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争端是何时产生的?
克什米尔争端是爆发于1947年到1949年间的一场战争,是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纷争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这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至今对印巴关系还产生着深刻影响。
克什米尔地区是查谟-克什米尔的简称,1846年查谟首领从英国人手中买下了被占领的克什米尔。独立前的印度,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英属印度和土邦。英属印度包括11个省,而在这些省中间,还夹杂着大约550个的土邦,其中最大的土邦之一就是克什米尔。根据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土邦地区归属是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是土邦必须考虑的。
但是,克什米尔情况是极其特殊的,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宗教因素必须要考虑,因为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主要信奉印度教;而克什米尔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基本上信奉伊斯兰教。因此,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少数的原则,克什米尔地区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为此,印巴之间还曾爆发了三次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发生在1948年到1949年之间,结果是克什米尔地区大约2/3的土地与3/4的人口由印度控制了;巴基斯坦则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与1/4人口。这次停火奠定了后来双方对克什米尔控制的范围。
1966年1月,双方又爆发了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双方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声称:双方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恢复两国间的正常关系。但是在重要的克什米尔问题上,宣言仅仅表明双方都陈述了各自的立场,至于军事人员的活动范围、公民投票等关键问题都没有提及。1971年到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冲突后双方又签署了《西姆拉协议》,要求双方举行双边会晤,最终克什米尔问题得以解决。
现在,克什米尔地区基本上被印度所控制,但地区争端依旧还没有妥善解决,这也成为了世界性的焦点地区、焦点问题之一。
二战后美苏以哪条线来分治朝鲜半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苏两国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为界作为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南部是美军受降区,北部则是苏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这条纬线也就成为了美苏分治朝鲜半岛的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北纬38度线原本只是一条自然的地理纬线,虽然在朝鲜半岛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里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政治上、军事上以及经济上的意义。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
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分而治之。
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类似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任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划分最后均因双方的利害冲突而没有实现。真正使“三八线”成为具有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分界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整时实现的。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则是大本营所属。
二战末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引起了远东军事和政治局势的突然变化,在美、苏、中、英四大国尚未就朝鲜的托管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美国和前苏联在朝鲜半岛上对日本军队进行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这时,便引出了“三八线”的划分。日、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后来,在前苏联的支持下,“三八线”以北地区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美国支持下,“三八线”以南建立了大韩民国。
从此,朝鲜半岛呈现分裂,朝鲜和韩国长期对峙。在这条长度248公里,宽度大约4公里的分界线上,双方一度都有重兵把守,并互相播放广播。但近几年来,随着局势缓和,基本没有出现冲突,双方的广播对峙也停止。
华沙条约组织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在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其目的是: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战略格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处于冷战的对峙状态。1949年4月4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欧、北美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又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引起了前苏联的极大不满,前苏联政府曾照会美国政府和23个欧洲国家,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签订《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
195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前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会议。
1955年3月,八国又就缔结集体友好互助条约的原则、组建联合武装力量及其统帅部等问题进行了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5月14日,八国又在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同年6月4日,正式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一军事政治同盟。
但华沙组织并没能像北约组织那样继续发展下来,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华约武装力量在前苏联的领导下大规模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导致了普遍抗议。1968年9月13日阿尔巴尼亚宣布退出华沙条约组织。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退出华沙条约组织。
随着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1991年2月25日,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非常会议在布达佩斯召开,会议决定:从1991年4月1日起终止在华沙条约范围内所签订的军事协定的效力,废除华沙条约的军事机构。同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什么是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国家,而是一种国家形态,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在施瓦茨的《美国法律史》一书中,福利国家是指从“罗斯福新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历史阶段。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
福利国家的科学定义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建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这场遍及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它不仅孕育了世界大战,也催生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英国的“人民预算”。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是新的福利制度,之后被泛称为“福利国家”。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是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概括:Universality(普享性原则),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统一性原则),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Uniformity(均一性原则),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
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Universality是在英国和美国出现的,然而现在最典型的“福利国家”是北欧国家。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
自上世纪70年代遇到财政困难后,英国开始改革并逐渐削减福利的规模,引入市场因素。此后,削减福利的改革浪潮逐步席卷到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
而自从1990年苏东剧变以后,北欧国家开始“逆向而行”,实行了扩大福利制度的改革,甚至成了西方福利国家的“橱窗”。
“非洲独立年”是哪一年?
1960年,继续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席卷非洲大陆,一年之间共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至此,有26个非洲独立国家,其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3,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自从15世纪早期殖民主义者进入非洲大陆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非非洲独立浪潮首先兴起。
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被推翻,建立起了埃及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总统宣布从英、法殖民者手中夺回苏伊士运河。
1962年,阿尔及利亚赶走法兰西殖民者,获得独立。
在北非独立运动的影响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1960年,非洲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17个获得独立的国家分别是:喀麦隆、达荷美(现名贝宁)、多哥、马达加斯加、象牙海岸、刚果(利)(1997年改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索马里、乍得、尼日尔、上沃尔特、塞内加尔、乌班吉沙立(现名中非)、刚果(布)、加蓬、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但是,刚刚挣脱殖民枷锁的年轻国家难以把握前程,出现了彼此靠拢的趋势。
1960年前后,区域性合作成为热门,非洲出现3个国家集团,即加纳等6国组成的“卡萨布兰卡集团”,12个法语非洲国家组成的“布拉柴维尔集团”,利比里亚等20国组成的“蒙罗维亚集团”。它们都主张协调外交行动,进行区域性经济合作,但在非洲统一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卡萨布兰卡集团”积极鼓吹非洲统一;“布拉柴维尔集团”主张慢慢来;“蒙罗维亚集团”则认为非洲根本没有统一的必要。由于国家与国家的组合没有实质性联系,所以这些国家集团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非洲的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反殖反帝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雅尔塔体系”指的是什么?
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间以美国和前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背景下政治格局的称呼。
该体系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前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1989年的东欧剧变及1991年的前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最终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前苏联三国先后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并达成以下协议: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彻底铲除两国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成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是“大国一致原则”。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多次首脑会议形成了一系列影响战后世界秩序的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特别是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统称为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具体可表现为: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东西欧分别被前苏联和美国控制,欧洲一分为二;德国分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阵营也开始分裂。世界由两极格局逐渐趋于多极化,而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雅尔塔体系还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这样的体系也有很多弊端: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大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盛行,世界局势的稳定性不高;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是不平等的,给许多国家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美国反古巴行动第一个高峰的标志是什么?
美国反古巴行动第一个高峰的标志是1961年4月17日发生的猪湾事件,也称为吉隆滩之战。该事件是美国雇佣军向古巴革命政府进行的一次武装进攻。
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长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权。之后,卡斯特罗就成了美国的头号敌人。美国政府认为距离美国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将成为前苏联人进攻美国的前沿阵地,一直企图颠覆古巴新政权。
从1960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在佛罗里达州和多米尼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纠集古巴流亡分子,随时准备登陆古巴,推翻卡斯特罗革命政权。
1961年4月4日,肯尼迪总统批准了代号为“冥王星”的战役计划。1961年4月17日,约1500多人组成的美国雇佣军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直接掩护下突袭古巴,在古巴中部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登陆,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当年只有34岁的卡斯特罗在吉隆滩附近一座制糖厂临时改成的指挥部坐镇指挥古巴军队和民兵与入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72小时的战斗,古巴军民全歼了被包围在吉隆滩的美国雇佣军,有90名雇佣军被古巴军队击毙,1000多人被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吉隆滩之战,美国称之为猪湾事件。
猪湾事件是美国首次在拉丁美洲试图推翻敌对政府的失败行动,这给其他许多革命运动带来了生机。对美国来说这既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也是政治上的失误。国内外对这次进攻的批评非常强烈,肯尼迪政府为此大失信誉,而卡斯特罗政权和古巴革命却因此得到了巩固。古巴担心美国再次进攻,开始与苏联靠近,这个靠近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哪一年?