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后,荷兰殖民者采用新策略。军事上,采取固守防线的战术,调集重兵,全面讨伐;政治上,拉拢世俗的王公贵族,宣布政府将保留王公贵族的继承权和原有称号,孤立打击伊斯兰教首领。以此来削弱起义军的势力。
在杜固·乌玛牺牲后,反荷斗争进入低潮。1903年,亚齐素丹被捕,被迫接受荷兰的统治,宣布承认亚齐主权属于荷兰,而一些抗荷首领也陆续投降,亚齐人民大规模的抗荷斗争就此停止。之后,荷兰殖民政府再次宣布亚齐主权归属荷兰。
到了1904年,亚齐人民抗荷游击战争再一次兴起,游击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912年,但是却十分分散。总的来说,亚齐战争是因为荷兰入侵亚齐而引发的,所以,从战争性质上来说,亚齐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俄土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俄土战争”是指17~19世纪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战争。这次战争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1次。
第一次“俄土战争”发生于1676~1681年。引起战争的原因是:在乌克兰同俄国重新合并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却入侵乌克兰。第二次“俄土战争”发生于1686~1700年,这次战争是俄国反对奥斯曼帝国侵略斗争的延续。1710年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队的重重重围中,最终以土耳其的胜利告终。1735年俄国向土耳其宣战,第四次俄土战争爆发,这次战争的目的是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
1768~1774年第五次“俄土战争”是由于奥斯曼帝国侵略俄国并反对俄国在波兰扩大势力而引起的。1787~1792年的第六次“俄土战争”是由于土耳其推行复仇计划而引起的。土耳其希望俄国归还克里木,并承认格鲁吉亚是土耳其属地,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俄国拒绝却了这一要求,导致战争形成。1806~1812年的第七次“俄土战争”是土耳其在拿破仑一世的支持下发动的。1828~1829年的第八次“俄士战争”是因为欧洲列强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地的斗争所引起的,就是克里木战争。
1853年俄国借口“圣地”问题,发动了第九次“俄土战争”。发生在1887~1888年期间的是第十次俄土战争,这是俄土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则被认为是第11次“俄土战争”。俄国同英、法结盟,谋取君士坦丁堡,但先是英法联军在加里波利溃败,损失50万;1917年俄国又因为战争而崩溃,土耳其军趁机攻下整个高加索,还进军南俄草原。这次土耳其大获全胜,但他自身离灭亡也不远了!
在俄土战争中,俄国四败七胜。疆域得以扩大,南部边界伸展到黑海,西部边界推进到普特河,东部边界越过高加索山脉。但战争使其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德奥同盟”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德奥同盟”意指“两国同盟”,也称为“奥德同盟”,是1879年10月7日德国与奥匈签订的条约。双方承诺在任何一方被俄罗斯袭击时另一方会相助;如果攻击者是另一个欧洲国家,另一方则必须保证中立。
1879年10月建立的“德奥同盟”是在德俄关系恶化的形势下,德国为了维护普法战争结束后对自己有利的欧洲格局而同奥地利签订的双边条约。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德国首相俾斯麦希望表现出国家爱好和平、让欧洲维持现状的形象,以保证德国能和平扩张。但是,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时,俄罗斯打败了奥斯曼帝国,并借着《圣斯特凡诺条约》企图在巴尔干建立大保加利亚,以便于进一步扩张。虽然奥匈与俄罗斯是三帝同盟的成员,但因为此事件而产生怨恨。德国也是成员国,并为此想修补奥俄关系。
于是,俾斯麦召开“柏林会议”,邀请欧洲列强共同解决巴尔干问题。会后达成的《柏林条约》,使俄罗斯失去大部分在《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所得,并让奥匈帝国管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虽然俾斯麦在这次会议中扮演诚实的掮客之角色,但德俄关系仍然每况愈下。俄国认为自己在“俄土战争中”损失非常严重,就是被德国出卖导致的,最后还要眼巴巴看着竞争者奥匈坐收渔人之利。
因为这些原因,第一次三帝同盟瓦解。于是,德国跟奥匈帝国秘密结盟,视俄国为假想敌,但另一方面,俾斯麦仍然希望与俄国交好。1883年,德奥俄三国再次结盟(第二次三帝同盟),但同盟在1887年因保加利亚危机而破裂。俾斯麦最后在1887年企图以《再保险条约》拉拢俄国。1890年,已经登基两年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开始主政,并逼迫俾斯麦辞职,威廉二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他废除了《再保险条约》,专注于维持与奥地利和意大利的“三国同盟”。
“德奥同盟”从1879年开始,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双方都以战败投降结束。
法国工人运动中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何时成立?
法国工人党是法国工人运动中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经盖德和拉法格倡议,在1879年马赛举行的法国全国工人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成立法国工人党的决议。1880年《勒阿弗尔纲领》的出台,标志着法国工人党正式成立。
法国工人党的领导人有盖德、拉法格、德维尔等,被称为“盖德派”或“马克思派”。
1880年盖德、拉法格一起制订并在勒阿弗尔党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的纲领,称为《勒阿弗尔纲领》。纲领的理论部分是由马克思口授。在1882年9月召开的圣艾蒂安党代表大会上,以盖德为首的“盖德派”与以布鲁斯为首的“可能派”公开分裂,可能派改名为“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合会”。“盖德派”保留工人党的名称。
1889年,法国工人党参加了筹建第二国际的工作。在7月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盖德和拉法格入选大会主席团。法国工人党支持和领导了法国工人的几次大罢工,其中包括1886年维卡尔维斯煤矿工人罢工、1891年弗来米工人罢工、1892年卡尔莫矿区政治罢工。在1893年的议会选举中工人党取得了很多的票数。此后,工人党更加注重议会斗争,丧失原则。在布朗热事件和德雷福斯案件中,采取不干涉的中立态度。1899年以后,围绕社会党人米勒兰加入内阁问题法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展开激烈争论。盖德等人批判米勒兰的行为是和资产阶级同流合污;但是,饶勒斯则赞同米勒兰入阁,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可喜成就。这场争论最终导致工人党组织上的分裂。1901年盖德派和布朗基派联合建立了“法国社会党”。1902年,饶勒斯和可能派组成“法兰西社会党”。1905年又与法国社会党合并为统一社会党,即工人国际法国支部。
法国工人党成立后,积极支持工会运动,领导罢工斗争;传播马克思主义,主张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反对民族沙文主义和殖民扩张,在法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你知道苏联党和国家早期领导人捷尔任斯基吗?
1877年9月11日,捷尔任斯基出生于俄属波兰维尔诺省(今明斯克州斯托耳勃齐区)奥希米扬内县捷尔任诺沃小庄园里的一个贵族的家庭,是犹太人。
1894年秋,他加入维尔诺社会民主主义小组。1895年秋,他加入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参加该党的国际主义左翼,并带领维尔诺手工业和工厂徒工小组。1896年4月,他开始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897年3月,他从维尔诺转移到科夫诺从事革命工作,出版第一期波兰文地下报纸《科夫诺工人报》,而且领导了阿列克索特(科夫诺市郊区)的罢工斗争。1897年7月,他因叛徒告密被捕,判处3年流放。1899年8月,他从流放地维特亚卡省秘密逃到维尔诺,后又到华沙,继续在这里从事工人运动。1900年1月,捷尔任斯基第二次被捕,被判处流放五年。1902年6月,他在流放途中逃跑,回到华沙,后转移到国外。
1903年7月,他参加了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捷尔任斯基被推选为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总执行委员会委员。1906年4月,他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见到列宁。1907年5月中,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党中央委员。1908年4月,他又遭逮捕,被判终身流放西伯利亚。1909年年底,他第三次从流放地逃出,秘密逃回华沙,然后到柏林。
1912年9月,他又一次被捕,被判处3年苦役,后被莫斯科高等法院判处6年苦役,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后才获释。
1919年3月,捷尔任斯基担任俄罗斯联邦内务人民委员。1920年1月,他被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授予红旗勋章。1921年1月,他担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改善儿童生活委员会主席。1922年2月,他担任俄罗斯联邦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政治保卫局主席。
1923年7月,他任职苏联劳动国防委员会委员。1924年2月,他担任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兼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主席。
1926年7月20日,在联共中央全会上,捷尔任斯基发表反对党内反对派的讲话时,心脏病突发而突然逝世,葬于莫斯科红场。
阿富汗是何时独立的?
1922年10月22日,阿富汗人民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使英阿双方缔结了最后和约,阿富汗取得了民族的独立。
阿富汗是18世纪中叶形成的多民族的大地主和封建贵族专政的伊斯兰国家,地处中亚地区的交通要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英国殖民者侵占印度后,开始不断向中亚发展,企图控制阿富汗,以此作为制止俄国向印度洋扩张和确保印度领地安全的保障。为此,英国在1838年和1878年发动过两次侵略阿富汗的战争,虽然都遭到顽强抵抗,并因多种原因被迫撤军,但也取得了利用条约牵制阿富汗对外关系的好处,使阿富汗成为它的势力范围。
1919年2月30日,阿富汗哈比布拉国王在守猎行宫中遇刺身亡。28日,哈比布拉的儿子阿曼努拉在青年阿富汗党人的支持下担任阿富汗国王。他即位时发表声明,宣布阿富汗在对内对外方面完全独立,并写信给英国印度总督,希望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英国不仅拒绝了阿曼努拉的要求,还以此为借口,公然发动起了第三次侵阿战争。
1919年3月3日,英军向开伯尔山口的阿富汗边防军发起进攻。5月7日,阿富汗向英国宣战。战争在瓦西里斯坦和开伯尔山口等地激烈展开。阿军约三万人进行顽强抗争,但英军凭借兵力众多的绝对优势改变了局势,还空袭贾拉拉巴德和喀布尔,阿军无奈撤退。后来,由于苏俄对阿富汗独立的承认和道义声援,加上印度革命运动正在高涨,特别是阿富汗军民的顽强抗击,战争进行一个月后,英军无力打败阿方,被迫同意举行停战谈判。
1910年6月3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8月8日,进一步签署暂订和约,即英国承认阿富汗在内政和外交上是“自由的主权国家”。以后,双方又进行了两年多的谈判,直到1922年10月22日才缔结了最后和约。至此,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独立。
阿富汗人民经过长期顽强斗争,最终摆脱英国控制而获得了完全独立。
谁被BBC评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最终丘吉尔获选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和记者。
美国杂志《展示》将其列为近百年来世界上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丘吉尔生于赫赫有名的贵族家庭。英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统帅,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马尔巴罗公爵是他的祖先;19世纪末英国有名的政治家,曾是索尔兹伯里内阁财政大臣的伦道夫勋爵是他的父亲。祖先的辉煌成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誉和政治传统,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养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这些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立功业的强大动力。
丘吉尔没有上过大学,他渊博的知识和各方面才能都是经过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他一有时间就勤奋阅读各种哲学和历史书籍。
在阅读中,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王尔德等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着作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
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睿智,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这些大大有利于他以后从政。
丘吉尔曾于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期间两次任英国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他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他还是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深受英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病逝世,终年91岁。
世界上最后一场使用弓弩作战的战争是什么?
1879年11月,7000名智利士兵在6艘军舰的护送下,在伊基克要塞附近登陆,秘鲁、玻利维亚联军进行殊死抵抗。但当时玻利维亚的陆军装备极其低劣,部队里充斥着脚蹬凉鞋、穿着五花八门服装的印第安人,他们没有作战用到的步枪等火器,只有原始的弓箭和十字弩,这也使“南美太平洋”成为世界上最后一场使用弓弩作战的战争。
1879年2月14日,智利在英国的支持下,出兵占领玻利维亚最大的港口安托法加斯塔港。秘鲁与玻利维亚关系比较亲密,双方曾在1873年秘密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危机爆发后,秘鲁和玻利维亚政府向国内下达军事动员的命令,并积极从欧洲购买军火。智利是在1879年4月5日正式向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宣战的。这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南美太平洋战争”,由于战争起因来自于三国对鸟粪和硝石资源的争夺,因此也被称为“鸟粪战争”或者“硝石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