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神秘事件,即使到了近代,我们还常能从传媒中听到——海上发现被遗弃的快艇,艇上有充足的食物、饮料。救生设备和无线通讯设施,但没了主人。查看的结果几乎成了定规:“一切正常,但人不知去向。”失事船上的海员,直到遇难前都在正常地工作,甚至连即将发生灾难的任何兆头都不曾察觉。
谁也说不清楚,在这些不幸的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人们相信,终有一天会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者真正祸手。人类相信自己的智慧有这个能力,超自然的力量终归会回到自然本身之中,历史就是答案。
神秘的海底铁塔
今天,即使在平静的海底也会遇上某种离奇古怪的事件——美国“爱尔塔宁”号海洋考察船上的研究人员在深海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奇异的海底“铁塔”。
1964年8月29日,“爱尔塔宁”号海洋考察船航行到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多千米处抛锚停泊,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考察作业。考察人员计划在这一海区将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到4500米深处,对这里的海底状况进行水下拍摄。为此,考察人员把一台特制的水下摄像机安装在一个圆柱形钢制保护壳内,用电缆线将其系在考察船上。
一天的考察结束了。当摄像技术员在暗室中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时,在一张胶片上意外发现了一个奇特古怪的东西,它跟其他胶片上拍摄的内容有着天壤之别。该胶片洗成照片后,清晰地显示出一个顶端呈针状的水下“铁塔”,从“铁塔”的中部还延伸出4排芯棒,芯棒与垂直的“铁塔”呈精确的90°角,每个芯棒的末端都带有一个白色小球——诸如此类的特征似乎使这个神秘的水下“铁塔”显得很像一部塔式电视发射天线。
研究人员借助电脑对这张水下神秘“铁塔”照片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这座水下“铁塔”是一种智能生物建造的。其实,它看上去,并非固定在海底周围环境的背景中。要知道,水下摄像机能拍到这一神奇的东西简直是天大的幸运,因为海底如此浩渺无垠,况且水下摄像机已输入电脑程序,它只有间隔固定的时间后才开机拍摄。
1964年12月4日,“爱尔塔宁”号完成了考察使命,驶入新西兰的奥克兰港后,将这张海底神秘“铁塔”照片拿给一名采访记者看。这名采访记者问随船海洋生物学家托马斯·霍普金斯:“这是什么东西?”霍普金斯回答说:“它当然不是海洋植物喽!在3500米深的海底根本见不到阳光,这意味着那里不可能有光合作用,更不可能有植物存活,有可能是一种奇特的珊瑚类生物。可是,过去我们无论是谁,都从未听说过这类生物。我们猜测这座神秘的海底“铁塔”是人建造的,倘若这样,会产生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人是以何种方式到达如此深的海底?从照片上看,这一海底“铁塔”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东西。
不久,新西兰UFO研究者们把这张照片的复制品寄给从事月球遥控探测器指令研究的美国着名航天工程师C.霍尼,请他对此做出解释。霍尼工程师凭借他多年的研究经验认为,这个神秘的水下“铁塔”是测量地球地震活动的传感器和信息转发器。而建造者并非别人,正是来自太空的外星人,他们借助安装在最深洋底的这一地震传感器和转发器能更及时更精确地将地震信息传送给他们的外星同胞。与此同时,还将其传送给世界各国的大地测量局。
如果霍尼工程师的这一推断正确,便会出现这样一种与事实不符的骗局:
当世界各国政府获得外星人的海底传感器传来的地震信息时,往往会否认其中有外星人参与的事实。那么,究竟是谁借助什么技术手段将这个水下“天线”
安装在这人迹罕至的深海洋底的呢?
海参揭秘
海参,是我国古人给它起的名字。“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此得名。
海参是生长在海洋底层岩石上或海藻间的一种棘皮动物,又名海黄瓜、沙噀。海参共有800多种,可供食用的仅有20多种。
海参品种因地而异,我国西沙群岛、海南岛盛产梅花参、乌元参等;福建、浙江出产肥皂参、光参;而北方海产唯有刺参,它是食用海参中较名贵的品种。
从水族馆观察活海参的外形,其相貌相当丑陋,它那细长圆状的躯体,肉多而肥厚,体表长满像肉刺似的东西,无怪乎人们形象地称它叫“海黄瓜”。
别看海参其貌不扬,生存历史却使人惊诧,它比原始鱼类的出现还早,在6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了。
经古生物学家对海参的骨片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它已成为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划分地层和研究古地质的一项重要依据,甚至成为侏罗纪的标准化石。
十几年前,我国古生物工作者在四川华蓥山和浙江长兴的二叠纪(距今2亿多年前)的地层中,都发掘到海参的骨片。
海参深居海底,不会游泳,只是用管足和肌肉的伸缩在海底蠕动爬行。
爬行速度相当缓慢,一小时走不了3米路程。
它生来没有眼睛,更没有震慑敌胆的锐利武器。
如此这般,亿万年来,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世界中,它们是如何繁衍至今而不绝灭的呢?
异乎寻常的休眠期
人们都知道,陆上的有些动物,如蛇、蝙蝠、青蛙、刺猬、熊等都有冬眠的习性。在寒冷的冬季里,水冷草枯,觅食困难,它们只好躲藏在各自的巢灾,靠体内的养分维持生存。海参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选择在食物丰盛的夏季休眠。
就拿刺参来说,当水温调至20益时,它便不声不响地转移到深海的岩礁暗处,潜藏石底,背面朝下。一睡就是三四个月,这期间不吃不动,整个身子萎缩变硬,待到秋后才苏醒过来恢复活动。奇怪的是,海参为什么要在夏季休眠呢?
海洋学家解释说,平日里,海参靠捕食小生物为生,而这些小生物对海水温度很敏感,海面水暖,它们则往上游,水冷则潜回海底。
入夏之后,海面暖和,这时生活在海里的小生物,纷纷到上层水域进行一年一度的繁殖,而栖身海底的海参没本事追随。迫于食物中断,只好藏匿石下休息保养。
特殊奇妙的护身术
面对危机四伏的海底环境和凶残狡诈的各种敌害,海参以特殊的斗争形式保护自己。
风起浪涌,会把附着不力的海参卷入危险境地。但海参能预测天气,当风暴即将来临之际,它就躲到石缝里藏匿起来,当渔民发觉海底不见海参时,就知道风暴即将来临便赶紧收网返航。
海参能像对虾一样,随着居处环境而变化体色。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参,为棕色或淡蓝色;而随居在海带、海草中的海参则为绿色。海参这种变化的体色,能有效地躲过天敌的伤害。
尽管如此,海参总免不了一些特殊的侵害,于是它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求生护身妙术。当阴险狡猾的海盘车、贪婪凶恶的大鲨鱼垂涎欲滴地偷袭过来时,警觉的海参迅速地把体腔内又黏又长的肠子、似树枝一样的水肺一股脑儿地喷射出来,让强敌饱餐一顿,而自身借助排脏的反冲力,逃得无影无踪。当然,没有内脏的空躯壳海参并不会死掉,大约经过50天时间,又会生出一副新内脏,以原有丑陋模样出现在海洋生物大家族之中。
海参除了有排脏迷敌的绝招外,还有像海星一样的“分身”功能。将海参断为数段,投放海里,经过3~8个月,每截又会长成完整的活参。
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以后每段又会长成新的个体。当渔民捕到海参时,若不及时加盐、矾加工,它便自溶成为一摊水。
耐人寻味的怪现象海参适应生态环境变化趋利避害的本领令人惊叹不已,但在它体内出现两种奇异现象又令人困惑不解。
海参与光鱼和谐共生。这种光鱼又称潜鱼,体型小而光滑,时常钻进海参的体腔内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
光鱼出入参体的动作既麻利又滑稽:先是用小脑袋探寻海参的肛门,接着把尾卷曲先插入,然后伸直身躯,再向后蠕动,一直到完全钻入寄生的体内为止。
有人发现,在一只海参的体内竟栖居7尾以上的光鱼。光鱼白天把参体当作舒适的寓所,夜里出来寻找一些小甲壳之类的动物充饥。
不幸的海参做了受寄主,非但得不到一点好处,反而使其内脏器官遭到损毁。尽管如此,但彼此和睦共处,从不分离。
凡是比较接近海岸的海参,几乎没有光鱼潜伏寄生,而栖息深海的海参,一般都有一尾或多尾光鱼隐伏体中。
几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海参的皮下储存一个小的纯铁球。小铁球的直径只有0.002毫米。至今也无法解释这个小铁球对海参有什么用处。据猜测这个小铁球可能是作为食物困难时的贮备,以备可以用其体内的纯铁球与贫铁食物进行组合。
弄清海参储存铁球以及与光鱼共生关系,对于揭开海参长生的奥秘无疑是有极其重要作用的。
龙虾为何能在海底生存
龙虾的外壳呈肉桂色,点缀着蓝黑和紫红色斑痕,生有一对长长的根部带刺的大螫,体长达50~75厘米。龙虾的甲壳很坚固,头部和胸部还有许多尖硬的刺棘,看起来好像是身披盔甲的武士。龙虾生活在海底岸礁的缝隙里,或者躲藏在海底的植物丛中。它们一生独居,只有繁殖时期才相互接触,雌虾抱卵以后,雌、雄虾又各奔东西。龙虾的生活极其神秘,许多古怪的习性像谜一样,叫人捉摸不透。
每逢初冬时节,在大西洋沿岸的某些浅水沙滩上会突然地爬满了龙虾。它们一反老死不相往来的常态,相互紧紧地挨在一起。日复一日,越聚越多。这些龙虾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它们为什么要在这些浅水滩上集合如此众多的同类?这些都是令人不解的谜。
不久,聚集在浅水滩上的龙虾们渐渐显得惊恐不安。凶猛的鱼类成群地袭击它们。许多龙虾就这样成了鱼儿的美餐。
鱼类的袭击过去了,可是龙虾的惊恐仍然与日俱增。它们忐忑不安,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终于,第二个灾难——冬天的第一号飓风来临了。海面上骤然起了变化,狂风卷着巨浪,铺天盖地而来。此时此刻,龙虾更是紧张万分。
风暴过去了,龙虾的秘密进军就要开始上路了。不知它们相互之间是怎样商量好的,也不知是谁给它们发出了命令,只见一只活泼的龙虾,选择了一个性急的伙伴,把自己长长的须角搭在它的背上,前足抓住它的身子,它们勾肩搭背地上路了。接着第三只龙虾搭住第二只走在后面。而后是第四只、第五只……后面龙虾的动作显得紧张、匆忙,因为领头的往往不等后面的伙伴做好准备就开始出发了。当它们一行经过别的龙虾居住地时,又有新的龙虾加入这个行列。就这样,一只抓一只,犹如一条锁链,越来越长。假如有两支队伍碰到一起,就会汇成一支新的更长的队伍。
那么,龙虾的队伍要往哪里进军呢?它们是保密的。龙虾们在离岸不远的浅水里集合完毕,往深海进发。越走水越深,直到人类达不到的深处。它们为什么要到那里去呢?它们在海底深渊里做了些什么?在漆黑的深海底它们是怎样辨别方向的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迄今仍是不为人们所知的自然之谜。
龙虾大军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它们迈着有节奏的步伐,不时地转动一对带柄的、玻璃珠似的双眼。这条一节一节地连在一起的钢盔铁甲的长龙,扭来扭去,活像一只海底多眼怪兽。
龙虾大军一昼夜能走12千米。偶然间,它们也作短暂的休息。开始,这支锁链般的队伍常常脱节,越走到后来,想脱离大军的龙虾越少。如果有开小差的,那会被强迫归队,这项工作是由走在最后的龙虾负责的。
平时,龙虾的胆子很小,可现在它们却无所畏惧了。遇到敌害,它们绕道而行;躲不过去,就以战斗相迎。遭到大鱼群袭击时,它们不是四处逃散,而是紧紧地蜷缩在一起,形成螺旋形的阵势。那密集的触角,坚硬的刺棘,直指来犯的敌害。不管敌害从正面还是从侧面进攻,它们都会随时调转方向,严阵以待,共同对敌。
龙虾大军就是这样,排除艰险,在海底走啊,走啊。领队的龙虾走累了,第二只龙虾就会取而代之。它们接连行进许多个昼夜,直到最后一只龙虾隐匿于海底深渊。那么,它们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吗?是否还有回归者呢?这一切也是无人知道的谜。
探秘深海平顶山
在神秘的深海世界里,颇令人迷惑不解的,要算是平顶山了。平顶山的顶巅,就像是被快刀削过似的那么平坦,它的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普森顿大学赫斯教授在美海军任舰长时,曾对太平洋的深度进行过一些探测,有一次发现了从夏威夷到马里亚纳群岛一带四五千米的深海海底,耸立着许多平顶的山峰。以后的进一步测量证实,这些顶巅平坦的山峰,顶巅的直径约有5海里,把周围的山脚计算在内,形成直径约9海里的高台。山腰最陡的地方倾斜约达32°,再往下形成缓坡,并呈现阶梯状,山顶约距海面2000米。这些情况是所有海底平顶山的共同特征。
这些深海平顶山,分布在除了太阳和星星以外就看不见其他任何目标的太平洋海底。在这里,由于它们的形状独特,便成了极为突出的海底航标。航行在这一带的船只,只要有一幅反映海底平顶山分布位置和水深情况的海图使用方位仪和声波测深仪,就可准确地测定出船位。就这样,深海平顶山为现代航海做出了贡献。
凡是存在深海平顶山的地方,一般都是良好的天然渔场。因为当深层水流冲击深海平顶山时,便产生一种上升水流,深海里的营养物质随着上升水流浮至浅层海面,海水中的营养物质一多,就会聚集起众多的浮游生物,从而吸引鱼群到这里来觅食,形成良好的渔场。
深海平顶山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正在探索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令人惊讶的是,在太平洋西部靠近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海底平顶山的山顶上,采集到了白垩纪的圆形鹅卵石,而在这座平顶山的山麓下,采集的却是火山岩岩石。其后不久,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彼得”号考察船,在北太平洋北部一座海底平顶山山麓,同时发现了光滑浑圆的鹅卵石和全身布满小孔的火山浮石。这一下使人们陷入了云里雾中,对深海平顶山的成因越发感到莫名其妙了。
因为这种圆形的鹅卵石,只有在海岸附近岩石不断受到海浪冲击才有可能形成。从常识来判断,深海海底是没有条件形成这种鹅卵石的。那么,深海平顶山上的这些鹅卵石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是一个关系到深海平顶山成因的问题。人们不免对此提出了种种假设。
有的说,深海平顶山是由接近海面的环形珊瑚礁下沉形成的;有的说,深海平顶山是太古时期的环形礁下沉,又被海沉积物填平其凹陷而形成的。可是这些假设对平顶山山顶和山麓的火山浮石,以及斜坡的阶梯状坡形这些不容忽视的重要特征,都未能给以科学的解释,因此无法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