿切斯国家公园,河流在这里切穿岩石,侵蚀出巨大的拱顶。虹桥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拱顶,长82米,宽6.5米;而阿切斯国家公园里的兰德斯卡帕桥是最长的天然拱顶,长89米,宽1.8米,由此往西是不同凡响的布赖斯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