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大探秘
11811100000019

第19章 扑朔迷离——海洋之谜(1)

“空中航母”为何沉迷

1935年,美国海军齐柏林式飞艇“梅肯”号在加州海岸坠毁,这是航空史上一次独特试验的悲惨结局。“梅肯”号可搭载100人,经过专门培训的飞行员能够驾驶装载于齐柏林式飞艇上的小型侦察机飞行。“梅肯”号是有史以来建造的两艘“空中航母”之一,它们的命运殊途同归,都是尚未参加过任何战斗,便葬身于浩瀚的大海之中。

科学家揭开“空中航母”尘封历

2006年9月,在“梅肯”号坠入大西洋71年后,一个由海洋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梅肯”号最后的栖息地展开了第一次全面勘查。这艘“空中航母”葬身于蒙特利海湾海底300多米的深处,它的故事素来在军事历史学家和狂热的航空爱好者当中广为流传,并引起他们探秘的极大兴趣。过去数十年,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对最终揭开“空中航母”尘封已久的故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美国固特异公司开始建造“梅肯”号及其姊妹飞艇“阿克伦”号时,美国海军对这一项目寄予厚望。与充气式飞艇不同,“梅肯”号和“阿克伦”号的坚固外壳全部是用铝合金材料制造,里面有12个充满氦气的大隔间,从而让这个庞然大物可以在空中飘浮飞行。每艘齐柏林式飞艇长240米,可搭载5架“雀鹰”双翼单座战斗侦察机。通过一种特殊的“秋千”式飞机回收装置,飞行员可以在半空中将其释放和回收。尽管满员情况下总重达到200吨,但由于齐柏林式飞艇的8台推进装置由德国迈巴赫公司8台动力强劲的汽油发动机驱动,每小时的飞行速度仍达到129千米以上。

罗斯福亲自下令调查坠毁原因

美国海军齐柏林式飞艇项目相当短命。1933年4月4日,“阿克伦”号在新泽西海岸飞行时遭遇暴风,不幸坠入大海,艇上73名乘客丧生。大约两年后,即1935年2月12日,“梅肯”号就重蹈“阿克伦”号覆辙,葬身于太平洋。幸运的是,在“梅肯”号所搭载的83名乘客中,仅有2人死于坠毁事故。

两艘齐柏林式飞艇的坠毁灾难让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龙颜大怒”,他任命退休的斯坦福大学工程学教授威廉姆·杜兰德担任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重新评估海军的齐柏林式飞艇项目。杜兰德教授以前曾是海军官员、海洋工程师,于1915年首创斯坦福大学航空学课程,后来成为美国航空政策方面的权威。尽管杜兰德事故调查委员会最终的结论是,军方不应中途放弃这种技术,但罗斯福政府还是°然下令停止实施齐柏林式飞艇项目。

在“梅肯”号失事灾难发生后几天,美国海军就开始展开寻找飞艇残骸的行动。但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深海勘查所取得的进步才使这种搜寻工作在技术上可行。

20世纪80年代,在大批富有献身精神的历史学家、工程师的积极推动下,寻找“梅肯”号残骸的工作重新启动。这其中就包括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戴维·帕卡德在内的斯坦福大学校友。

“梅肯”号残骸组合图终完成

帕卡德先生可谓是美国硅谷的一代偶像,他还于1987年创建了加州蒙特利海湾水族研究所,利用装有摄像机的无人遥控潜水器探索深海海域。寻找“梅肯”号残骸便成了帕卡德的头号任务。

1989年,在帕卡德的资助下,蒙特利海湾水族研究所开始派出探险队寻找失事飞艇。加州蒙特利海湾水族研究所副所长格里奇指挥着一艘小艇航行了一天,帕卡德和其他人当时也在艇上。第二年,格里奇领导的一个海军探险队终于锁定“梅肯”号残骸的水下位置。那时,“梅肯”号已分裂成两段,在约420多米的海底深处。1991年,格里奇和同事利用无人遥控潜水器拍摄了残骸的录像,4架“雀鹰”战斗机、数台迈巴赫公发动机、受损窗户、椅子和其他碎片的照片被发送回去。

戴维·帕卡德于1996年病逝,在他逝世10年后,人们对“梅肯”号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弱。2006年9月17日,斯坦福大学工程师们登上蒙特利海湾水族研究所“西方飞鸟”号调查船,对加州附近“梅肯”号失事水域进行第一次详细的考古调查。为期5天的调查活动汇集了来自10个部门和机构的专家,包括蒙特利海湾国家海洋保护区、国家海洋大气局勘测办公室和美国海军。

经过艰苦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蒙特利海湾水族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收集了约1.4万张照片,粗略形成了“梅肯”号两段残骸的组合图,最终于9月完成了任务。在今后几个月,他们将会利用电脑把这些照片组合起来,并修正颜色,形成“梅肯”号失事残骸的详细图。

从威廉姆·杜兰德的齐柏林式飞艇时代到现代深海机器人技术和成像技术时代,斯坦福大学的航空学正好在70年里兜了一大圈,最后回到原地。研究人员说,这项任务无疑令人激动不已,因为它结合了各方面有趣的事情——先进的工程学、考古探索和历史。“梅肯”号是一个令人惊讶不已的概念,一艘令人赞叹不已的飞行器,期望它能再次在天空中飞翔。

海豚的智商奥秘

提起海豚,人们都听说它拥有超常的智慧和能力。在水族馆里,海豚能够按照训练师的指示,表演各种美妙的跳跃动作,似乎能了解人类所传递的信息,并采取行动,人们不禁惊叹这美丽的海洋动物如此聪明。那么,海豚的智慧和能力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呢?它们和人类之间的相互沟通有没有日益增进的可能呢?这里从海豚脑部的构造及生态特性入手,对它的智慧进行了一番探讨。

海豚智商难以测定

海豚能做出各种难度较高的杂技动作,显然是一种相当聪明的海中动物。

但是海豚实际上的智力情况如何呢?心理学上,“智力”一词大致包含三种意义:一是对于各种不同状况的适应能力;二是由过往经验获取教训的学习能力;三是利用语言或符号等象征性事物从事“抽象思考的能力”。

根据观察野生海豚的行为以及海豚表演杂技时与人类沟通的情形推测,海豚的适应及学习能力都很强;但目前尚无法证明海豚运用语言或符号进行抽象式的思考。不过即使没有科学上的确凿证据,也不能就此认为海豚没有抽象思考能力。

倘若海豚真的具有抽象思考能力,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运用这种能力的?而其程度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但现在想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容易,因为即使是人类所拥有的智慧,也还有许多未知之处。

虽然海豚与人一样都属于哺乳动物,但因生活的环境不同,相互接触的机会不多,故人类对海豚潜在能力的了解是很有限的。那么,人类究竟是采用何种方法来研究并探索海豚的智能呢?目前,大多数都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海豚解剖学上的特征,来推算海豚的潜在能力;二是实际观察野生海豚的行为,并从行为目的与功能方面着手,推测其智慧的高低。

脑部发达不逊于灵长类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海豚的脑部非常发达,不但大而且重。海豚大脑半球上的脑沟纵横交错,形成复杂的皱褶,大脑皮质每单位体积的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数目非常多,神经的分布也相当复杂。例如大西洋瓶鼻海豚的体重有250千克,而脑部重量约为1500克(这个值和成年男性的脑重1400克相近)脑重和体重的比值约为0.6,这个值虽然远低于人类的1.93,但却超过大猩猩或猴类等灵长类。

至于海豚大脑半球上由脑沟所形成的皱褶,根据研究显示,大西洋瓶鼻海豚的皱褶甚至比人类还多,而且更为复杂,它们的大脑皮质表面积为2500平方厘米,是人类的1.5倍。

海豚脑部神经细胞的密度与人类或黑猩猩的几乎没有差别。换句话说,海豚脑部神经细胞的数目,比人类或黑猩猩的还要多。因此,无论是从脑重量和体重的比,或是从大脑皮质的皱褶数目来看,大西洋瓶鼻海豚脑部的记忆容量,或是信息处理能力,均与灵长类不相上下。

尝试了解海豚的语言

由于海豚大脑的记忆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与灵长类动物不相上下,如果人类能与海豚相互沟通,就应该获得许多有关海洋动物的宝贵资料,并学习到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模式。与海豚一起潜水就会发现,海豚是相当“聒噪”的动物。根据录音调查记录显示,海豚使用频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声波的喊叫声进行“回音定位”,而人类的听觉范围介于16~20千赫,人类无法听到海豚回声定位所发出的超声波。因此,我们在水中听到的海豚叫声,可能是海豚同类间互通消息所使用的部分低频声音。

人类要与海豚沟通,先决条件是要了解海豚的语言,这就必须分析海豚发出的声音与行为的关联性。事实上只要有适当的录音设备就可能进行海豚声音分析。然而,声音与行为之间的关联却不容易掌握,目前人们还无法确切了解海豚发出的各种声音所包含的含义。

为使人类与海豚沟通,第二种方法是让海豚学习人类的语言,很多年前,美国海洋大学的专家们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开发海豚的智能的。目前海豚在专家的训练下,已经能从训练人员的手势中,学习并了解单字与复合语句的意义并能做出适当的反应,但尚无法达到能与人自由交换信息的境界。

不论是研究海豚声音与行为的关联性,还是教导海豚学习人类的语言,以目前的进展来说,距离人类与海豚互相了解、互相沟通的最终目标都还相当遥远。

海豚护幼奋不顾身

母海豚如果不幸小产,为了让没有行动能力的小海豚呼吸,它会拼命地用自己的吻部把小海豚推向水面,并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甚至停止觅食达两天之久。

据水族馆的人士说,一旦小海豚死去,母海豚会奋不顾身地设法让小海豚复生,但如果持续的时间太久情形严重时,连母海豚也可能因衰竭而死亡。所以,必须尽快将小海豚的尸体打捞起来,也许这样做会避免母豚过分伤心,使其恢复体力。不过工作人员要清除死亡的小海豚并非易事,母海豚会护着小海豚避开船只,与工作人员展开耐力比赛。

母海豚是否知道小海豚已经死亡?还是因为觉得小海豚可怜,而拼命想把小海豚推向水面?抑或只是出于一种动物的本能?也许海豚确实具有某些人类所无法了解的理性,详细情况目前尚不清楚。

海豚救援遇难同类

古代希腊曾经流传着海豚搭救溺水者的故事:有一次希腊着名的抒情诗人和音乐家阿莱昂参加由一位意大利富商举办的音乐大赛,结果赢得了巨额奖金。

他携带这笔财富乘船返回希腊科林斯,不料途中却引起船员们眼红,欲将他杀害。他临死之前要求再能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引来了一大群海豚,阿莱昂纵身跳入海中,海豚将他负在身上,游至安全的地方,阿莱昂因此脱险。这个故事说明,在古代人类与海豚之间的关系相当良好。那么海豚与海豚同类之间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1994年6月,研究人员在太平洋进行海豚生态调查时,曾观察到一条不幸被鱼叉击中而呈昏迷状态的海豚,在其附近,游来另一条海豚,并不断地把受伤的同类推向水面,它发出的声音,仿佛在唤醒处于昏迷状态的受伤海豚。

海豚能识别敌友

研究人员在调查野生海豚时发现,通常一开始海豚都不愿意靠近人,似乎意识到陌生物体的存在。但当察觉人类并无敌意后,海豚的戒备之心逐渐下降,甚至近到可伸手可及的距离,它们会一边动头部,一边观察人。只要其中的一条不经意地逐渐靠近人,其他的海豚也会慢慢地游过来。

意大利南部夏科湾附近,每天都有十多条大西洋瓶鼻海豚游向海滩。这些海豚对人类的骚扰似乎并不介意,而且已习惯人类用手给它们食物和鱼饵。因此,即使是野生海豚,若有适当的机会,也会与人类和睦相处。

然而,人类只有摆脱“万物之灵”的成见,置身于海豚的世界,才能发现与海豚的其他沟通方式。

令人费解的厄尔尼诺现象

20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70年代后,全球气候变得异常,世界各国灾情迭起。美国夏威夷地区遭受罕见的飓风袭击,秘鲁等地洪水泛滥;非洲大陆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在这一时期,我国也发生了类似的洪涝、干旱等异常气候,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损失。面对大自然给人类造成的种种灾害,人们开始思索,科学家们对50年的海洋和气象资料分析发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密切关系。肖特首先提出,厄尔尼诺是一股沿秘鲁沿岸南下的暖流,可一直侵入到南纬12°以南。它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现象。

厄尔尼诺的老家原在太平洋东部赤道海域,那里终年温暖。在某种情况下,该海域赤道逆流中的一部分海水,会沿厄瓜多尔海岸南下,穿过赤道,向南流动,这就是厄尔尼诺暖流。早些时候,这支海流并没有像太平洋的黑潮、大西洋的湾流那样引人注目。然而,在近40年来,历史上不多见的厄尔尼诺现象时有发生。1972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给许多沿海国家的经济,特别是渔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相隔10年之后的1982年,厄尔尼诺现象再度发生。

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全世界就有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达80多亿美元。澳大利亚共损失了近30亿美元,捕鱼王国秘鲁的捕鱼量骤减。我国则出现了南旱北涝的气候,粮食减产几十亿斤,连远离太平洋的非洲和欧洲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冲击。

厄尔尼诺现象的不断发生,引起沿海许多国家的重视特别是海洋和气象科学家,都把这一灾害性现象的研究课题放到首卷。在研究过程中,使科学家最伤脑筋的是,厄尔尼诺暖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人认为,它是赤道太平洋信风减弱,热带辐聚向南移动,越过赤道而形成的产物;也有学者说,它是大气压和风系的大幅度移动所致;还有科学认为,它是由于大气环流减弱的结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