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责任等于安全
1211600000025

第25章 责任:每个人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

士兵们跟着跳过墙头,举着刺刀,与联军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终于把南军的战旗插在墓山脊上。

但大旗只在那儿飘了一会儿就消失了。毕克德的冲锋虽然光荣、勇敢,却是终场的开始。南方军队的统帅李将军因此而失败了,他不能深入北方,南方失败了。

李将军极悲痛、极震惊,他向南方同盟政府的总统戴维斯提出辞呈,要求另派一个“年富力强的人”。当毕克德打了败仗,带着流血的军队挣扎退回同盟阵线的时候,李将军只身骑马去迎接他们,并发出伟大的自责:“这都是我的过失。”他承认说:“我,我一个人战败了。”

忽略责任,其后果是难以估计的,唯有每个人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失职。

把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某种假设,“如果怎么样,我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在很多领导者看来,这是一个无力的理由。

不过还是会有一些人把它抛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这个人有良好的愿望和意图,但是由于对整体行为的分析不够充分,导致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种假设也仅仅是假设,并不能掩盖已经出现的问题,因为这个理由不会减轻你所要承担的责任,更不会让你把责任推掉。

“如果”是一种假设,也是最容易挂在嘴边的借口。有的人在问题出现以后,有两个字经常挂在嘴上,逢人就说“如果当初我不这样就好了”、“如果当初我那样做好了”、“如果我有这样一个上司就好了”等。这不是对问题原因的正确总结,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假设不能代替现实,无论懊悔也好,逃避责任也罢,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不是故意的。”这是一个很无辜的解释。“我也不想出错,我也不是故意的。您能不能原谅我?”当你的员工这样小心翼翼地问你的时候,或许你就已经原谅他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不是故意出错,就说明可能是不小心、不留神、马虎才出错的。一个对待工作不小心、不留神、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的员工,又怎么能够把工作完成得圆满出色呢?

如果一个炼钢工人不小心炼出了一批劣质钢材,一家建筑公司准备把这批钢材作为建筑材料,他的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关乎很多人的生命。一句“我不是故意的”,就能推卸掉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如果一个驾驶员疲劳驾驶,在公路上造成了恶性事故,难道一句“我不是故意的”,能推卸掉责任吗?

天为制药公司曾经对某国的一家制药厂家产生兴趣,准备和该厂家签约并进行长期合作。在考察过程中,令天为一行兴奋的是,该厂家设备先进、生产和管理井然有序,在接下来的双方业务洽谈中,该厂长通晓化工业行情、考虑问题缜密……所有这些给天为制药公司的谈判人员留下了良好印象,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大有发展前途。于是,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签约。

由于时间尚充裕,天为制药公司的谈判人员提议到车间参观,厂家欣然同意。车间秩序井然,工人紧张忙碌。谈判人员感到非常满意。

不料,就在这时,一位正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员工,突然感到喉咙不适,本能地咳嗽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底擦去,只在地上留下一片痰迹。

第二天一早,等待签约的厂家接到翻译送来的天为制药公司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尊敬的厂长先生,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的员工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直言,虽然这只是一个员工的个人行为,却反映出贵厂在职业道德上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况且,我们的生产对于卫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我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具体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商榷……”

其实,这些事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能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这些问题还会出现吗?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放松心中责任这根弦。“我不是故意的”这个理由的确很让人怜悯,也会给人一种无辜感,但是无论怎么样,该承担的责任一点都不会少,想推卸责任也推卸不掉。

树立危机意识,告别“无所谓文化”

企业为什么人人都要树立危机意识?很简单,就是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国内面临着短缺经济的考验,“卖方市场”左右供求矛盾,那时候电冰箱、彩电是凭票供应,次品都有人抢购。一般的家电企业都认为赶上了赚钱的大好机会,拼命进口散件,组装起来上市变卖现钱。在这种风气下,国内很多家电企业的员工都普遍缺乏一种危机感和质量意识,当时海尔也是这样,公司上下到处弥漫着“差不多”、“无所谓”的风气。当时中国已经从国外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但并不成功。很多员工没有“质量在自己手中,自己左右着企业的兴衰命脉”这样的观念,因此,时任海尔厂长的张瑞敏先生也在苦苦寻觅一个契机,希望能够让大家在思想中树立起这样的意识。

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近期工厂生产的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库存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76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两种意见,一是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有贡献的员工;二是作为“公关武器”处理给经常来厂检查工作的工商局、电业局、自来水公司的人,让他们能够与海尔心往一处使。可张瑞敏却作出了一个有悖常理的决定:76台冰箱全部砸掉。

张瑞敏召开全厂各部门人员参加现场会,确认了每台冰箱的生产人员后,提出一把重磅大锤,要求事故责任人当着全厂员工的面,用大锤将76台冰箱全部砸毁。张瑞敏和总工程师杨绵绵承担责任,扣了自己的工资。全厂员工亲眼目睹那些人流着泪水砸冰箱的情景,开始明白厂长的意图——没有严格的立厂之道,哪有海尔的前途!因此,张瑞敏忍痛下达了“砸”的命令。“嘭嘭”的锤声,砸跑了当时全厂员工三个月的工资,也砸碎了昔日靠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也能过日子的旧梦。

对于当初的情形,一位老工人如此回忆:“工厂还在负债,当时冰箱也很贵,并且这些冰箱也没有多少毛病,也许只是外观上的一道划痕,但张总说它们不能出厂。如果把它们卖出去,导致工厂资不抵债的错误就会继续下去。”冰箱公司的老员工胡秀风说:“忘不了那沉重的铁锤,高高举起又狠狠落下,76台质量不合格的成品冰箱顷刻毁于一旦。它砸碎的是我们陈旧的质量意识,唤醒我们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了质量,我们才有了现在的一切。”从此,在家电行业,张瑞敏以“挥大锤的企业家”著称。至于那把著名的锤子,海尔现在把它摆在展览厅里,让每一个新员工参观时都记住它。1999年9月28日,张瑞敏在《财富》论坛上说:“这把大铁锤为海尔今天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

类似的案例在台湾也有。普腾电子在洪敏泰经营的时代,曾经在工厂里有一堆瑕疵品,有人也主张可以修了再用,洪敏泰当场发挥其在学校踢足球的本事,将这堆有瑕疵的电视踢得东倒西歪,借以宣示他追求品质的决心。

这些优秀的企业家都明白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矫枉过正”,指的是更正过去的错误不要过度了,以免制造出更多的错误。不过有人认为:过去如果是错的,现在矫正它,用的方法自然必须激烈些,否则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特别是在矫正错误观念时。如果整个企业缺乏危机意识,到处弥漫着一种“无所谓的文化”,这时就需要管理者举起“大锤”,痛下猛药。例如:波音公司为了让员工知道处于今天巨变的时代“不改变就是死亡”的道理,特别拍了一部短片,内容就从波音员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画面开始,引起了所有员工的震撼。

当然,观念上下“猛药”,行动上矫枉过正,只能改一时,痛过了,毛病就又重新冒出来了。正如古圣人所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危机感的真正建立还在于人的内心,要让员工树立起危机意识,走出“无所谓文化”。

要引导人们走出“无所谓文化”,一定要确保他们明白当今的经济现状中潜伏着不尽的威胁:客户可能拂袖而去,企业可能倒闭,员工可能失业。除此之外,员工自己在内心还应当树立起与公司合二为一的意识,唤醒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树立起与公司共存亡的观念。要明白,没有成功,就没有企业,也就没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