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内科临床诊治
11842000000015

第15章 呼吸系统病证(3)

痰饮是指水液在体内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其中,饮留胃肠者为痰饮(狭义),饮留胁下者为悬饮,饮溢四肢肌肤者为溢饮,饮停胸肺者为支饮。西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扩张、胃肠功能紊乱、幽门梗阻、肾炎水肿等疾病的某一阶段具有相应临床表现者,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论治。

二、临床表现

痰饮病多是久病宿根,反复发作,有脾肾阳虚,痰饮壅盛的本虚标实证。根据饮留部位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症状。饮停胸胁的悬饮以咳唾引胸胁疼痛为主症;饮留胸膈的支饮以咳逆倚息不得卧为主症;饮溢四肢的溢饮以肢体浮肿为主症;饮留肠胃的痰饮以胃肠中沥沥有声为主症。畏寒肢冷、胸背部恶寒,舌质胖嫩,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三、鉴别诊断

由于痰与饮干犯停滞部位不同,及体内阴阳二气偏盛偏衰,故临床表现相当复杂,可根据下列九条进行诊断。

痰病:(1)喘咳痰多,喉中痰鸣。(2)胸闷呕恶,眩晕心悸。(3)胸胁满闷,咽喉梗塞。(4)四肢麻木,关节漫肿、疼痛,或皮起包块。(5)眼周黑如烟灰色。(6)苔腻、脉滑。临床凡具备第一项或其他任何二项者,一般即可诊为痰病。

饮病:(1)胸满水肿,肠鸣食减。(2)咳逆。(3)舌白,脉弦。临床凡具备第一项与其他二项之一者,一般即可诊为饮病。

四、辨证论治

本病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即《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故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

1.痰饮

主症:形体消痩,胸脘胀满,纳呆呕吐,胃中振水音或肠鸣辘辘,便溏或背部寒冷,头昏目眩,心悸气短。舌苔白润,脉弦滑。

治法:温阳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茯苓20g,桂枝15g,白术12g,炙甘草6g,法半夏12g,生姜10g。水煎服。

若小便不利者,加猪苓15g,泽泻12g。脘部冷痛、背寒者,加干姜10g,吴茱萸9g,肉桂6g。饮郁化热者,可改用已椒苈黄丸(张仲景《金匮要略》)。

2.悬饮

主症:病侧胁间胀满刺痛,转侧及咳唾尤甚,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法:宣利逐饮。

方药:柴枳半夏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柴胡12g,黄芩10g,枳实12g,法半夏12g,瓜蒌仁10g,桔梗12g,赤芍12g,葶苈子15g,桑白皮12g,白芥子10g,茯苓15g,泽泻12g,大枣5枚。水煎服。

3.支饮

主症: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颜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

茯苓18g,干姜10g,细辛5g,法半夏15g,紫菀12g,款冬花12g,五味子6g,北杏仁12g,炙甘草6g。水煎服。

4.溢饮

主症:四肢沉重或关节重,甚则微肿,恶寒,无汗或有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苔白,脉弦紧。

治法:发表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10g,桂枝12g,北杏仁12g,生姜10g,茯苓12g,细辛5g,法半夏12g,五味子6g,白芍12g,紫菀12g,甘草6g。水煎服。

五、预后预防

(一)预后

痰饮病是脏伤阳虚,三焦通调输布失司,水湿津液不从正化,停积浸渍而成。致病之后,又多伤阳损正,造成邪实正虚之候。推断痰饮病的预后,应着重正邪两个方面,尤其是久病,应从症、脉、神来判断。饮病虽久,若正虚而脉弱者,是证脉相符,可治。正虚而脉实者,是正衰邪盛,难治。饮为阴邪,其脉当沉,如见弦数实大之脉,此时饮邪尚盛,正气已竭,当属死候。痰病虽久,若正虚而脉亦弱,神气不败,是证脉相符,可治。若见黄稠成块,咯之难出或吐臭痰,绿色痰,或喉中痰鸣如曳锯,是痰气灼津,正气已虚,为难治。若痰喘声高,喉中辘辘有声,不能咯出,精神昏愦,面色晦暗,脉散汗出如油,通身冰冷者,为邪盛,脉气欲竭,神气愦散之症,当属死候。临证可作参考。

(二)预防调护

(1)凡有痰饮病史者,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

(2)饮食宜清淡,忌生冷、甘肥、油腻。

(3)加强体质锻炼,保持劳逸适度,以防诱发。

六、病案选录

阎xx,男,63岁,1973年1月13日初诊。

病史:咳嗽吐痰五六年,近半月加重。患者每当遇冷受凉或冬季容易犯病。半月前感冒,此后咳嗽,吐痰缠绵不尽,日益加重,咳嗽以早晚较重,痰多,色白,犹如稀涎,三五分钟即吐一次,上午吐多半茶缸(800—1000ml),呼吸气短,喜热怕冷,纳呆脘闷,脉弦滑稍数,舌质暗,舌体胖,苔白腻。

曾服土霉素、四环素、麻黄碱、氨茶碱、棕色合剂等无效。

检查:慢性病容,面色晦暗,胸部叩响增强,肝浊音界第七肋间,两肺可闻散在干呜,心音弱,心率速,律齐,腹部未见异常,胸透为肺气肿。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辨证施治:脾肺气虚,痰饮凌肺。治以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佐以补益脾肺之法。

处方:麻黄8g,桂枝9g,党参9g,细辛8g,半夏9g,干姜9g,茯苓9g,赤芍12g,紫菀9g,款冬花9g,五味子3g,甘草6g。

二诊:服上方二剂,呼吸气短好转,咳嗽减轻,吐痰亦少,脉不数,舌苔微黄。

照上方改干姜6g,杏仁9g。

三诊:又服上方6剂,诸症显著好转,气不喘,咳嗽吐痰均明显减少,脘腹也较舒适,唯食欲尚差,舌质已恢复正常,舌体不胖,苔稍腻,脉滑。

原方去细辛、赤芍,改干姜6/加麦芽24g。

四诊:一般情况良好,现已上班。脉平缓,苔薄白。予以调理脾胃,以矾固之。

党参9g,茯苓9g,白术9g,桂枝6g,山药15g,陈皮9g,半夏9g,麦芽15g,神曲12g,甘草6g。

(孙琼田洪义)

(第六节)失音

一、概述

失音是一个症状,凡是语声嘶哑,甚则不能发声者,统谓之失音。主要由于感受外邪,肺气壅遏,声道失于宣畅;或精气耗损,肺肾阴虚,声道失于滋润所致。古代将失音称为痦或喑。

总之,对于失音一证,古代医家从脏腑经络的整体观点来看,以心、肺、肾三脏病变为主。其中属于中风的舌强不语(舌痦),主要与心有关;属于喉痦者,则与肺、肾有关。

本篇内容以“喉痦”为主。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喉头结核、声带创伤、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也见于癔症性失音。若其他疾病而兼有失音的,亦可参照本篇辨证治疗。

二、发病特点

失音发病有急有缓,急者突然而起,常伴外感表证;缓者逐渐形成,持续加重,多有慢性病史可询,表现正虚之候,另外亦有呈发作性者。病情轻者,语声嘶哑,重者声哑不出;若慢性虚劳久病,全身衰竭而伴有失音者,为病情严重的征兆。

三、临床表现

本病以声音嘶哑或声哑不出为特征。

四、相关检查

如耳鼻咽喉科喉镜检查,神经科检查可协助诊断。

五、鉴别诊断

失音一证,应当分喉痦和舌痦。本篇论述的为喉痦,当与舌痦相鉴别。喉痦为喉中声嘶,或声哑不出,而舌本运转自如;舌痦为舌本不能运转言语,而喉咽音声如故,每有眩晕、肢麻病史,或同时伴有口眼啮斜及偏瘫等症。

六、治疗原则

凡属暴痦因邪气壅遏而致窍闭者,治当宣散清疏;久痦因精气内夺所致者,治当清润滋养,或气阴并补。具体言之,实证则辨别风寒、痰热的不同,分别予以宣、清;久痦应区分肺燥津伤与肺肾阴虚的轻重,或润或养。病缘气郁者,气郁化火,日久亦可灼伤津液,导致肺肾阴虚,因此又当注意本虚与标实之间的关系,权衡施治。

凡失音日久,经治疗效差者,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酌配活血化瘀之品,亦可径以活血化瘀为主进行治疗,如《张氏医通》论失音中即有“若膈内作痛,化瘀为先,代抵当丸最妥”的记载。

七、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对失音的辨证,当从发病缓急、病程长短,区别外感内伤。凡急性发病,病程短者,多属外感引起;病起缓慢,病程长者,多因内伤疾病所致。

2.辨虚证实证一般可分为暴痦、久痦2类。暴痦为猝然起病,多因邪气壅遏,窍闭而失音,其病属实;久痦系逐渐形成,多因肺肾阴虚,声道燥涩而失音,或兼肺肾气虚,鼓动无力所致,其病属虚。但内伤气郁致痦者亦可属实,外感燥热表现为肺燥津伤者亦可属虚。

(二)分证论治

【实证】

1.风寒猝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或兼咽痒,咳嗽不爽,胸闷,鼻塞声重,寒热,头痛等症,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兼见口渴,咽痛,烦热,形寒,气粗,舌苔薄黄,脉浮数者。或见猝然声暗,咽痛欲咳而咳不出,恶寒身困,苔白质淡,脉沉迟或弦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利窍。

方药:三拗汤、杏苏散加减。麻黄、紫苏叶、生姜功能疏风散寒;前胡、杏仁宣肺止咳;桔梗、甘草利咽化痰。

“寒包热”者,当疏风散寒,兼清里热,方用大青龙汤,或在疏风散寒的药物上配以石膏、黄芩、知母,并合蝉蜕、木蝴蝶以利咽喉、开声音。太阳少阴两感证,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2.痰热语声嗄哑,重浊不扬,咳痰稠黄,咽喉干痛,口干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泻热,化痰利咽。

方药:清咽宁肺汤。方中桔梗、甘草清利咽喉,桑白皮、黄芩、栀子清泻肺热;前胡、知母、贝母清宣肺气、化痰止咳。并可酌情选用蝉蜕、胖大海、牛蒡子、枇杷叶等清肺泻热、利咽开音之品。

若觉痰阻咽喉,哽痛不适,加僵蚕、射干消痰利咽;内热心烦,加石膏清热除烦;痰热伤阴,口渴、咽喉肿痛,加玄参、天花粉养阴清咽。

3.气郁突然声哑不出,或呈发作性。常因情志郁怒悲忧引发。心烦易怒,胸闷气窒,或觉咽喉梗塞不舒。舌苔薄,脉小弦或涩滞不畅。

治法:疏肝理气,开郁利肺。

方药:小降气汤、柴胡清肝汤加减。前方中紫苏、乌药、陈皮理气,白芍、甘草柔肝,用于肝郁暴逆、气闭为痦;后方中柴胡疏肝,黄芩、栀子、连翘清肝泻肺,桔梗、甘草清利咽喉,用于气郁化火,有清肝散郁之功,并可兼清肺热。

对于气郁失音,尚可酌情选用百合、丹参养心解郁闷;厚朴花、绿梅花、白蒺藜、合欢花疏肝解郁,川楝子泻肝降气,木蝴蝶解郁通音。

肺气郁闭,胸闷气逆,配苏子、瓜蒌皮降气化痰。忧思劳心,精神恍惚,失眠多梦者,酌配党参、远志、茯神、石菖蒲、龙齿、酸枣仁以安神定志。

气郁所致的失音,虽应理气解郁,但忌过用辛香之品,若病久气郁化火伤滓,当酌配润燥生津之品。

【虚证】

1.肺燥津伤声嘶,音哑,咽痛,喉燥,口干;或兼咳呛气逆,痰少而黏。舌质红少津、苔薄,脉小数。

治法:清肺生津,润燥利咽。

方药: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方中沙参、麦门冬、梨皮有生津润燥之功;桑叶、枇杷叶、栀子皮清宣肺热;杏仁、贝母化痰止咳;桔梗、甘草清利咽喉。可加蝉蜕、木蝴蝶利咽喉、开声音。

若兼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表证,可酌配荆芥、薄荷以疏风透表;燥火上逆、咳呛气急加桑白皮以清润止咳;津伤较著,口咽干燥、舌红唇裂加天门冬、天花粉滋润肺燥。

2.肺肾阴虚声音嘶哑逐渐加重、日久不愈,兼见干咳少痰,甚则潮热、盗汗、耳鸣、目眩、腰酸膝软、形体日痩。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肾,降火利咽。

方药:百合固金汤、麦味地黄丸等。方中百合、麦门冬、熟地、玄参滋养肺肾,五味子、白芍滋阴敛肺,桔梗、甘草、贝母化痰利咽,当归养血活血。可酌加诃子肉、凤凰衣、木蝴蝶、蜂蜜等敛肺利咽、濡润声道之品。

虚火偏旺,潮热、盗汗、口干、心烦、颧红者,加知母、黄柏;兼有气虚、神疲、自汗、短气者,去玄参、生地,加黄芪、太子参。

如因用声过度,声道损伤,津气被耗而失音者,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大声说话。同时可用响声丸,每日含化1—2粒。或用桔梗、甘草、胖大海等泡茶服。亦可配合养阴之剂内服,如二冬膏、养阴清肺膏等。

八、其他疗法

(1)胖大海9g,桔梗9g,甘草6g。水煎服或代茶饮。适用于声音嘶哑或慢性喉炎引起的失音。

(2)银花30g,蒲公英30g,蝉衣9g。水煎服。适用于急性喉炎引起的失音。

(3)白桔梗6g,金锁匙6g,安南子7.5g,甘草4.5g,诃子肉6g,老蝉3只,玉蝴蝶8g,马兜铃6g。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引起的失音。

九、病案选录

罗XX,女,55岁,农民,1973年6月19日初诊。

病史:声哑二三年,咳嗽,略痰已五六年。痰白,量不多,晨起较重,经常喉痒,口干,乏力,气短,善太息,食欲好,二便正常。脉弦数,苔薄白。

辨证施治:风寒侵袭,内遏于肺,肺气失宣,会厌开合不利,以致音不能出而成音哑。前医投以苦寒,或妄加温补,使邪气郁闭,肺气壅塞,故而无效。今仍风邪留恋,寒郁化热,肺气不宣,清肃之令不行,灼津为痰,痰热交阻,升降失司,气道不利,而致音声不扬,故治以清肺止咳,化痰开音之法。

处方:瓜蒌12g,生地12g,麦冬12g,白芍12g,百合12g,百部12g,杏仁9g,蝉衣9g,射干8g,牛蒡子9g,香附9g。水煎服。

二诊:服药两剂,症状好转,咳嗽已止,痰已减少,声哑减轻,喉痒消失,脉不数。原方续服。

三诊:又服上方二剂,嗓音恢复正常,一般情况好,无其他不适,再服上方二剂,以巩固之。

(孙琼胡成君)

(第七节)肺痈

一、概述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肿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胸痛、略吐腥臭脓血浊痰。

现代医学所指的多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化脓症,如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以及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疾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其中,肺脓肿的临床表现与肺痈更为贴近。

二、临床表现

发病多急,常突发高热,咳嗽胸痛,初期咳少量黏液痰,溃脓期即病后10天左右,咯吐多量黄绿色脓痰或脓血痰,气味腥臭。并多伴有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三、鉴别诊断

肺痈应注意与下列病证作鉴别。

1.风温由于肺痫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区别。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解除,如经一周后身热不退,或热退而复升,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2.痰饮痰饮咳嗽见弛有咳逆倚息,咳痰量多等症,易与肺痈相混,但痰饮咳嗽起病较缓,痰量虽多,然无腥臭脓痰,亦非痰血相兼,且痰饮咳嗽的热势不如肺痈亢盛。

3.肺痿肺痿、肺痈同属肺部疾患,症状也有相似之处,两者虽同为肺中有热,但肺痈为风热犯肺,热壅血瘀,肺叶生疮,病程短而发病急,形体多实,消痩不甚,咳吐脓血腥臭,脉数实)肺痿为气阴亏损,虚热内灼,或肺气虚冷,以致肺叶萎缩不用,病程长而发病缓,形体多虚,肌肉消痩,咳唾涎沫,脉数虚。两者一实一虚,显然有别。《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二证虽同,惟胸中痛,脉滑数,唾脓血,则肺痈所独也。比而论之,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烁而肺焦也,痈者壅也,如土之壅物而不通,为热聚而肺瘊也。故其脉有虚实不同,而其数则一也。”若肺痈久延不愈,误治失治,痰热壅结二焦,熏灼肺阴,可转成肺痿。《外科正宗》:“久嗽劳伤,咳吐痰血,寒热往来,形体消削,咯吐瘀脓,声哑咽痛,其候传为肺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