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疾病临床诊疗
11843700000017

第17章 循环系统疾病(6)

(5)当有窦性心律与之形成干扰性房室脱节时,R-R间期均等,P-R间期不固定,P波在QRS波群之前、稍后或隐伏其中。此时,心房由窦房结控制,心室由交界区节律点控制,心房波与心室波无关。

(三)诊断关键

1.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

2.病情危重指标本病通常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

3.鉴别诊断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与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非阵发性心动过速起病逐渐发生,逐渐停止,发作时第一个QRS波群后出现,其后无代偿间歇。而阵发性心动过速多突发骤止,发作时,第一个QRS波群提前出现,停止时有完全代偿间歇。

(2)前者心室率为70-130次/min,后者为150-220次/min。

(3)前者常与窦性心律竞争,而后者不常有。前者常有心室夺获,后者少见。

(4)前者心律不随迷走神经兴奋抑制而改变,但可使心率减慢,后者可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突然中止发作。

(5)前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洋地黄中毒,后者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十、药物治疗

(一)I类药物

1.IA类药物

(1)奎尼丁。

1.临床应用:奎尼丁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多种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和室上速的转复,以及室早和室速的治疗。奎尼丁可使心房率减慢,并由于其抗迷走神经作用,可加速房室传导,从而导致心室率增快。房颤患者在应用奎尼丁前应先用洋地黄、普萘洛尔或维拉帕米控制心室率。6个安慰剂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奎尼丁治疗的房颤患者死亡率略有增加。新近有小样本研究报道,奎尼丁可预防Brngada综合征患者室颤再发。由于奎尼丁的毒副作用较大,故现已不再作为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2.临床药理学:奎尼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约70%,半衰期为3-19h。50%-90%经肝脏代谢,10%-30%经肾脏排泄。体内可有多种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3.剂量和用法:硫酸奎尼丁的常规有效剂量是800-2400mg/d,推荐的单次最大剂量为600mg。有效血药浓度为0.7-5.5g/ml,应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奎尼丁的剂量。老年患者由于分布容积减少和清除率降低,应减少药物用量。在肝肾疾病患者,奎尼丁的起始剂量无需调整,但在肝功能障碍患者,由于奎尼丁的蛋白结合率降低,在较低剂量时即可出现毒副作用。静注奎尼丁具有潜在的危险,现已很少应用。

应用奎尼丁转复房颤或房扑时,首剂0.1g,观察2小时如无不良反应,可以两种方法进行复律:①0.2g,每8小时1次,连续3天,约30%患者可转复窦律。②首日0.2g,每2小时1次,共5次;次日0.3g,每2小时1次,共5次;第3日0.4g,每2小时1次,共5次。每次给药前测血压和Q-T间期。复律成功后,以有效单次剂量作为维持量,每6-8小时给药1次。对新近发生的房颤,奎尼丁转复窦律的成功率为70%-80%。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低钾血症及既往有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发作的患者均禁用奎尼丁,因其可增加TdP复发危险。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奎尼丁有促心律失常作用,并可诱发洋地黄毒性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与强心苷合用时,强心苷要减小剂量并进行浓度监测,同时血钾浓度应维持在4mm0l/L以上。奎尼丁的直接负性肌力作用常为其扩血管作用所抵消,故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患者常能耐受口服奎尼丁。然而,心力衰竭患者如同时伴心动过缓或低钾、低镁,奎尼丁具有诱发Tdp的潜在危险。

4.毒副作用:显着的Q-T间期延长可出现在常规剂量甚或较低剂量时,此时发生Tdp的危险明显增加。Tdp是奎尼丁晕厥的原因,可发生于5%-10%的患者,并出现于奎尼丁治疗的第1日,Tdp亦是诱发猝死的原因。发生Tdp时,心脏起搏或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有效。静注硫酸镁也被推荐为起始治疗,但缺乏对照研究资料。

奎尼丁通过阻滞a受体产生扩血管作用,故可导致低血压,尤其是在合用硝酸酯或其他扩血管药物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耳鸣,个别患者血小板减少;既往有传导系统疾病患者可发生传导阻滞。房扑患者应用奎尼丁,如未先用洋地黄减慢房室传导,奎尼丁的抗迷走神经作用可导致房室传导突然加速使心室率增快。

5.药物相互作用:西咪替丁可抑制奎尼丁的代谢,而苯巴比妥、镇静催眠药和利福平可加速其代谢。联合应用地高辛与奎尼丁的患者中20%-40%出现地高辛中毒。

(2)普鲁卡因胺。

1.临床应用:普鲁卡因胺与奎尼丁相似,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尽管两种药物电生理作用相似,但临床疗效却不同,一种药物无效时另一种药物可能有效。普鲁卡因胺可用于急诊控制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扑,静注可用于转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由于其负荷剂量需在20分钟内缓慢注入,当患者病情危急时其应用受到限制。

2.作用机制:普鲁卡因胺减慢传导,降低心房肌、心室肌和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和兴奋性。由于对K通道的作用,它也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与奎尼丁相比,普鲁卡因胺较少引起Q-T间期延长。它的代谢产物N-乙酰卡尼(NAPA)有明显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活性,可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延长Q-T间期。

3.临床药理学:普鲁卡因胺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为100%。约15%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肾功能正常者,普鲁卡因胺的半衰期为2-4小时,需每3-6小时给药1次。普鲁卡因胺的有效血浓度为4-8/ml,NAPA的有效血浓度为7-15/ml。应进行血浆浓度监测以决定治疗顺应性和防止毒副作用发生。

4.剂量和用法:静脉应用时,3分钟以上注入100mg,每隔5分钟1次,以达总量1g;或将1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持续静滴1小时。如能耐受负荷剂量而不出现低血压,且QRS波群增宽和Q-T间期延长均25%,可维持静滴20-60/(kg-min)(依肾功能变化而浓度不同)。

当肾功能和心功能正常时,推荐的起始口服剂量是50/(kg-d),每6-8小时给药1次。由于普鲁卡因胺与NAPA的电生理特性不同,应用普鲁卡因胺的患者应监测普鲁卡因胺和NAPA的血浓度。肾功能受损患者NAPA可能很快即达很高的血浓度,应监测以维持NAPA浓度20/ml。当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减退时,常用剂量的普鲁卡因胺和NAPA有蓄积中毒的危险。

5.不良反应:40%患者在开始应用的6小时内可能因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加重及发生Tdp等)而停药。普鲁卡因胺禁用于长Q-T间期综合征、有Tdp史者或低血压的患者。长期服用的患者,15%-20%发生狼疮样综合征,停药后消退。普鲁卡因胺可致粒细胞缺乏症,用药开始3个月内应每2周检测血白细胞。长期口服普鲁卡因胺的方法现已很少应用。

6)药物相互作用:与奎尼丁不同,普鲁卡因胺不增加地高辛血浓度。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抑制肾小管分泌,致普鲁卡因胺的清除率降低10%-15%。

(3)丙吡胺。

1.临床应用:丙吡胺是广谱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特性类似于奎尼丁和普鲁卡因胺。负性肌力作用和抗胆碱作用常限制了其使用。

2.剂量和用法:由于可出现心力衰竭和抗胆碱不良反应,不推荐使用负荷剂量。有效剂量通常是100-400mg,每日2-4次,每日最大剂量800mg。

2.IB类药物

(1)利多卡因。

1.临床应用:利多卡因仍是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尽管并未降低总死亡率,但利多卡因降低了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原发性室颤。然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交感神经阻滞剂(p受体阻滞剂或左侧星状神经阻滞)相比,利多卡因增加死亡率。利多卡因现已不再用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用药。由于利多卡因复杂的药代动力学,必须对其疗效和毒副作用进行监测。

2.作用机制:利多卡因降低0相最大上升速度,正常浦肯野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缩短或无改变。利多卡因对正常传导系统作用很小,对异常的传导系统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

3.临床药理学:与原药相比,利多卡因的代谢产物较少抗心律失常活性,但与其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关。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药物血浓度相关。正常个体达到稳态血浓度需8-10小时,在心力衰竭与肝脏疾病患者需20-24小时。

4.剂量与用法:利多卡因用于快速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单剂静注仅具短暂的治疗作用,因为药物很快分布于血浆和心肌之外。对于一个稳定的患者,总的负荷剂量是3-4mg/kg,在20-30分钟内给予。起始剂量为1mg/kg,2分钟以上注入;8-10分钟内可缓慢给予3次负荷注射剂量,每次50ms,2分钟以上注入,同时严密观察,以防不良反应出现。在给予负荷剂量的同时,开始持续静滴,通常20-60/(k/-min),以达到所需的3-5/ml的血浆药物浓度。

即使正常个体,血浆峰值浓度也有很大差异。在给予负荷量时,必须对患者的心电图、血药浓度和精神状态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利多卡因过量表现(常是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应立即停止负荷给药。当利多卡因已应用足够剂量,而患者心律失常仍持续存在,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或血药浓度在5-7;/ml以上,应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当利多卡因浓度1.5/ml时,治疗作用很小;当浓度5/ml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增加。病情稳定后逐渐停用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在8-10小时后开始降低。

在肾脏或肝脏疾病患者,利多卡因不需调整起始负荷剂量,然而维持剂量应降低。在肝脏疾病患者,分布容积改变很小,清除半衰期延长5小时。机械通气情况下,心排血量和肝脏血流量降低,利多卡因剂量应减小。在心力衰竭患者,利多卡因清除率减半,血药浓度可为正常人的2倍,故负荷剂量和维持量应减少50%。

心肌梗死后的患者静脉应用利多卡因24小时以上,清除半衰期增加50%,此时应减量应用,并进行监测,以防毒副作用出现。

5.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随浓度的逐渐增加,可出现感觉异常、定向障碍、视力模糊、眩晕与嗜睡。快速注射可导致惊厥。利多卡因可抑制心功能,亦可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与低血压。

6.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可出现对心肌功能与心脏传导的协同抑制作用。与普萘洛尔合用可致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升高。西咪替丁降低肝脏和其他内脏的血流量,降低利多卡因的分布容积,抑制利多卡因经肝酶代谢。

(2)美西律。

1.临床应用:美西律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成功率为6%-60%,但常20%。美西律不延长Q-T间期,对于有Tdp史或长Q-T间期综合征的患者,当奎尼丁、索他洛尔、普鲁卡因胺和丙吡胺禁忌时,可应用美西律。

2.临床药理学:美西律1相代谢很少,主要在肝脏代谢,10%-15%以原形经肾排泄。半衰期为8-20小时(健康个体为9-12小时)。需1-3天达稳态血浓度。

3.剂量和用法:美西律的有效血浓度与毒性血浓度接近,因此剂量不应过大。应从小剂量开始,每隔2-3天增加剂量,直到有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如震颤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正常者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508,每6-8天1次。

人群中的清除率差异很大,约7%的白人缺乏代谢美西律的CYP2D6。肾衰竭患者应减量,尤其是肝脏缺乏CYP2D6的患者依赖肾脏排泄。在心功能不全和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半衰期和清除率降低,也应减量。

4.不良反应:美西律的不良反应常是剂量相关性的,包括震颤、视觉模糊、眩晕、烦躁、恶心等,常出现血小板减少和抗核抗体阳性。高浓度时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也可加重心脏传导阻滞。常规口服剂量对心功能无抑制作用,不加重心力衰竭。

5.药物相互作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利福平可增加肝脏对美西律的代谢,从而降低其疗效。美西律降低茶碱的清除率。奎尼丁抑制美西律代谢酶CYP2D6。

3.Ic类药物

(1)普罗帕酮。

1.临床应用:普罗帕酮对多种类型心律失常有效,包括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控制室早的有效率为60%-70%,对室速的有效率约50%,房颤转复率为40%-60%,并可有效控制房早及室上速,包括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2.临床药理学:普罗帕酮具有强的Na通道阻滞作用,同时由于结构上与普萘洛尔相似,可产生具临床意义的p肾上腺素能阻滞。口服吸收90%,1-2小时起效,3-4小时后血浆浓度达高峰,生物利用度低,个体差异大。剂量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因而呈非线性的剂量依赖的药代动力学。有效血浓度为0.5-2.0/ml。主要在肝脏代谢,主要的代谢产物5-羟基普罗帕酮具抗心律失常效应。缺乏CYP2D6的患者清除率降低。在肝脏疾病患者,剂量应减少70%-80%。

3.剂量和用法:每日口服剂量为300-9008,分2-4次给予。静脉用药为70ms,于5-10分钟内注射,20分钟后可重复1次,显效后可以0.5-1.0m/min静滴。

4.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加重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其他有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哮喘等。禁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哮喘患者。普罗帕酮有促心律失常作用,如可发生多形性室速、室颤等。

5.药物相互作用:奎尼丁、西咪替丁致普罗帕酮浓度增高。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均加强其代谢。普罗帕酮降低华法林的排泄。与p受体阻滞剂合用时应谨慎。

(2)氟卡尼。

1.临床应用:氟卡尼对多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由于氟卡尼增加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故限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上性心律失常。负性肌力作用限制了其在心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

2.临床药理学:主要被肝脏CYP2D6代谢为无药理活性的产物。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氟卡尼被肾脏清除,因此肝酶缺乏对其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除非患者有肾功能不全。

3.剂量和用法:室上速患者,起始剂量508,每12小时1次;4天后根据临床反应,可调整剂量为100-1508,每12小时1次。由于白人中约7%缺乏CYP2D6,因此所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均应从小剂量开始,小心增加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