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单身公害?!
11840800000023

第23章 单身群体亚文化:准则和规范(1)

随着单身者对自身身份以及生活方式的逐渐自我认同,他们的活动逐渐地由地下到公开,他们的身份逐渐地从保密到张扬,渐渐地他们完成了社会性的群集,第三章我们已经研究了这种群集的有形形式——单身俱乐部,这一章我们要研究的是单身者群集的无形方面——单身文化。英国作家乔纳森在谈到单身群体之所以出现社会性群集时说:“由于朋友之间的感情疏远了,所以离婚者就致力于重建一个暂时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尝试性的人数众多的社会集团,创立一种现在开始接近确定的亚文化。”本章我们将从文化学视阈着手,研究单身亚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一股亚文化的思想潮流,它的来龙去脉,它的中外影响,它和主流文化的互动等特征。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秩序、有规则的世界。自由——从来都是有限度的,地球上的一切都处于这种秩序和规则的框架之内。没有规则和秩序的事物是无法延续自己的存在的,最多只能是昙花一现。城市单身群落也是如此。

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人类生活的规则有的是官方定的,有的是民间定的。所谓约定俗成,就是指来自民间由民众认可而普遍实行的规范和准则。真正打破一切,超然物外的人是没有的,超然物外是道家思想的一个幻象而已。单身者也不例外,只是作为一种亚文化圈,它所遵循的准则和规范大多来自民间社会的约定俗成,也即单身社会的默契,而不是来自官方和法律。

一、友谊和责任

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保护单身者权益的组织出现,中国单身群体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有组织的群体意识以及文化认同意识,他们之间结合得非常松散,而且目的方向千差万别,只有30%坚定不移的独身主义者,有60%的单身者无时无刻地不是在为建立一个家庭或者是重新建立一个家庭而竭尽全力,还有10%的单身者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进入婚姻。他们的目的和方向如此不一致,以至于被各种营利性的单身俱乐部牵制着、左右着,表现出互相之间的不信任、不认同。也就是说,中国的单身者亚文化只是一个朦胧的雏形的概念,尚不是一个已经完全成形的文化概念。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它自身的与生俱来的欠缺,单身者之间联系的松散性、疑虑性,甚至欺骗性也暴露了这个群体的弱点。这一点上他们不能和同性恋群体(如果不把它看成是单身者的群体的一部分)相比,同性恋者相互之间比较团结,非常明确自己必须争取的权益——即希望主流社会能够公开肯定他们的性取向和性活动,因为他们处于不公开的活动状况之中,社会处境更为压抑,所以同性恋者之间能够因为目的一致而组织成为一个较为隐秘的社会群体。但是单身群体就不同,自20世纪80年代离婚潮开始,中国单身者群体逐渐壮大,社会地位也逐渐变得优越,常常受到有关社会团体的关心和爱护,社会活动完全公开化,压力从这方面说已经减小,这使他们更看重个体自身的利益而不大注重整体生存境遇的改善。一个没有稳固群体观念的社会群体,也就没有统一的群体意识。相近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并不是单身者亚文化群体必然形成的条件。

不过,单身者之间情感的建立依然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相互之间长期交往产生的友谊或者是利益关系。有人排除利益,认为利益使人相互争斗,其实这是个误区,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共同奋斗之中有可能产生情感。单身群体,从表面上看来应该是有情感基础的,因为他们共同面对的强大的主流社会集团。主流社会里,单身群体的亚文化是遭受排斥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单身者和一个已婚者发生感情纠葛,绝大多数情况下主流社会的舆论会倾向于保护已婚者家庭,而将那个单身者视为“第三者”,而不管这之中真正的感情上的“第三者”是谁。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尽管单身者之间在单身俱乐部相处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信任、不认同,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们对调查者的回答常常又很一致,他们大多是站在那个单身者的立场上说话的。换而言之,他们互相之间存在着一种情感上的不自觉的战壕意识、和主流社会抵抗的意识、帮助和自己有同样命运的单身者的意识,这是单身者亚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情感的,只不过是深与浅的不同。在单身群体里有几种相交至深的情感,这情感不是来源于男女之间的性爱,而是来源于男人和女人之间或者是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友谊。这种情况发生在以性的意识为交往基础的单身群体中,情感不是因为性而是因为友谊。这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参加单身俱乐部活动的单身个体,很快就会组合一个个小型群体,来抵抗大型活动因为忽略个体而造成的形单影只感。单身者就是为了排除孤独而来,一个人躲在家里孤独是可以承受的,而身处群体性场合的孤独,那就让人很难承受了,所以单身俱乐部里的单身个体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小圈子,三五个一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阵地。这个小型群体里相互之间非常平等和团结,是一个利益和友谊相交融的小团体。

前几章提到过的小林就是这样结交了一批女朋友,每次来单身沙龙必定三五成群,几个单身女人在一起,热闹得像一台戏。坐在桌子旁边,即使没有男人也不觉得无趣。我们的调查对象小张,第三章我们曾经也提到过她,48岁,离过两次婚,准备独身,她说她交往了一群年龄比她轻的女伴,全部是离婚女人。单身者小王(见第三章),也有一群朋友,其中有几个是文化圈里的单身男人,他们聚在一起首先是因为先前就是朋友,都成为单身者之后去单身沙龙活动还可以谈谈文化圈内的话题,彼此觉得文化程度、思想意识相似,可以互相介绍异性朋友或者一起议论四周的芸芸众生。

单身者,他们之所以经常在一起,是因为可以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相互倾诉单身的情感孤独。她们一起上单身俱乐部,出现在哪儿总是没人敢轻视。这些单身者比较重视小团体组织,因为他们一般觉得自己比已婚者弱小,所以必须互相支撑。

这就是所谓大圈子里的小圈子。小圈子里单身者之间的感情一般比较深厚,只要不发生利益冲突,这里所说的利益冲突就是性,如果不发生男女之间的三角或者多角的恋爱关系(在同一个小圈子里面),小圈子的友谊是比较牢固的。他们经常是一人有难,众人帮忙,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很强。

单身俱乐部里单身者很容易结交同性的或者异性的朋友,人与人之间的熟识非常迅速——这完全得益于单身俱乐部的交友性质,人与人之间比较开放,容易亲近。而且,单身者之间很容易成为朋友,因为这样的友谊没有家庭和另外的家庭成员的从中干扰,没有家务琐事的牵累,生活状况的孤独和寂寞把人和人拉在了一起,所以这种纯友谊的感情可以保持很久。

记者小冰和证券公司的小敏就是这样认识的,她们经常在一间咖啡屋一待就是一个下午,小冰在那儿写稿,小敏在那儿读小说。这样过了几个星期,有一天小敏偶尔抬头,恰巧小冰也抬头,无意之中两人的视线交流到了一处。两个女孩子有很多共同点,都喜欢时装、喜欢逛街、喜欢吃汉堡、喜欢喝咖啡。于是她们成为了朋友,一起有很多可谈的话题。在这间咖啡屋里她们又认识了医生小良和他的朋友小方。他们四人聚成了一个小群体,经常约在一块玩。约会的地点就不仅仅在咖啡馆,还有公园、游乐场、酒吧、饭馆,或者干脆是大排档。最近小冰和小敏合买了一个两室一厅,搬到一起住了。但是,她们不是同性恋者,只是想在这种居住关系之中体验同性间的友谊。在这种居住关系之中,她们觉得比较自由,不像和父亲、母亲住在一起,老是要听老人的唠叨,生活习惯还要相互妥协。

单身群落的整体性、组织性、忠诚性目前在中国社会尚不太明显,虽然他们经常有规律地聚会,相互之间见了面会彬彬有礼,有互相认同感。但并不像其他的社会团体,有思想、有言论、有形式、有组织,例如,“保护动物者协会”、“女权运动组织”、“反种族歧视组织”、“禁烟行动组织”、“酷儿组织”等。比较来说,单身群体规模大、人数多,但情感淡、联络松散。当然除了我们在上面叙述了各种类型的友谊之外,他们之所以聚在一起,还是有一个整体的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就是——他们都想获得自己的性的满足或性的归宿感,心理的满足以及婚姻、爱情的需要。因为这个大方向,他们才能够比较经常地参加单身群体的活动,在群体里面保持一种恰当的关系。但是,只要脱离这个环境,他们彼此之间(其中已经建立了小团体圈子的除外)就和陌生人一样,因为他们都希望尽快地和身外那个主流社会相融合。

这个群体内部很少提到责任,参加这个群体的单身个体本来就是为了逃避传统责任而来的。他们希望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可以让他们暂时忘掉精神上的重负,例如工作,例如家庭(单亲家庭),例如世俗思想对单身生活的偏见,例如平时的孤独和寂寞。

在《男人:一本给女人看的书》中,有一段话将单身男人孤独的悲哀描述得很生动,特抄录如下:“在离婚之后。我意识到我过去所有的朋友都被我疏远了,我已没有一个可以与之说话的人了。我深感孤独。我开始到处和女人睡觉,只不过是想和某一个人在一起。在没有约会的夜晚,我便在酒吧周围荡来荡去。我总想有个什么人和我在一起,但是我从来没有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孤独就像无底洞,深不可测。”

美版电视剧《欲望城市》中的四个单身女人就是一个团结的小群体

这是离婚男人孤独的感觉。单身者汇集到单身群体里,希望得到群体的承认并有群体归属感。相当多的单身者希望在这里寻求伴侣,进入婚姻和家庭,相当多的单身者希望在这里找到至少是暂时的伙伴,即使没有异性伙伴,同性伙伴也可以,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之下,他们成为单身俱乐部的热情成员。“在群体和小组里,他学会把自己当一个平等人来对待,就如他学会服从指挥、遵守规则和法规一样。”不管是希望寻找理想的婚姻伴侣,还是在这里接触、寻找性伴侣,只要他们感到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就会产生对自己所在的单身俱乐部的归属感,成为这些单身俱乐部的比较有责任感的会员,他们大多坚持长期积极地参加活动,听从工作人员和主持人的全场安排,有的还积极地引荐自己的朋友来参加,他们很认真地和俱乐部推荐和安排的交往对象见面,认真地相互了解,尊重每一个单身者的隐私、尊严,不管满意或是不满意,他们都会礼貌而文雅地完成这个相互认识和交往的程序。

在单身者群体性活动中,参加者大多数是有责任感的。他们感到所面对的是和自己一样的单身者,他们感到有这样的交往机会是不容易的,即使不会成为爱侣,至少也可以成为朋友,这是他们大多数人的心态。尽管中国近30年来已经开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在公共场所向人求爱还是没有很多人能够理解的,如果一个单身者在百货公司、公共汽车站、地铁站、马路旁边、公园、广场这样一些地方寻找伴侣,他的成功率是不会太高的。类似的浪漫情节一般都出现在电影、电视里,没人期望会在生活中有这样的奇遇。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不适应在公共场合进行。所以中国单身男女之间的交往也就比西方显得困难。正因为如此,单身者对这单身俱乐部组织的公开社交活动很珍惜。也就是说,他们对这个有共同语言的团体很珍惜。

因为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在单身群体活动之中,一般组织纪律比较好,人与人之间亲切、和蔼、热情,不会横眉冷对,很少有一般娱乐场所那种争吵和斗殴,也很少一般娱乐场所陌生人之间的防范、拒绝和冷漠。这也是单身者在群体场合的责任感使然。

二、爱与性的游戏

1游戏的精神:“游戏”这个词原本指孩子的玩乐活动,曾几何时这个词语搬到成人的字典里来了?

《勇敢者游戏》——2000年的一部好莱坞电影,掷骰子走跳棋,成人儿童一起玩,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西方人最先把这个单词搬进了成人的世界,于是我们经历的所有事件几乎都可以称为“游戏”,只要参与就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就输。

从某种意义上说,单身群落中友谊和责任自然重要,但是游戏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后者常常是来这儿的多数人的目的,即使是迫切地需要婚姻的人,他们都不排除在脱离单身者行列之前能够经历几次游戏——单身群体的爱与性的游戏——这才是这个群体和主流社会最根本、最重要的区别。

这不是说身处婚姻和家庭的人就不会有游戏的经历和意愿,但是游戏在本质上和已婚者的生活选择是冲突的,婚姻和家庭内的男女在进行这类的游戏必须更为审慎,心理负担也更沉重,感觉到的社会压力比单身者更大。而单身群体之中的单身者,在爱和性方面比起有婚姻家庭的人要自由得多,也自主得多。他们的身体在大多数情形下是属于自己的,而没有被一个法定的配偶独占着,他们的意志在大多数情形下也是属于自己的,这使他们更能用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现代社会有很多人主动选择单身,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一点。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他们希望能够享受更加宽泛的在性爱以及友谊、生活方式的选择上的自由。

2“成人游戏”:性爱是必须由男女双方来共同参与的行为,既然是双方的参与,就不可能由谁说了算,于是这超过“一个”参加者的活动在某些人那里就成了人和人之间的“游戏”,因为这样的游戏在成人之间进行,所以它还有一个更暧昧的名字“成人游戏”。这是******思潮的产物,为正统的伦理学家所不齿。单身群落中,有爱情也有友情也有性爱,这三者几乎同样重要。****的游戏、性爱的游戏,这是单身群落文化的重要要素。传统观念中,爱与性结合在一起,在更传统的观念中,没有爱的位置,而性是与责任和义务结合在一起的。总而言之,人类的爱欲Eros和人类的****Eroticism的关系总是很尴尬。弗洛伊德说:“我们所说的性本能力比多,相当于诗人和哲学家眼中的那种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的爱的本能。”这大抵是弗洛伊德为了世人接受泛性学而向其时代的社会背景做的退让。经过了现代文明浸染的人们,对于爱欲、****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人们都知道爱欲和****是人类的天然本能,希望获得爱欲以及****的最高享受并非不道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