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海洋魔鬼:世界海盗传奇
11895300000020

第20章 臭名昭著的“倭寇”——东海海盗(3)

七月十六日,兵部尚书石军奏报,“自倭贼入侵之日起,至今近两月,朝鲜全境八道已失七道。朝军守将无能,士兵毫无战力,一触即溃,四散而逃。现倭军已抵江(鸭绿江)边,是否派军入朝作战,望尽早定夺”。

危急的时刻到了,这是一场与真正的倭寇较量的战争。面对这种情况,首领至关重要。

在明军的主角还未出场之前,先说一说朝军的情况。当年面对日本侵略者,朝军确实是一边倒。汉城不守,平壤不守,日军不断地追,朝军不断地跑,实在是很难树立一个正面形象。但翻阅中、日、韩三国史料,就会发现在朝军中,有一个人支撑着朝鲜未亡,他叫李舜臣。

李舜臣,字汝湝。他出身于朝鲜王族,属王室宗亲。武科毕业后,去了边界,曾在那里与很厉害的对手女真交手,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日军攻进朝鲜时,他任全罗道水军节度使。前面说过,朝鲜全境八道失七道。这未失的一道就是全罗道。而全罗道之所以能保住,就因为有李舜臣。

李舜臣任水军节度使,是朝鲜丞相柳成龙推举的。

日本是个岛国,历来重视海军。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敢在太平洋上与美国叫板,并且让其吃了亏,就赖于海军的实力。这次攻占朝鲜,丰臣秀吉水陆并进。这水路的统帅是九鬼嘉隆和藤堂高虎,全是身经百战的海盗首领。他们都有在海上打劫几十年的海盗生涯,十分强悍。他们被统一收编后被委任为日本海军统帅。而日本的装备也相当不错,除了造大船的技术不如明朝,在武器火炮和铁甲防护方面还是相当厉害。拥有这样的实力,日本海军自然没把朝鲜水军放在眼里。

起初的战事是,当日本海军700余艘战船倾巢而出驶向朝鲜海峡时,朝鲜水军未作任何抵抗,就望风而逃。之前的胜利让九鬼嘉隆和藤堂高虎得意忘形,目标直指黄海,计划水陆配合,一举击败朝鲜。他们没有想到,在这条道路上,有李舜臣在等着。

万历十九年(1591年)六月十六日,当李舜臣的水军突然出现在藤堂高虎的上百条战船面前时,他也吓了一跳。但转眼之间,他又笑了。

因为他看到,对手不过只有几十艘板屋船,这与日军的铁甲战舰不可同日而语!

但很快,藤堂高虎就笑不出来了。当日舰主动冲向这些板屋船时,板屋船突然散开,一种类似乌龟壳的战船出现了。

这种龟壳战船四周分布着70多个火枪口,而船只前后,均有锋利的撞杆。龟船船首首先装有大口径的火炮,威力强大。同时,李舜臣还发明了一种烟雾弹,如果见势不妙,可以从龟口喷吐烟雾,掩护撤离。总而言之,当时这种龟船应属最先进的战舰。

而藤堂高虎显然不知底细,前半个小时,还叫嚣着对攻;后半个小时,就逃命了。此战,共击沉日舰26艘,毙敌上千,而朝军毫发无损。

日本海军吃了败仗,这令九鬼嘉隆十分震惊。第二天,他也遭遇了李舜臣。

自七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一周之内,李舜臣与之交手四次,共击沉敌舰70艘,捕获敌舰3艘。这几战下来,仅次于九鬼嘉隆、有日本第二海军名将之称的来岛通欠切腹自杀。这位来岛通欠曾为海盗多年,向来无人敢惹,但在李舜臣面前崩溃了。他的死,使日本海军明白,李舜臣是他们无法逾越的一道障碍。

接下来,日本海军曾调集全部力量,但不仅没歼灭李舜臣,反而又被他打得很悲惨。

但海军的胜利并不能解决陆地上的问题,虽然有李舜臣在海上屡屡重创日本海军,但陆地上的颓势已无法挽回,朝鲜亡国在即,李舜臣回天乏术。

日本正在挺进,朝鲜正在沦亡,而明朝还在争论。

自从日军入侵以来,明朝的执政者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打,有的主张挡在朝鲜就行了。最后,不打的声音占了多数。

对于这种两难的选择,万历皇帝赞成支援朝鲜应该说,万历帝做出了一个正确决断。因为日本野心之大,一旦让他盘踞朝鲜,用不了多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再说,打仗宜早不宜晚,在外地打比在内地打好。

于是,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朝向朝鲜派出了第一支援军。但这支援军太微不足道了,仅有3000人。结果可想而知,一交战即几乎全军覆没。

万历知道消息后,叫来了兵部侍郎宋应昌,告诉他,“你去!”

宋应昌,字思文,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他为人沉默寡言,但深通兵法韬略。而在朝鲜对日战争一开始,他就是一个主战派。

受命之后,他调兵遣将,为出兵做了种种准备。特别是他亲自向万历皇帝要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李如松,是当朝第一名将李成梁的儿子。

由于李成梁在对付蒙古人方面风头压过了戚继光,所以不但当了总兵,还成为伯爵。在“戚家军”风头正劲的时候,有一支与之相匹敌的部队——李成梁的辽东铁骑,也是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玩命而著称大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退休了,他儿子接班。

作为高干子弟,李如松很狂妄、也很嚣张,但万历皇帝很喜欢他,把他看做国家的武力支撑,所以更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次出兵朝鲜,为了既要让他自由指挥打好仗,又要让他听话不闹事,宋应昌着实费了一番脑筋,但他还是经常受到李如松傲慢对待。

对最后调集过来的一支军队首领吴惟忠,李如松才能将傲慢收敛一下。因为吴惟忠,是来自戚继光的手下。早在几十年前,吴惟忠就在戚将军麾下打倭寇了,而自己的父亲与戚将军一向关系很好,这次又是对付日本倭寇,吴惟忠显然属于专业性人才,所以,他欣然答应了。

就这样,全部的辽东铁骑,加上戚家军4000将士,浩浩荡荡,跨过了鸭绿江。这一天是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朝鲜国王李昖亲自站在对岸,满怀希望地迎接这支大军。然而,当他数了数人数后,似乎将希望变成了失望。他问李如松:“你们到底来了多少人?”

“4万多。”

“这么少,倭军可是20万。”

李如松自负带起来,他冷冷地说:“阁下嫌少,我还觉得太多!”

这下朝方更摇头了,人员少,又摊上这么狂妄自大的主帅,恐怕又和第一次一样,必败无疑。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似乎正按照朝方的逻辑往下发展。因为第一次攻打平壤,李如松靠蒙蔽手段,换来了一个大好良机,但却仍然没有将平壤攻克。好在后几天的攻城中,凭借火炮的威力占了上风。

这种火炮类似今天的火箭筒,明朝人叫它佛朗机。它是嘉靖初年在一次海上遭遇战中从葡萄牙船队中缴获的。明朝对这种武器进行了研究,不仅很快仿制出来,还将它改小了,改先进了,投入了批量生产。

到朝鲜作战考虑到要攻城拔寨,所以李如松将它们带来了。幸亏这玩意儿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守城的倭贼损失极大,四处起火,尸首遍布,日军完全被击溃了。趁此机会,李如松命令攻城!

李如松将攻克平壤地势最高最难的北城交给了吴惟忠,兵力是3000。显然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吴惟忠也明白,这是让他去牵制倭奴,所以,他没有犹豫,回答,“听从调遣”。

吴惟忠的部队算是二代“戚家军”,与倭寇有深仇大恨,所以,打仗根本不用动员。一声令下,他们扑向了北门。

事实证明,北城确实难攻,第一次被打回来,吴惟忠马上又组织了第二次。他还被铅弹伤了胸部,但仍死死拖住敌人。

当北城激战正酣时,一批身穿朝服的明军正悄悄向比较薄弱的南城移动。幸运的是,守城的大部分是朝鲜本土军队,所以当发现情况不对时,明军已攻上了城。

在其余三个地方,日军仍与明军肉搏,战斗异常惨烈。李如松最后动用了“大将军炮”,终于轰开了一座城门。但日军都是些亡命之徒,至此,仍不放下屠刀,准备肉搏。李如松找来木柴,围着他们固守的高点,放起了大火。

平壤战役终于以日军大败、明军得胜结束。此战,明军阵亡796人,伤1492人;日方伤亡情况,在《日本战史》中有这样的记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二十日,日军在汉城集结残兵,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人数一万八千七百人,现存六千五百二十人。第二军约损失了八千人。二军合计,至少两万人以上。

在攻陷平壤后,明军派遣军队继续追击。可能是被平壤战役伤了元气,此时的日军望风而逃,连开城都没费一枪一弹就收复了。平壤战后第12天,李如松率部兵临王京,即今天的首尔。南逃的日军全部退缩到了这座城市,兵力达5万。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七月,日军撤出了朝鲜,明军仅留1.5万人镇守要地,其余撤回国内。宋应昌由兵部侍郎升任右都御使;李如松加了工资(禄米),授太子太保衔。但四年后,他在追击一支敌军时,孤军深入中伏,力战而死。他虽然骄狂粗鲁,桀骜不驯,但他击败了倭寇,保卫了和平。一句话,功大于过。

但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九月,丰臣秀吉因不满明朝议和的条件,重新集结了12万日军,加上驻守釜山的兵力,总共有14万,再次进犯朝鲜。

这次经过一番考虑,还是派出了吴惟忠和杨元两支队伍,总共6000多人,协助朝鲜的军队抗击倭寇。在此后的日子里,双方又经过了一场海上较量,日军在撤退时遭遇到了多次追击,只有少部分人千辛万苦,活着逃回了日本。

这就是400年前的那场“抗倭援朝”战争。它的最大意义在于维护了和平正义。历史不能忘记,400年前,有一群中国人为了这四个字,远赴他乡,进行过这么一场伟大的战争,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英勇奋战,无所畏惧,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