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球景观探奇
11808600000008

第8章 亚洲景观探奇(7)

“老头子,”涅俄普托勒摩斯回答说,“你劝我做的,正是我想做的!”说完,他挥剑砍下国王的头颅。希腊的普通战士杀人更为残酷。他们在王宫内发现了赫克托耳的小儿子阿斯提阿那克斯。他们从他母亲的怀里把他抢去,充满对赫克托耳及其家族的仇恨,把孩子从城楼上摔了下去。孩子的母亲朝着他们大声哭叫:“你们为什么不把我也推下去,或者把我扔进火堆里?自从阿喀琉斯杀死我的丈夫之后,我只是为了这个孩子才活着。请你们动手吧,结束我的生命吧!”可是他们都不听她的话,又冲到别处去了。

死神到处游荡,只是没有进入一所房子,那里住着特洛伊的老人安忒诺尔。

因为墨涅拉俄斯和奥德修斯作为使者来到特洛伊城时,曾经受过他的庇护,并受到热情的款待,所以丹内阿人没有杀死他,并让他保留所有的财产。

几天前,杰出的英雄埃涅阿斯还奋勇地在城墙上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可是,当他看到特洛伊城火光冲天,经过多时的拼杀仍然不能击退敌人时,他就好像一个历经风暴的勇敢的水手一样,因见大船快要沉没,便跳上一只小船,自求活命去了。他把年迈的父亲安喀塞斯背在背上,牵住儿子阿斯卡尼俄斯的手,匆忙逃了出去。孩子紧紧地靠在父亲身旁,几乎脚不沾地地跟着父亲跳过许多尸体。埃涅阿斯的母亲阿佛洛狄忒也紧紧跟随,保护她的儿子。一路上火焰避让,烟雾让道,丹内阿人射出的箭和投掷的矛都偏离目标落到地下。埃涅阿斯成了唯一带着老小逃出城市的人。

墨涅拉俄斯在不忠贞的妻子海伦的房前遇到得伊福玻斯,他是普里阿摩斯的儿子。自从赫克托耳死了以后,他成了家族和民族的重要支柱。帕里斯死后,海伦嫁给他为妻。他在晚宴后醉醺醺地听到阿特柔斯的儿子们杀来的消息,便跌跌撞撞地穿过宫殿的走廊,准备逃走。墨涅拉俄斯追上去,一枪刺入他的后背,“你就死在我妻子的门前吧!”墨涅拉俄斯吼道,声震如雷,“我多希望能亲手杀死帕里斯!任何罪人都不能从正义女神忒弥斯的手下逃脱!”

墨涅拉俄斯把尸体踢到一边,沿着宫殿的走廊走去,到处搜寻海伦,心里充满了对结发妻子海伦的矛盾感情。海伦由于害怕丈夫发怒而浑身发抖,她悄悄地躲在昏暗的角落里,过了好久才被丈夫墨涅拉俄斯发现。看到妻子就在眼前时,墨涅拉俄斯妒意大发,恨不得把她一剑砍死,但阿佛洛狄忒已经使她更加妩媚,美丽,并打落了他手里的宝剑,平息了他心里的怒气,唤起他心中的旧情。顿时,墨涅拉俄斯忘记了妻子的一切过错。突然,他听到身后亚各斯人的威严的喊乐声,他又感到羞愧,觉得不贞的海伦使他丧失了脸面。他又硬起心肠,捡起地上的宝剑,朝妻子一步步逼近。但是在心里,他还是不忍心杀死她。因此,当他的兄弟阿伽门农来到时,他体面地住了手。阿伽门农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兄弟,放下武器!你不能杀死自己的妻子。我们为了她受尽了苦难。在这件事上,比起帕里斯,她的罪过就轻多了。帕里斯破坏了宾主的法规,连猪狗都不如。他,他的家族,甚至他的人民都为此受到了惩罚,遭到了毁灭!”

墨涅拉俄斯听从了劝告,表面上装着不愿意的样子,心里却很高兴。后来,他与海伦一同回到斯巴达。墨涅拉俄斯死后,她被驱逐到罗德岛。

当大地上正在大肆屠杀时,天上的神只用乌云遮掩起来,悲叹特洛伊城的陷落。只有特洛伊人的死敌赫拉,以及阵亡的阿喀琉斯的母亲忒提斯心满意足地大声欢呼。但是,即使希望特洛伊失败的帕拉斯·雅典娜也忍不住淌下了眼泪,因为她看见埃阿斯竟然进入她的神庙,一把抓住她的女祭司卡珊德拉的头发,把她拖了出去。女神虽然没法援救她的敌人的女儿,可是她的双颊却因愤怒和羞愧而发烧。她的神像嘎嘎作响,使神庙下的地基都震动起来。她发誓要报复他,因为他犯了亵渎之罪。

大火,屠杀延续了很长时间。

熊熊的火柱直冲天空,宣告不幸的特洛伊城的毁灭。特洛伊城是古代小亚细亚西北地区的城市。位于今土耳其西北的希沙立克,处于联结欧亚的枢纽地带。又称作伊利奥斯、伊利昂(希腊语)或伊利姆(拉丁语)。《荷马史诗》中有关于希腊人与特洛伊人战争的故事。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1870年。考古学家将特洛伊城址的文化堆积分作9层。从最下层的第一层向上到第五层属青铜时代早期,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公元前1900或公元前1800年,有城堡、王宫等建筑,这时特洛伊已是小亚地区西北部的文化中心。第六层约为公元前1900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这时北方草原民族入主特洛伊,城墙坚固,城内有许多贵族住宅。这一时期的城市毁于地震。第七层约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100年,相当于特洛伊战争的年代,前期在文化上继承了第六层的传统,后期发生变化,居民可能来自欧洲。第六层和第七层均属于青铜时代中晚期。第七层和第八层之间,约400年间这里无人居住。最上面的第八层和第九层,分别属于希腊人居住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罗马统治时期。

现今于土耳其有一个名为特洛瓦的小镇位于特洛伊城遗址附近,而该市镇亦受惠于旅游业蓬勃而急速发展。土耳其官方亦将该遗址命名为“特洛伊”。

现时每年皆有数以万计游客到遗址参观旅游。他们多数由伊斯坦布尔乘搭公共汽车,或由恰纳卡莱省首府恰纳卡莱乘搭渡轮前往遗址。游客所见到的是一个被高度商业化的遗址,有着各种商店,广场及游乐设施。亦因为遗址的挖掘工作非常频繁,致使遗址已遭受一定程度破坏。有学者认为,此与遗址发现者海因里希·施里曼的发掘方法有一定关系。由于“特洛伊VII”时代的城市在较早期的层数,所以他拆毁了许多较后期及前期的建筑(包括所有“特洛伊II”时代的房屋墙壁),以求展现出“特洛伊VII”时代的城市风貌。同时,许多其他时代的遗址没有受到任何保护,致使有不少文物被掠走。

一望无际——勒拿河三角洲

勒拿河三角洲占据的地理区十分辽阔,它占地38073平方千米,庞大的河系分成150多条水道。尽管它是最大的永久性冻土区的三角洲水系,大量的泥沙有规律地顺流冲下来,沉积在三角洲地区,这就意味着三角洲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这远北地区,勒拿河一年中有6~8个月是结冰的,因此这不能为贸易运输广泛使用。但每年的5月~6月,上游来的融冰水使河水猛涨,形成俄语中的Paciiythlia,其字义上的解释是道路泥泞的季节,这个术语意味着完全无法通行。

勒拿河同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一起,都是西伯亚利中部向北流动的宏伟长河,勒拿河发源于贝加尔湖正北的山区,流经4393千米,进入拉普帖夫海和北冰洋。勒拿河是两个不同区域的分界。西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是浓密连绵的泰加林分布区,一片由云杉和松树组成的荒野,最多的是落叶松。

东部是雄伟的上扬斯克山、孙塔尔哈亚特山和切尔斯基山,生长着难以穿越的雪松林和松林,那里的冬天是除南极洲之外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从勒拿河源头沿河而下乘2小时的水上快艇可达80千米长的被称为“勒拿柱”的地区。这些垂直的石灰岩悬崖,阻断了连绵广袤的森林。岩柱高183米,被侵蚀成迷人的形状,类似于中世纪教堂的尖塔。继续顺流而下是下勒拿水电站,它靠河流巨大的水力发电。

勒拿河三角洲占据的地理区十分辽阔。

1985年,勒拿河三角洲的广阔地域被定义为乌斯基自然保护区。当时的苏维埃政府设置这一14323平方千米的区域用来保护29种哺乳动物、95种鸟类、723种植物,在这为数众多的名单上,有熊、狼、驯鹿、黑貂、西伯利亚鸡貂等,也是诸如贝维基天鹅和罗斯鸥等鸟类的繁殖地。

勒拿河三角洲保护区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是许多西伯利亚野生动物一个重要的避难所和生息地。

勒拿河周围的泰加带冬天十分严寒,意味着全年生活在此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需要特殊的适应能力,以对付零下的气温。像北极金翅雀和西伯利亚山雀等鸟类有非常浓密的羽毛,当天气变得十分寒冷时,它们蜷缩成一团以保护自身的能量。像赤狐、灰狼、黄鼠狼、貂、水貂、黑貂等哺乳动物发育了特别软、厚的皮毛。黑貂的皮毛特别精细,这些动物常因其皮毛而不幸遭人捕猎。另外一些动物,比如狼还学会了生活在雪下能保持暖空气的地方,而且整个冬天能继续以那些在冬季月份中还能生长的小植物和昆虫为食。

物产丰富——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大约形成于2500万年前。最早生活在湖边的居民是什么人,现在无从探究。后人只能从他们留下的壁画等物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湖岸的萨甘扎巴悬崖壁上刻着天鹅、鹿、狩猎台、跳舞的巫师等图画,这些图画在1881年被发现。另外,在湖岸上,沿着路边还建有许多石祭台。这些图画和祭台可能是早期居民的生活见证。

贝加尔湖最早出现在书面记载中是在公元前110年前,中国汉代的一个官员在其札记中称贝加尔湖为“北海”,这可能是贝加尔湖俄语名称的起源。关于贝加尔湖名称来源还有一种简单解释:土耳其族人称贝加尔湖为“富裕之湖”,土耳其族语“富裕之湖”逐渐演化成俄语的“贝加尔湖”。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突厥族库雷坎人从东方迁移至贝加尔湖边,他们在这里遇到了土着居民埃文基人(中国称鄂温克人)。埃文基人以捕鱼、采集野果和养鹿为生。13世纪,蒙古后裔布里亚特人也来到贝加尔湖地区。无论是突厥人还是布里亚特人都没能改变埃文基人的生活方式。三个世纪后,1643年,叶尼塞哥萨克库尔巴特·伊万诺夫来到贝加尔湖地区时,布里亚特人已经是贝加尔湖地区的“主人”了。

贝加尔湖中生活着鲨鱼、奥木尔鱼、海螺、贝加尔海豹等海洋生物,只有在靠近湖岸的地方,才生活着一般湖泊中常见的生物。在远离海洋的贝加尔湖中,这些海洋生物从何而来,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在西汉时期,“贝加尔湖”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名曰“北海”;在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贝加尔湖”是在鲜卑的控制范围之内,名亦曰“北海”;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贝加尔湖”改称为“于巳尼大水”;南北朝时期,“贝加尔湖”先被柔然控制,后又被突厥控制,名仍称为“于巳尼大水”;隋朝时期,“贝加尔湖”被东突厥控制,复改称“北海”;到了唐朝前期,“贝加尔湖”成为大唐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归关内道骨利干属,“贝加尔湖”也改称为“小海”;后东突厥(史称后突厥)复国,“贝加尔湖”复归突厥,后又归回鹘所辖,仍称“小海”;宋朝时期,“贝加尔湖”又划入蒙古帝国版图,属“岭北行省”;明朝时期,“贝加尔湖”

被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直到清朝时期,“贝加尔湖”才被沙俄控制(清朝后期“贝加尔湖”一度称为“柏海儿湖”)。2100多年前,汉武帝击败匈奴,然后派苏武出使匈奴以商谈和约。

汉江卫律的部将打算劫走匈奴旦靼单于的母亲,与苏武一道归汉。不料事情败露,苏武也受牵连,被单于流放到“北海”去牧羊。苏武在北海边艰难熬过19年,拒绝了匈奴的多次高官利诱,最后回到汉都长安。这就是流传千百年的“苏武牧羊”的佳话。

苏武牧羊的“北海”并非大海,而是今天的贝加尔湖。我国汉代称之为“柏海”,元代称之为“菊海”,18世纪初的《异域录》称之为“柏海儿湖”,《大清一统志》称为“白哈儿湖”。蒙古人称之为“达赖诺尔”,意为“圣海”,早期沙俄殖民者亦称之为“圣海”。

若想描述贝加尔湖,美好的景物遍地皆是。贝加尔湖约有2000万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第二古老的坦噶尼喀湖仅有200万年的历史)。它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水深1620米,比深达1435米的第二深水湖坦噶尼喀湖深185米。湖长635千米,相当于阿伯丁与伦敦之间的距离,最宽处为79千米,最窄处为25千米,湖泊岸线总长1995千米。

湖面面积31492平方千米,相当于比利时与荷兰两国面积之和,江水面积545452平方千米。尽管其湖面面积排名仅处于较低的第七位,但贝加尔湖的蓄水量达23000立方千米(几乎与美加边境的五大湖总水量一样多),相当于地球表面淡水总量的20%。

贝加尔湖有300多条河流补给,安加拉河是唯一的外流河,最后汇入叶尼塞河,注入比北极圈纬度更高的喀拉海。

贝加尔湖不仅提供了扣人心弦的美景,还供养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大量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已有记载的就有2600多种,令人惊讶的是其中960种动物和400种植物是贝加尔湖的特有种类。尽管湖泊很深,但湖水充分混合,部分原因是从411米深处涌上的热泉的作用。

湖泊拥有50多种鱼类,包括像狗鱼和河鲈等人们熟悉的鱼种。但近一半的鱼是杜文鱼和其他特有种类。两种胎生的贝加尔湖鱼通体透明,生活在约503米深处的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大多数鱼类生存于湖泊边缘浅水带。尽管深水区十分辽阔,但只有5种鱼成功栖息于该区:Omul(大马哈鱼的近亲)、黄鳍杜文鱼、长鳍杜文鱼以及两种胎生鱼。这5种鱼相当于贝加尔湖鱼总量的75%以上。

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无脊椎动物,包括大量分布在湖泊不同深度的Gammarids和虾那样的动物,有些生活在水中,另一些潜伏在湖底沉积物中。它们是许多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贝加尔湖中发现的最着名而又不可思议的动物无疑是贝加尔海豹。这是另一种特有种类,在湖中茁壮成长,现有7万多头海豹,捕食湖中丰富的鱼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