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亮剑精神
1201900000028

第28章 英雄还是要靠兄弟连 (1)

——合作永远大于对抗

李云龙认为,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在现代企业中,单打独斗的罗宾汉再也不是英雄,我们需要的是像独立团那样抱团打天下的员工,需要的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合作第一竞争第二的兄弟连。

依靠“大部队”往前冲:紧密团结的队伍最有战斗力

在《亮剑》中,李云龙对团队的阐释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我们国家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集体主义的军魂,靠的就是我们的军队广大战地指导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也能凭这种团队精神战斗到底,剑风所指,所向披靡。

单打独斗的人很难成功,孤胆英雄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李云龙从未怀疑过这一点,他敢以一个团打敌人一个军,就是因为他背靠着自己的大部队,援兵很快就会冲上来。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以集体形式出现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优秀的员工也往往是出现于团队之中的。在社会竞争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团队协作。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总结历代成功者的经验,得出的“永恒成功法则”是:“胜利靠别人,成功靠团队!”

德国足球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足球队之一,被誉为“日耳曼战车”,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在这样一支传统的优秀球队里,却极少有个人技术超群的球星。和意大利、英国、巴西等国家的球队相比,德国的球员都显得平凡而默默无闻,有些德国国家队的球员竟然还不是职业运动员!

然而,这并不影响“日耳曼战车”的威力,他们频频在世界级的比赛中问鼎冠军,把意大利、巴西、英国、荷兰等足球强队撞翻,谁也不敢轻视“日耳曼战车”的威力,原因在哪里呢?

一位世界著名的教练说:“在所有的队伍当中,德国队是出错最少的,或者说,他们从来不会因为个人而出差错。从单个的球员看,德国队是脆弱的,可是他们11个人就好像是由一只大脑控制的,在足球场上,不是11个人在踢足球,而是一个巨人在踢,对对手来说那是非常可怕的。”

全队拧成一股绳,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这就是德国队制胜的秘诀!这也正是很多企业和组织能够形成强大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如同军队,如果每个成员都具有“亮剑精神”,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与本团队同舟共济,真正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么这样的团队必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在市场竞争中,有冲在市场一线的销售人员,也有在后方从事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和从事制造的一线工人。产品是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却是市场部门销售出去的。生产部门是需要“花钱”的部门,市场部门是“挣钱”的部门。生产的资金需要市场部门从市场赚回,但市场部门销售的商品需要生产部门提供。生产与销售,如后方与前方,又如军队的保障与作战,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轮子。正是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构成了企业参与竞争的全部家底。无论哪个结合部发生了矛盾,都会导致整条战线无法协同共进,工作的有效落实也成为空谈。

公司的良性运转需要每一位成员主动投入和出色配合,每一个人都在高度分工中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汇聚所有的力量战胜万难。

1999年4月5日下午两点,一个德国的经销商打来电话,要求海尔必须在两天内发货,否则订单自动失效。而两天内发货意味着当天下午所要的货物就必须装船,而此刻正是星期五下午两点,如果按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下午五点下班来计算的话,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而按照一般程序,做到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此时海尔人优良的团队精神显示了巨大的能量。他们采取齐头并进的方式,调货的调货、报关的报关、联系船期的联系船期,所有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抓紧每一分钟,使每一个环节都顺利通过。当天下午五点半,这位经销商接到了来自海尔货物发出的消息,他非常吃惊,继而转为感激,还破了十几年的例向海尔写了感谢信。

俗话说:“鸟枪打不过排射炮,沙粒挡不住洪水冲。”同样,一个公司的团队的力量就是“排射炮”、“洪水”,可以形成一股合力,让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队精神可以推动工作顺利进行,可以促进团队有效运作和发展,它对团队成员的集体共同意识具有一种强化作用,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

“天才的唯一取代就是团队合作。”团队效应既可以发挥每个人的最佳效能,又可以产生最佳的群体效应。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只有当他融入团队后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团队成功个人才能成功。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

所以说,作为公司里的一名职员,我们要从团队的角度出发,树立起对团队工作认真负责的信念。每一个公司都类似于一个大家庭,每一位成员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分子,只有每一个人都具备了团队工作的精神后,才能对团队的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负责。

八方支援,才能共同取胜

在李云龙攻打县城的行动中,八路军各主力部队、国民党地方部队、各地抗日武装,甚至包括土匪、山大王都纷纷不约而同合作起来,只要是遇到日本人就打,取得了全歼平安县城守敌的巨大胜利。凭李云龙小小一个独立团,即使有三头六臂都不可能攻破强大的日本守军,更不可能同时抵挡三路大军的夹攻,而其他零星的抗日武装不敢也不可能单独取得胜利,这次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大家一致对外抱团打天下的精神和行动。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合众人的力量才更容易取得成功。对于企业来讲,没有这种抱作一团的团结精神是无法成事的。共同完成目标任务才能保证每一个人在才能上的互补,保证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施乐公司地区经理法兰克·派斯特将施乐团队制胜的故事写成“Don't fire them,tire them up”一书(中文译本名为《抱团打天下》),一时洛阳纸贵,书中的“独行侠难成大事,胜利来自团队”一语成为美国企业家的口头禅。

史蒂夫22岁就开始创业,从赤手空拳打天下,到拥有两亿多美元的财富,他仅仅用了4年时间。不能不说史蒂夫是一个有创业天赋的人,然而史蒂夫却因为从来都独来独往,拒绝与人团结合作而吃尽了苦头。

他骄傲、粗暴,瞧不起手下的员工,像一个国王高高在上,他手下的员工都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他,很多员工都不敢和他同乘一部电梯,因为他们害怕还没有出电梯之前就已经被史蒂夫炒鱿鱼了。

就连他亲自聘请的高级主管——优秀的经理人、原百事可乐公司饮料部总经理斯卡利都公然宣称:“苹果公司如果有史蒂夫在,我就无法执行任务。”

对于二人势同水火的形式,董事会必须在他们之间决定取舍。当然,他们选择的是善于团结员工和把员工拧成绳的斯卡利,而史蒂夫则被解除了全部的领导权,只保留董事长一职。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史蒂夫确实是一个大功臣,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如果他能和手下员工团结一心的话,相信苹果公司是战无不胜的,可是他却选择了孤立独行,这样他就成了公司发展的阻力,他的才华越大,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就越大。所以,即使是史蒂夫这样的出类拔萃的老员工,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公司也只好忍痛舍弃。

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庞大,企业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细,任何人,不管他有多么优秀,想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来左右整个企业都是不可能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通讯、交通等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空前容易,不论是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抑或是具体到个人之间,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成本将大幅度降低,而效率则将大幅度提高。实际上,封闭的个人和孤立的企业所能够成就的“大业”将不复存在,合作与团队精神将变得空前重要。缺乏合作精神的人不可能成就事业,更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人们只有承认个人智能的局限性,懂得自我封闭的危害性,明确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以合作伙伴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也才能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

曾有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应聘到一家公司上班。上班的第一天,他的上司就分配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公司做一个市场策划方案。这名年轻人见是上司亲自交代的,不敢怠慢,就埋头认认真真地做起来。他不言不语,一个人费劲地摸索了半个月,还是没有弄出一点眉目来。

显然,这是一件他难以独立完成的工作。上司交给他这样一份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考察他是否有合作精神。偏偏这个年轻人不善于合作,他既不请教同事和上司,也不懂得与同事合作一起搞,只是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蛮干,当然拿不出一个合格的方案来。

作为团队中的个体,只有把自己融入整个团队之中,凭借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不能完成的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