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沉思录·青少版
1209000000003

第3章 卷一 品质闪耀在虔诚的学习之中(2)

哲理背囊:

在听到朋友的抱怨之后,不要被他的复杂心境扰乱,而是要保持自身的理性和清醒,并想方设法帮助他恢复冷静;随时准备以好言相劝,不是指责,不是抱怨,而是从朋友所烦恼的事情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对症下药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尽心竭力地解开朋友的心结。

我们与朋友彼此既独立又联系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必须在相处中保持各自的内心平衡,平常的时候,也许无需打扰他们的生活,干扰他们事务,但是也要时而对朋友说话或写信,无论学业或者其他事情有多么紧迫、繁忙,这些都不是推脱对自己的朋友尽义务的借口。

随时准备约束自己,宽恕他人

对于那些由于紧急事务而没有陪伴他(我的父亲)的人,总是发现他对他们一如往常。

马克西默斯已习惯于仁慈的行为,随时准备宽恕,避开所有错误。

从拉斯蒂克斯,我领悟到我的品格需要改进和训练。

从马克西默斯,我学会了自制,不为任何东西所左右。

《沉思录》中的沉思:

由于人性中种种弱点的影响,人们常常习惯于宽待自己,苛责他人,但是这样的行为并不利于自身的进步,和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苛责他人,必定会产生人际关系中的种种摩擦,宽待自己必然导致自高自大,发现不了自身的弱点,也没有机会学习他人的优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做法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其实,每一个人都既是魔鬼又是天使,优点与缺点共存,美丽与丑陋俱在。与人相处时,要尽量看好的方面。至于一些不同之处,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宽容是一种美德。能够宽容别人的人,可以和各种人相处,同时也可以反映出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广阔胸襟。而且,只有宽容才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才能够更好地与人合作。

面对自己,既不要总看长处而自高自大,更不可以只看短处而妄自菲薄,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同时保持一种谦逊和宽容的精神,是最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做法。

成长故事苑:

谭晓跃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忙,这一天是星期天,难得的假期,她的心情非常愉快。早晨,她推开门站在阳台上,发现阳光温暖而明媚,阳台上奶奶种的花都开了。正在她沉醉于清晨的美景时,只听“砰!砰!”两声,楼上传来了一阵拍打被子的声音。

接着,棉絮和灰尘从天而降。这些灰头土脸的东西与这和谐的美景真不相称。于是,她忍不住大声向楼上喝道:“拍什么拍!一大清早就污染空气!”可上面的拍打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猛烈了。

她没有办法,说服不了楼上的人,只好采取被动的方法。等到拍打声停止,晓跃赶紧拿出水壶给她那些可怜的花儿洗澡,晶莹的水珠在绿叶上滚动着,有几滴还流到了楼下,结果不小心落在了楼下晒的被子上,晓跃窘了起来,怎么办呢?正在这时,楼下的老婆婆伸出了头,向上张望着。她更加害怕了,怕老婆婆开口骂她。但是结果出人意料,老婆婆竟然没有责怪她,反而对她和蔼地笑了笑,慈祥地说:“天气好,是该浇浇花呀,看这花开的多水灵呀!”说完,她把被子往旁边挪了挪,便回屋了。晓跃愣住了,一时间回不过神来。婆婆的行动给了她很大的启发,那一瞬间,她明白了一些事情。她不由自由地把头伸了出去,向楼上望去,结果正和上面拍被子的阿姨打了个照面,晓跃笑着对她说:“阿姨,天气这么好,是要晒晒被子?”那位阿姨尴尬地点了点头,只轻轻地拍两下就回去了。

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让晓跃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她的心灵比清晨的阳光还要灿烂明媚。

哲理背囊:

如果有人冒犯了你,首先考虑:我和人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是被造出来互相合作的。如果不宽容他们,我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合作,进而耽误了要进行的工作,影响了积极成果的取得。

考虑冒犯着他们在饭桌边,眠床上等地方是什么人,尤其是考虑它们在什么压力下形成意见和行动的,他们做他们所作的事带着何种骄傲。如果他们背负着一些压力,这说明他们有他们的无奈,作为他们的同胞和伙伴,我们应该谅解他们,帮助他们。如果他们带着某种骄傲,这说明他们在这件事中找到了价值感,只是在价值感是在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出现的,我们应该体谅,平心静气地向他们展示错误之处,并诚恳地帮助他们改正。

其实,我们自己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作过某些不正当的事情,我们和他人都是相仿的人,省察自己,再对待别人,有什么是不能宽恕和原谅的呢?

以天下人为师,才能为天下师

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

从我父亲的名声及对他的追忆,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

从赛克斯都,我看到了一种仁爱的气质,一个以仁爱方式管理家庭的榜样和合乎自然地生活的观念,看到了毫无矫饰 的庄严,为朋友谋利的细心,对无知者和那些不假思索发表意见的人的容忍.

从我的兄弟西维勒斯,我懂得了爱我的亲人,爱真理,爱正义.

……

《沉思录》中的沉思:

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取得大成就的人物总是善于从身边的人甚至素未蒙面的人身上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取得后来的科学成就的,本书的作者罗马皇帝奥勒留也是如此,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看出,他是一个能真诚不懈地学习他人优点的人,不论是对于教养他的养父还是对于幼年之时就不幸失去的父亲,整个《沉思录》卷一所讲到的,都是这位谦虚好学的哲学家皇帝向他人学习的内容。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内心独白,能够给他生前以及身后亿亿万万人以教益和帮助。

这种精神,正是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最最需要的。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说过:“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尚书》中也说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相信一个人如果能够坚持每天从遇到的每个人身上获取对于自己有益的东西,那么一分一毫的积累似乎并不起眼,但是长时间下来,他所取得的进步一定是难以估量的。

成长故事苑: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有一灵,他坐车赶路,发现前面路上有三个小孩

用沙土堆了一座“城”正玩得高兴。

车被“城”挡住了去路,只得停了下来。可是孩子们却丝毫没有让路的意思,仍然兴致勃勃

地玩着。孔子下车来,微笑着问道:“你们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的道理呢?”其中一个

名叫项橐的孩子,摆出一副大人的样子反问道:“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哪听说

过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十分吃惊,他没想到这个孩子小小年纪竟如此能言善辩

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定考考他,就一口气提出了四十多个问题。项橐对答

如流。孔子被深深折服了,连连称赞。

项橐并不知道面前这个人就是人们所敬重的孔子,于是反问孔子几个问题,虽然充满了稚气

,但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于是,孔子对他更加赞赏。

孔子又对项橐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局吧!”谁知项橐断然拒绝了。孔子问他原因,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赌博原本是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

孔子听了这番话,由赞赏变成敬佩,于是拜项橐为师。七岁的项橐从此名声远播,而孔子以圣人之尊,不耻以项橐为师,也为天下人所称赞。

哲理背囊:

以他人为师,首先要学会欣赏他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关键是将身边的人的优点一一列举出来,并时刻提醒自己,他们的有些优点是自己不具备的,也正是这些优点值得自己学习,并让我取得进步。

如果能够事先了解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并在他人身上发现这些东西,取长补短,就更能不断取得进步,更好地做自己。

当然,学习也是有选择的,这选择中包含了根据自己的理性做出的明确判断,哪些内容是有益于我们人格完善和心灵提升的,哪些内容是把我们引向堕落或痛苦的深渊的,正确的区分,是学习的前提。

在任何时候都要依赖理性

从戴奥吉纳图斯,我学会了不相信巫师之言,驱除鬼怪精灵和类似的东西。

从阿珀洛尼厄斯,我懂得了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来理性,而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

如果你回到你的原则并崇敬理性的话,过十天你对人们就会像是一个神,而现在你对他们却像是一头兽和一只猿。

《沉思录》中的沉思

“一切事情都要冷眼观察,一切事物都得盘算掂量,别让自己沉醉,别胡思乱想,不

受诱惑,哪怕幸福就在眼前。”这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名言,其中的冷眼观察和盘算掂量突出了理性的重要性,在任何境遇之下,不受诱惑,不被迷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性,这样的人,是真正将人做到圆满之处的人,这一点,也是让人逐渐趋于神性而远离兽性的根本点。

依赖理性的人必定能够坚持理智地做人和思考,必定能够对一切个别事物保持一种明辨并摆脱无知。

理性是人的独特所在,这种独特性并不是永恒地寓于我们的头脑之中的。在人的肉体死亡之前,对事物的关照和理解力将先行消失,那些年老而糊涂昏聩的人,就是这个问题的最好证明。

我们所能做的,是在理性未消失之前,无限地开发它,有效地利用它。

一些伟大的人物都是一些“镇静”的高手,面对突然变故,仍然镇定自若。因为他们懂得,

不能慌,慌则无法思考应付问题的妙招。如果他们慌了,那么周围的人更没有主见,那就慌

作一团了。因此,他们大都大喝一声:“慌什么?”这一半是对别人说的,一半则是自我暗

示。

如果你感到慌张,你的大脑就失去了正常的思考能力,你就会丢三落四,语无伦次。许多人忘掉了重要东西,或者说话说漏了嘴,就是因为心里有“鬼”,慌里慌张。这种时候,你要有意地放慢你的动作节奏,越慢越好,并在心里说:“不要慌!千万不要慌!”动作和语言的暗示会使你慢慢镇静。你的大脑就恢复正常的思考,以应付周围发生的事情。

成长故事苑:

诸葛亮在水镜先生处读书,经过几年的用心传授,水镜先生决定举行出师考试。

水镜先生的考题别出心裁:“从现在起直到午时三刻止,弟子当中只要谁能得到老师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算及格,也就可以出师了。”

想出师的弟子中,有人说:“大水涨到水镜庄了”有人喊道:“庄后失火了!”水镜先生均一动也不动地继续闭目养神。

徐庶还算略有心计,他暗中写了一封假信,对水镜先生哭着说道:“今天早晨家里有人送信来,说我母亲病重,我情愿不参加考试,请允许我立即回家探望。”水镜先生微微一笑说:

“午时三刻以后请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