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沧海之盾:海洋军事与海军趣闻
11895600000019

第19章 海上亮剑——海军神器(1)

进入21世纪,人类围绕海洋权益的斗争将愈加激烈,世界各国在加大海军建设投入的同时,对争夺制海权关系重大的“金戈利器”更是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

战列舰——昔日的“海上战斗堡垒”

战列舰是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战斗舰艇。战列舰上舰炮威力大,战斗坚持力强,它曾经是海军的战斗核心,水面舰艇战斗编队中的主力。

战列舰的主要任务是用于海上战斗,在海上消灭敌人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它能加强海上编队的突击力量,也可用来压制和歼灭敌人海岸目标。

装在战列舰上的主要兵器是舰炮,根据它们所执行的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主炮和副炮两种。

主炮在战列舰上有8~10门,口径为356~406毫米,装在3~4座炮塔中。主炮配有射击指挥仪,射程20~25千米。主炮一次就能发射10吨炮弹。主炮还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射击以保证对敌舰进行持续战斗。

副炮用来执行辅助战斗任务,以抗击敌方驱逐舰、鱼雷艇和航空兵的袭击。战列舰上副炮数量众多,都是一些中、小口径舰炮,布置在战列舰中部和上层建筑部位。一般战列舰上中口径舰炮12~20门,口径为120~152毫米;而口径在75毫米以下的小口径舰炮,有100门之多,大多是自动炮。

战列舰具有良好的防护能力,主要是装甲防护。根据在舰上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垂直装甲和水平装甲。垂直装甲呈垂直位置安装,如舰体舷侧部位的装甲,它的厚度与舰上主炮的口径相当。水平装甲多半设在甲板上,多层甲板总厚度达到250毫米以上。这样,就能顶住500千克以下的炸弹。为了防御水中兵器——水雷、鱼雷的袭击,战列舰上设有专门的防雷装置,即防雷舱。同时,战列舰上设有许多道水密隔墙,防止海水侵入舰体后扩散到其他舱室。因此,即使它命中4~6条鱼雷,也不致沉没。

战列舰是海上的庞然大物,个头大,目标大。它的排水量一般为3万~5万吨,动力装置功率在20万匹马力以上,舰速28~32节,续航距离1万~1.5万海里。战列舰上还装备有完善的目力和技术观测器材,无线电台就有10~20部,还有声波观测装置。这样可以在任何能见度下进行观测、通讯。有些战列舰上还装备侦察飞机和校正舰炮射击的飞机。

这样,战列舰具有足够的航速、续航力、机动力,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进行海上战斗。为此,战列舰曾经称霸一时。

现在,战列舰已经退出了海战舞台,战列舰的衰落与消失是有多种原因的。它有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从战列舰本身来说,尽管它具有火炮威力大、射程远、可以远战,而且还有较强的防护能力外,它本身还有耐波性好、续航性大、生命力强的特点。但是,战列舰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

首先,战列舰吨位大,尺度大,所以隐蔽性差,在海上很远就可被发现,容易遭到袭击;第二,机动性差,因为战列舰尺度大,吃水深,回转不方便,回转半径达到了千米左右,所以只能在深水及开阔的海区活动;第三,也是最致命的缺点,战列舰不能有效地抗击飞机、导弹的袭击,也不能有效地对抗潜水艇的袭击。因此,为了防止飞机、潜艇的袭击便要有专门的警戒兵力进行警戒。此外,战列舰造价昂贵,建造周期长,损失后不易修复。

战列舰的这些缺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充分地暴露出来,并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后只有1小时50分钟,日本航空兵狂轰滥炸,4艘美国战列舰被炸沉,一艘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中的战列舰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在马来西亚海上,英国远东舰队的战列舰也被日本海军舰载飞机和岸基飞机所歼灭。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兵器的发展,特别是导弹武器、核潜艇的出现,使得战列舰更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在现代条件下,庞大的舰体成了海上攻击的目标,威力最大的炮火,也无法在海上发挥作用。昔日的“海上战斗堡垒”,在海上耀武扬威的日子一去不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停止了对战列舰的建造,从此使它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现在又有人提出了复活战列舰的设想。美国就有人提出改装被封闭的4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其方案是将舰尾1座406毫米三联炮塔拆除,接上97米长、30米宽的飞行甲板和飞机升降平台,供垂直短距离起降机和直升机起降,飞行甲板下设置飞机库。在前甲板装上导弹武器及新式舰炮。

要是这种改装设想实现的话,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战列舰就能重新复活。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

驱逐舰——海上多面手

驱逐舰是军舰中用途最广的一种舰种。它能在海上执行多种任务,号称“海上多面手”。驱逐舰在战争舞台上曾经大显身手,每次海战总少不了它。驱逐舰属于中型水面战斗舰艇。现在,许多国家海军中拥有这种舰种,在各国海军中占有重要位置。驱逐舰也是目前我国海军中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水面战斗舰艇。有几十艘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导弹驱逐舰驰骋在祖国的海洋上。

驱逐舰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舰种。从第一艘驱逐舰问世以来,无论是外形、构造、武器装备和动力设备,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驱逐舰的演变与发展,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动力设备,船型和武器装备。在这三方面无论哪一个因素有了重大的进展与突破,均会促使驱逐舰的发展。

最早的驱逐舰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它的体积庞大,效率低,所以早期驱逐舰机动性差,攻击能力弱。1899年,装上蒸汽轮机之后,功率增大,效率提高,航速加快,排水量也有了相应的增加,从几百吨增至2千多吨,舰速增至30节以上。

由于排水量的增加,驱逐舰在风浪中航行性能也有所改善。同时燃料由煤改为重油,重油的单位重量发热量比煤高,而蒸汽轮机的热效率又比蒸汽机高。同时由于排水量增加,装载的燃料也增多了。这样,驱逐舰的续航距离大幅度增加,可以和大型舰艇一起到远洋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驱逐舰参加了舰队的行列。当时,这种参加舰队编队的驱逐舰,排水量超过1000吨,速度30节以上,由于它参加舰艇编队航行,故驱逐舰又称“舰队驱逐舰”。

20世纪20年代,各帝国主义海军强国为了垄断海上霸权,在华盛顿签订了一个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规定和限制了各国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的排水量总吨数。这样各国转向建造巡洋舰和驱逐舰。所以,驱逐舰愈造愈大。20年代驱逐舰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2000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驱逐舰的排水量增大到2000~3500吨。70年代建造的驱逐舰有的达7000多吨。

驱逐舰上的武器威力也在逐步增强。舰上的鱼雷发射管从单管逐渐发展到双联装、三联装,直至五联装。舰炮也逐步得到加强,主炮的口径由原来的75毫米增大到130毫米;炮的门数也由1~2门增加到3~4门,有的还达到5~6门;小口径炮也有所增加,这样也就使驱逐舰的排水量增大。

从数量上来看,驱逐舰有了很大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国家投入的驱逐舰约有1800艘之多,许多国家拥有大量驱逐舰。

现代驱逐舰舰体长度大约100多米,排水量2000~7000吨,航速一般在36节左右,续航距离3000~6000海里。主要武器有舰炮、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和反潜火箭等。现代新型的驱逐舰上,还装备有导弹武器和直升机。此外,还装备有完善的导航、通讯设备和多种电子装备。

护卫舰——海上护航者

在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日本舰艇曾多次闯入旅顺口,对港湾内停泊的俄国舰艇进行了多次鱼雷、火炮袭击,并布放水雷,用沉船来堵塞港口,限制俄国舰队的行动。可见海上军事行动需要专门的警戒、护卫舰艇,就像一个重要的单位,不能没有站岗、放哨、警卫一样。

最早是由驱逐舰和改装的民船来执行警戒、护卫。但是驱逐舰吨位大、航速高,用它来对基地、港湾进行巡逻、警戒和护卫不经济,“大材小用”,而改装的民用船,技术性能差,难以胜任。这就产生了新的舰种——护卫舰。最初的护卫舰排水量小,航速低,火力弱,只适合在近海活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海洋上进行潜艇战,击沉了协约国大批舰船。战争告诉人们,不仅港口、基地需要护卫舰巡逻、警戒,就是海上运输船队,也需要进行护航。所以要建造能在远海活动的护卫舰,担任海上护航。

战争需要护卫舰,护卫舰也在海战中得到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海军对护卫舰的建造、发展并不重视。大战爆发后,海上成为运送战略物资的重要渠道。同盟国的海上运输线,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给盟国运输队造成很大损失。如在1942年,一支由35艘舰船组成的英国运输队,从英国开往前苏联北方港口,运送前苏联为了顶住德国大举进攻所急需的战略物资。为了确保航行安全,派出11艘护卫舰担任运输船队的直接警戒,外围还有6艘驱逐舰护卫,巡洋舰也在附近掩护。尽管这样,英国的运输队还逃脱不了德国潜艇的袭击,英国损失了24艘运输船只。

血的教训告诉人们,海上运输队需要数量多、战斗力强的护卫舰护航。为适应战争需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大量建造、改装护卫舰,仅英、法、德和意大利建造的护卫舰就达1800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护卫舰广泛参战,屡建战功。1943年5月,德国25艘潜艇又用“狼群战术”,分批向盟国大西洋中的一支运输船队进行袭击。盟国的护卫舰立即奋起反击,先后击沉德国潜艇4艘,重创多艘。由于护卫舰周密地在运输船队周围警戒、护卫,使得运输船队平安地到达预定的港口。

巡洋舰——海上独行侠

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被誉为“海上独行侠”。

历史上,巡洋舰最初是指可以独立行动的战舰,而与此相对的驱逐舰则需要其他舰船(比如补给船只)的协助,但是这种差异在现代已经很小了。现代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8000~20000吨,装备有导弹、火炮、鱼雷等武器,大部分巡洋舰可携带直升机。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舰的地位日渐衰落,在现代战争中巡洋舰的作用几乎被驱逐舰代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兵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海战的性质,因为,即使是最快的巡洋舰也比不上飞机快,这使得单艘舰船或小部队独立作战的能力减弱。

20世纪后期的海战中都是由大规模的舰队协同作战,这样的舰队可以抵挡几乎所有空袭,大多数舰队中像巡洋舰这样的多功能大舰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美国海军、俄罗斯海军、秘鲁海军、意大利海军仍有巡洋舰在服役。当代世界最著名的巡洋舰为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登陆舰艇——抢滩先锋

登陆舰艇,又称两栖舰艇,指的是能运送登陆部队、坦克、车辆及火炮等武器装备远洋航行,并在敌岸滩头直接登陆的中型舰艇。它是为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补给品登陆而专门制造的舰艇。它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舰艇,如船坞登陆舰、两栖攻击舰等。

登陆战舰艇的主要任务就是运送登陆突击部队,及其装备和补给物资抢滩登陆,因此这类舰艇都具备下列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吃水较浅,舰首略上浮。这是为了能驶入近海岸的浅滩区并方便人员及装备物资的卸载上岸。中型以上的登陆舰船一般建有压载水舱,在靠岸前后要通过排水、注水或海水移动来迅速改变吃水差和吃水。第二,水线以下的舰体坚固。尤其是舰首和舰底的结构非常坚固,以免在抢滩登陆过程中因常见的舰底损伤而造成严重损失。第三,为在离岸和靠岸时防止潮流摆…动舰尾,登陆舰船备有相当大的舰尾锚。第四,为在靠岸登陆时不使潮流移动舰体,登陆舰船的舰首和舰底呈扁平形状,能保证舰体稳定牢固坐滩。第五,为便于大量建造和维修,登陆舰船的结构和装备都力求简单。

登陆艇的航速都在20千米/小时以下,续航能力仅200~1000千米。在登陆作战中登陆兵一般需乘运输船或军舰至登陆点附近的海域,再换乘登陆艇突击上陆。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前苏联又出现了气垫登陆艇,它的航速可达90~130千米/小时,并使登陆人员和车辆免去了渡水涉滩的过程,是具有独特两栖性和通过性的高速登陆工具。

登陆艇——一般认为登陆舰艇的最初形态是俄国黑海舰队1916年使用的称作“埃尔皮迪福尔”(希腊文,意为“希望使者”)的船只。这是一种平底货船,吃水很浅,排水量100~1300吨,适于运送部队抵达海滩实施登陆作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曾改装和建造了一批与其类似的登陆艇,排水量在10~500吨,大小不等,艇上装备机枪或小口径舰炮,艇首开有舱门,便于人员和车辆下船登陆。这就是最早的登陆艇。登陆艇的航速都在20千米/小时以下,续航能力仅200~1000千米。在登陆作战中登陆兵一般需乘运输船或军舰至登陆点附近的海域,再换乘登陆艇突击上陆。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前苏联又出现了气垫登陆艇,它的航速可达90~130千米/小时,并使登陆人员和车辆免却渡水涉滩的过程,是具有独特两栖性和通过性的高速登陆工具。

登陆舰——又称坦克登陆舰,它的排水量600~10000吨,可载坦克几辆至几十辆和士兵数百名。它的续航能力一般为200~6000千米,航速20~40千米/小时,这就使登陆部队可从出发地直抵登陆点滩头,无需中途换乘,大大简化和加快了登陆过程,其登陆作战能力比登陆艇大为增强。世界上第一艘登陆舰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用油船改装而成的。1940年,英国建造了首批LST1级大型登陆舰。此后一些国家也相继建造了大量登陆舰。战后,登陆舰提高航速,增设直升机平台,装备防空导弹,采用侧台推进器和新型登陆装置,使战术技术性能有较大提高。

坞式登陆登陆舰,又称船坞式登陆运输舰,它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和在太平洋岛屿实施登岛作战而研制成功的。坞式登陆舰内有一个或两个巨大的坞室,在尾或首部有活动水闸,水闸打开,尾(首)部分沉入海水中,装载的登陆艇或两栖车辆可从坞室驶出。现代坞式登陆舰的满载排水量一般在万吨左右,航速30~40千米/小时,可载10~22艘各类登陆艇或20~80辆两栖车辆。有的还设有直升机平台,载运直升机数架,可实施机降登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