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解放军精神
1208000000011

第11章 “保证完成任务”:卓越的战斗力在执行中练就 (2)

军中没有“等一会儿”:执行,就在现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素来以速度和执行力著称的团队。他们之所以具备这样的素质,都是因为这个团队奉行绝对服从的理念。他们雷厉风行,决不拖延时间,从不找借口,他们是一个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在北京市非典疫情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党中央、中央军委调集全军的医护人员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小汤山医院,承担救治非典患者的艰巨任务。4月26日,中央军委作出紧急选调医护人员支援北京市防治非典工作的决定后,全军上下闻令而动,报名参加医疗队的请战书雪片般飞来。来不及同恋人道别,来不及多给孩子几句嘱咐,首批人员接到命令6个小时后就踏上了征程。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从天府之国到东海之滨,从南国花都到东北边城,到5月5日,来自四面八方的1200名医护人员,全部汇集到祖国的心脏,以上前线的速度创造了一个“小汤山奇迹”。小汤山医院的党委成员来自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他们在接到赴小汤山医院任职的命令后,态度坚决,迎难而上,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全部赶到医院报到。面对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的局面,党委一班人冷静思考,沉着应对。白天,他们深入建设工地,督导病区施工,协调指挥各种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其他各种物品的准备;晚上,研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措施、计划,起草各种请示、报告,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他们以舍生忘死、顽强战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敢打硬拼的精神,按时完成了医院前期筹建任务。

军中没有“等一会儿”,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以雷厉风行、立即执行的精神,完美执行了组建医院的任务,对北京市乃至全国取得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商场就是战场,工作就如同战斗。要想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效的、能战斗的团队。任何一个经营者都知道,对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是不可能抱以太高的期望的。

王琳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预算员,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预算方案。工作非常辛苦,报酬也不高,但她仍主动地去做,毫无怨言。虽然她是预算部唯一一名女性,但她从不因此喊冤叫屈,每次接到任务都是毫不迟疑,立即去做。

一天,老板安排她为一名客户做一个预算方案,时间只有两天。接到任务后,王琳就立即开始工作。两天里,她跑建材市场,调查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又四处查询资料,虚心向前辈或同事请教。两天后,王琳把一份完美的预算方案交给了老板,她也因此得到了老板的肯定。现在,王琳已经成为公司预算部门的主管。老板不但提升了她,还将她的薪水翻了两倍。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我们必须尽快把预算方案做出来。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立即执行、积极主动的人!”

人性本身是放纵、散漫的,表现在对目标的坚持、时间的控制等做得不到位,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如果拖延已开始影响工作的质量,就会变成一种自我耽误的形式。

当你肆意拖延某个项目,花时间来削大把大把的铅笔,或者计划“一旦……”就开始某项工程时,你就为自我耽误奠定了基石。巧妙的借口,或有意忙些杂事来逃避某项任务,使得无法进行有效的复命,只能使你在这种坏习惯中愈陷愈深。今日不清,必然积累,积累就拖延,拖延必堕落、颓废。延迟需要做的事情,会浪费工作时间,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压力。

“立即去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会带动我们更容易地去做更多的事情。在工作中接到新任务,要学会立刻着手工作。这样,才会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一步步排除困难。如果一味地拖延、思考,只会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更多的问题,这将不利于自己在工作中作出新成绩。当然,为了更好地去做,我们可以分割目标,设定期限,并且及时检查督促自己的进展。

保证完成任务:执行要到位

“保证完成任务”,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接受任务和命令时最普遍的回答,表明了他们坚决执行命令的态度。“保证完成任务”并不是一句简单、冒失的口号,而是一种说出来就必须做到的承诺。

在军队中,言必信、行必果,一句“保证完成任务”,相当于一纸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意味着面对一项任务,没有任何借口,必须执行到位!

1952年秋,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对敌发动了强大的反击战,一个名叫“红山堡”的高地挡在前面,我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为了减少伤亡,上级命令必须把高地夺过来,黄家富所在的团接受了任务。敌人围绕山头修了很多地堡,山顶上还修了一个口朝上的垂直坑道,必须用爆破手才能摧毁这些地下工事。

战斗开始后,黄家富担任第三爆破手,与其他突击部队冲在最前面。敌人用大炮、机枪组成交叉火力网,拼命阻拦。接近敌人阵地时,就只剩下黄家富一个人了,艰巨的爆破任务全部落在黄家富肩上,他趁夜色冲到坑道口边,炸掉了一个坑道。黄家富顾不得擦去脸上的血,一转身又跑上了阵地。部队占领了山头后开始向前发展,却被一条盖沟里的机枪封锁了去路。黄家富侧身爬了上去,为防止敌人从另一头逃走,他先在一头放上一个炸药包,拉开导火索,然后跳起来拼命跑到另一头接连扔进去两颗手雷。没等他翻滚出多远,只听轰轰几声巨响,黄家富被震起一米多高,昏了过去。醒来后,他已没有炸药包了,他摸到一把小铁锹,把5颗手榴弹绑在上面,朝不远处一个机枪工事爬过去。他把小铁锹插进了射击孔,敌人的机枪工事就这么报销了。最后,他身上已经没有弹药了。他正急得四处张望,忽见有战友背着炸药过来,他要了两包炸药,向半山坡上一个屯兵的大掩体冲去。他的大胆动作把敌人吓蒙了,没命地往工事里钻。等他跑到工事跟前时刚巧敌人也都钻了进去,他迅即一拉导火索把炸药包扔了进去,火光一闪,连人带工事一起飞上了天。

在这一晚的战斗中,黄家富先后爆破了15个火力点,消灭了200多个敌人,还缴获了一挺机枪,被人们认为是奇迹。

黄家富这样的战斗英雄在解放军中数不胜数,他们接受了命令,以保证完成任务为己任,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完美地执行了战斗任务,鲜明地体现了战士的优秀品质。

保证完成任务,这是执行到位的一大要点,其含义是: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全部做好。要把任务完成,确保执行到位,必须达到三个标准:按时、按质、按量。三者缺一不可。

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要到美国办事,且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他身边的几名要员忙得头晕眼花,甲负责演讲稿的草拟,乙负责拟订一份与美国公司的谈判方案,丙负责后勤工作。

在该老板出国的那天早晨,各部门主管也来送行,有人问甲:“你负责的文件打好了没有?”

甲睁着惺忪睡眼说道:“今早我熬不住睡了4个小时。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以英文撰写的,老板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待他上飞机后,我回公司把文件打好,再以电讯传去就可以了。”

谁知转眼之间,老板驾到,第一件事就是问这位主管:“你负责预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闻言,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已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自己的报告和数据,别白白浪费坐飞机的时间呢!”

天!甲的脸色一片惨白。

到了美国后,老板与要员一同讨论了乙的谈判方案,整个方案既全面又有针对性,既包括了对方的背景调查,也包括了谈判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策略,还包括如何选择谈判地点等很多细致的因素。乙的这份方案大大超过了老板和众人的期望,谁都没见到过这么完备而又有针对性的方案。后来的谈判虽然艰苦,但因为对各项问题都有细致的准备,所以这家公司最终赢得了谈判。

谈判结束,回到国内后,乙得到了重用,而甲却受到了老板的冷落。

在上面的故事里,甲与乙所承担的任务都与老板的事务密切相关,但是甲却在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疏忽了老板行程安排上可能会有的变故,不但耽误了老板的工作,给公司带来了麻烦和损失,也破坏了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而乙完备而周详的方案则显示出乙在执行过程中按时、按质、按量的责任意识。其实,同甲相比,乙不过是在执行中稍微“到位”了一点而已,其结果却大不相同。

在工作中,绝对不能满足于“做了”这一点上。满足于“做了”,不仅浪费资源,更可怕的是自欺欺人,既有可能耽误自己的前途,也有可能给公司发展造成影响乃至使公司产生危机。在工作中,我们要牢牢记住一点: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只有做好了,才叫“做了”。

以战果论英雄:执行就是要结果

战争是残酷的,其结局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因此,所有参战人的心愿只有一个:打赢!只有赢得胜利,国家才会获得安定,人民才能得以安居乐业。每一场战争的爆发,交战双方都希望自己能获得胜利,解放军战士更是如此。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粉碎“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发动的“金化攻势”。在上甘岭,志愿军发扬了解放军自建立以来的作战优势——近战和夜战。连续的夜战让人根本没时间休息,加上粮食和水的短缺,战士们每天打仗的同时,都在与生理极限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