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单身公害?!
11840800000022

第22章 痛并快乐着——我们的单身生活(3)

2002年年初,报上刊载了台湾发生跨海谋杀案的新闻报道:台湾某富商在美国置房产纳妾生子,妻子知道内情后大怒,乘飞机往美国寻访到妾的住屋,乘丈夫不在,用利刀刺死妾和丈夫与妾所生的孩子,然后偷偷飞回台湾。凶案最后被美国和台湾警方协力侦破,富商之妻被拘捕归案。故事的末尾有些出人意料,据说该富商对自己的这位心如蛇蝎的妻子生了恻隐之心,准备花大钱雇最好的律师替其辩罪。他为之辩解说:她(其妻)这么做是因为太爱这个家了,我能谅解她。

这个故事让人感想颇多,在这里我们想要说的是:现代社会之所以出现“******”的现象,除了离婚制度的不健全而外,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封建主义男权思想的延续,有了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男人希望过旧时代那种三妻四妾的生活,既然不为公开的法律制度所允许,那么就将这种非婚男女同居关系转为地下,如上述的富商将情妇移居到美国。这样一类人对离婚根本就不感兴趣,他们需要各种女人来满足他们的各项需要,例如,需要妻子为他守住家照料孩子,也需要另外的女人来满足他们性的需要以及情趣的需要,他们认为找一个固定的同居情妇(即“二奶”)比享受另外的性服务的花费要划算得多,当然也有人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子嗣需要。因为这些男人的需要,中国才出现了“******”。上述那一例凶案,对那个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的穷凶极恶的妻子,那位台湾富商公然表示同情,说明情妇和小儿因他而惨死的残酷事实并没有引起他的悲痛,这里已经不存在所谓感情这样的问题了,就连最起码的人性他都没有具备,由此可以看出少数企图回归一夫多妻制的中国男人暗藏着的卑劣心态——如此冷酷的现实按理说应该令“入侵”婚姻的单身女人齿冷,不过没有谁会因此而停止她们的“战争”。由此而引发的婚姻危机,作为主流社会支持的一方往往只是一味地对所谓“第三者”进行谴责,舆论指向受着陈腐的封建观念影响,是一种社会视觉群体性的失误。

3关于单身者的恋爱权:单身者,尤其单身的女人,有情感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同时也有走进婚姻和家庭的需要,这是单身者的权利之一,他们的选择范围极有可能是已婚的男人和女人,这也是他们的自由权之一,法律并没有规定单身者选择配偶一定要在非婚者中进行,谁都知道爱的发生是无法阻挡的,没有任何理由对人类的爱情作出限制。对于这一点来说,他们对于已经存在的低质量婚姻是有破坏性的,但是同时,他们也给社会带来新生的婚姻,就社会总体婚姻水准来说,解体所伴随的新生有助于社会个体婚姻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它将提高一个社会的总体婚姻满意度,进而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当然这只是我们的观点之一,凡事也不可一概而论,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可能都会有它的合理性或是不合理性,我们必须全方位地加以分析和了解,才有可能得出比较中肯的结论来。

4关于减少离婚的难度: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小离婚的难度,而不是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增加离婚的难度,当然,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强大的法律力度来保护被动离婚者得到相应的补偿。其实所谓“第三者”并不是特定的,相互争斗的情敌都可以视对方为第三者,婚姻神圣、从一而终的观念已经随着教会在欧洲的没落和封建家族在中国的崩溃而淡薄,某些人以婚姻为手段束缚配偶,维持已经破裂的家庭,实际上非常愚蠢。在自己无力挽救婚姻的情况下,企图依靠法律来挽救婚姻,惩罚情敌,果若如此,那么中国的婚姻制度就会面临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婚姻法以来的重大倒退。

婚姻的缔结以自愿为基础,那么婚姻的解除也应该以自愿为基础,只要有一方提出离婚,这个婚姻就没有继续保持下去的理由。我们的意思是,离婚应当以当事人的意愿为基础,至于离婚的种种具体原因不应当是法律追究的范围,应当允许无过错离婚,允许单方面意愿离婚,如果我们坚信婚姻的目的是幸福,那么只要其中有一方认为婚姻没有给他(她)带来幸福,他(她)就有权利提出离婚。如果离婚需要理由,这就是最大的理由,这也是最合理、最充足的理由。

结论:单身者对传统婚姻家庭产生的破坏性,虽然从人性的角度,这种破坏无可非议,但是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对主流群体的颠覆,暂时性地动摇了低质量婚姻家庭,动摇传统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稳定局面,给很多本来可以修补或者简单维持的家庭和婚姻带来一定的危害,这也是不容否认的现实,有必要引起社会的重视——重视不等于敌视——我们这样认为。

二、单身者的病态心理

某市单身女性J,31岁,大专文化,银行职员。与父母一起居住,住房为54平方米的两室一厅。J女士本有结婚意向,也结交过男性,但是多没有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渐渐变得古怪、暴躁、多疑,和母亲比较合得来,对父亲非常冷淡。经常找各种理由挑起家庭争端,拉拢母亲一起与父亲争执。于是家庭矛盾逐渐升级,最后她与母亲联合在一起坚决要将父亲从这个家里赶出去。闹得不可开交,亲友劝阻不住。因为父亲实在没有另外的住房,所以至今迟迟没有搬出,但是和母女俩吃住分开,同居一室,相互之间视若仇敌。她不仅是无缘无故地仇恨自己的父亲,也无缘无故地仇恨所有的男人,在单位从来不和男同事说话,对男人到家里的来访更是忌讳得不得了。另外她还有洁癖,来访者(无论男女)用过的拖鞋她要无数遍地清洗过后才敢用,甚至将来访者喝过水的玻璃杯子扔掉。

单身男性Y,53岁,大学本科文化,医生。38岁那年曾经与一女子有过婚姻关系,新婚之夜就拒绝和妻子同房,原因是心理恐惧,浑身发冷,出虚汗,完全不知所措。妻子耐心地等待了一年,希望他只是暂时性的心理问题,但是他的症状没有好转。经医生诊疗为“心因性异性恐惧征”,治疗无结果,终于离婚。至今十多年仍然单身。

单身女性R,49岁,中等文化,企业文员。结婚15年离异,离婚实质理由是因为没有子女,男方希望通过另外的婚姻来获得后代。R女士在年轻的时候因为长相漂亮而自我感觉不错,因为这一次婚姻的结果给了她一定的打击。在婚姻面临破裂期间,她患了严重的精神衰弱,经常歇斯底里地发作。离婚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略有好转。单身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结交男友,和男友建立或者是精神上的或者是肉体上的感情关系,并不断地更换异性伴侣,希望从异性那里获得对自己肯定的认识,而且希望不断地得到这种肯定,否则便感到非常不自信而造成病情复发。至今一人单独居住,但是生活中绝对离不开异性。有的时候一天要两到三个异性陪伴才感到满足,为此经常到舞厅等娱乐场所勾引男士回家同居。

单身男性N,50岁,大学本科文化,技术干部。有婚史,有一子。夫妻之间感情淡漠,后因此离婚。平时善于与异性交往,但是每每交往到一定的阶段便自觉停止,然后又开始寻找新的交往对象,开始新一轮情感追逐,不过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就是他从来不会和异性进行身体上的接触。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之中比较大胆而直接,非常主动,自我感觉良好,对异性的确没有过性的要求。现在,他发展到天天在家里收集垃圾,将垃圾桶里没用的东西收回来,他的两室一厅里长年累月地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邻居非常讨厌他,要他将垃圾清理掉,但是他就是不愿意,街道居委会多次强行清除,但是过一段时间他又将家里塞满了垃圾。

因单身生活而形成性格变异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单身者问题之一。世俗社会,主流文化对单身者的歧视,生活中的孤独已经缺乏必要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致使他们性格变异,或轻或重产生心理疾病。虽然单身者的心理问题,在其他已婚者身上也会表现出来,如过度的****求、恋物癖、异性恐惧征、忧郁征等,但是一旦这些疾病发生在单身者身上,由于他们缺乏亲人的照顾和安慰,常常会使这些疾病的表现得比一般人严重,而这些疾病在中国常常又不会被视为疾病,这些单身者常常面临得不到治疗的危险,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得病了,不会主动治疗,同时也没朋友提醒他们去治疗。所以,关于单身者性格怪诞的传说也就多了起来。不排斥某些单身者确实有心理问题,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年龄较大的单身者的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例如多疑、孤僻、忧郁等。

生理:人类的动物性机能需要性活动进行调节,医学论证,适当的性生活对促进人体健康平衡,调节人体内分泌有益处。没有性活动的单身生活可以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而内分泌失调是很多生理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的重要病源。例如,更年期单身女性因为内分泌的障碍会出现心悸、气促、头晕、全身无力、精神状况极差、脾气特别暴躁等病状,虽然婚内妇女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但是单身女性患病反应比较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愈缓慢,大多需要就医治疗,这和婚内妇女绝大多数有可能自行痊愈形成鲜明对照。

心理:长期禁欲,抑制了人的正常需求,给人造成心理上的极大伤害。抑制和发泄,是人生命本能正常活动的两种形式。其中任何一种形式都不可能取代另外一种形式,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纵欲过度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反之,禁欲过度,除了引起生理性疾患外,也会引起严重的心理性疾病,例如,情绪低落、沮丧、易怒、猜疑、烦躁、神经衰弱、对客观事件承受力低、与周围的环境很难相容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畸形。南京1997年所发生的碎尸案疑为单身男性所为。

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中国式的清教徒式禁欲主义氛围中,人们发泄****的渠道是非常狭窄稳定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市类似一座巨大的修道院,每一个人表面上都以纯洁内心、严格禁欲为正统,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暗中窥测别人的私生活,并以这种变态的窥测为自己性欲望发泄的第二渠道。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会形成一种集体式的禁欲人格,不仅自己禁欲,还要求别人禁欲,进而将窥测别人的隐私、监督别人禁欲当成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这是一种变相的性施虐人格,极端的好奇感和极端的厌恶感混杂在一起,从而形成心理变态。特别是单身的个体,在强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几乎没有发泄性欲望的机会,更容易导致这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事例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例如,巴尔扎克的《都尔的本堂神父》中狠毒妒忌的老处女,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数十年守寡的曹七巧,狄更斯的《孤星血泪》中那个一辈子都穿着白色婚纱的老太太“新娘”,仔细分析她们性格变态的原因,单身生活难脱其咎。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其惊心动魄之处往往过于文学作品,2002年初的台湾璩美凤“春宫”光碟案就是这种变态窥测狂的一次张狂表演,涉案主犯是受害者相交多年的挚友,一个心理变态的单身女人。

除了禁欲之外,社会主流对单身者的生活状况的蔑视也直接地影响到单身者的心理。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希望和别人一样走进婚姻,但是由于各种世俗或者人为的原因没能如愿。不能和社会主流融合使他们的自信心极大受挫,如果在这个时候他们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样有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例如,他们之中有的人谈性色变,但是又不断地追逐女人;有的人禁欲过度,结果产生对异性的恐惧。上例中的单身女人仇视父亲,就是由于长时间自我封闭对异性产生的心理性的厌恶,以致将对男人的仇视转嫁到父亲身上。

所有这些心理的、生理的、环境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常常造成单身者畸形行为和畸形心理。但是这些因素都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除了环境的因素之外还有个人的因素,也就是个人对外部环境的承受能力。

至于如何提高单身者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一、社会对他们的存在和生活应当表示宽容和理解,刚才我们已经反复地强调过了。二、单身者自己也应该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心理的调整和自我心理的完善。

关于这后一个问题我们有这么几点仅供参考的建议:一、事业心;二、淡泊心;三、牺牲精神;四、开放的意识,适当满足自己的欲望;五、加强身心修养。

在社会开放的大环境里,一个单身者需要与之斗争的并不是社会,而是单身者自己,是自己那种不能忍受孤单和寂寞的心态,那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枯燥单调的单身生活,数十年如一日的孤独一人的处境,必须建立良好的健康的心态来应付这一切。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的修养显得尤其重要,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作为一个单身者首先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和事业中克服孤独的感觉,从中寻求自我认同感。其次要关爱自然、关爱人类、关心环保、热爱动物、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广泛交友,结交异性伙伴,等等,以此避免自我身心的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