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1208200000035

第35章 勇于挑战,机遇来自于每一次努力 (1)

机遇来自每一次行动

课前提问:

1、 在工作中,我们是等着机遇降临,还是主动寻找机遇呢?

2、 主动寻找机遇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有什么帮助?

机遇来自于每一次行动。工作中有没有机遇,能否得到机遇,关键看你是以何种态度、以何种角度来对待身边的事。

亚历山大在攻城取得胜利后,有下属问他,是否等待时机,再去进攻另一个城市?

亚历山大听了这话,大发雷霆:“你认为机会自己会来找我们?机会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可见,主动用行动创造机会才是亚历山大成就伟业的原因。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说过:“机会是自己努力造成的,任何人都有机会,只是有些人善于创造机会罢了!”

杨仪伟是一家艺术家院的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某企业的工会做宣传工作。刚一开始,他很苦恼,认为自己的专业才能与工作不对口,在这里长期干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会被耽搁,而且日久生疏,自己的专业也可能被荒废。于是他四处活动,想调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中去。可是,几经折腾,均告成功。

之后,他便死心塌地地安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并发誓要改变“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他找到单位工会主席,提出了自己要为企业筹建乐队的计划。正好这个企业刚从低谷走出来,扭亏为盈,正向高潮发展,也想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就同意了他的计划。

这回他来了精神,跑基层、录人才、买器具、设舞台、办培训,不出半年,就使乐队初具规模。两年以后,这个企业乐团的演奏水平已属全市一流,堪与专业乐团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的乐队经理。

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完全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化劣势为优势,不但开辟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天地,而且培养了自己的领导才能,为他以后寻求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的人,都是善于用行动创造机会的人。他们在有机会时抓住机会,没有机会时就去创造机会。

机会是成功的跳板,聪明的人是不等待“好心人”送来机会,而是主动扑向机会,从机会中打捞自己想要的“黄金”。然而,等待机遇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它需要积极的准备,需要主动出击。

彼得到某公司应聘部门经理,要求有一个试用期。但出乎意料的是上班后却被安排到商店去站柜台。一开始彼得根本无法理解,但还是地坚持了三个月。后来,他认识到,自己对这个行业不熟悉,对公司也不是很了解,确实需要从基层工作做起,才可能全面了解公司,熟悉业务,何况自己虽然做的是销售代表的工作,但拿的仍是部门经理的工资。

尽管实际情况与自己最初的预想有些差距,但是彼得明白这是老板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他坚持下来了。三个月以后,他负责部门的所有工作,结合三个月最基层的工作经验,彼得带领团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半年后,他荣升为经理;一年以后,他又被提升为总裁。回首往事,他颇有感慨地:“当时忍辱负重,心中有很多委屈,但我明白这是老板在考验我,于是坚持了下来,最终获得了老板的信任。”

机遇来自于工作中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挑战。因此你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进取、全力付出。在每一次的任务中,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你就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创造机遇。

课后总结:

机遇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靠自己主动去寻找。主动出击,用自己的行动创造机遇的人永远比坐等机遇到来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有能力系鞋带,就有机会摘星星

课前提问:

1、 在遇到困难时,自暴自弃会给你带来什么?

2、 为什么成功的人都是百折不挠的人?

曾获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最佳新秀奖的杰森·基德,讲述过影响了他一生的一件小事:小时候,父亲常常带他去打保龄球。当他打得不好的时候,总是很容易泄气和抱怨。有一天,当他再一次为自己打得不好而发牢骚的时候,父亲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别再自暴自弃了。你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又不愿意总结方法。假如你好好做,就不会这样讲了。”

这句话给了他极大的震动,此后,一发现自己的缺点,他便想尽办法纠正。不管是打保龄球还是后来打篮球,他都要求自己做到两点:第一,比别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第二,时刻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最好的方法提升自己。也正因为这两点,他成了全美最优秀的球员之一。

面对困难,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奋发振作,努力挑战困难,要么消极怠惰,自暴自弃。前者可以带人走出困境,走向成功,而后者只能导致失败。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不气馁,不灰心是重新取得成功的关键。道本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说明。

道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在大阪的一所中学当了几十年的校工。尽管工资不多,但他已经很满足生活为他所安排的一切。就在他快要退休时,新上任的校长以他“不识字不能在学校工作”为由,将他辞退了。

道本难过地离开了校园,因为他在这里已经几十年了,他不知道除了这份工作之外,他还能干什么?像往常一样,他去为自己的晚餐买半磅香肠,但快到食品店门前时,他想起食品店已经关门多日了。而不巧的是,附近街区竟然没有第二家卖香肠的。忽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为什么我不开一家专卖香肠的小店呢?他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开了一家食品店,专门卖起香肠来。

因为道本灵活多变的经营,十年后,他成了一家熟食加工公司的总裁,他的香肠连锁店遍及了大阪的大街小巷,并且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颇有名气的道本香肠制作技术学校也应运而生。

一天,当年辞退他的校长得知这位著名的董事长识字不多时,便十分敬佩地称赞他:“道本先生,您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拥有如此成功的事业,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道本诚恳地回答:“真感谢您当初辞退了我,让我摔了跟头,从那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还能干更多的事情。否则,我现在肯定还是一个靠一点退休金过日子的校工。”

英国有一名谚语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那么他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与之对应,中国也有一句古语叫做“苦心人,天不负”。当我们在工作中,失去了一次机会或失败了的时候,不要灰心,只要我们面对困难能百折不挠,坚持到底,就一定能为自己赢得新的机遇。

课后总结:

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此时,弱者就会消极倦怠,停足不前;而强者则会更加奋发,努力去解决问题。古往今来,只有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机遇来临时先突破自己

课前提问:

1、 为什么首先突破自我,才能抓住机遇?

2、 自我突破对你的事业成功有什么益处?

南太平洋的岛屿上生活着一种非常美丽的小鸟,人们称之为莺鸟。以前雨水充足,岛上的植物生长旺盛,以草籽为食的莺鸟生活得很好,种族繁盛。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干旱袭击了小岛,大片的植物死亡,整个岛屿变成了荒岛,莺鸟们也因为失去了食物而濒临灭亡。

唯一剩下的食物是一种叫做蒺藜的草籽,它浑身布满了长而锐利的尖刺,种子隐藏在中间。

莺鸟要想生存,就只能靠这些“锁在保险柜里”的珍贵粮食,能否从蒺藜坚固的外壳里把种子啄出来,是莺鸟能否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要想啄开一粒蒺藜,莺鸟先要把它顶在地上,靠住岩石,然后上喙发力,下喙挤压,用尽力气才可能吃到这赖以生存的一点粮食。

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只有一小部分莺鸟生存了下来,科学家很好奇,面对巨大的变化,莺鸟生与死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经研究发现,喙长11毫米的莺鸟,基本全都抵抗了大自然残酷的变化,生存了下来,而喙长10.5毫米以下的莺鸟却全部灭绝!

生与死的区别,就在于这短短的0.5毫米!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困境和难题,这时我们就要牢记莺鸟的启示:只有突破自我,才能够找到战胜困境的方法,才能为自己赢得机会,否则你将无法抓住机遇。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过1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但他晚年却固执地反对交流输电,一味主张直流输电。

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创造了生动而深刻的喜剧形象,但他却极力反对有声电影。

爱迪生和卓别林都是大师,但都没能够做到超越自我。由此可见,要做到超越自我,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那些能够在事业上抓住机遇的人的成功经历启示我们,只知道或掌握别人已知的东西,最多能够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普通人,而要让自己出类拔萃、有所作为,你就必须率先突破自己,这样才能创造机遇并把握机遇。

约翰现在是一家报业公司的一名广告业务员。

最近听说自己的上司要升迁了,广告部的人都表现得更加出色,因为大家都希望在上司走了以后,自己能够升任为部门经理,而业绩肯定是上级考察的一个重要标准。约翰当然也这样想,而且他相信自己是有一定竞争实力的。

有一天,上司找到了约翰,他并没有和约翰谈到自己要升迁的事,而是告诉约翰,对他的薪金进行了调整,以后取消了他的底薪,只按广告费抽取佣金,当然抽取的比例要比以前更大。这给约翰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不过约翰决定接受这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