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1209600000020

第20章 《论语》中的敬业乐业精神(2)

新娘过门当天,发现新郎家有老鼠,嘿嘿笑道:“‘你们’家居然有老鼠!”第二天早上,新郎被一阵追打声吵醒,听见新娘在叫:“死老鼠,打死你,打死你,居然敢偷‘我们’家的米吃!”

讲到这儿,老师自然也就点出了要旨:每位员工进入公司后,都应有“过门”心态,树立主人翁精神!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尖端设备,外国专家到场指导安装。一天,员工小范发现罗拉间距有问题,就向德国专家提出质疑。

起先洋专家并不买这个中国小工人的账。可小范靠查《英汉小辞典》现学现用,和洋专家据理力争,最后说服了洋专家,调整了罗拉间距。结果证明小范的建议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对企业高度忠诚的主人翁意识,一个普通员工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

一个把公司的兴亡当成自己责任的员工会像小范那样,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会把它们和公司的兴亡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企业的命运和每一名员工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责任感。让敬业的态度融会在一个同舟共济、充满朝气的企业。

孔子一生矢志不渝,诲人不倦,醉心于教育。孔子是敬业的,所以他能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将自己的命运与三尺讲台紧紧联系在一起。但在现在的企业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消极声音:

“公司又不是我的,将来怎样与我何干?”

“在哪里都一样!”

“上班对我来说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老板不重视我,同事也看不起我。”

“这不是我造成的,是小张没把材料准备好。”

“工作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一点一点地细抠。”

“要做就做大事,小事根本不值得做。”

“反正为老板打工,给多少薪水就干多少活。”

“我对这个工作没兴趣,干的都是毫无意义的事。”

“这个任务太难了,我干不了,还是找别人吧。”

“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我管不着。”

“老板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我也这么做。”

……

现实中,眼高手低的员工为数不少,这种人老盯着高职高薪,对小事不屑一顾。他们总是天天梦想着干大事,尤其新参加工作的人经常对枯燥单调的事务性工作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是某某专业的高才生,自己干这些具体的工作是大材小用,委屈了自己,埋怨这样干下去毫无前途。结果真正给他重要事情干的时候,往往因为缺乏经验和能力而什么都干不了。有这样心态的人连小事都干不好,又怎么能干大事呢?所以,千万不要对这种人委以重任,如果委以重任,十有八九完不成任务。那么,哪个老板愿意聘用这样的员工呢?

《圣经·箴言》里有一句话的大意是:“你看见辛苦敬业的人了吗?他必将站在君王面前。”只有敬业,才能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获得你想要的——丰厚的薪水、更高的职位、更完美的人生。

人生中,不要感慨自己的付出与获得的报酬不成比例,不要把责任推卸,认真负责地处理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并时刻提醒自己:“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样,你才能拥有一个快乐和无悔的人生。

员工思索

1 你认为你的薪水与责任相符吗?

2 作为员工,你在企业中最关注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做人要尽善,做事要尽美

典籍原文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经典导读

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精通音律的音乐家。他曾经听春秋时著名乐师师襄弹古琴,曾经根据音律就说出那是歌颂文王的乐曲,后来师襄告诉他确实就是《文王操》。《论语》里有记载孔子在听了韶乐以后“三月不知肉味”的经历,他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所以他很喜欢。韶乐是周文王的音乐,而孔子是最敬佩文王的人格与品性的,所以他说韶乐是真的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尽善尽美这四个字对音乐如此,对我们做人与做事是否也有一定的观照作用呢?尽善尽美体现在工作中就是敬业。敬重并重视自己的工作,并为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想要跟一位老农买一头牛,因此过去拜访这位农民,并且问他这头牛的血统,不过他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接着问他这头牛的奶制品产量,他说他完全不知道;最后,我们问他知不知道这头牛每天能够生产多少牛奶,这位农民还是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不过她是个诚实的老奶牛,她有多少牛奶就会给你多少。”

艾森豪威尔被老农的最后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奶牛的这种奉献非常单纯,那就是毫不保留,有多少奶就献出多少奶。听到这样的话,你会不会像被针刺了一下,愣一愣,想一想呢?因为有些人,他们因麻木怠惰而平庸,而另一些人则是那样的生机勃勃,热情而快乐。

毫不保留,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正是全心全意的表现。这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工作表现,要做就做最好的,如此,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才可能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某大型机构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上,有句格言:“在此,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

“追求尽善尽美”值得作为我们每个人的格言,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这句格言来要求自己,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相信都会做得更好。同时,这也是职业对我们每个人的诉求,你不敬业,职业也不会回敬你。

不论你的工作报酬是高是低,你都应该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

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该带着热情和信心去工作,在工作中享受由专注、创造所带来的深深的喜悦。

虽然人类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

候,我们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我们也会因此离完美越来越近。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本性。做人要尽善,这个“善”字不是我们简单地理解为善良,做人当然应该向善,这一点在儒家文化中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说的善有更加宏大的意义,那就是“人”,怎样才能算是一个“人”呢?子思在《中庸》中提到“仁者,人也”,也就是说能够做到“善”的就是完人,也就是仁人,这一点当然很难,在孔子的眼里也不过就是尧、舜、禹、文王、颜回等几个人而已。但是我们做人却要有一心向善的意念,所以要把事情做到尽美之前先要学会让自己尽力尽善。

24岁的海军军官卡特应召去见海曼·李特弗将军。在谈话中,将军非常特别地让

他挑选任何他愿意谈的题目。当他好好发挥完之后,将军就总问他一些问题,结果每每将他问得直冒冷汗。终于他开始明白:自己自认为懂得很多的那些东西,其实自己懂得很少。结束谈话时,将军问他在海军学校学习成绩怎样。他立即自豪地说:“将军,在820人的一个班中,我名列59名。”将军皱了皱眉头,问:“你竭尽全力了吗?”“没有,”他坦率地说,“我并不总是竭尽全力的。”“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呢?”将军大声质问,瞪了他许久。此话如当头棒喝,给卡特以终生的影响。此后,他事事竭尽全力,力求尽善尽美,后来成为美国总统。

做人如此需要竭尽全力,做事当然也应如此竭尽所能,只有这样才能接近尽善尽美。其实,做事也就是在做人。

江苏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胡友林,创业时身无分文。他卖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只钟山表和一件军大衣,凑起55元钱,去山西做煤炭生意。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如今悦达集团已达到150多亿元的资产总额,成为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利税12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有人问胡友林成功的秘密,他说,成功的关键就是竭尽全力把一切做得尽善尽美。即使做个贩煤的,也必须在这一行里做到最好。

只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才能获得尽善尽美的效果,而这些正是敬业精神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职责和理想,生命就会变得没有意义,而没有意义的人生,是一种被浪费了的人生,等于白到世上走一遭,这是相当可惜的。所以,只有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你的人生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是否也是这样高标准严要求呢?没有哪个人的成功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也没有哪个人付出了耕耘却没有收获!我们每个人都要相信上苍在这个问题上无比公正,谁对自己的工作倾注的心血多,谁将看到命运女神对他的微笑。我们自己也可以这样轻声地问一句:难道身边人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运气好?抑或是他的天赋好?这样的理由当然不能说服自己,他比我们付出了更多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所以他成功了。

当我们更多次地叩问自己,就会发现对工作抱着尽善尽美的标准其实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一个人能做到让自己尽善,让工作尽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也许就接近了儒家的“人”,这样我们也就成“人”了。

员工思索

1 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吗?

2 你是如何理解“不求卓越,但求完美”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