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1209600000024

第24章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1)

华为冬天的启示:真正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

典籍原文

子曰:“明君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恐其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

——《韩诗外传·卷七》

经典导读

贤明的国君应该有“三怕”:即一怕处在尊贵的地位,听不到对自己过失的批评;二怕得意的时候骄傲起来;三怕听到天下最好的意见却不能实行。由于不谨慎就有亡国亡身的可能,所以,古代的明君都很谨慎,孔子所说的“明君者有三惧”对于我们如今的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华为在2000年新世纪伊始,在“网络股”泡沫破灭的寒流还未侵袭中国,国内通信业增长速度仍在20%以上的时候,当华为在2000年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其总裁任正非却大谈危机:“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一定会到来。”他在一次公司内部讲话中颇有感触地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只有危机感,也许因为这样华为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这篇题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后来在业界广为流传,备受推崇。

当然,“华为的冬天”实际上并非只是华为公司的冬天。正如在《华为的冬天》最后,任正非指点江山地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两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地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那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能活下来。”

“华为的冬天”带给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启示——最危险的情况是你意识不到危险。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危机总会不知不觉地到来,因此,企业就要预先做好准备。怎样做准备呢?那就是时刻树立危机观念,对企业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从而使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如果一个企业丧失了危机观念,就好像一个人闭着眼睛开车一样,早晚会出事。

事实上,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成功与否,在发展的道路上都可能遇到危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零点调查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曾经共同对企业危机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内地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这就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处于“十面埋伏”之中。

企业就好像是一艘在风雨、礁石、海浪中穿行的船,只要不停止航行,危险就一直存在。

明朝作家刘元卿,在一篇题为《猱》的短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猱的体形很小,长着锋利的爪子。老虎头痒,猱就爬上去搔痒,搔得老虎飘飘欲仙。猱不住地搔,并在老虎的头上挖了个洞,老虎因感觉舒服而未觉察。猱于是把老虎的脑髓当做美味吃个精光。

英国的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曾提出一个管理学上的著名法则,即“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做”,人们将之称为吉尔伯特法则。这句话引申到企业经营上,就是最平静的时刻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危机从不同侧面袭击企业的机体,每一个企业都时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可能是市场环境的突然恶化,可能是领导者的一个错误决策,可能是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一次内讧,一个企业就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作为企业的主人,每一名员工都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对危机做到先知先觉,这样公司这艘船才能穿过暗礁密布的大海,顺利驶向成功的彼岸。

员工思索

1 作为企业的一员,你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吗?

2 你在企业曾经经历过的危机是什么?

真的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吗

典籍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论语·泰伯》

经典导读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孔子的大弟子曾子在病重的情况下对他的弟子的教诲,他引用《诗经》中的话来告诉弟子做事情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就会在一些细节和小事上酿成大祸。曾子这句话对于我们如今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

现实工作中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十恶不赦”的错误引起的,而恰恰是那些一个个不足挂齿的“小错误”积累而成的。如今已步入精细化时代,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事关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件细小的事情所产生的后果都会被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也要以一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一位著名的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在授课时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广州一家电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曾发生过这样一起管理“事故”:3号车间有一台机器出了故障,经过技术科的工作人员检查,发现原来是一个配套的螺丝钉掉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只好去重新买。可是根据公司内部规定,必须先由技术工作人员填写采购申请,然后由上级审批,之后再经过采购部部长审批,才能由采购员去采购。

可是,问题又出现了。市内好几家五金商店都没有那种螺丝钉卖,采购员又跑了几家著名的商场,也没有买到。

几天很快就过去了。采购员还在寻找那种螺丝钉。可是工厂却因为机器不能运转而停产。这还了得,于是,公司的其他管理者不得不介入此事,认真打听事故的前因后果,并且想方设法地寻找解决的方法。

在这种“全民总动员”的情况下,技术科才拿出机器生产商的电话号码。于是,采购员就打电话问哪里有那种螺丝钉卖。对方却告诉他:“你们那个城市就有我们的分公司啊。你去那里看看,肯定有。”

半个小时后,那家分公司就派人上门送货来了。问题解决的时间就那么短。可是寻找螺丝钉,就用了一个星期,而这一个星期公司已经损失了上百万元。

很快,工厂又恢复了正常的生产运营。在当月的总结大会上,采购科长将这件事情又重新提了出来,他说:“从这次事故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公司某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从技术科提交采购申请,再经过各级审批,到最后采购员采购,这一切都没有错误,都符合公司要求,可是事情却造成这么重大的损失,问题在哪里?竟然是因为技术科的工作人员没有写上机器生产商的联系方式,而其他各部门竟然也没有人问问。”

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电话号码,实实在在地阻碍了生产,为公司造成了上百万元的损失!

由此可见,工作之中无小事。一个商标的脱落可以让导弹发射失败,一颗螺丝钉能够为企业造成上百万元的损失。我们工作中一系列的麻烦频频出现,一连串的失误势必在某一天酿成大祸。排除掉一些偶发的重大事故与损失,存在于日常工作中的马虎轻率更是不胜枚举。企业中,技术人才对专业技术工作不求进取、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对存在的技术问题懒得思考,对遗留的技术隐患不去克服,没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营销人员总想着公司做大规模的广告,不好好地做经销商的工作,做事不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疏忽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隐患。

《韩诗外传》卷八二十三章说:“官怠于有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易》曰:‘小狐汔济,濡其尾。’《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做官的懒怠是在有政绩时开始,疾病往往是在稍好转时加重,祸患是在懈惰时发生,对父母孝敬衰退是在娶妻后出现。这四种转化提醒人们,要小心谨慎,务必要保持最终和开始时一样。《周易·未济卦》说:“小狐狸是在快要渡过河的时候,它才湿了尾巴。”《诗经·大雅·荡》说:“开始时都好,结果很少有好的。”所引用的话意在说明,在开始时好是因谨慎,最后出问题是因疏忽了。

因此,无论我们在公司处于什么样的职位,无论公司的发展是“顺势”还是“逆势”,都要以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将身边的每一个危机都消灭在萌芽时。千万不可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大意为公司的发展埋下隐患,要时常警惕自己慎终如始。

员工思索

1 有人认为“战战兢兢”的心态对工作不利,你对此怎么看?

2 “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的态度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微软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

典籍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经典导读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中将此句引解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顺境中不懂得培养忧患意识,那么他离真正的忧患也就不远了。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这句话最能准确地表达出盖茨心中的想法。这句话也是盖茨非常喜欢的微软公司文化中的一条内容:“每天早晨醒来,想想王安电脑,想想数字设备公司,想想康柏,它们都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大公司,而如今它们已经烟消云散了。一旦被收购,你就知道它们的路已经走完了。有了这些教训,我们就常常告诫自己——我们必须要创新,必须要突破自我。我们必须开发出那种你认为值得花钱购买的Windows或Office。”

盖茨历来以悲观的论调谈论微软,即使是在微软最鼎盛的时期,他也一再强调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时间。当微软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到了今天,他仍然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微软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这种危机意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