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忘初心是一个被很多人说烂的话。可是,我觉得可以换一种理解。那就是把它理解为一种对照的仪式,一种唤醒。我们内心一直藏着一个小孩子,长大后就沉睡了,但其实,并没有离开我们。
我有个朋友,是死党,在我们最年轻时。后来我们大学毕业,都在一个城市工作,隔着不远,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年月渐深,彼此见面说话,日见无趣。
他的工作搭档,也常常抱怨说,发现他这人和别人难相处,脾气是又坏又臭了。我点头附和,记忆却飘远:不过啊,呵呵,以前他不是这样的。我还记得那个时候他还小,拿着木头棍子在土坡上,如同高手在山峰上对垒、比武。
读书的时候,我还帮他代写情书,却又故意恶作剧搞破坏,算定他不会看。结果他追到手的女孩老逼问他,你真的有狐臭,冬天才发作?他便呵呵傻笑。
我说的时候,他坐在他的皮椅子上,习惯性地转来转去。像一个地道的庸俗小老板。
他就那样愣住了,忽然地愣住。然后,我们久坐而默默无语。
再次去他在22层高的写字间拜访,恰巧没别的人在场。他跳起来捶我,说:“为什么当时陷害我呀!”我抄起报纸就恶狠狠拍他的脑袋。
客户按响门铃,客人走进来,客人看见的,是面孔表情严肃的两个人。他说:“请坐,我和一个朋友要谈点事情,马上谈完就跟您谈。”
送我到电梯口,他做了一个熟悉而滑稽的手势。一丝笑爬上我在更多场合僵硬的脸。
他,甚至我或任何一个人,现在看着很可恶很坏的家伙,其实并不是很小就如此。
成年谋事后一度面目可憎的人,多年前一样曾经的言语干净,坦诚可亲,更小的时候,也是眼睛汽水一样透亮的少年。
如果有人跟他提到:以前你还小的时候啊……那个霸道,野心勃勃且无趣的人,那一刻他的心肠也会温和亲切。
讨厌一个人,往往因为不知道他也曾经小而可爱过。有什么可以唤醒一个人温暖美好的一面?去找回和帮助他找回,遗失在时间里的幼年模样吧!
秋刀鱼会过期
在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家里很穷。在所有邻居孩子里,我和他玩得很好。因为我们都挺喜欢看闲书,常常在一起共享资源。
他的书没有我多,他想读却读不到,因为他的零花钱买得起的书,太少。他家舍不得买。
于是他找我借。
我父亲书柜里的书,堆得满满的,对我是敞开的。他摸进我父亲的书房,两眼放光。
我开始担心:你别弄坏了,小心,别弄脏了,我爸会骂死我的。其实我爸并不介意,不是那么凶。
这么来回了三两次,他借书的成功率极其低,因为我总是犹豫后拒绝了。最后一次,回家的路上他气呼呼的。我终于还是没借给他那一套《三言二拍》。他再也没跟我说话,一直到搬家。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在异乡的城市再见面。往日的小孩子都长大了,怨恨都淡忘了,彼此亲切打招呼。
提起往事,他却无比惆怅。他慢慢地说:“那时我想,也不要紧,等我长大了,或者工作了,我会把这些书一本一本买回来,慢慢地,尽情地阅读欣赏!这么想着,我渐渐忘记了伤心和不愉快,甚至赌气似的想,我以后一定要有比你多百倍千倍的书,我要在自己的家里,修建一套大书房,买很多很多的书放在架子上。然后每天睡觉在书堆里,吃饭也在书堆里。”
我笑了,“这个愿望很美好啊!你现在应该实现了吧!小时候真是不好意思呀!”我并没觉察他的话里强烈的对比反差。
我带着一点补偿性质的心态,说:“现在可就简单了,我的书很多,而且现在绝对不小气。你要看书,要借多少我都借给你,我现在一大堆的书都可以送你看。”
他笑了,摇着头说谢谢,“我现在没什么兴趣了。”
我吃惊,“为什么?”
他带着惋惜说:“其实,现在随时有机会读到这些书。网络书店打折活动那么多,也买过几本。虽然花花绿绿的包装漂亮,印刷精美,还打着动人的口号,吸引人的广告,但我连翻一翻的兴致都没有了。偶尔也勉强拿上一本,但翻着翻着,就读不下了,犯困,干脆卖废纸了。”
说着,他陷入了回忆,“如果在十多年前,我一定会是一个又幸福又快乐的小小读书郎!”
如今,他只是遗憾,并没有对我如何抱怨。我却很难过。
小时候不懂,就这样掩埋了一个小伙伴的美梦。
有些事情,有些朋友,一旦过去了时间与空间,你即使还能够帮助他,他即使还愿意被你帮助,却已经变味了。就好像他那颗仍然想读书,却再也读不进去的心。
我想起王家卫的电影台词: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书不会等人,人也无法等书。
看书这件事,时过境迁,也会像秋刀鱼一样,过期了,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