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在路上
12105000000015

第15章 新闻作品(13)

“我觉得荣誉对我也不是那么太重要,我也没有想着去得这些个,真的,我从来没有想着得。我从来想得就是,我还对我们那个工作人员都说,我从来也不想着得这个那个,我就想着把工作干好,不要叫别领导说你看这个小丁,混着呢咋回事。我的心态老就是把那个只要是我干的工作,我认定了,我非把它干好。

我没想着说得到什么回报。”

24年来,丁丽萍没有因收入微薄而另谋职业,也没有因工作重复枯燥而稍有倦怠,更没有因为老人脾气古怪与老人红过脸。20多年来的每一天,她都细心地为老人做饭、洗衣,操心老人们的生活,和颜悦色地伺候着他们。老人们把她当作自己的儿女,她也乐意当好老人们的女儿,与老人们结下了浓浓深情。

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敬老院里长大的丹丹最能理解妈妈丁丽萍。爱的种子早已在丹丹的心底生根发芽,并伴随着她的成长开花结果。

经风历雨的成长

——平罗县信息化发展纪实

王鹏李耀威

春秋轮转,岁月如歌。

一座久历风雨的古城,曾在长长史河中无言地见证着平罗大地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变迁。也正是这座历久弥新的城市,闪耀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文明之光,在渐渐宽阔的信息化道路上,用时代之手触摸着世界的呼吸。

平罗县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99年,于2000年5月建成了平罗县政府信息网,挂靠县农牧局成立了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主要职责是维护政府信息网站。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信息化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平罗县委、县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将其置于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人员、经费、硬件设施、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平罗将原陶乐县信息中心、平罗县农村经济信息中心、政府信息中心合并,成立了直属县人民政府管理的平罗县信息中心,新平罗在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有力的步伐。

新成立的平罗信息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名,肩负着制订全县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全县信息化应用,对全县信息化资源归口管理和组织协调,对各部门、各乡镇信息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的职能。

发展电子政务,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具有数据库后台管理功能及多用户登陆方式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平罗县政府信息网,是平罗县信息中心成立以来的一项重点工作。2004年9月1日,平罗县政府信息网走完了准备和开发阶段,建成了动态网站,并经过全新改版,丰富了网页内容,开设了政务、农业、商务、招商等栏目,增加了信息发布和公文传递等功能,在互联网上正式运行。通过网络,平罗第一次实现了与世界的零距离接触。

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势在必行。政府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使人们足不出户办事成为可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资讯互通,实现办公自动化,构建“电子政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2月1日,平罗县电子公文传递系统正式开通。从2月1日起,平罗县委、政府不再向各乡镇、各部门印发纸质文件,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实现了公文的网上传递。

同期声:

以往,传统纸质的各类公文在各部门和乡镇之间传递需要专人到政府门房的信箱内互相交换,对较远的乡镇来说,收发一次公文,需要往返很远的路程,花费很长的时间。而采用电子文件方式发送,信息员通过登陆平罗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即可发送和接收文件,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办公效率。

平罗县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依托政府信息网,建成了覆盖全县各直属部门和乡镇等68家单位的多用户系统,可以实现全县各直属部门和乡镇之间电子公文的网络传输和交换。

同期声:

该系统采用CA安全认证系统,对电子公文在网络上进行签章、加密和身份认证。各单位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安全认证系统登陆平罗县政府信息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电子公文收发。保证公文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截取、改动和解密,是电子公文安全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

安全电子公文传递系统的开通,是平罗县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改变了我县公文收发的传统模式,开通了政府无纸化办公的“高速公路”,实现了政府办公自动化和网络资源的共享,使平罗县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为平罗县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随着石嘴山地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确认网上用户的合法身份、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由于平罗县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大,信息化发展意识超前、步伐较快,在全区率先使用电子签章技术进行电子公文传递及网络身份认证,电子签名技术应用效果好,范围广,经石嘴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石嘴山市区域性电子安全管理体系RA中心将落户平罗。

RA中心建成后,将承担石嘴山地区数字证书的申请、登记、审核等工作,进行石嘴山地区的电子签章安全体系管理,为登录政府部门网上办公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数字证书管理,为将要开展的政府部门的数字证书与网上机构代码证进行“两证合一”做铺垫。该中心的建成,不仅为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体系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保护,还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各种网上交易活动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平罗县信息化水平,平罗县2005年第一期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培训班举办在即。通过此次培训,将进一步推动平罗县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单位内部各科室之间的网络协同办公,使用CA技术进行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及电子签章管理,对其权限范围内的内部或外部文件进行操作,减少工作量,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

目前,平罗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由政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等3个子系统组成,分平罗新貌、政务、工业、农业、商务、投资招商、党建、人才、旅游以及生态10个板块,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各方面信息,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商务信息服务平台正在建设当中。平罗县已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安全稳定、覆盖全县的电子政务系统,共建设信息站68个,配备信息员125名,有132名信息员接受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交换与电子公文传递的培训,各乡镇、县直部门用户通过CA安全认证系统,进行电子公文网络签章、加密、身份认证和电子公文收发,实现了对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的整合,为政府部门提供一个整体的协调服务,使有关信息利用最大化,资源充分共享,构成了政令畅通的信息网络。

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平罗县是以传统工农牧业为主体的大县,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于提高我县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显得尤为突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是平罗县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项重点工作。为了使技术与信息服务得到有效结合,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先后开通了农技110热线,组建了农技110服务队,开展技术、信息和涉农法律咨询服务。2003年在成功开通运行农牧110服务热线的基础上,对农牧110的服务形式进行深度开发,投资建设了智能语音应答服务系统。从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市场行情,经营管理等多方面,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服务平台。

为了使信息科技真正转化成为服务三农的动力,平罗县加大了基层信息点的建设力度,在涉农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和各类协会中聘用兼职信息员236名,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建设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采取了企业或信息员自建和县信息中心帮助建设信息点的方式,使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及种养殖大户、科技特派员等用户以会员的身份自愿加入平罗县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在网上发布信息,获取本行业相关的最新政策法规、合资合作等所需信息,在平罗县政府信息网上进行免费的企业宣传、产品展示、发布供求信息,查询工农业产品信息资料、市场价格和销售行情,进行在线交易、在线招商等活动。农村基层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进一步为农产品交易搭建了更为广阔的销售平台。

目前,已建成能够辐射带动周边的企业和科技特派员信息点20个,种养大户和农村经纪人信息点36个,在城关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建立信息服务站,投资40余万元在县城七一广场和宝丰镇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建设了两块发布信息的电子大屏幕,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实现与外地各大批发市场的对接,有效推进了我县与外地农产品的交易。

在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中,平罗县还应用信息技术,组织本地农业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了智能农业专家系统平台,建成了小尾寒羊饲养管理、玉米杂交制种以及蔬菜繁种、辣椒栽培管理、麻黄疾病专家诊断等多套专家系统,建成了优势互补的市场信息发布窗口,加强了网上信息发布,尤其是农副产品的供求信息的发布。目前,已成功地与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华特产网等全国着名的30多家大型网站实现了友情链接,浏览平罗县政府网页的人数累计达5万人次,通过网络发布各类信息3218条,其中发布农副产品供求信息1869条,收到反馈信息6000余条。

6月16日,宁夏最大的清真羊肉深加工企业——宁夏金福来羊产业有限公司在平罗县宝丰镇举行开业庆典。值得注意的是,平罗县第一家“企业信息化示范点”也同时在这里正式挂牌。

宁夏金福来羊产业有限公司是宁夏最大的一家清真羊肉深加工企业,主要从事肉羊屠宰、繁育、饲草料加工、精致分割清真羊肉、清真半成品和清真熟制品加工,年加工羊肉及羊肉制品3000吨,在区内处于领先地位。平罗县信息中心紧抓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在这里建设了第一家“企业信息化示范点”,应用信息化技术为企业提供高效、规范、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做了一套“肉羊饲养管理”软件,利于安装在肉羊身上的电子芯片对肉羊生长全过程,包括肉羊的免疫接种、营养状况和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帮助企业提高羊肉饲养管理技术,打造高品质的国内清真第一品牌。

目前,该信息化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软件系统已进入一期开发阶段,该信息点的建设必将带动平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进行,为平罗县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拓开了广阔前景。

信息化既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场革命。为了加快我县的信息化建设,平罗县结合“科技特派员行动”,启动了“百企上网工程”、“千户上网工程”、“村村上网工程”,以农村、社会信息化为突破口,以具有发展优势的科技特派员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园区、基地为创业重点,搭建农业生产信息服务平台,让科技特派员带信息进入千家万户。在企业、协会设立信息点,村级设信息员,在涉农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和各类协会中聘用兼职信息员836名,让农民和企业法人重视使用信息,用信息来指导生产,发展致富。让科技特派员把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以信息连接国内国际大市场,以市场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发展生产带动企业增效和农民致富,实现各行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

通过网络既可实现信息共享,又能完成多种社会功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促进作用,并形成覆盖平罗县的“网络社区”,使平罗真正进入“网络信息社会”。

【字幕】

平罗县信息化发展大事记

2004年10月,出口带宽为10M光纤的政府大楼内部局域网建成,并以信息中心机房为接入点接入18个单位,近100台计算机。

2004年10月~11月初,建设了全县各直属部门和乡镇的68个信息站,于11月15日全面完成各信息站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县、乡(部门)两级信息服务体系的网络框架。

2004年11月1日~7日、11月29日~12月9日,举办了两期综合信息应用培训班,培训内容是平罗县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信息发布和安全(CA)电子公文传递系统,参加培训的有65个单位,121名信息员。

2004年11月10日起,确定县委办、政府办、农牧局、科技局、建设局等9个部门和乡镇作为电子公文传递试点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电子公文传递试运行。

2004年11月30日,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来我县调研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对我县信息化发展给予肯定。

2004年12月,将CA安全认证技术与我县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平台相结合,开发了安全电子印章及身份认证系统。

2005年1月1日起,平罗县信息发布系统和电子公文传递系统在使用CA安全认证的基础上进行全县各部门和乡镇试运行。

2005年1月10日,公文内部流转系统在信息中心、水务局、粮食局、城关镇等单位开始流转测试。

2005年1月18日,平罗县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平台二期开发正式启动,涉及开发的功能有网上办事,网上招商,网上交易,网上公文流转、处理及归档等。

开发完成后将形成三大数据库:工农业产品信息数据库、电子公文管理数据库、综合信息数据库。

2005年2月1日,平罗县安全(CA)电子公文传递系统正式全面开通,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不再印发纸质文件,标志着我县电子政务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平罗县信息化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县各部门、各乡镇信息员达187人,村级信息员与涉农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和各类协会中聘用兼职信息员236名,全县有信息员423名,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的信息服务组织网络。通过政府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平罗县正在向着“宁夏网上政府先行县、信息化建设示范县”的目标奋勇迈进。

水是万物本源

河流是哺育人类文明和繁育生灵的天然母体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